三國之代魏成蜀 第182章 賈毒士留計張濟,撤軍屯兵斜谷關

作者 ︰ 一杯清茶苦咖啡

第182章賈毒士留計張濟,撤軍屯兵斜谷關

上文書講道王允矯詔,冊封益州牧劉騫為鎮國大將軍,賞賜豐厚,責令其引軍回川。然,大家要問問張濟、樊稠二人何去何從。

當日,賈詡回城,直接與皇甫嵩等人宴請張濟、樊稠二人。席間,賈詡說道︰「張將軍、樊將軍,賈詡明人不說暗話!二位如今可謂是前途黑暗,時不保夕也!不如我為二位將軍指條明路如何?」

「文和何出此言?」張濟急忙問道。

「二公可知征西興兵之故乎?乃董卓弄權也。鄙人雖在董卓麾下卻也疏遠,因有薄名,故征西三番五次招攬。然,二公乃是董卓之近臣,征西如何肯納?念及昔日情誼,詡在征西面前求得此情,可是二公自引本部兵馬東去長安。」賈詡舉起酒樽,輕啄一口,慢慢地說道。

「你,你竟然投降了劉騫那廝?」張濟豁然站起,手指賈詡,憤然說道。

樊稠亦是站起,手摁劍柄,意欲難。

「何止文和,老夫亦是征西之人!」皇甫嵩見狀,伏案而起。

其身側的皇甫堅壽、童昭、賀猛亦是擎劍在手。

賈詡見狀,哈哈大笑︰「諸公何必如此?張將軍、樊將軍,我等今日既讓你二人得知此事,二位以為何?」

聞言,張濟、樊稠二人不由一愣。

賈詡繼續說道︰「董太師如今恐怕危在旦夕嘍!不日,郭汜、李傕二位將軍恐怕要領兵來此與二位相會了!」

「文和,何出此言?」樊稠問道。

「呂奉先與王司徒恐怕已經送董太師上路了!」賈詡嘴上掛著一絲微笑,盯著樊稠說道,「二公不如即刻引兵趕回長安,或許還能踫上郭、李二位將軍!」

張濟聞听此言看向樊稠,不巧正好看到了樊稠望過來的目光。二人相互注視片刻,似乎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肯定的因素。

他們已經沒有了再吃下去的心思了。起身告辭,二人正要出去。

賈詡起身攔住二人,說道︰「賈詡尚有兩句話要送給二位將軍!」

「文和,有話不妨直說!」張濟、樊稠二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請二位將軍記住,適逢『亂』世,須兵權在握方可成事!此番呂奉先謀殺董太師,其謀有二,一是助王允行天下大義;二是退征西之兵馬保長安百官之利益。汝等可先領兵投降,若是王允能夠容下你等,乃是你等之幸;若是不容,二公可要好自為之,切記不可丟下兵權!」賈詡此番話語,可是直接為呂布和董卓這四員舊部之間埋下了戰斗的導火索。

張濟、樊稠二人趕忙致謝,遂回自己的兵營,盡起大軍,出關朝著長安而去。

果不其然,二人行進不過三四里,便看到郭汜、李傕二人統兵**千,倉惶而至。待郭汜、李傕二人趕到近前,張濟問道︰「不知二位將軍因何如此匆忙而來?」

「呂布和王允合謀害死了太師,我二人當時屯兵郿塢。幸虧有兵士提早來報,不然我二人盡皆喪于那狼子野心之手。」郭汜急忙說道。

見張濟、樊稠二人亦是引兵出關,李傕問道︰「你二人如此又是何故?」

當下,張濟便將斜谷關生的事情如實講了一遍。郭汜、李傕二人听完,不由得哀聲倍起。

「我二人離開斜谷關之時,賈詡有言道︰‘汝等可先領兵投降,若是王允能夠容下你等,乃是你等之幸;若是不容,二公可要好自為之,切記不可丟下兵權!’不知你二人以為何?」張濟將賈詡的一番話向郭李二人又說了一遍。

「賈文和既然投靠了征西劉騫,為何還要幫你二人?」李傕問道。

「他在劉騫面前保釋了我二人,想必是以往昔日的一些情誼罷!好了不管這些了!如今我等還需為今後做好打算,不如就依賈詡之計,遣人入京,諸位以為何?」張濟問道。

三人也沒有其他好的主意,只好同意。張濟撰寫書信,安排心月復人火趕往長安,送信給呂布。

然後,他們又屯兵扶風郡,靜待長安的消息。

再說張濟、樊稠二人統領本部兵馬四萬多人離開斜谷關。皇甫嵩、賈詡眾人便整頓關內四萬多士兵,開關迎接征西大將軍劉騫入關。

劉騫將大軍屯于關外,帶著五千鐵甲騎兵、十二營九宮軍入城。隨行的大將有劉備、許褚、張飛、黃忠、臧霸、張任、裴安,謀士則是徐庶、田豐。

賈詡、皇甫嵩、皇甫堅壽、童昭、賀猛帶著一眾大小將領全部在關下列隊相迎。見劉騫等人過來,眾人急忙請入關內,又使人送了酒肉到關外大營犒賞三軍。

進入關內大廳,劉騫一面走著一面問及張濟、樊稠之事。賈詡便把一眾大小事宜向劉騫一一匯報。劉騫聞听,不知點頭認可。

待眾人坐下,劉騫說道︰「此番討伐董卓,不想還是給呂奉先做了嫁衣!不日,那聖旨便到。我軍退軍已成定局!不知三位賢謀可有良策?」說完,劉騫先看了看賈詡。

賈詡何等聰明之人,怕是徐庶、田豐兩人合在一起方是其對手。在劉騫引著眾人進關之時,他刻意留意了一下這兩個文人。此番劉騫最先看向自己,乃是因為自己新降而已。

他詳做沉思,並未出聲。

劉騫看在眼中,心中明白。然,在記憶中,袁紹之敗便是因為謀臣營私所致。自己的陣營之中可不能夠有此事生,如此事情越是早一些出來,存在的芥蒂也越容易解除。他笑著對賈詡說道︰「文和莫要謙虛,元直為人謙和,元昊為人正直;而公則為人謹慎,乃是在董卓身側有李儒所致。在孤身前,諸位盡管直言,莫要顧慮!」

賈詡見劉騫一言直接點破,臉『色』有些紅,抬眼看了看徐庶和田豐。見二人一副和善的樣子,他自知多慮,說道︰「長安軍馬不多,故定不會遣兵前來斜谷鎮守!主公可遣兵一兩萬鎮守此谷,再親統大軍返回蜀中休養生息!」

劉騫一听,問道︰「如此一來豈不是抗旨不遵,落人口實乎?」

徐庶在一旁說道︰「主公,文和之意乃是鎮守斜谷,而非斜谷關矣!」言畢,與賈詡相視一笑,二人眼中閃過一道相互認可的欣慰之意。

「守于斜谷?倒不失一個好主意!」劉騫頓時醒悟過來,又問田豐,「元昊以為如何?」

「文和此計的確可以應付聖旨,更是為主公日後兵進秦州,再次佔據斜谷關這個門戶,留下以備之需。不過,」說著,田豐站起身來,又拿出地圖,給大伙觀看,「這里當地人稱為子午谷。此谷有小路可通山的那一側。這里當地人稱為駱谷,此三谷呈品字狀分布在陳倉山東部山脈之中。我軍若留下二三十營士兵于此,單單一個斜谷如何能夠容納?我以為陳兵于此三谷,更留五營士兵鎮守斜谷關!」

「留五營士兵鎮守斜谷關,豈不真的落人口實乎?」劉備在一旁說道。

「玄德將軍此言差矣!」田豐解釋道,「文和先生與主公當初沒有留下張濟等人,便可以此為借口留兵于此。」

「果如主公所言,元昊直爽正言!不錯,當初留下張濟、樊稠,便是由此目的!」賈詡在一旁說道。

正在他們討論之時,有士兵自外面進來稟報︰「稟報主公,有聖旨到!」

劉騫說了一聲︰「擺案迎接天使。」

言畢,笑著與眾人相互會意了一個眼神。

不多時,進來一個太監,手中托著聖旨,秉著公雞桑高聲喊道︰「益州牧劉騫接旨!」

劉騫趕忙帶著眾人跪倒在地,口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征西將軍、益州牧劉騫此番討伐『奸』賊董卓有功,特加封鎮國大將軍,享一品俸祿;兼領秦州、益州事務。今董卓已除,卿引蜀中士兵返回益州。欽此!」

「吾皇萬歲萬萬歲,臣劉騫接旨!」

言畢,劉騫伸手接過聖旨,放于香案之上,又焚香,拜上。

一切準備停當,劉騫與眾人站起身來,招待宮里來的公公︰「公公一路辛苦了!不知聖上尚好?」

「有勞皇叔掛念!聖上口諭︰請二位皇叔安心,如今王司徒等人秉承國法,一心扶持國政。」公公說道。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劉騫、劉備二人趕忙說道。

劉騫又言道︰「听聞董卓舊部張濟、樊稠等人已然逃月兌,不知如今下落?某明日便統兵回川,只不知朝廷何時派人到斜谷關來鎮守?」

「如此大事,豈是我一個宮內之人可知之事?」公公急忙說道,「既然聖旨傳到,我也該回去了。」

言畢,便向劉騫、劉備告辭。

劉騫假意相留,做做一番。待傳旨太監走後,劉騫便準備接下來的事務安排。

劉騫很快就完成了斜谷關的部署。從此他的軍事體系也開始新的調整,在營之上設置了團、師兩個管理單位。每五個營組為一個團隊,設團練一人主管全團的所有事務,設團副一人、團參一人輔之;每五團隊為一師部,設驍騎將軍一人主管全師的所有事務,設參謀一人、游擊一人、突擊一人輔之。團練俸祿為從五品俾將軍待遇,團副、團參俸祿為六品護軍待遇;驍騎俸祿為從四品將軍待遇,參謀俸祿為正五品將軍待遇,游擊、突擊俸祿為正五品或從五品將軍待遇。

軍分區按照師部設置安排,小軍區由一個師部進行駐扎;大軍區駐扎兩個師部,設立大都督一員,享正四品俸祿待遇。總軍區仍然以營為基本單位,團隊、師部亦是進行逐級管理。訓練以營為單位,團隊將軍、師部將軍負責日常管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代魏成蜀最新章節 | 三國之代魏成蜀全文閱讀 | 三國之代魏成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