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代魏成蜀 第104章 霸心天下,部署邊疆

作者 ︰ 一杯清茶苦咖啡

第1o4章霸心天下,部署邊疆

話說劉騫在府內宴請許褚、張飛和趙雲。四兄弟酒喝到濃處,劉騫談起派誰到上庸鎮守。許褚、張飛二人本是滿心歡喜。可是到頭來,劉騫沒有讓他們兩個人中任何一個去。

「雲長三人所去經日,為兄甚是想念。你二人若有人離開為兄,豈不是讓為兄更為牽掛?」劉騫看了看三人說道,「為兄不再打算給上庸郡設置郡尉。上庸乃是中原進軍川蜀的一條要道樞紐,我將在那里設置十個營的義勇軍鎮守。因此,在上庸關設置寧朔將軍一名,俸祿領從四品;綏邊將軍一名,俸祿領正五品;和戎護軍六名,俸祿領從六品。」

「大哥將如何安排呢?」許褚問道。

「明天為兄就加封伯陽兄為寧朔將軍鎮守上庸關。你們看如何?」劉騫問道。

許褚想了一下,沒有說話。畢竟許定是他的哥哥,說行不好,說不行也不好。倒是張飛嘴直心快,說道︰「行!伯陽兄文武全才,一定可以勝任。」

「大哥讓伯陽大哥到那去不單單是為了鎮守這里吧!」小趙雲看著劉騫問道。

看來年不及二十的趙雲跟隨劉騫這幾年也不是白過的,真是慧穎聰明很多。許伯陽在遼東幾年別的沒有學會,他學會了一件事——養馬。在從荊州地境到上庸的地方有一個近千畝的山谷盆地,如果用來養馬倒是一個好地方。

「不錯,子龍能夠看到這一步。大哥我很欣慰呀!」劉騫舉起酒杯向著趙雲微微示意,哥倆慶祝一下。

「當今聖上不明,寵愛內侍,偏信皇後。內受困于十常侍,外受制于國舅大將軍何進。」劉騫滿是愁容的舉起酒杯,邀三位義弟共飲而下,「京城快報,言曰宮內聖上寵妃王美人被人毒死于後宮。傳言乃何皇後所為。如此一來,皇帝宗兄最好在不要有個三長兩短;否則,宮廷內外必然大亂。」

「大哥此言怎講?」許褚不明白問道。

「你等試想一下,現如今王美人有皇子協尚在,養于太後身邊,而聖上亦喜之。一旦聖上有礙,董太後必引十常侍勸說聖上。依聖上為人,你們認為會如何?」劉騫一邊解釋一邊誘導。

「恐怕陛下要廢太子辯而立皇子協!」趙雲接話說道。

「不錯。」劉騫真是越來越喜歡這個老兄弟了,這是聰明。他眼中滿是欣賞的笑意,「如此一來,十常侍和大將軍何進勢必會造成一場戰爭。何進與那何皇後都是寡斷之人,孰勝孰敗都會造成邊軍自立,天下大亂之勢。為兄派遣伯陽兄把守上庸關,一來是防止那是有人乘虛而入,攻我西川;二來是在房陵那個盆地中圈養戰馬,以備戰亂生。我大漢天下容不得,這些亂臣賊子霍亂。但是如今聖上尚在,朝中之事大體之上尚在他的手中。我等卻不得勤王,只有在這里養精蓄銳,以圖時機。」

「我等兄弟皆以大哥馬是瞻。」三人聞言,立刻舉起酒杯,一干二淨,信誓旦旦的說道。

「我軍現在有近二十萬人,再加上過段時間的兵役征召,現役士兵勢必會在增長二十萬。屯田、訓練之事還有待你們三個人。」劉騫也把酒一干而盡,接著說道。

兄弟幾個一邊暢飲,一邊談著將來的可能生的一些事情。這是劉騫再一次野心的表白,只不過他的野心掩蓋在了復興漢室的光輝背景下。

次日,劉騫召集益州的大小文武官員議事。

「諸位,前不久上庸郡在我軍圍剿之下已經光復。我決定在上庸關設立堅守府,負責上庸郡的治安管理。」劉騫看著王累、黃權等一眾益州老臣說道。

「刺史大人打算以武治州?」黃權小心翼翼的問道。

「公衡欲知某意?」劉騫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走到了黃權近前,笑著問道。

這一出,黃權看的是有些不知所措。這個新來刺史時常做出一些讓人費解的事情,不知此番又要何為?他看到劉騫的笑容中帶著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但是還是點了點頭。

「那好。想必諸公都想知道我心中所想。」劉騫又從王累身邊走過,「那我就給大家好好講講。」

回到座位上坐下,他開始說道︰「現如今黃巾叛亂已定,可是我州郡之內尚有張魯、張修之亂;幽州尚有張純、張燕之亂;徐州更有管亥等黃巾余孽之亂。你等認為如今大漢天下如何?」

他現在說話很直接,因為他需要這些人效忠自己,那就要讓他們看到希望,看到跟著自己的曙光。

許褚、張飛、趙雲三人依然在劉騫兩側看著堂下諸人,管寧等人也是一副寵辱不驚的樣子。只有王累、黃權等人在下面議論紛紛。

劉騫把手一擺,說道︰「當今聖上不明,寵愛內侍,偏信皇後。內受困于十常侍,外受制于國舅大將軍何進。昨日收到京城快報,言曰宮內聖上寵妃王美人被人毒死于後宮。傳言乃何皇後所為。如此一來,皇帝宗兄最好在不要有個三長兩短;否則,宮廷內外必然大亂。現如今王美人有皇子協尚在,養于太後身邊,而聖上亦喜之。一旦聖上有礙,董太後必引十常侍勸說聖上。聖上向來耳軟,勢必要廢太子辯而立皇子協!十常侍與何進不和,肯定會進言害那何進。然何進手下現在有袁紹、曹操等人,二者之間孰勝孰敗尚且不知。但是勢必會造成一場動亂。那是外軍頂多有自立,我漢室江山恐怕危矣!然我劉騫乃是太祖後人,自是不甘太祖基業毀于一旦。這就是我派軍鎮守川蜀入口咽喉的原因。」

他的一席話,確實把堂下眾人說愣了。一個個都驚呆了。此人年紀輕輕,有如此目光,深謀遠慮之極。

黃權和王累二人相互對視一眼,便上前一步,撩衣跪倒︰「權(累)聞听主公一席話,茅塞頓開。」

後面數十個官員一看這兩個老家伙倒是挺快,也急忙跪倒拜見主公。

劉騫見狀甚喜,說聲免禮,讓眾人起來。他接著安排人員的事宜︰「偏將軍許定,近加封你為寧朔將軍,領從四品俸祿;偏將軍金盾,封你為綏邊將軍,領正五品俸祿;你二人統領騎兵十二營,步兵弓兵三十一、三十二營,步兵刀盾兵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營,步兵槍兵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營、四十九、五十營明日趕往上庸鎮守。另外,給你二人派兩名戎護軍與四名和戎護軍為副將。」

劉騫說完遞給許定一封提兵手札。

這兩名戎護軍與四名和戎護軍是誰?前文書中提到過。在上卷書中張飛救劉備時的重甲騎統領張俊和李順,攻打汝南時的杜安和齊邵,另外兩人也是從義勇軍統領晉升上來的分別喚作代霜、寧狄。

在前文書中只是介紹了,曾經提到一些人的冊封,把這一段給忘了。其實在黃巾之後,皇帝冊封劉騫為征西大將軍之後,劉騫還提拔了一些在戰斗中作戰勇敢的營統領為正六品的戎護軍和從六品的和戎護軍。

這些人都有︰

原重甲騎兵營的五名統領︰張繼、張俊、李順、孟桐、元白,晉升為戎護軍,領正六品俸祿。十五名副統領︰張宏、張勇、李立、李強、尹放、方明、方夜、童勇、童強、童蒙、元強、元清、劉毅、拓拔雲、荊羽為和戎護軍,領從六品俸祿。

原輕騎營統領︰何錚、狄山、昊韻晉升為和戎護軍,領從六品俸祿。

原騎射營統領︰蒙楠、魯迪、孫英、戰鷹晉升為和戎護軍,領從六品俸祿。

原九宮軍統領︰戴玉、丹青、何6、蕭雨、聖坤、墨印、韓孫、孟凡、馮驥、張寬、董奎(字有貨)、姚棟,十二人為和戎護軍,領從六品俸祿。

原義勇軍一營統領李揚、二營統領王純、四營統領吉岡、五營統領郭明、六營統領魏習、七營統領齊順,八營統領代霜、十一營統領寧狄、十二營統領柳曠、十三營統領木嘯、十四營統領鷲義、十五營統領白柏、十六營統領紫鶴、十七營統領吳辰、十八營統領張成、十九營統領章祖,二十營統領李學,二十一營統領李穆,二十二營統領陽朔,二十三營統領方夜,十九人為和戎護軍,領從六品俸祿。

此番共從統領級別晉升為正六品戎護軍者共五人,從統領級別晉升從六品和戎護軍者宮三十八人,從副統領級別晉升為從六品和戎護軍者共十五人。

此五十八人之中大多數都習慣了之前的戰斗方式。重甲騎出來的張繼等二十人把馬匹的重甲撤了,但是身上的鎧甲依然穿戴著,所用兵器還是那把長柄砍刀,頭上依舊帶著護住整個面部的面具鐵盔;輕騎出來的何錚三人依舊是白馬、長槍,就連身上的甲冑還是那身;戴玉十二人的左手上依舊配置那柄二連射的手弩,右手則配備了四尺長刀。義勇軍出來的眾人倒是沒有什麼變化,不過都把身上的皮甲換成了鐵質盔甲。

次日清早,劉騫帶著益州一眾文武在刺史衙門前給許定等人送行。許定帶著土轟和六位護軍謝過眾人,便從東城門而出,朝著上庸關而去。

此番劉騫派兵守關,養馬、招兵,霸心初顯,但不知他的宗弟劉玄德此時若知又有如何感想?劉玄德和張俊乂已經取下上庸,朝著漢中而進;但不知此時二爺關雲長巴郡一線的戰斗如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代魏成蜀最新章節 | 三國之代魏成蜀全文閱讀 | 三國之代魏成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