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代魏成蜀 第六十二章 對陣長社,質與量的較量(二)

作者 ︰ 一杯清茶苦咖啡

第六十二章對陣長社,質與量的較量(二)

上文書中說到廖化和裴元紹帶著不足千人的商隊趕到烏巢,進入了黃佔區。這裴元紹就建議廖化讓大家全部系上黃巾。

「什麼?我們跑這麼遠不就是為了找主公嗎?怎麼到這里了,你還要當回叛軍不成?」一听裴元紹這麼講,廖化可就想不明白怎麼回事了。有些不解的問道。

「你不要亂想好不好?」裴元紹見狀說道,「你們看到了沒有?這里是黃巾軍的佔領區。我們這些貨物都是假的,一旦被現,就會有很多麻煩!不過如果我們系上黃巾的話,你們說說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免去很多麻煩?」

經他這一說,廖化等人才明白。

裴元紹早有準備,帶著眾人來到一個偏遠角落,將黃巾拿出遞給眾人。眾人戴上黃巾之後,把那些個假扮貨物的草木車輛卸下。

裴元紹和廖化二人騎在馬上,還有二十余馬匹,分別分配給各個小頭目。等一切整頓停當,廖化便帶著眾人向著黃河渡口行來。

烏巢本是一個村落,由于靠近黃河岸邊,漸漸地這里走的人多了,過的人也多了,就把這里給帶動起來。走的人、過往的客商漸漸地有一些人看重了這里的商機,就攜家帶口的搬到這里,定居了下來。在常年累月的積累下,這里就變成了一個不小的小鎮。

自從黃巾軍戰領此地後,很少再有船只在河面上行走。如果說黃巾叛亂之前的官兵欺行霸市、欺壓百姓,那麼如今得勢的黃巾士兵比那個時候的官兵也不見得好了多少。如今的百姓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那黃巾軍駐守這里的將領經常到鎮上找那些漂亮的年輕女子作樂。如有不從者,輕則一頓皮鞭,受那皮肉之苦;重則全家慘遭荼毒。為了保證在這里作威作福,他將麾下的兩千將士分成兩班,日野守護渡口和城鎮的出入口。

他姓閻名西字東來,鎮上的人們暗地里都叫他閻王西。

這廖化等人在一路行來,對這位閻王西的品行有了一定的了解。來到小鎮的城門口,裴元紹示意廖化把部隊停下。他打馬來到城前,對著守城的小頭目說道︰「這位守城的兵丁,听好了,大賢良師手下大將廖化、裴元紹統領先鋒營趕到。讓你家閻將軍來迎!」

「啊!大人,請稍後!」大賢良師的名號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借來用的,這可是大賢良師的嫡系部隊呀!守城的小頭目撒丫子就往里跑。

不多時,城中出來一隊人馬,約有三五十個。為一個中年人,五短身材,尖嘴猴腮、骨瘦如柴,一對狗鼬胡須、兩只賊眉鼠目,坐下一匹枯瘦馬,腰間別著一把小片刀。長得這是要多磕磣有多磕磣,要多猥瑣有多猥瑣。

此人來到城外一看,原來這先鋒官是兩個乳臭味干的小毛孩呀!(可不是,這廖化和裴元紹都二十郎當歲,再加上兩人長期營養不良,看上去還不過二十呢?)什麼先鋒官呀?如果在這兩個小毛孩的面前搓了威風,那以後在黃巾軍中的地位更是提不起來了。

這家伙一邊想著,一邊騎著馬來到廖化二人近前,指著二人說道︰「你們就是大賢良師的先鋒官?」

「想必這位大人就是閻西閻大人吧!」一般這種事都是裴元紹干,這次也不例外,他接下來這家伙的問話,「大人在此重要之地把守,不知大人是哪方的渠帥呀?」

他閻西只是仗著他姐夫何儀,才得到此地的鎮守權力。他姐夫何儀才是坎坎一方渠帥,他何德何能成為一方渠帥?

一听這話,閻西楞了一下,不過他馬上換過勁來,「西乃是何儀何渠帥手下听差。」

裴元紹听了,樂了一下,慢悠悠的說道︰「我自領平原一小方,按照我軍的規矩,渠帥之下任何兵將見到他方的渠帥必須下馬行禮。難道閻將軍想要違反軍規不成?」說著,裴元紹舉起左手,晃了晃左手上系著的黃巾。

這時,閻西才現,這兩人手上都系著黃巾,不同的是裴元紹的黃巾系在左手、廖化的黃巾系在右手。他慌忙下馬給二人施禮,請二人進入城內。

————

原來,張角設立太平道時,他以方為單位,方的領叫做渠帥,大方渠帥配副手多個,小方有的配副手、有的不配。渠帥的黃巾系在左手,副渠帥的黃巾系在右手。

有人要問了,前文書中多次寫到是廖化指揮軍隊,那你是不是寫錯了?應該廖化的級別比裴元紹要高呀?

這個沒有出錯,大家應該記得當時裴元紹去請廖化投誠時,這廖化手下全部投誠,他們現在帶著的隊伍中大部分還是廖化的手下。因此,很多的時候都是廖化對這支隊伍行使管控權。

—————

這廖化和裴元紹二人都鐵了心要收拾這個閻西,在來的路上他倆是听了太多這小子的壞事。用裴元紹的話說,「就是老子當山賊的時候,也沒有干過這麼等壞事呀!必須想辦法把這小子給干掉。為老百姓出出氣!」

等到閻西將倆個人請到驛站之中,裴元紹沒有讓他的衛兵跟進來,只是帶著他一個人進入驛站。

「閻西,我等急需渡河,你馬上安排手下人把船只準備好。一會兒我們就要渡河過去!」裴元紹一邊走著,一邊安排道。

「好的,屬下馬上安排。」閻西應道,馬上對這身後的師爺交代了一邊。

「閻西呀!」坐定之後,裴元紹又叫道,「你這里還有幾千人馬呀?」

「回大帥,有兩千人。剛剛能夠防御此地。」閻西現在服服帖帖的,哪里還有一絲的跋扈之色?

「那就好!我等此番在來的路上踫到了漢朝的軍隊,因此士兵死傷較多。我需要你支援我一千兵丁。」裴元紹早就打听清楚了。這小子把兩千守城兵全部改成了他的私家兵,都給他守護財產去了,其中包括他找女人作樂的守護。

「這個,恐怕不行呀?大帥,求求你了,我這里要撤走一千人,這里可不是一千人能夠防護的住的。」急得閻西這廝險些沒有哭了。

「是守不了嗎?我看將軍是怕你搜刮來的寶貝沒人看管吧?」裴元紹一臉壞笑的問道。

那閻西一听這句話,嚇得腿一軟險些沒有坐在地上,臉色一陣白一陣紅的。

「哼!閻將軍,如果誤了大良賢師的大事,你可擔當的起?莫非你已經投靠了漢朝?」一旁廖化見狀,更是火上澆油,更進一步的逼近閻西。

枉這閻西算了三十多年的小帳,今天卻是因為一筆小帳讓兩個乳臭味干的毛頭小伙子給陰了。听到廖化這聲嚴色利的呼喝之聲,他嚇得腦袋都不敢抬起來了。

廖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上前一步,撤出寶劍,「刷拉」、「啪嚓」兩聲,就把這個閻西給斬了。

閻西還在害怕之中就到閻王爺那報到去了。

裴元紹提著閻西的級,召集了閻西的手下,以一方渠帥的名義定了閻西的死罪︰擾亂地方、欺壓百姓、目無尊長、抗令不遵等四條罪過。隨後,令那個師爺暫時統領這一部在此等候天公將軍大賢良師張角。他和廖化帶著手下兄弟成舟擺渡黃河。

黃河那一邊和烏巢搖搖相望的是陳留。張梁手下大將陳柳所管控的地方,駐扎著過五萬的軍隊。

渡過黃河後,他們的隊伍沒有敢明目張膽的從陳留境內穿行。裴元紹和廖化都不知道陳留現在的情況。派人到陳留城里打探了一下消息,那探子回報說,城內的守兵非常少,都調往長社一帶去了,準備在長社截擊從官渡往南支援朱雋的官軍隊伍。

此外,那探子還帶來了兩個消息︰官渡往南支援朱雋的隊伍就是主公劉騫。是主公的隊伍打敗了官渡的張寶,引起了張梁的注意。另一個消息就是,听說那大賢良師已經到了長社,不過听說他病了。

听完這些消息後,廖化和裴元紹二人立刻組織隊伍,向官渡方向急行而去。

————

兩日後,平南軍的中挺大帳內,平南將軍劉騫、撫軍中郎將劉備、游擊將軍徐庶、關羽、許褚、典韋、張飛、張頜、趙雲等人正圍著那戰爭沙盤在研究下一步的作戰計劃該如何制定。據探子來報,右中郎將朱雋統兵在宛城、汝南一帶和敵人相持。敵是彭月兌,而不是張梁。那張梁一直在豫州北部活動,佔據了以譙郡為中心、長社等四鎮的大量地盤。

眾人正拿捏不準往哪里進兵的時候,營外守營士兵來報︰「報!主公,營外來了千余人馬。為的兩員將官自稱是我們的人,一個叫廖化、一個叫裴元紹。」

「什麼?他們怎麼來了?」劉騫一听,愣了一下。這兩個家伙還真的跟定自己了。當初把他們放在平原縣城,他雖然還是希望這兩個人能夠保存實力在這個亂世之中存活下來。但是他壓根就沒有想著這二位能夠千里迢迢來尋他,「傳他們進來。」

劉騫看了一下旁邊眾人,臉上露出一種會心的笑容。

不多時,裴元紹和廖化二人從外面進來,撩衣跪倒︰「主公,裴元紹(廖化)前來報到。」

劉騫從沙盤後面走了過來,雙手攙起二人,問道︰「二位將軍受累了。這一路走來,可有什麼事生?三千人馬怎麼就剩下千余人了?是不是中途被人襲擊了?」

二人一听主公如此關心的問候,感動的雙眼紅。那裴元紹還是稍長一些,懂得這個時候什麼才是重要的。他雙手作揖稟報︰「啟稟主公得知,紹與廖化歸營之路途中,得知張梁那廝欲集中豫州的所有兵力囤積于長社,意欲同主公決一死戰。另外,還有一事。那大賢良師張角已經到了長社。只是他現在身染重疾,病倒在營中。」

什麼?如此重要的消息!看來此二人還真是我的福將。記得在前世看三國演義的時候,此二人就沒有少給劉備帶來喜氣。福將呀!

劉騫得知張角和張寶屯兵長社,是否舉兵與其抗衡?區區五萬余將士如何與那三四十萬大軍抗衡?張角的病情如何?還請各位繼續往下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代魏成蜀最新章節 | 三國之代魏成蜀全文閱讀 | 三國之代魏成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