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風煙路 第1110章 一門三將刀劍槍

作者 ︰ 林阡

第o章一門三將刀劍槍

司馬隆,這個姓名,中部戰場的兵將們早就已經不陌生,甚至對他們而言還極具紀念意義——因為此前他們每個人,或單打,或合力,都與他的三層劍境較量過了

結果,倒在第一層外的有李思溫、吳越、柳五津,掙扎到一二層之間算海逐浪、石 、彭義斌,觸及第三層的僅楊宋賢一人,打過第三層仍不幸被*的是林阡……倒真是個比較另類的排行榜,最強的那個還最倒霉

卻無一例外,全是戰敗哪怕說起來林阡與他是兩敗俱傷,但林阡從此再也不上陣偷懶去了,他卻只是戰力打了些折扣而已……

此夜兵突襲、挑燈來戰,司馬隆是為了鉗制楊宋賢一個目的,既是「鉗制」,自然不必狂勝,只需將之拖累即可于是交鋒時劍影雖眼花繚亂,殺氣卻甚是模糊,兩相交擊二十多回合,楊宋賢甚至無需副將協助就能與他周旋——

卻又不得不與他周旋如此高手,竟能將戰事操縱于股掌,駕馭著形勢隨心所欲

見只見,碎步劍煞氣微漾,游刃有余,收放自如;潺絲劍絲縷飄散,剛柔相濟,毫不示弱;听只听,遍布戰場的擂鼓搖旗吶喊助威,不知不覺間就將半柱香和數十度交手帶了過去……

在如今林阡都應該傷勢大好的情況下司馬隆當然不可能戰力低下,所以他的現有實力應該是還沒出來而已——只為拖住楊宋賢的腳步、以便梁宿星能擊潰吳越劉全

「果真是為了梁宿星」細心之人諸如徐轅便會現,這場山東之戰,水平提高最快、最得益之人就是這司馬隆,入局伊始還需要岳離兼顧的他,如今不但能挑起大梁,能夠兼顧起高風雷和梁宿星雖然未必及得上岳離,但已經極為周全忽然覺得,完顏永璉這不插手、這舊交接,實在高妙,也許這山東之戰對他而言真是練兵

「需盡快擊退這司馬隆,才能去支援東部戰場是嗎?」那時楊妙真策一棗紅馬上前,對徐轅問

「即便有國安用可以救吳當家他們,但咱們這一路兵馬,最好也還是能不受束縛」徐轅點頭,司馬隆這行為,擺明著是強者的耍弄

「那確實得把司馬隆實力先逼出來,不能再這麼耗下去了」楊鞍觀戰久矣,此刻對司馬隆居心了然,回旋刀已蓄勢待

卻不知怎地,望著敵我雙方的通明燈火,他遲遲沒有驅馬邁出第一步也許,是茫然蟄伏的時間太久,也許,是因為恐懼于刀法的生疏怕對司馬隆沒把握……

說比做容易,萬事開頭難好像有什麼光線移到自己臉上又移開去,明暗交替中他夾著馬月復卻步履維艱心里有個聲音說,這一刻,其實宋賢並不需要幫忙,宋賢現在還是平手,等片刻再上……顧慮越來越多,一時心亂如麻

「哥哥莫急,妙真先戰」那時楊妙真嫣然笑,搶在他前面提槍馳出

「妙真」他驚醒時,妙真已然加入了宋賢與司馬隆的戰局,棗紅馬與梨花槍頃刻就佔了一處攻守之位恰好這回合潺絲劍在碎步劍的防守距離遇險,剛被打偏往後退了三四步連人帶馬沒站穩,妙真的梨花槍一式「掃**」及時撩出,減輕了煞氣圈對宋賢的凶險,宋賢重心一移重提馬揮劍,飛以一劍「春蠶到死絲方盡」回襲,同時笑道︰「妙真,來得好」

司馬隆眼看來了個跟柳聞因年齡相近的少女,因上次寒星槍的前車之鑒而毫不怠慢,出力顯然比適才猛,碎步劍整體力道宛然加強了一級,徐轅閉上眼感覺出風力一緊,心道︰是了,是這樣加強

妙真梨花槍好是精彩,只不過去了南部一月而已,招式沒怎麼變,內涵卻狠辣得多,緊跟在她宋賢哥哥的左右、度略欠但魄力卻絕不輸,只見那絲絲縷縷的千萬道潺絲旁邊,星羅密布著她的槍纓和槍影

縱使這虛影實物很快地就會被碎步劍碎成一點一點,倒也還在戰局中浮浮沉沉從「扎一線」到「奪命偷」,「動如雷」到「翻湖海」,長槍揮舞掠掃時動靜皆宜此時一槍輕靈填補宋賢缺漏,梨花瓣瓣,雪亮紛飛,明顯是她自創槍法,連宋賢都問了,這一招叫什麼

「原是叫‘梨花殺’,踫見了宋賢哥哥的潺絲劍,于是就偷師了些絲縷蜿蜒的意境來」她笑答

「確然,有你哥我的英雄風範」宋賢調侃道,「這絲縷蜿蜒的招法內容,似不似咱們家對面飯館里的豬大腸?不如叫它梨花大腸槍多好的名字,大俗大雅」一邊說,一邊一劍「霧靄絲絲雲邊生」攻敵右路,緩解了妙真大半威脅

群雄皆笑,倒是都想起了楊鞍家對面真有家飯館,不遇災年也飄香

「不好不好難听極了好歹是個女孩子」妙真莞爾,腥風血雨中毫無懼色,「宋賢哥哥不是很風雅的麼,怎麼年紀大了,竟兀自魯莽了起來」說笑間又一槍掃去,閃電掠雲般驚艷四方

「那就叫‘九轉梨花槍’何如?」宋賢得妙真相助,專心施展粘字訣,纏拖住司馬隆力、迅攻入第二層內

「好名字」妙真笑靨就在楊鞍眼前不遠又一個不再要他羽翼庇護的孩子勝南,勝南,或許我還是嫉妒你的,嫉妒他們每一個的成長都被你看著……

這當兒司馬隆後知後覺,誤以為是他們說笑是存心羞辱,因而毫不留情、極快斥出了又一疊劍招、快得出眾人極致教人看都看不清,何況力道強勁、凌銳殺傷,直把妙真沖開老遠長槍難提,而宋賢勉強接下卻覺手臂疲軟;戰場之外,徐轅楊鞍亦都覺罡風猛掃

妙真雖然驚艷卻畢竟不是主力,宋賢深諳這個道理哪還容她在場,因此一邊再度迎擊一邊喝道「退下」當司馬隆揮出來的整體力量比先前提高一倍時,適才的第二層防守線,就成了此刻的第一層煞氣圈,適才宋賢能打進第二層現在就等于在他第一層,是這個意思

觀戰的徐轅了然于心︰又添了一成力以主公經歷推算,司馬隆此刻約用了五成實力

宋賢也想,司馬隆此刻,大概和上次龍角山的時候,用力差不多,稍微少一點

那好,宋賢就不只用纏思劍的千絲萬縷,而使出潺絲劍的似連又斷

司馬隆臉色到此方變︰「好劍法,終于展露了」他記得對手的殺手 ,清雋永,柔韌峭潤,正是眼前景象那也是對手先前唯一一次闖入第三層還能握穩兵器逃生出去的根由——

潺絲劍的千絲萬縷、「似連又斷」,令司馬隆一時出乎意料、不能隨意判斷到底劍意在何處,所以才在把對手吸入漩渦之時松了力

當然,無一事物不在變化,上次似連又斷劍招出現,對于司馬隆而言是個意外,這次當然不會再驚異,所以楊宋賢如果再殺入第三層一定會遭遇與林阡同樣的下場,司馬隆不會再松力,斥引一線,就在此時

宋賢當然明白司馬隆可能不會再像上次那樣遲鈍,但宋賢賭一把,上次司馬隆用了六成力,今次只五成

司馬隆眼神一厲,已決定迎刃解決對面這絕妙劍法,便那一刻斜路馬蹄聲急、楊宋賢面中劃過輕松一笑,司馬隆心知變故,碎步劍往那個方向蕩滌出一道犀利光芒——原是又一騎迎面而至馬上人遭逢這一劍變故雖驚不亂,飛繞開煞氣圈繼續往戰局飛馳,只在楊宋賢在那「斥引一線」涉險之前劈出了回旋一刀

「鞍哥總算來了」宋賢看到他當然如釋重負,有鞍哥,不打緊嘛

「這司馬隆號稱是一代宗師,紅襖寨所有弟兄都與之戰過了,怎少得了我楊鞍?」他邁出了第一步才覺邁出來原來並不難,盡管此刻漸盛的吶喊助陣聲中必定也有質疑與排斥,又何妨楊鞍,不必計較敵對你的人,你只需認清你真正的敵人

「倒是別具特色」司馬隆接下第一刀,察覺出他刀尖圍繞的風、隱隱有回旋之力,只不過內涵不夠霸氣,招式似是「飛鶴騰空」、「雄鷹撲兔」,可惜,也只能拼到碎步劍的防守線內,而已

司馬隆的劍仿佛都沒有招式名,有只有「煞氣圈」「防守線」和「無防守區域」三層,然而,僅此三招,毫無花俏,卻偏能孤劍壓全金

山東之戰至今,高手堂如徒禪勇尹若儒都已入土、邵鴻淵凌大杰全都被吟兒取巧持衡,岳離又時而被完顏永璉調開時而被林阡調開總之一直沒到正面戰場來,是以說起金軍從開始到現在遏制盟軍的中流砥柱,反倒是司馬隆、高風雷、梁宿星這三個豫王府高手

他們在岳離的調控下接連進入狀態填補空缺,尤以這碎步劍司馬隆最為明顯,雖不如梁宿星爆力駭人,也不是高風雷那種力量系,但他三層劍境自出現後就始終無人可破,武功獨樹一幟,論性情比梁宿星為近人,論謀略自比高風雷沉得下心,先前數次與岳離搭檔,默契堪比封寒,譬如從火燒摩天嶺中逃生,譬如將林阡擊落馬下……

如此驚人,說他是豫王府綜合素質的第二,真讓人想了解第一要怎樣非人

言歸正傳說回這戰局中來,楊宋賢潺絲劍法再精絕,也像極了烈火之下的幾滴細雨楊鞍看似並不能為他逆勢司馬隆掂量了幾招,知道他幾斤幾兩後,也不再與他糾纏,重心仍放在玉面小白龍劍上

宋賢心中暗暗叫好,這司馬隆恐怕很難想象,鞍哥才是這里最可怕的人——

楊鞍這回旋力在營造之初,招式再怎麼疊加也不過是小漩渦,故而稱為「小回旋斬」,最懼在還未成型之際就被敵人一力破除,便如上回帥帳相殺;但若漩渦擴展到大回旋後,即便如林阡飲恨刀那樣一力破除打偏了他的刀,也會像趙大龍那邊被打偏後轉回來的刀砍中後腦勺,「大回旋斬」

如是,小回旋斬是氣流在極小空間內自旋,大回旋斬則是整個戰局都能覆蓋甚至能使打出去的刀轉回來,大小的不同之處,只在于需要時間來積澱,好在此刻,有宋賢幫楊鞍忙牽制著司馬隆,使得楊鞍絕對有空屯集招式宋賢自然信他能行,為他纏斗司馬隆時,心暗笑,現在怎成自己「鉗制」司馬隆了?

小回旋,近距連擊起漩渦,險遭司馬一鍋端;楊宋賢,劍若絲雨補殘裂,卻受碎步殺氣險;楊鞍刀,續將氣流向闊演,轉瞬綻擴動蒼天;司馬隆,欺壓之際忽色變,面前身後全是眼——

面前身後,不知何時,仿佛全是風眼,每只眼都是回旋刀的血性、和司馬隆以為沒有的殺氣,「大回旋斬」妙真月兌口而出,宋賢也覺妥帖,這從小到大他們一直依賴的刀和人啊……

那一刻,回旋刀掀起的颶風形成漩渦,將戰局中的他三人全然裹挾面八方全是將收未收的向心巨力這種招數,司馬隆見所未見自然不敢妄動,只怕稍一動就打破平衡被殺死于漩渦之中一恍惚,趁他猶疑開始反擊他的,究竟是無數似連又斷的潺絲劍呢,還是一把千絲萬縷的回旋刀?不得而知

是宋賢的劍法厲害,才給鞍哥爭取了這麼長的醞釀時間一直沒教司馬隆注意到他,而也正是楊鞍這回旋力的環繞加重下,楊宋賢的絲絲縷縷,才仿若浩浩蕩蕩橫無邊際……楊家兄弟的刀劍合璧,互相滲透,渾然天成

這一遲鈍,卻無慌亂,司馬隆他與趙大龍那種雜碎自不一樣,若然力道果真懸殊,真像傳說中的比林阡還強上幾倍,那麼縱然是大回旋斬也會被他整體拆開、即使回旋刀打出去飛回來也還會被他視若無物……

誰勝誰負,不試試什麼都是未知何況司馬隆又不知道趙大龍的慘景,只是驚異,而非懼怕是以他緩得一緩,立即運起七成力——

宋賢心念一動︰連跨了兩級

只怕他們擋不住徐轅聞風而動,弓箭等候了多時,只在剎那,流星般射,既為打斷司馬隆的注意力助楊鞍宋賢逃生、同時、在試能否在這一剎那打亂他的三層分布……

不錯,這就是主公曾經說的,司馬隆的破綻徐轅嘴角一絲勝利的笑意,林阡養傷時與他提起過這個思路,林阡分析過九種在碎步劍下逃生之人,總結說,「突事件令這九種人逃命,可能是突意外打斷了司馬隆的注意力、但可能是使司馬隆的腦中空白了一刻;而司馬隆運用真氣在逐級加強的過程中也可能會滯後半刻、以供三層力道的重分布」

林阡這兩個猜測,也還告訴過楊宋賢

但林阡曾不無憂慮地說,不知司馬隆此時此刻的全部實力到底如何、而他每一次真氣加強三層力道的分布重排自己也沒經驗,畢竟林阡總結出這兩個猜測的時候已經晚了,沒有可以試驗和證實的機會了,下一次等傷一好就要和司馬隆重為戰,沒經驗總是沒有勝算,林阡真不想再屋漏偏遭連夜雨,但司馬隆總是次次出他的意外不得不謹慎——當猜測並不完全成立,下一戰,不得不說林阡還是準備好冒險的

然而,此刻雖沒有林阡在,一樣可以有經驗,司馬隆這次真是送上門來——

司馬隆豈知,徐轅、楊宋賢這是在干什麼

他們,正是在幫林阡算著,司馬隆揮出來的整體力量變化後,三層劍境的分布大概會變化多少,以備林阡下次與司馬隆對戰時,可以從司馬隆的九成「測出」司馬隆深不可測的全力

從頭到尾,徐轅通過听風力,宋賢通過實戰,默契之至,不必林阡拜托,不約而同地、一點點地誘導出了以上一切

司馬隆猝不及防、被這「神鬼一箭」射在肩膀,緩得一緩,沖出回旋刀和潺絲劍包圍卻狼狽之至,雖然他武力勝過他們,卻一驚他們的特色竟針對自己,二驚徐轅與他們也配合得恰到好處

楊鞍回望一眼徐轅「世上沒有誰一個人就可以把計劃運籌如神,但會有一群人能將計劃合作如神」這句話,說得對極了當年對付趙大龍,依稀勝南也未揮,是嶼的金針協助、宋賢的潺絲劍當先、楊鞍的回旋刀壓軸;今時今日,這麼巧也是宋賢當先、楊鞍壓軸,嶼換作天驕,其實,天驕和嶼一樣,一樣也是沉穩地願意在所有人身後的那一個

哪怕被人說作「堂堂天驕,暗箭傷人」……無獨有偶,高風雷在上一戰中,也是被他最後一箭擊落馬下楊鞍遠遠就能看到,此刻徐轅臉上淡然毫不在意的笑,當得了天驕,當得了兵將楊鞍不免心服

便在那時,司馬隆方一回到金方,兵陣中卻又出一將,怒氣沖沖地緊承而來,原來適才罵徐轅那句正是他說——不是高風雷又是何人

群雄都不知還有他來,暗暗心驚,高風雷既與司馬隆一起,則很顯然中部戰場完顏永璉一定又放了的高手來,這倒不是關鍵,關鍵在這里誰能與高風雷打?到此刻楊宋賢大汗淋灕,楊鞍一人如何去扛?好在,戰報應該已經到林阡處,徐轅心算來回時間,知道楊鞍只需再撐一盞茶左右

「天驕,我等他來」楊鞍橫刀相對,知道不必負隅頑抗太久,曾幾何時,堅持是他的特色,鐵桶封鎖下他也曾一直等著林阡來下一戰,就當臘月廿八沒有生……

只是這話音才剛落,便听得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鞍哥,還等什麼」

第o章一門三將刀劍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南宋風煙路最新章節 | 南宋風煙路全文閱讀 | 南宋風煙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