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天帝 第七卷 寒山夜雨 第一百四十九章 仁德公義與聖德

作者 ︰ 三水

理論部分枯燥無趣,我也不想寫,可它卻是主角誓言力量體系的根本,必須要解釋明白,只能硬著頭皮寫個清楚,請大家見諒。

黑黝鬼徹底臣服,與方興的上下從屬關系就此契定,這本是一件大喜事,可少年郎的臉色卻沒有絲毫變化。只見,他臉上的神色依舊平穩淡定,似乎是覺得黑黝鬼的臣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並不值得他過多關注和驚喜。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黑黝鬼的臣服在重要性上,遠遠不及同期生的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方興靈台心境中的真皇聖德天界又一次成長了,而且真皇聖德靈光也經此一事的磨練,威力又得以大幅度提升。

真皇聖德天界以及真皇聖德靈光,是方興獲得七色琉璃寶光中第二道金芒寶光後,結合自身意志——還未徹底創立的第二道誓言——產生的神秘衍生,他們的存在可以說是方興存身立世的根本。相比之下,區區一個黑黝鬼的主從歸屬,不過是一時一地之得失,是絕對不能和方興萬世之基的成長相比的。

黑黝鬼和真皇聖德靈光之間,後者的進步更讓少年郎歡欣鼓舞。不過,方興在欣喜之余,心里也在暗暗思索。自從靈台心境中出現真皇聖德天界後,他在第二道誓言的創立和明悟上,就已經經歷了幾次磨練和成長。

他曾經得到尋南的言傳身教,誠心听從她有關上古真皇的‘聖德’之道的講述;也曾從尋南口中听得那來自賢睦大同世界的上古真皇的教誨——‘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之論;甚至還有一次,他是因為手持半朵殘花,在一源自內心的歌中獲得了心靈的感動;而這次,則是‘功過分明、賞罰分明’的公義之道讓他又多了一份明悟,實力也隨之得到一次大的躍升。注1

可以說,方興在第二道誓言上的每一次感悟,都是真皇聖德天界和真皇聖德靈光的一次成長洗禮。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功過分明、賞罰分明’的公義之道,不但讓方興的真皇聖德天界越成熟,而且還讓他的真皇聖德靈光的威力也隨之突飛猛進,真皇律令的震懾的力量至少提升了三倍有余。

以前的真皇聖德靈光對那些已然掌握了神念的通神第二天煉氣士根本不起作用。而現在,就是那些法相天成、已然是通神第二天後境巔峰境界的後天宗師,方興也敢一聲令下讓他們好生‘反省’一下。雖然這些修為高深的後天宗師,都經過伐髓洗筋,各個都擁有神通,實力高深以致他們能被震懾的時間很是短暫,但是這對方興來說,一個短暫的瞬間有時候就是生與死、勝利與失敗的區別。

這種實力的躍升讓方興看到希望以及前進的方向。而真皇聖德靈光的成功,也讓他越堅信要堅持走自我道路不動搖的念頭。只是,相比已經成功創立並證就的第一道誓言︰自由之誓,方興的第二道誓言目前雖然突破了重重迷霧,可終究還是有著一層看不清模不透的隔膜阻在他面前,讓他始終無法走近創立的最後一步。

方興能感覺到,他的第二道誓言所需要的感悟已經幾乎要圓滿了。他已經擁有了驅使自己動用真皇聖德靈光並讓真皇聖德靈光奔騰不息的力量源泉。只是,直到此刻他還是不太清楚這奔騰的‘真皇聖德大河’將要涌向何方。他只是知道︰他可以在上陽城中,為了一個並不相識的小女孩的無辜被打而憤怒出手;他可以在無名山村,為一個無辜小女孩的被殺而憤怒出手;他可以在紅花開遍的村口嶺間中,為馬賊的濫殺無辜而憤怒出手。注2

方興一次又一次的憤怒,一次又一次的出手懲罰、擊殺那些罪人,換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感悟、一次又一次的實力提升。可是,他的心底始終有一個聲音在說︰「這不夠!這還遠遠不夠!」少年郎在心情寧靜的時候,也時常會想到——這一切難道就是他想要的嗎?他的憤怒只是為他讓他不斷的感悟和提升實力嗎?

不,當然不是!方興知道自己絕非那樣的淺薄。僅僅是收獲那些感悟和實力,絕非他所想要的。就在他困惑的時候,尋南給他慰藉,她教授他上古真皇遵循的‘仁德’之心,為他講述上古真皇是如何行事處世的……這份教誨讓他大約懂得了‘聖德’的些許涵義。然而,直至今日,方興終于在尋南講敘的道路找到了他所在追求的另一半真理,那就是他心中尚未冷卻的那抹熱血。

心中血,尤未冷,相反它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公義!

胸藏仁德之心為念,手持公義之道為劍,這就是方興奉行真皇聖德之道的真意。在上陽城、在無名山村、在靠山屯的村口嶺間,他每一次的憤怒出手,無一不是為了他心中那一抹熱血,為了少年郎心底的‘聖德’二字而戰!也正因此,每一次當少年郎以‘聖德’的理念為力量源泉,驅動真皇聖德靈光討逆伐惡,他的真皇聖德靈光的成就也會隨之突飛猛進一番。

數次之後,真皇聖德天界很快就成型了。然而,隨著真皇聖德天界越成型飽滿,方興也漸漸找到了徹底建立第二道誓言的關鍵。方興的誓言並不是請客吃飯,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更不是對著天空高喊一句‘我要干什麼……干什麼……’就可以成功的把戲。方興的立誓過程和他創立誓言,其實就是他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立誓證道過程。

現在,方興只是現了問題,可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卻始終還沒有著落。少年郎已經曉得︰他之所有會屢屢憤而出手,只是因為他看不慣這些不公義的事情。他所求的就是仁德和公義,所要施予那些受害者的也是他糅合了仁德與公義的真皇聖德之道!可是,他面臨的問題卻是︰他要用仁德之心來干什麼?他又能用公義之道來干嘛?他的真皇聖德知道最終又是想達到什麼樣的一個目的?

這種困惑不由讓方興想起了他的第一道誓言。在那長達一百一十多年的黑暗禁錮中,他以十年為期不斷的感悟,從‘雄心勃勃’到‘沮喪異常’,從‘沮喪異常’……到‘狂態泛濫’……後來他終于在‘若心死灰’中陷入沉睡,並且最終在感悟中明白了自己所要的東西是自由,但並不僅僅是自由。他真正想要是的是——真正的自由、徹底的自由、不受任何人約束的自由、不用漫天神仙佛祖垂憐的自由!為此,他必須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獲取自由!

只有明白到自己想要的最終目的,並努力將其具現,這才能完成了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立誓證道過程。方興之所有能夠創立並證就他的第一道誓言︰自由之誓,也正是如此!

回想起創立和證就第一道誓言中的艱苦過程和其中心思念頭的幾番周折,方興越明白他的第二道誓言所遇到的困境。他就在想︰難道他想要的,只是將是他遇見的所有不公義的事情,都以一己之力將其扭轉過來,把那些犯下不仁德、不公義行為的人,都親自‘仁德’之、‘公義’之?可是這樣的話,那麼他和一個整日縫縫補補、終生碌碌無為的修碗匠有什麼區別?只不過修碗匠是一個又一個的修補碗勺,而他卻是一個又一個的修理人心。

那樣有用嗎?說不定他修理人心的度,還不如人心墮落來的快呢!方興完全可以確定,這樣的修修補補絕對不是他想要的結果。只是,他也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現在,他只知道自己正在追求的或許就是那真皇聖德之道,面對的就是仁德和公義的抉擇,可是,具體的他究竟要達到什麼目的,對他來說卻還是困惑的狀態?也就是說,他還沒有找到自己心中那條最終解決的道路,更別說努力將其實現。這就是為什麼他的第二道誓言始終未曾得以創立。

方興心頭幾經思索,也未曾對自己想要的有所明悟。于是,他就明白了——至少是在短時間內,他還看不清他的第二道誓言。對這個結果,一開始他還有些郁悶,不滿自己無法創立第二道誓言,但是後來他想了想也就心平氣和了。想想︰當初的第一道誓言,他前後花了一百一十多年才成功創立並證就的?可是,現在呢?他的第二道誓言在未滿月的情況下,就已經踏到了臨門一腳的地步。

七色琉璃寶光中的每一色光都代表了一種開天闢地的力量。方興的根基就是那天地之間的那道琉璃寶光,他能在短短時間內幾近掌握一色琉璃寶光,已經是天大的喜事。這樣的成果也是多虧了他在上百年中積累。現在,只要他想明白自己的第二道誓言想要得到什麼結果,那麼他的第二道誓言也就可以功成名就,得以揮琉璃寶光中的最徹底的力量。

注1︰相關情節分別源自第七卷寒山夜雨中的第三十一章強氣御姐的教誨、第七十章嶺上開遍映山紅以及本章。

注2︰相關情節分別源自第一卷乍暖又寒第十八章昔日方郎今又來、第四卷圖窮匕見第二章胸中熱血尚未冷、第七卷寒山夜雨第七十章嶺上開遍映山紅。ako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九霄天帝最新章節 | 九霄天帝全文閱讀 | 九霄天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