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全面戰爭 克拉蘇 005 山精的偉力精(20:07)

作者 ︰ 杜克血蠍

從弗蘭克人和朗巴底人那里各得到了五千援軍,並毫不客氣的搜刮了一堆標槍箭矢,萬尼烏斯帶領著他的七萬大軍直逼塞姆諾內斯人,在離塞姆諾內斯人的宿營區不到半天路程的地方扎下了營壘。&&

因為研究過萬尼烏斯留下的營壘,塞姆諾內斯人也開始修建有著完善防衛設施的營壘。

盡管並沒有改良過的專用土木工具,但塞姆諾內斯人經過了長期的研究,也已經把營壘修築得有木有樣。

之後,面對萬尼烏斯的步步進逼,塞姆諾內斯人根本就沒有任何反應,甚至連萬尼烏斯麾下軍隊在營外叫罵都得不到任何回應。

這種情況讓萬尼烏斯一頭霧水,直到隨軍的朗巴底祭祀為他揭曉答案。

一切都是因為神意——就好像我大天朝的古人一樣,日耳曼人雖然沒有什麼老黃歷,但在遇到重大事務之前,也是要先問過神意的——而和萬尼烏斯作戰顯而易見是件大事,塞姆諾內斯人必然是問過神意了。

而神意的結果,不必多說,自然是不允許他們現在就和萬尼烏斯作戰。

按照祭祀的說法,神意往往是晦澀難明卻靈驗無比的,如果不能正確的解釋神諭,或者明明得到了警告卻非要逆神行事,就會招到可怕的下場。

不過,對于這一點,萬尼烏斯毫不在意——開玩笑,現在他的腦袋就頂著四個大神的標志呢。

在萬尼烏斯看來,塞姆諾內斯人在等的。恐怕不是什麼神靈許諾可以獲得勝利的日子,而是來自族人的新的援軍——畢竟,塞姆諾內斯人的實力還在,面對自己的時候想要集合起壓倒性的優勢兵力碾死自己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種情況下。盡管朗巴底祭祀建議自己先獻貢品,請教神諭,然後再做決定,萬尼烏斯還是決定立即進攻。

這一決定理所當然的受到了梅洛瓦、希洛克和朗巴底軍隊統帥的反對——眼下塞姆諾內斯人的營壘周圍扎著尖銳的鹿角,有著寬深的壕溝,還有一人多高的堅固護牆防衛,強行攻擊的話,顯而易見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在他們看來。即便是擁有兩倍甚至三倍的人數優勢,要拿下塞姆諾內斯人的營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目前聯軍比起塞姆諾內斯人只多了一萬人呢?

但是,使兩個部族的首領感到驚訝和疑惑的是。!。同為部族軍,阿累夷人和巴斯塔奈人居然完全沒有反對意見——盡管他們都看到了萬尼烏斯頭頂所戴的鐵冠,但卻並不知道這鐵冠所代表的意義,而對于萬尼烏斯正式加冕日耳曼諸部族之王,並且得到戰爭議會全體加盟部族血誓擁戴的事情。也一無所知。

這種情況,正是萬尼烏斯刻意強調所造成的結果——在萬尼烏斯看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才是硬道理——如果自己加冕為王的消息過早的泄露,除了可能會導致弗蘭克人與朗巴底人的倒戈。並讓反對自己的部族之間抱得更緊之外,還可能招致周圍的民族和國家的敵意。對自己並不是什麼好事。

對于兩個部族的反對意見,萬尼烏斯並沒有嘗試使用政令或者威勢強壓。只是表示希望他們能夠率領軍隊在塞姆諾內斯營壘北方埋伏,伏擊那些從營壘里逃出去的敵人——而如果是從北方來的援軍,兩個部族的聯軍則有權利視情況選擇是攔截還是撤退。

這一安排使兩個部族的首領們都安下心來——只要不必被趨勢著強行攻擊營壘,在樹林里設個埋伏,殺殺逃兵什麼的,看起來還是很輕松的。

而兩個部族的軍隊合並起來向北進發的同時,萬尼烏斯將阿累夷野戰軍團和巴斯塔奈野戰軍團也派了出去——他們的任務,是在塞姆諾內斯營壘的西方做出進攻的姿態,阻止塞姆諾內斯人從西方逃竄。

萬尼烏斯自己,則親自率領自己麾下的四萬大軍,駐扎在了塞姆諾內斯營壘的東方,大模大樣的修好營壘,擺開陣勢,做出攻擊準備。

日耳曼爺們槍部隊在陣線的正中央列出六列槍陣。

突擊步兵和輕裝步兵分列兩側守護側翼。

精銳弓箭手組成兩個集團分別在突擊步兵和輕裝步兵後面駐守。

精銳重裝斧兵和日耳曼女兵一齊呆在日耳曼爺們槍部隊的後面。

同盟騎兵和鄧科德里騎兵分列兩翼駐扎在稍微靠後的位置。

學員兵和工程隊一齊稀稀落落的在整個陣列的最後方擺開。

之後,在學員兵們的協助下,工程師們喊著號子,將一片又一片的空地夯實。之後將一個又一個巨大的零件從馬車抬了下來,在夯實過的空地組裝成為幾人高的拋石塔。

在營壘里的塞姆諾內斯人為了萬尼烏斯軍隊的動向感到驚恐的時候,工程師們已經喊著號子,將拋臂拉了下來。

之後,從哥尼地區拉過來的碎石被放進皮兜。

伴隨著古德矛寧的大喊,第一架拋石塔的機關被送來。

在鉛筐的急速下墜的同時,皮兜被拋臂拉動,在空中劃了一個漂亮的大弧線,打開,將數十塊大小不一稜角分明的石頭飛旋著拋向一片驚呼塞姆諾內斯人的營地。

盡管那些碎石並沒有落進塞姆諾內斯人的營地,卻為拋石塔的攻擊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在根據碎石的落點大概估算了一下之後,更多的拋石塔里的鉛筐被裝進更多的配重塊。

之後,在塞姆諾內斯人惶恐的驚叫和奔走相告中,大片大片的碎石雨從天而降,如同盛夏的冰雹般砸在營壘中。

頭破血流、筋斷骨折,就算塞姆諾內斯人及時的舉起盾牌防御,也並不能保證他們的安全——碎石落地後並不總是嵌入泥土,也有的會湊巧砸在石塊發生反彈,甚至砸碎鐵鍋制造出更多四散的碎塊。

而那些本來呆在帳篷里的戰士,更是遭受了一場無妄之災——面對稜角分明的石塊,能夠在一定程度防御箭矢的帳篷布輕而易舉的被撕碎。

之後,在一片驚呼聲中,還活著的首領們終于開始行使他們的權利,召集了戰士們組成盾壘,嘗試著用堅固的盾牌抵擋飛濺的碎石。

但碎石雨停住了。

盡管有四萬人的大軍,但萬尼烏斯一共也只帶了四十架拋石塔。

盡管拋石塔被分成四組進行連續射擊,但仍舊無法彌補拋石塔裝填速度緩慢帶來的攻擊間隔——在第四組拋石塔也將碎石全部丟出去之後,第一組拋石塔的拋臂還沒有完全被拉下來。

于是,一群塞姆諾內斯人驚訝的發現,他們終于做好了迎接攻擊的準備,但攻擊卻停了。

就在塞姆諾內斯人疑惑的從盾壘里探出頭,想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的時候,攻擊再次開始了……

但是這一次,人頭大小的石球取代了碎石,狠狠的砸了下來——古德矛寧並不傻,看到塞姆諾內斯人組成盾壘之後立即就命令戰士們換了彈種。

和羅馬人的弩炮、石弩相比,拋石塔只能做大概的範圍估計,想要進行精確的瞄準打擊根本就是做夢。因此,石球的命中率低得可憐,往往每十發石球中,才有一發能夠命中目標。

但每架拋石塔每次丟出去的,不是一枚石球,而是五枚。

四五個小型的盾壘不幸被石球命中,立即就四分五裂,並濺射出鮮艷的血液。

之前被碎石命中的時候,地的傷者還能發出慘呼,哀求同伴救援。而這一次,被石球打中的塞姆諾內斯戰士,連一聲慘呼都沒有,立即死得不能再死了……

看著對面那個慢悠悠的撒播死亡的高塔,海特拉兩眼冒火,渾身顫抖——之前人們說萬尼烏斯有山精的幫助,他並不相信——但現在看來,這種傳言顯而易見是真的!

而且,神諭里說,除非他能夠找到萬尼烏斯的致命弱點,否則他注定不能獲得勝利——而他雖然看到了打敗萬尼烏斯的關鍵,但對于什麼是萬尼烏斯的致命弱點卻並不清楚——萬尼烏斯那些能征善戰但是只有兩萬來人的追隨者顯然不是什麼「致命弱點」。

所以,這一仗,他打不贏!

打不贏,就只能撤退。

眼下這個營壘,萬尼烏斯從東邊進攻。而他麾下的兩萬戰士則在西邊堵著,只留下南北兩個方向——但南邊是弗蘭克人、朗巴底人乃至萬尼烏斯的領地——所以盡管心底里懷疑萬尼烏斯有什麼陰謀,但對于撤退的方向,海特拉著實沒什麼選擇的余地。

于是,不等下一波的石球再次落下來,海特拉大吼了起來︰「向北門撤退,動作快!」

這樣的命令被一個接一個的塞姆諾內斯戰士大吼著傳達到了整個營壘里,之後全體塞姆諾內斯人都跑了起來——實際,盡管拋石塔的攻擊看起來聲勢浩大,但實際大半個營壘並沒有遭到攻擊。

從臨時搭建的木制高塔,身手敏捷的黑人水手猴子一樣爬了下來,向萬尼烏斯報告了塞姆諾內斯人的動向。

之後,萬尼烏斯聳肩一笑︰「啊,這可就不是我的錯了……讓阿克里和阿洛尤斯送他們一陣好了。記得,別逼得太緊。」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文閱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