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全面戰爭 克拉蘇 002 傾巢出動

作者 ︰ 杜克血蠍

002傾巢出動

知道凱撒已經和龐培開戰之後,萬尼烏斯終于放下心來。

幾乎是在波培婭和拉比努斯到達的當天,萬尼烏斯便下令點燃了煙火。

作戰計劃早在上一年的冬季,自己加冕之前,就已經由戰爭議會的議員們制訂。而在自己加冕之後,又順勢將作戰計劃向所有下屬部族分派完畢,並且約定了開動的信息——而這個春季,萬尼烏斯在等的,就是凱撒和龐培的開戰。

而得到消息之後,萬尼烏斯便立即下令各部族開始行動。

戰機轉瞬即逝,而出于作戰目的的考慮,牽制行動顯然要在主力戰斗開始之前完成——如果派遣信使,即便是沿著諸部族修築的鋪石路傳遞信息,也難以保證在萬尼烏斯正式出兵之前將作戰命令下達到位。

因此,在各部族首領離開之前,萬尼烏斯已經和首領們約定了行動的訊號——當三道煙柱被點燃的時候,就是各部族的軍隊開始行動的時候。

當三道青色的煙柱在日耳曼青年公社直沖天際的時候,周圍的諸多哨所也都看到了這一訊息。

在萬尼烏斯讓各村鎮聚集成為城市之後,原本稀稀落落的散布在樹林間的村落已經消失了大半,取而代之的則是在鋪石路沿線修築的只能容納十幾人的小型哨所。

看到了日耳曼青年公社的煙訊,諸多哨所便紛紛點燃了相同的煙訊,迅速的將這一訊息傳遞下去——盡管他們並不知道這個訊息代表的是什麼意思——這也是煙訊除了命令傳遞迅速之外的又一大好處。

得到命令之後,早就期待了一個多月的日耳曼諸部族戰士們便立即在各自的首領帶領下,行動了起來。

在諸部族首領紛紛開始按照計劃行動的同時,萬尼烏斯也率領自己麾下的戰士們開始了行動。

這一次,萬尼烏斯調集了自己麾下所有的統帥和精兵。

自己麾下的四千日耳曼爺們槍兵,海爾曼所率領的四千輕裝斥候,歐希西迪斯所率領的四千精銳重裝斧兵,黎克伯吉斯所率領的四千精銳弓箭手,普羅塞提和加馬所率領的四千突擊步兵,阿洛尤斯和默特薩克所率領的四千步騎混合部隊,阿克里的四千同盟騎兵,以及威利婭所率領的四千女兵,總計三萬兩千人。

除此之外,萬尼烏斯還額外從古德白大叔的手下調動了木匠、皮匠、鐵匠,加上熟練的拋石塔操作手,湊齊了一千人。

最後,萬尼烏斯從萬尼烏斯大學的學院里,抽調了四千名男性的青年學院和三千名女性的青年學院,將自己麾下的軍隊總數提高到整整四萬人的數量。

不過,由于顯而易見的原因,盡管萬尼烏斯已經搬空了日耳曼青年公社里的全部庫存武器裝備,也不可能為全部的四萬人提供精良裝備——盡管裝備最精良的重裝精銳斧兵擁有鎖子甲和罩袍,但裝備最簡陋的輕裝斥候卻只有一件簡單的亞麻布衣和一面小圓盾以及一柄短斧——至于到了那些還未成年的學院兵們,則只有一面直接由原木劈出來的大木盾和幾柄一頭削尖了的木桿。

當然,萬尼烏斯本來也沒指望學院兵們真的上戰場發揮作用——盡管其中資歷最老的人已經訓練了幾年,但是歸根結底他們還未成年,在身體素質上終究還是差了不少——萬尼烏斯把他們帶上,一來是要他們承擔一些救護、打掃戰場、修理武裝、安營扎寨的工作,二來也是讓他們見見血。

畢竟,沒有經歷過大陣仗的,算不得精兵;而沒有見過血的,直接上戰場與人做生死搏斗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而如果能夠讓他們提前參與大戰,在旁邊見識見識,再在戰斗結束之後參與一下血腥而殘酷的戰場清理工作,在真正迎接挑戰之前就先見見血,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幫助的。

四萬人的軍隊,加上四萬人的飲食供給、武器裝備、帳篷工具,便形成了一支前所未有的龐大軍隊。這樣一支隊伍的長距離調動,即便以萬尼烏斯指導下修築出來的鋪石路,也不堪重負。

到了第十二天的時候,萬尼烏斯的軍隊才終于到達了馬克曼尼和哥尼交界的地方。

而這個時候,已經有兩萬人的軍隊駐扎在這里了。

這兩萬人,分別來自阿累夷和巴斯塔奈這兩個東方的步兵大族——按照萬尼烏斯在冬季時訂下的計劃,一收到煙訊,他們便立即集合了起來,在各自的軍團司令官的帶領下前來跟萬尼烏斯匯合。

因為離得更近,最先到達的是阿魯巴率領的阿累夷人的野戰軍團。之後,則是巴卡率領的巴斯塔奈的軍隊。

阿累夷人的野戰軍團里,額外一倍數量的突擊步兵取代了原本的日耳曼爺們槍兵——在阿累夷的山林地里,需要大片平坦空地的日耳曼爺們槍兵施展不開。

而巴斯塔奈人的野戰軍團中,則由和色雷斯拋矛兵類似的戰士取代了突擊步兵,而重裝精銳斧兵們所使用的武器也是色雷斯式雙手反曲劍,而非日耳曼人式的長柄戰斧。

對于這些擁有各自部族特色的軍隊,萬尼烏斯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反對意見,讓兩個原本滿心忐忑的軍團司令放下心來。

他們所不知道的是,原本萬尼烏斯也很忐忑。

在加冕為日耳曼諸部族之王以前,萬尼烏斯一直是靠著自己的不斷勝利所取得的威勢,和超出這個時代的生產技術所帶來的利益,恩威並施影響著戰爭議會加盟諸部族。

而盡管諸部族首領已經代各自的部族立下血誓支持萬尼烏斯,但萬尼烏斯心里還有些忐忑——等到諸部族野戰軍團和自己的禁衛軍團湊到一起之後,被諸部族的戰士們發覺了自己的禁衛軍團並不像他們的名聲那樣光鮮,可能會使自己的光環受到削弱。

然而,事實證明,萬尼烏斯的擔憂完全是在月兌離了這個時代的生產力之後所產生的,毫無來由的憂慮。

在萬尼烏斯看來,即便自己已經連著幾年從諸如厄爾維幾人、波伊人那里剝削了大量的鎖鏈甲和鐵頭盔,但仍舊不能給自己麾下的重裝精銳斧兵每人配備一套鎖鏈甲和鐵頭盔,想必是件很丟人的事情,足以暴露出日耳曼青年公社財力上的匱乏。

但實際上,等到禁衛軍團和阿累夷野戰軍團、巴斯塔奈野戰軍團合並時,萬尼烏斯才發現,自己的擔憂實在是太高看戰爭議會加盟諸部了——禁衛軍團里的重裝精銳斧兵雖然不能保證人手一件鎖鏈甲和鐵頭盔,但也比部族野戰軍團強多了——部族野戰軍團中的重裝精銳斧兵甚至不能保證人手一套厚皮甲!

相比之下,萬尼烏斯麾下成年戰士包括女兵在內每人一件罩袍,在部族野戰軍團的戰士們看來,簡直就是奢華得令人妒忌的配置——要知道,除了能夠為穿著者提供一定的防護力之外,罩袍的另外一大功效就是擋風遮雨,以及保溫——對于日耳曼人而言,這等于萬尼烏斯給麾下的戰士們每人配備了兩頂帳篷。

軍隊匯合之後,萬尼烏斯只是在自己的御帳里接見了阿魯巴和巴卡,對他們勉勵了一番,而並沒有奪取他們的指揮權。

和兩支部族野戰軍團的司令官通過氣之後,萬尼烏斯也派遣了使節前去哥尼地區、弗蘭克人和郎巴底人那邊報信,之後下令大軍開拔。

這一次,萬尼烏斯的禁衛軍團四萬人,部族野戰軍團兩萬人,總計六萬人的大軍通過哥尼地區,從西谷要塞出去,通過山口進入弗蘭克和郎巴底地區——大軍經過的途中,為哥尼人提供了大量的農家肥料,使得哥尼人終于迎來了有史以來田地最肥沃的一年。

萬尼烏斯的大軍從山口出現在弗蘭克人和郎巴底人的兩座城市之間的時候,正是弗蘭克人和郎巴底人在為了塞姆諾內斯人的攻勢發愁的時候。

因為弗蘭克人的倒戈,以及郎巴底人的遷移,尤其是終于從深山老林中爬了出來,卻只剩下不到一萬人的海特拉所率領的軍隊,塞姆諾內斯人終于決定先不顧一切的消滅掉這兩個小部族,再徹底的封死西谷要塞的通道。

之前因為是冬季,即便是塞姆諾內斯人也要遵循時令躲在聚落里等待冰雪消融大地回春。

而一旦春季到來,塞姆諾內斯諸分部便再次派遣了大量的戰士,集合起來準備徹底的摧毀弗蘭克人和郎巴底人。

但在見到了弗蘭克人和郎巴底人據守的營壘之後,塞姆諾內斯人意識到,如果他們真的要強行攻破這兩座營壘,那麼盡管他們也能夠徹底的消滅弗蘭克人和郎巴底人,但卻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而等他們再次損失大量青壯之後,最得意的人一定是萬尼烏斯。

于是,在海特拉的建議下,塞姆諾內斯人沒有強攻營壘,而是將大軍駐扎在兩個營壘的北方,同時派出騎兵在營壘四外游蕩。

這樣一來,在游騎兵的威脅下,弗蘭克人和郎巴底人的春耕活動就完全無法展開——等到春季結束的時候,弗蘭克人和郎巴底人一年的收成就算完了,而剛剛完成了大遷移還不到一年的弗蘭克人和郎巴底人絕對承受不了這種打擊——到時候要麼萬尼烏斯眼睜睜的看著他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才拉攏到的弗蘭克人和郎巴底人重新向塞姆諾內斯人屈服,要麼就要拿出足夠供養兩個部族到下一次秋收的口糧。

而面對塞姆諾內斯人的圍困攻勢,弗蘭克人和郎巴底人確實有些束手無策——他們畢竟不能一邊擺開陣勢威懾敵人的騎兵,一邊展開春耕,然後還要日夜看守田地避免被敵人破壞。

之後,萬尼烏斯的使節到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文閱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