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全面戰爭 克拉蘇 111 山雨欲來風滿樓

作者 ︰ 杜克血蠍

111山雨y 來風滿樓

既然已經將解決塞姆諾內斯人作為未來大戰略的第一步,那麼接下來徹底的征服北部日耳曼地區,即分別征服芬尼人、北方部族聯盟和東方部族聯盟就成了第二步,而第三步則多少有了些困難——蘇約內斯人的土地在海的那邊,想要征服他們就需要準備足夠多的戰船,先在海戰中取勝,再登陸北方地區,然後才能最終完成征服日耳曼的大業。~~

之後,到底要怎麼對付羅馬人,則要視到時候的情況才能決定——畢竟,就算以最樂觀的估計,征服日耳曼地區恐怕也要兩年時間,如果再加上整合北部日耳曼地區使全體日耳曼人正式成為一個整體,則很可能需要四到五年。

按照萬尼烏斯的估計,即便是萬尼烏斯已經在羅馬種下了一顆野心勃勃的種子,羅馬的內戰恐怕也持續不了五年——在歷史上,凱撒只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就徹底擊敗了龐培,而從渡過孔盧比河到徹底鞏固他在羅馬的統治,也只用了五年時間。

之後,過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凱撒就被一群「共和派」刺殺身亡。而之後,則是新一輪的內戰。

按照這個情況來判斷,萬尼烏斯有兩次機會,一次是凱撒內戰時,一次是凱撒死後。

但真正的問題是,這兩次內戰的時候,羅馬都不存在強大的敵人——萬尼烏斯所擔憂的是,萬一自己率領大量軍隊入侵羅馬,羅馬人的內戰會立即停止,之後自己就會被重新團結起來的羅馬人揍得滿頭包,甚至步上條頓伯德的後塵。

所以,萬尼烏斯首先要盡可能的強化日耳曼人的力量,使日耳曼人成為一個能夠和羅馬人抗衡的大帝國。之後,萬尼烏斯還要聯合盡可能多的同盟。

薩馬提斯王國、達西亞王國顯而易見的都是可以聯合的對象,但如果僅僅只是這兩個還遠遠不夠,所以萬尼烏斯還需要再額外加上高盧人和不列顛人——甚至,如果有必要的話,還要加上埃及人、亞美尼亞人甚至帕提亞人——遺憾的是,萬尼烏斯並不知道怎麼聯系這些人,尤其是似乎只要小盧庫盧斯活著,亞美尼亞人就不會反抗羅馬人。

最後,在做好了這一切準備之後,萬尼烏斯還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介入時機——在羅馬人因為內戰而受到極大削弱,並且還沒來得及恢復的時候。

對于後面的事情,萬尼烏斯並不指望戰爭議會的首領m n現在就能制訂出計劃來。

所以,戰爭議會的諸多議員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制訂盡快征服整個日耳曼並將之整合的計劃。

首先是摧毀塞姆諾內斯人的軍隊——按照各種傳聞,戰爭議會的議員們判斷出,塞姆諾內斯人大約有一百多萬人口,能夠集合起三十到四十萬的戰士——如果萬尼烏斯能夠將塞姆諾內斯人b 上絕路,那麼這些戰士們就會聚集在一起和萬尼烏斯決戰。

這樣,萬尼烏斯就可以一戰擊潰並盡可能多的消滅塞姆諾內斯人的青壯——按照萬尼烏斯的說法「ch u掉他們的脊梁」。

不必全部殲滅那三四十萬的敵人,只要消滅掉其中的一半,塞姆諾內斯人就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元氣了。

到時候,塞姆諾內斯人除了屈服之外就別無選擇了——當然,他們可能會再次集合兵力,老幼f 孺齊上陣,做最後的抗爭,但是既然萬尼烏斯能夠擊潰並消滅掉他們的青壯,自然也就不必在意剩下的人。

而在徹底征服了塞姆諾內斯人之後,經過戰爭議會一干首領們的商議,萬尼烏斯最終決定,只保留三到五個分部,並將剩下的塞姆諾內斯分部充分的拆分,將所有的孩子都送進萬尼烏斯大學培養,大部分育齡青年nv子都分給戰爭議會加盟諸部作為青壯們的妻子——剩下的人則可以分給被保留下來的分部。

而被保留下來的分部則會被分別遷移到相距很遠的地方在城市里定居,以戰爭議會的同盟而非成員的身份存在,並且派出青壯作為戰爭議會的協從軍。

至于塞姆諾內斯人原本的土地,則由戰爭議會加盟諸部各自派遣一定數量的族人,共同組成新的城鎮在那里定居。

這種做法有些無情,卻不夠徹底,但是能夠最快的解決塞姆諾內斯人的辦法——盡管萬尼烏斯也希望能夠徹底抹殺塞姆諾內斯部族,但畢竟對方有一百多萬的人口,而戰爭議會全體加盟部族的總人口也不過兩百來萬,想要靠人口稀釋的方法來吞並塞姆諾內斯人顯而易見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削弱、吞並、和馴服了塞姆諾內斯人之後,萬尼烏斯就可以率軍征服剩余的部族了——北方部族聯盟、東方部族聯盟和芬尼人——和塞姆諾內斯人相比,這些都不是問題,而具體的處置方法也可以照塞姆諾內斯人的處理方法。

在這一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塞姆諾內斯人的諸多盟友們——如果萬尼烏斯采取大動作,他們是不會視而不見的,而如果塞姆諾內斯人的諸多盟友全部聚集,萬尼烏斯就算再怎麼強大,恐怕也很難以能夠接受的代價擊潰塞姆諾內斯人。

所以,整個計劃中有兩個關鍵點,即將塞姆諾內斯人b 得和萬尼烏斯決戰,以及有效的牽制塞姆諾內斯人的諸多盟友。

前一個關鍵點相對來說比較好辦——只要萬尼烏斯率領一支規模足夠大的軍隊深入塞姆諾內斯人的月復地大肆破壞,塞姆諾內斯人就必須決戰,否則就算他們能夠保留強大的軍隊,也會由于秋季沒有收獲而損失慘重。

後一個關鍵點,則需要同時給東方部族聯盟、北方部族聯盟和芬尼人造成足夠大的壓力。

第一次將幾乎整個日耳曼地區憑借傳說和印象完全搬到了沙盤上,戰爭議會的議員們絞盡腦汁,終于將作戰計劃全部完成。

而這個時候,戰爭議會加盟諸部的首領們也終于來齊了。

按理說,這時候祭司們就應該宣布神諭了。

但使萬尼烏斯再次感到驚訝的是,祭司們並沒有宣布神諭,而是將所有的部族首領們都請進了神域,似乎在密謀著什麼。

這種情況讓萬尼烏斯感到不安,但祭司們第一次前所未有的鄭重的宣告了他們的權利——在神聖的日子里,沒有得到邀請的人不能進入神域——而盡管萬尼烏斯即是戰爭議會的首領,又是日耳曼青年公社的主人,卻終究不是某個部族的首領,自然不能進入神域。

這種宣告讓萬尼烏斯感到極端的不安——在他的記憶里,這還是有史以來祭司們第一次拒絕自己!

萬尼烏斯開始考慮各種可能——按理說,自己一直以來都帶領著日耳曼青年公社乃至戰爭議會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而且使戰爭議會的全體加盟部族都獲益匪淺,應該不會遭到祭司們的抵制才對。

但是,如果祭司們的目光不夠長遠,那麼祭司們試圖毀滅或者架空自己也不是不可能的。

實際上,按照萬尼烏斯的所知,歷史上領導日耳曼人起義反抗羅馬人,並一手策劃了條頓堡森林戰役,讓奧古斯都哭嚎著「瓦魯斯,還我軍團」的日耳曼英雄海爾曼,就是死在了自己的岳父手里——後者用他ji o換了羅馬人的賞識。

這種想法讓萬尼烏斯警惕起來。

但與此同時,萬尼烏斯悲哀的發現,如果祭司們以神靈的名義對付自己,自己恐怕並沒有什麼好的辦法應對——這個年代里的日耳曼人還是非常敬畏神靈的,萬尼烏斯並不認為自己的威信足以高過奧丁大神——就算是自己的融血者,也不可能為了自己的血脈兄弟而對付自己的神靈。

除非,自己能夠找到一群敬畏自己,或者依靠自己,但是並不信仰日耳曼神靈的人。

之後,萬尼烏斯第一次想到了曼德拉——那個被自己從薩馬提斯王國拉攏過來的黑人部族的幸存者,以及那一大批被自己雇佣過來的雇佣兵——在把他們安置到了日耳曼青年公社南部的一個村子之後,萬尼烏斯很快就把他們忘到腦後了。

而現在,他們恐怕又要派上用場了。

于是,在日耳曼諸部族的首領m n進入神諭的當天,萬尼烏斯就把雇佣兵召進了日耳曼青年公社,並且在靠近神諭的地方將他們安置了下來——如果祭司們沒有什麼別的想法,這些戰士們自然不必行動,而如果祭司們想lu n來,那麼這些雇佣軍就可以第一次發揮作用了。

這一行動幾乎立即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而最先發覺這一行動的自然就是萬尼烏斯的三個妻子——對于這一舉動,奧維尼亞只感到好笑,並且告訴萬尼烏斯他是多此一舉;威利婭謹慎而憂慮的問萬尼烏斯是否需要孟杜皮人幫忙;阿黛拉則更直接——這位薩馬提斯和亞馬遜公主直接召集並武裝了自己的sh 衛們……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文閱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