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全面戰爭 克拉蘇 023 各自的算盤

作者 ︰ 杜克血蠍

普布里烏斯為了自己到底要怎麼做而感到糾結的時候,萬尼烏斯也是進退兩難。

糾結間,萬尼烏斯忍不住想起了那句經典的電影台詞——「我猜中了前頭,可我猜不中這結局。」

按照萬尼烏斯的推測,在自己奪取了羅馬人的兩個營壘並救走了馬克曼尼戰俘之後,羅馬人肯定會意識到自己已經識破了他們的陷阱——即便再怎麼不死心,在等待了五六天之後,羅馬人也會死心。

而意識到陷阱對自己無效之後,羅馬人勢必撤除陷阱,也就是召回那些被派出去的伏兵。

而這,正是萬尼烏斯趁機削弱克拉蘇的大好機會!

按照萬尼烏斯估算,克拉蘇會在南方的營壘里安排三千標槍手,即可以依托營壘狠狠的打擊自己,在自己的戰士登城的時候又有一定的防護和反擊力量。

而森林北邊的那個營壘,可能會有四千到六千的輕裝步兵——大部分會是東方輕步兵,也可能有部分的弓箭手或者標槍手,馬其頓長槍兵也是封鎖鋪石路的好選擇。

這樣一來,在收網的時候,北上的軍隊可能就有七千到一萬人。

而如果自己擺出很明顯的誘敵的姿態,再加上之前對羅馬俘虜的殘酷處置,敵人的統兵將領是不可能不追擊自己的。

但是敵人不可能全軍追擊,畢竟羅馬人還有隨軍攜帶的糧秣物資——所以,追擊而來的敵人最多只有全軍的半數,也就是三五千人——其中,除了輕步兵就是標槍手。

在萬尼烏斯看來,以自己麾下的兵力,要對付三五千輕裝步兵,還是不會費太多事情的。

而為了以更小的代價更加徹底的消滅敵人,萬尼烏斯決定在多設幾個圈套。

首先,在敵人的正面,只布置兩千名日耳曼爺們槍。這樣即便敵人發現自己中了埋伏,也會因為日耳曼人的人數而輕敵,進而離開茂密的森林,進入空闊的平地和日耳曼人交戰。

之後,在敵人的輕步兵和爺們槍兵展開戰斗之後,日耳曼同盟騎兵就會從北方的密林中殺出,從側翼突擊敵人的軍隊——而等到敵人因為騎兵的沖擊而開始慌亂的時候,萬尼烏斯就會下達總供命令——到時候,萬尼烏斯和他的狂戰士;歐希西迪斯和他的重裝精銳斧兵都會從爺們槍的陣列中殺出,給敵人以致命一擊。

到了這個階段,敵人的敗亡和崩潰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而最後的殺招,也就是海爾曼所率領的夜襲團,以及黎克伯吉斯所率領的標槍手,則會從南部的森林里北上,在密林間獵殺那些僥幸從騎兵追襲下逃生的敵人。

等到消滅了追擊出來的敵人之後,萬尼烏斯更可以挾大勝之威,突擊留守的敵人——盡管這勢必會導致日耳曼人承受一些損失,卻可以盡最大可能的消滅敵人,並且奪取羅馬人的輜重武裝補充自己,即便有些死傷也是可以接受的。

更何況,這樣一來,萬尼烏斯的軍隊所消滅的羅馬人就將不再是三千人,而是一萬三千人——最差也有一萬人——這個成績,已經足以讓萬尼烏斯說服馬克曼尼人全力支持自己了。

計劃縝密,環環相扣——在萬尼烏斯向所有統帥說明了自己的計劃之後,統帥們一致表達了對萬尼烏斯的智慧的欽佩之情——在他們看來,也只有萬尼烏斯才能想出這麼卑鄙陰險的作戰計劃。

當然,卑鄙陰險是普羅塞提的說法,而且,是贊揚……

不過,總而言之,所有統帥都認為這個作戰計劃天衣無縫。于是日耳曼人在羅馬人的營壘里休整了一天之後,一邊嚴密監視克拉蘇主營的動靜,一邊留下人手監視毀棄營壘附近的動靜,一邊在離這個營壘一天左右距離的密林里悄悄的扎下了營寨。

安安靜靜的等了五天之後,羅馬人的軍隊來了。

而萬尼烏斯也立即下令做好了一切準備,準備完成自己的計劃。

但是真到黎克伯吉斯帶著負責誘敵的標槍兵跑回來之後,萬尼烏斯就知道自己失算了——按照黎克伯吉斯的說法,雖然不知道敵人到底有多少,但絕不止一萬人——這就意味著,敵人會派出來攻擊的士兵數量,恐怕會超過萬尼烏斯的預計。

而黎克伯吉斯接下來說的話,更是讓萬尼烏斯驚疑不定——按照黎克伯吉斯的說法,敵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急切的沖擊,也不是亂哄哄的追殺上來,而是有組織的緩慢跟進,即不急切的追擊,也不會落後他們太久,擺明車馬的要跟著誘敵部隊慢慢走的模樣。

這就意味著,敵人明知道這是日耳曼人的誘敵之策,卻還是毫不顧忌的追殺了上來。

如果敵人的統帥不是傻瓜,那就一定是對方對自己的實力有著足夠的自信——自信即便是分出半數兵力留守輜重,出擊部隊和留守部隊也都有能力獨自對抗萬尼烏斯和他的全部軍隊!

狄克推多已經成功的回去找到克拉蘇報信——這一點,從自己能夠毫無阻礙的奪取羅馬人兩個營壘就可以看出來。

這也就意味著,羅馬人肯定已經知道,自己的全部兵力也就不到一萬人——而自信能夠對付自己的全部軍隊,敵人的兵力勢必超過了一萬人——也就是說,被派出來攻擊自己的軍隊,以及留守的軍隊,勢必都超過了一萬人,也就是說,敵人的總兵力超過兩萬人。

這種想法讓萬尼烏斯突然醒悟到一個幾乎被他忽略掉的簡單事實——雖然自己無法從別的地方獲得援軍,但克拉蘇卻可以!

毫無疑問,克拉蘇肯定是從本土獲得了新的援軍。

這種想法幾乎讓萬尼烏斯立即下令全軍撤退。

但緊接著,萬尼烏斯就打消了這種愚蠢的念頭。

盡管敵人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預期,但敵人畢竟是分兵了,自己畢竟是只需要面對一萬多敵人——如果自己現在撤軍,任由這批羅馬人和克拉蘇匯合,那麼克拉蘇的力量將會再次得到加強,而自己,又要怎麼才能戰勝克拉蘇?

另外一點是,之前一群統帥對自己的崇拜剛剛得到大幅度提升,如果這個時候自己宣布自己是個**,沒盤算明白,遇到了大問題,那自己的威望就完蛋了——畢竟,象維欽托利那樣能靠著打敗仗提高自己威望的人才,估計古今中外幾千年也沒幾個。

所以,無論如何,自己都必須以盡可能小的代價,吃掉這批敵人——至少,吃掉追擊而來的這批敵人。

只不過,為了這個目標,之前的計劃就必須做出調整了。如果依照原計劃,以爺們槍迎敵,以騎兵掩殺,那麼等到自己擊潰了敵人,開始追擊潰兵的時候,很可能正是敵人後繼部隊趕來的時候,到時候自己的陣型散亂不堪,被敵人一個反擊,可就危險了……

所以,最合適的辦法,就是以人數優勢迫使敵人不敢太過主動進攻,由自己掌握著主動權,慢慢的壓制、打擊敵人,消磨敵人的體力和士氣,等到敵人的援軍到來之後再發動突擊,擊潰敵人,驅趕著敵人的潰兵沖擊敵人援軍的陣列——這時候,敵人的援軍應該也是剛剛趕到戰場,有了一定的體力消耗,再被潰兵一沖擊……

出于這樣的考慮,萬尼烏斯在敵人靠近森林邊緣的時候便沒有發動攻擊,而是一面派出信使將作戰計劃的變更通知到騎兵隊,一面派出信使將在營地里留守的女兵也拉出來。

于是,等到希臘人休息完畢,從森林里出來列隊準備進攻的時候,三千名同盟騎兵從北方的森林里沖出,及時的嚇阻了希臘人進攻的意圖。

緊接著,數千名女戰士也排列著整齊的密集隊形,出現在日耳曼爺們槍陣列的左翼,填補了日耳曼人步兵陣列和騎兵陣列之間的空隙,將日耳曼人的陣列連在了一起。

兩三千的日耳曼槍兵,兩三千的日耳曼女兵,兩三千的日耳曼騎兵,這樣總計七八千人的軍隊在希臘人的正面和右翼形成了一道堅固的包圍網,威脅著整個希臘人的陣列。

然而,在所有希臘人都緊張的看著突然增多的敵人時,普布里烏斯卻在看著相反的方向——在希臘人的左翼和背後,約兩百步遠的地方,就都是森林了。

眼下盡管日耳曼人做出了包圍姿態,但實際上按照目前的位置,一旦戰事不利希臘人仍舊有大把的選擇可以輕易的撤離——任何一個有智慧的指揮官,只要想把希臘人留下,都不會做出如此愚蠢的布置。

但萬尼烏斯絕不是蠢貨——所以他這麼布置一定是有他的意圖——比如將希臘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正面和右翼。

畢竟,萬尼烏斯麾下的總兵力近萬人,而眼下出現在希臘人面前的卻只有七八千人——也就是說,萬尼烏斯還留下了一到兩千人的預備隊。

如果按照目前的姿態接戰,為了不被日耳曼人包圍,自己勢必要將陣線攤薄,並且將所有兵力都投入到戰斗中去——這個時候,如果萬尼烏斯提前將預備隊埋伏在了右翼甚至背後的森林里,並在戰局膠著的時候從背後殺出來,這些希臘人就全完了……

這麼想著,普布里烏斯找到了塔那托斯︰「塔納托斯,收攏陣線,布圓陣,堅守此地。」

听到這個命令,希臘首領頓時皺起了眉︰「你瘋了?我們的左翼和背後沒有人——如果布圓陣,我們在正面和右翼就要面對大得多的壓力。」

「如果有呢?」普布里烏斯認真的看著對方,「如果在我們的右翼藏著一千甚至兩千日耳曼人呢?」

「那我覺得我們最好還是立即撤退。」

普布里烏斯堅定的搖了搖頭︰「我們不能撤退——這是我們戰勝日耳曼人的大好機會——我們得釘在這,和他們交戰,直到色雷斯人趕到。」

听到這話,周圍的希臘人臉色都沉了下來。塔納托斯也皺起了眉,露出惡狠狠的表情︰「所以,你想叫我的弟兄們在這送死?我們為你作戰,可不為你送死!」

普布里烏斯聳了聳肩,對這種抗議全不在乎——雇佣兵們本來就是干這個的,只要價錢合適——隨手朝著日耳曼女兵的方向指了下,羅馬人意味深長的笑了起來︰「看到那些女人了嗎?年輕貌美,為數眾多——勝利之後,你和你的人可以得到其中的兩成。」

「不,我要四成。」果然,就象普布里烏斯所想的那樣,不僅塔納托斯立即改變了主意,周圍的希臘人也都愉快的笑了起來。

普布里烏斯認真的點了點頭︰「最多三成——色雷斯人也只能拿到兩成。」

「成交!」

————————————————————————————————————

爭取晚上加一更啊加一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文閱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