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全面戰爭 高盧戰爭 063 高盧式信息傳遞網

作者 ︰ 杜克血蠍

在辭別了高盧人之後,萬尼烏斯親自帶著一群熊孩子騎上了馱馬,帶領著日耳曼騎兵和高盧騎兵在難民大隊兩翼保護,並派出騎兵嚴密監視凱撒和維欽托利的行蹤,之後一路向東開進。

盡管這次行軍不必再躲入山林防人耳目,可以選擇相對好走得多的大路行進,但由于隊伍里多了許多老幼婦孺,行軍速度並沒有得到提升。

伴隨著難民隊伍走了一天之後,騎兵傳來的回報是凱撒正在率軍南下,明顯還是準備回到行省,而維欽托利則真的帶著軍隊跟在了凱撒身後,不時的輪番派出騎兵騷擾。

在得到這消息之後,萬尼烏斯便放心的讓難民大隊直接回特里爾地區,而自己則率領騎兵,丟下步兵,徑直折向南方,直撲向日耳曼人聚居的地方。

這個時候,由于高盧各部族都將青壯派出救援維欽托利,所以各村鎮里留下的不是老幼婦孺就是傷殘人士,所以無論是對于孟杜皮人的遷徙軍隊,還是對于萬尼烏斯的騎兵部隊,整個高盧地區都可以認為是不設防的。

而在臨走之前,萬尼烏斯特別交代威利婭,路上遇到愛杜伊人的村鎮,被問起遷移的原因,就要告訴那些高盧人,維欽托利是如何將孟杜皮老幼驅趕出城鎮等死,又是如何在被救出之後讓孟杜皮戰士斷後送死的。

盡管萬尼烏斯對維欽托利的評價並不高,但是對自己所見過的那個一長串名字——萬尼烏斯此時已經忘記對方叫什麼了——的維欽托利的親戚兼手下,卻起了充分的警惕。

如果萬尼烏斯日後想統一高盧,作為日耳曼人的助力,那麼維欽托利和他的那個親戚毫無疑問將是巨大的障礙——盡管眼下這兩伙人還是凱撒的手下敗將,而且還是幫助萬尼烏斯拖住凱撒的人,但如果萬尼烏斯回去做掉了克拉蘇,誘發了羅馬內戰,那麼維欽托利就將立即成為萬尼烏斯的敵人了。

至于萬一萬尼烏斯沒干過克拉蘇什麼的……到時候萬尼烏斯肯定已經掛掉了,自然也不必管高盧人的死活了。

而萬尼烏斯自己,則率領騎兵隊迅速南下,進入了愛杜伊人的土地。

這個時候,整個愛杜伊的諸多村鎮都出于一種愁苦和惶惶的情緒里。

原本他們是受到凱撒喜愛和倚重的,卻因為看到了統治高盧的機會而起兵反叛凱撒,試圖奪取整個高盧大軍的統治權。

結果使他們大失所望的是,諸多部族全部選擇支持維欽托利,結果就連愛杜伊人自己的軍隊也要受到維欽托利的節制了。

而眼下,不止他們第一次派出的軍隊被維欽托利圍困,就連他們第二次派出的援軍,也不知道是什麼下場——念及已經失去的凱撒的恩榮,想到可能到來的羅馬的懲戒,這些人便忍不住連聲哀嘆,抱怨當初首領們的魯莽。

出于這種情緒,愛杜伊人甚至連秋收的事情都耽誤了。不過,反過來看,已經成熟的麥子即便放在田野里一段時間,也不會不翼而飛。

但萬尼烏斯卻對這種情況相當焦急——畢竟,他雖然也給維欽托利下了絆子,但仍舊是希望凱撒能夠被逼得退回行省的。否則,如果讓凱撒在高盧建立了可靠的統治,那對他接下來的擴張行動可是大大不利的。

于是,為了提振高盧人的士氣,也為了讓高盧人迅速將糧食收割儲藏完畢,萬尼烏斯立即派出了自己麾下的高盧騎兵,將阿萊西亞戰爭的結局散布了出去。

按照萬尼烏斯的要求,高盧騎兵們著重強調了三點——第一,在萬尼烏斯的救助下,維欽托利已經成功月兌困,正在重整大軍繼續和凱撒作戰;第二,在萬尼烏斯的打擊下,凱撒麾下強大的騎兵部隊已經所剩不多;第三,凱撒的軍隊糧草即將耗盡,急需征集糧草。

毫無疑問的,只要這三條消息一傳遞出去,萬尼烏斯在高盧人中的名望和形象都會大大提高,而愛杜伊人的士氣也會得到極大的回復——更重要的是,那些足夠聰明的愛杜伊人就會開始動手收集和隱藏糧草,以免便宜了凱撒。

按照萬尼烏斯的想法,為了盡可能廣泛的將這個消息散布開來,他麾下的兩千高盧騎兵需要全部撒出去,盡可能多的宣布這些事情。

但是盧瑟及時的制止了他這種費力不討好的做法,並向萬尼烏斯介紹了一種高盧人特有的散布消息的方式——靠吼。

由于高盧人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因此在適宜耕種的平原上,高盧人的村莊往往非常的密集——如果是在日耳曼人的領地里,可能騎馬行走一天,也不過能見到兩三個村莊,但在高盧人的領地里,即便是徒步行走一天,也往往能經過十幾個村莊。

這樣密集的聚居點,就產生出了非常具有高盧特色的信息傳遞方式——當一個來自遠方的旅人帶來了什麼新消息的時候,又或者有信使帶來了什麼特別重要的消息的時候,村落里那些大嗓門就會圍繞在對方身邊,聆听對方的講述,並扯著嗓子將對方的話吼出去。

靠著這種大嗓門接力的方式,幾乎是一個瞬間,一個新的消息就可以從村子的一頭傳到另一頭。再借助村落間田地里耕作者的耳朵和嗓門,以及路上其它行人的耳朵和嗓門,乃至于那些特別好事的專門的「傳信者」,這個消息很快就會傳遍臨近的所有村莊。

事實上,這種傳遞信息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比騎快馬的信使還要快得多——畢竟,馬匹也會疲憊,也需要進食和休息,但一個人喊幾句話,總是不會累的,而即便是采取不斷換馬的方式,馬匹的速度也不可能快過聲音。

這種新奇的傳信方式讓萬尼烏斯很是驚訝。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則讓萬尼烏斯對這種牛逼到暴的高盧式傳信方式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天上午的時候萬尼烏斯命令高盧騎兵傳出這個信息,之後大軍繼續前進,連續經過了十個村子,開始經過的村子還「剛剛得到這個消息」,等到後來,愛杜伊人竟然已經開始動手搶收麥子了。

而更加夸張的是,等到萬尼烏斯晚上要駐扎的時候,附近的愛杜伊村落竟然送來了水和食物——顯而易見的,不但阿萊西亞戰爭的情報傳遞到了這邊,就連萬尼烏斯的騎兵隊將要到來的消息也一並傳遞過來了——甚至,高盧人還計算了騎兵的腳力,確認了自己會駐扎的大概範圍。

受到高盧人的啟發,萬尼烏斯突然有了一種強烈的建立屬于自己的信息傳遞網絡的。

眼下,日耳曼人里受到自己影響的幾個大部族之間的聯絡並不算多,這使得他們始終是一個松散的聯盟而已——對于萬尼烏斯日後和羅馬人的征戰來說,這明顯不是什麼好事。

而如果自己能夠建立一個高效的信息傳遞網絡,那麼將極大的改善這種情況——如果巴達維部族的新鮮事很快就能被馬克曼尼人知道,如果卡狄人戰爭獲勝的消息在當天就傳遍整個誓約的所有加盟者,這毫無疑問能夠極大的提高所有部族之間的親密度和大家對整個誓約的歸屬感。

另外一方面,高盧人搶收糧食的事情也給萬尼烏斯提了個醒——對于軍隊的後勤保障體系的建設也有必要提上日程了。

盡管進入敵佔區可以肆無忌憚的就地征糧,但是在自己人的地盤上還是有必要慎重行事的。往日里日耳曼人的大型戰爭往往是拖家帶口,舉族遷移,所以走到哪吃到哪並不是問題。但是既然萬尼烏斯打算建立一個大帝國,以後自然就不能再這麼搞。

將大部分民眾安置在肥沃的、適宜耕種的土地上,讓他們安居樂業。每個定居點訓練一定數量的民兵負責當地的治安和防務工作。之後由萬尼烏斯自己親自掌握一支不事生產的職業的精銳部隊,負責整個帝國的戰爭。這就是萬尼烏斯對自己未來的軍事體系的最基本構想。

而這支軍隊想要在整個帝國境內保持極高的機動能力,強有力的後勤保障就是必不可少的——修建一個巨大的道路網為軍隊的快速調動提供極大的便利,在道路網的諸多節點,至少是一天急行軍的路程里,修建足夠規模的堡壘,在其中常駐守備部隊並儲備大量的糧秣武裝乃至馬匹,以供給大軍,這也是必須的。

雖然這一切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萬尼烏斯目前所掌握的勢力而言根本就不可能實現,但是萬尼烏斯相信,隨著他的名望和勢力的逐步攀升,隨著他的帝國的建立,這一切都會成為現實。

就在萬尼烏斯滿心期待的幻想著自己的美好未來的時候,高盧人那個「高效的」信息傳播網給了萬尼烏斯兜頭一盆冷水——這個傳遞方式固然有著高效傳遞信息的優點,卻也有著信息傳遞完全不靠譜的缺點。

在第一天的時候,萬尼烏斯所傳出去的消息還是很公正的——至少,站在萬尼烏斯的角度看是如此。

到了第二天的時候,消息就開始走樣了——首先是救出了維欽托利的由萬尼烏斯和他的日耳曼人變成了二十五萬高盧大軍;接著是凱撒麾下的騎兵部隊所剩不多變成了凱撒的騎兵部隊全軍覆滅;而凱撒大軍糧草即將耗盡的消息則變成了凱撒軍隊的糧草已經耗盡,現在已經開始吃草皮和樹根了……

等到了第三天,愛杜伊人們興高采烈的傳播著的消息就更讓萬尼烏斯淚流滿面了——在高盧二十五萬聯軍和維欽托利的里應外合下,凱撒的軍隊全面潰敗,落荒而逃,大部分步兵都已經被高盧人所屠戮殆盡,只剩下了少量騎兵護送著凱撒倉皇逃竄……

————————————————————————————————————

歡呼,撒花,高盧信息傳遞網立功了!高盧信息傳遞網成功的挫敗了萬尼烏斯打擊維欽托利威望的陰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文閱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