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全面戰爭 克拉蘇 045 回歸前的安排

作者 ︰ 杜克血蠍

盡管局勢不妙,萬尼烏斯還是決定留下來,等比武大會徹底結束之後再走——他還惦記著塞姆諾內斯人和他們的盟們派出來參賽的隊伍——蚊子雖小,那也是肉啊。

不過,對于老窩里的情況,不好好處理一下也是不行的——取過一張羊皮,萬尼烏斯開始寫他的命令。

首先是他自己軍隊的調度命令。

黎克伯吉斯和歐希西迪斯兩人帶領隊伍進入哥尼地區,協助哥尼人守好西谷要塞,無論發生任何情況都禁止出戰,只要保證西谷要塞不丟即可。

普羅塞提、加馬率領他們的部隊駐守日耳曼青年公社,以防蘇約內斯人再次進犯。

阿洛尤斯、默特薩克、馬克西姆帶領他們的部隊,以及萬尼烏斯直屬的日耳曼爺們槍部隊,北進入卡狄地區,駐守在要塞群後面,嚴禁參戰,嚴禁暴露他們的存在給敵人知道。

除此之外,則是戰爭議會內諸部的安排。

卡狄前線和哥拖內斯人那邊,依舊是死守。

阿累夷人和巴斯塔奈人需要各出五千人,聯合北準備援助哥拖內斯人——主攻方向是東方部族聯盟。

條頓、辛布里、阿姆不昂三部的軍隊西調到萊茵河一線巡邏,防備蘇約內斯人的進攻。

同時,最重要的一項,是萊茵河沿岸村落合並事宜。

一直以來萬尼烏斯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計劃,就是日耳曼人生活的城市化。

在萬尼烏斯到來之前。日耳曼人都居住在無防備的小村落里。村落本身沒有防御設施,一家與另一家之間也有著明顯的距離,而且村子的規模也就百來戶人家。

毫無疑問,這種格局無論是對于集中統一大生產。還是對于迅速的集中兵力,都是極其不利的。

但由于這畢竟是多年以來日耳曼人的傳統,萬尼烏斯也不敢一次性的徹底改變這一現狀。

最開始的時候,日耳曼青年公社就是他的示範區——通過日耳曼青年公社的安全、富余來改變日耳曼人的觀念,使他們主動踏城市化進程。

之後,克拉蘇進軍馬克曼尼地區,馬克曼尼人在萬尼烏斯的指點下堅壁清野,幾乎摧毀了馬克曼尼地區全部的村鎮——這給萬尼烏斯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契機-使得馬克曼尼地區瞬間進入了城市化生活。

然而,馬克曼尼地區城市化的效果此時還沒有顯現,萬尼烏斯想要直接讓所有加入戰爭議會的部族都進行城市化建設還有些說服力不足。

按照萬尼烏斯的計劃,等到明年秋季。馬克曼尼諸城的建設完全完成,並且進行了一年的集中統一大生產,糧食和牲畜的產量成倍提高之後,日耳曼諸部族就都會意識到城市化的好處,進而主動展開了。

不過。這個計劃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時間——按照這種進度,日耳曼人的城市化進程至少要到明年才能展開;而按照歷史,羅馬內戰明年就會開始。

而到了後年年末。龐培就會被凱撒擊敗,然後死在埃及人手里。

龐培死後第二年。凱撒就在非洲擊潰了龐培派的軍隊。而又過了一年,凱撒則徹底消滅了西班牙的敵人。徹底結束了內戰,將整個羅馬握于掌中。

也就是說,萬尼烏斯最多只有五年時間來完成日耳曼的統一和改革——如果不能在羅馬內戰結束之前將日耳曼改造成一個統一和強大的帝國,那麼等凱撒統一了羅馬之後,萬尼烏斯毫不懷疑,對方會立即揮軍北,摧毀自己。

為此,萬尼烏斯一方面需要盡快的擊潰、征服那些不服從自己的部族,以免他們在凱撒前來進攻自己的時候反而成為日耳曼奸,從背後攻擊自己,另一方面則需要盡可能快的推動那些已經加入自己的部族的改革進程,使他們在寶貴的五年時間里變得盡可能的強大。

在蘇約內斯人襲擊了萊茵河沿岸村落之後,萬尼烏斯得到了一個絕好的理由強行推動城市化進程,那就是防備來自萊茵河的敵人。

即便沒有卡狄前線的戰事,諸部族的青壯完全分散在各村鎮,以各村落那種毫無防備設施,每個村百來戶人家的狀況,也完全沒有抵御千武士進攻的可能——而眼下前線有戰事,各村落的防御能力就更加薄弱——毫無疑問的,城市化建設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不二選擇。

將各村鎮的人口聚集到一起,保護在壕溝土壘和護牆之後,就極大的增強了這些非戰斗人口的防御能力,雖然有違日耳曼人的傳統,卻也是一個大家都能夠接受的選擇。

在決定了這一點之後,萬尼烏斯便吩咐使者回去之後,立即要使者轉告戰爭議會的議員們,要各部族將所有萊茵河沿岸的村落廢棄,並將廢棄村落的人口集中起來,在萊茵河沿岸建設有壕溝和木柵欄防護的大型聚居地居住。

盡管這樣簡單的將人集合起來,並不能滿足進行集中大生產,增強日耳曼部族實力的目的,但眼下萬尼烏斯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大概的畫了一下地圖,了解了一下沿途的村鎮的人口和沿河的地形,萬尼烏斯做出了大致的決定,將沿河的諸多村鎮同意設成五座小城——美因茨兩座,巴達維一座,鄧克德里一座,卡狄一座,每座城市約兩三萬人口——至于其他的地方,就暫時全部放棄。

當然,像這種大規模的遷移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一步一步來——按照萬尼烏斯的計劃,古德白大叔和他們的工匠隊伍要逐步的幫助諸部族完成城鎮建設工作,由美因茨開始,逐步次第向北進行。

而每個完成城市建設工作的部族,都有義務派遣一定數量的青壯,跟隨古德白大叔和他們的工匠隊伍北,協助其它部族的城市建設——全部城市的第一期建設,也就是最外面的一道壕溝、土壘和護牆,應當在今年秋季到來之前完成。

與此同時,各村鎮的田地應該仍舊保留,以便到秋季時完成一次秋收,避免糧食收入損失過大。

將這些安排詳細的向使者交代一遍之後,萬尼烏斯又拿來羊皮,將自己的全部命令用希臘文詳細的記錄了一遍,畫了自己的暴熊徽記,以免使者的記憶有什麼遺漏,也避免有人為了這些命令是否是自己下達的而扯皮浪費時間。

做好這一切準備之後,萬尼烏斯將自己的指令以蠟封好,交給使節。

除此之外,萬尼烏斯還有一個額外的命令交給哥拖內斯人——哥拖內斯人需要準備兩千精兵,準備截擊蘇約內斯人前來參加比武大會的隊伍——盡管這從某種程度已經違反了慣例,但萬尼烏斯可從來就不是在乎慣例的人,更何況,萬尼烏斯已經承諾不會在薩馬提斯人的地盤動手,而薩馬提斯王實際也已經默許了。

盡管對于這道命令有些抵觸,哥拖內斯人還是保證會完成任務——畢竟,他們已經了萬尼烏斯的賊船了,就算此時退出戰爭議會,也不會躲過塞姆諾內斯人的進攻和壓迫,反而會損失掉他們押在萬尼烏斯那里的人質。

安排了這些事務之後,萬尼烏斯才稍微安心一點,可以靜下心來仔細的考慮他的全盤計劃了。

塞姆諾內斯人、芬妮人、蘇約內斯人,以及北部部族聯盟、東部部族聯盟都是些獨立的,可以獨自決定自己行動的勢力,而高盧人卻在凱撒的管制之下——前者能夠隨意的調動他們的軍隊,後者卻必須小心謹慎的調動人力,瞞著他們的新主人行動。

這就決定了,萬尼烏斯可以暫時不必太在意高盧人——甚至,萬尼烏斯完全可以借助凱撒的力量來對付高盧人——只要萬尼烏斯告訴凱撒高盧人正在醞釀新一輪的起義,讓凱撒加強對高盧人的監管,那些不久之前又被凱撒擊敗一次,殺死了許多青壯,將許多人販賣為奴的高盧人就只能乖乖的呆著了。

而東部部族聯盟和北部部族聯盟相對也比較好對付——這些部族聯盟都是由一系列實力不是很強的中等部族和小部族組成的,雖然人多勢眾氣勢洶洶,但一旦他們意識到這場戰爭可能不但無法給他們帶來利益反而會招來滅頂之災,他們就會慎重的考慮在這場戰爭中的立場了。

而比較難辦的就是塞姆諾內斯、芬妮和蘇約內斯的聯盟——這三個都是傳統的大部族,擁有眾多的人口和龐大的領地,承受損失的能力要遠高于那兩個部族聯盟——面對這樣的敵人,萬尼烏斯除了以強力進攻徹底的摧毀對方之外,也實在想不到什麼好的解決方案。

而等到他回到領地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打破塞姆諾內斯人對西谷要塞的封鎖——也不知道海爾曼和他的戰士們,在後路被斷,深入敵後的情況下,能堅持多久……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文閱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