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全面戰爭 克拉蘇 049人口大爆炸

作者 ︰ 杜克血蠍

049人口大爆炸

萬尼烏斯派出他的使節的第五天,哥德巴老人就在一群女人的陪同下到達了他的大營外求見。

但萬尼烏斯根本就沒有打算見哥德巴的意思,只是叫士兵將哥德巴老人和一群哭哭啼啼的女人擋在了營壘外面。

這樣,哥德巴就知道,萬尼烏斯的條件是不能討價還價的。而在哥拖內斯人主動撕毀和約之後,再去請求薩馬提斯人的援助也注定會徒勞無功,而且時間也根本來不及。

于是,到了第九天下午的時候,所有的人質和物資就被聚集到了萬尼烏斯的大營之外。

對于背信棄義的哥拖內斯人,萬尼烏斯也不再客氣,當下清點了人質、僕從和物資,整頓隊伍,連話也懶得留一句就踏了南下返程的道路。

這一次,萬尼烏斯的名聲比他的軍隊更先回到了巴斯塔奈和阿累夷地區。

萬尼烏斯以不到兩萬人的兵力,擊潰了哥拖內斯人全族十幾萬的軍隊。

這樣的戰績,向剩下的四家展示了一種可能——即如果萬尼烏斯願意,他完全可以對巴斯塔奈人和阿累夷人也做出同樣的處置。

這種可能性使阿累夷人迅速結束了他們的爭論,做出了無條件加入萬尼烏斯的盟約以及戰爭議會的決定。

而巴斯塔奈人那邊,在听說了萬尼烏斯的戰績,以及他和戴凱巴魯斯之間的良好關系之後,部族首領和長老們認為,一定程度向萬尼烏斯靠攏對巴斯塔奈人只會更有利而不是更有害。

于是,等到萬尼烏斯到達之後,巴斯塔奈人除了他們預先要安置在阿累夷人土地的那一個新部族之外,也向萬尼烏斯提供了五百名未婚少女、五百名男童、五百名女童和一千戶平民,並派遣了一名長老作為戰爭議會里的巴斯塔奈代表。

而阿累夷人則做得更加徹底。

萬尼烏斯回到阿累夷和巴斯塔奈邊境之後,加馬的父親就主動提出將加馬嫁給普羅塞提。而作為「陪嫁」,普羅塞提那些喜歡光著滿地跑的戰士們也都得到了阿累夷人的女子作為妻子。

除此之外,原本加馬所帶領的五千阿累夷戰士,盡管現在已經只剩下了不足四千人,但阿累夷人還是將這些人和他們的家庭一股腦的都丟給了萬尼烏斯,作為阿累夷人對他的支持。

而在詳細的了解了萬尼烏斯大學的本質之後,阿累夷人也交出了一千名男童和一千名女童前往萬尼烏斯大學學習。

這樣,哥拖內斯、巴斯塔奈和阿累夷三個大的部族聯盟就算正式的「融入」了萬尼烏斯的部族大聯盟。

接著,萬尼烏斯便帶著累累碩果回到了馬克曼尼地區——布雷比斯塔的部族,以及巴斯塔奈人巴爾克的部族,按照萬尼烏斯的要求,在馬克曼尼和阿累夷的邊境安置下來——萬尼烏斯也指導他們,按照核心地區是最後的要塞,中間是在土壘和護牆保護下民眾的住宅,外圍則是被木柵保護下的耕地。

布雷比斯塔的部族,滿打滿算也不過四萬來人,而巴爾克的部族更是只有兩萬來人——于是萬尼烏斯就將這兩個部族安置在一座城里,並從馬克曼尼城里遷移過來兩個小部族,湊了約九萬人,建了一座能夠容納十幾萬人的城市。

這樣,馬克曼尼地區便有了兩座城市,各有十萬人口。還有一座要塞,有三萬多人。更有萬尼烏斯留下的一座林間密營,只有幾百人維持著日常護理。

安置這一切,用了萬尼烏斯十五天的時間。

之後,萬尼烏斯便帶領自己的軍隊,護送著來自三個部族的五千小孩,一千名人質,和七千戶人口離開了馬克曼尼地區,回到了日耳曼青年公社。

原本,萬尼烏斯是打算從東部地區撤回來之後,就通過哥尼人的領地直插塞姆諾內斯人的月復地,大肆劫掠一番加強一下馬克曼尼地區的力量再回日耳曼青年公社。

但眼下,他的軍隊里還有五千名小孩,一千名作為人質的未婚女子,和超過一萬人的老幼婦孺,以及一千名忠誠毫無保障的哥拖內斯騎兵和巴斯塔奈戰士——如果不先把這些人安置好,萬尼烏斯的軍隊是不可能有效作戰的。

回到日耳曼青年公社後,萬尼烏斯立即招來了所有的統帥和主管,安排對日耳曼青年公社的擴建和整頓工作。

首先,所有新加入日耳曼青年公社的家庭都需要建設房屋,並建設與之配套的各種游泳、健身設施。

其次,這次帶回來的全部武器鎧甲全部都要送到古德白大叔的工業區去整理、修葺。

與此同時,所有的七千戶人口都要依據各自的能力,重新編制並安排工作——這也是一項極其浩大的工程。

最後,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幼童——馬克曼尼的、哥尼的、阿累夷的、哥拖內斯的和巴斯塔奈的,都要被編入學校,並安排人照看他們。

至于軍事方面,一千名哥拖內斯騎兵被萬尼烏斯交給了阿克里,讓日耳曼同盟騎兵的力量增加到四千人,分成五個八百人的騎兵隊,每隊里六百名日耳曼同盟騎兵,兩百名哥拖內斯騎兵——阿克里的任務是盡快讓哥拖內斯騎兵溶入日耳曼同盟騎兵的戰斗序列,迅速行程戰斗力。

而一千名巴斯塔奈戰士,則被萬尼烏斯交給了馬克西姆——這個馬克曼尼年輕人麾下的軍力轉眼間就增加到了一千八百人。萬尼烏斯指派了海爾曼教導馬克西姆,並要求這兩名統帥盡快使巴斯塔奈戰士和馬克曼尼戰士完全融入萬尼烏斯的軍事體系。

至于海爾曼自己,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戰斗之後,萬尼烏斯將三千多名阿累夷戰士中精選出八百人交給海爾曼,命令海爾曼盡快的將他們培養成為優秀的山地戰專家——而同時,萬尼烏斯也向海爾曼建議,希望他能夠嘗試成為山貓武士。

剩余的三千名阿累夷戰士,自然落到了加馬和普羅塞提這對新婚夫婦的手里——萬尼烏斯要求他們熟練的掌握結陣戰斗的技巧,並能夠熟練的使用釘子鞋殺傷敵人。

在安排完所有這些事情之後,萬尼烏斯還來不及和自己的兩位嬌妻親熱一下,就發現自己剛剛安置下的工作計劃不得不再次做出變更。

原因很簡單——卡狄人、巴達維人、鄧克德里人、烏西彼得斯人、條頓人、辛布里人、阿姆不昂人的隊伍到了。

早在萬尼烏斯的大軍回來之前,萬尼烏斯在東方以少勝多的消息就已經傳回了這邊。

在最初听說萬尼烏斯組織了戰爭議會,以及加入戰爭議會的諸多苛刻條件之後,這些部族雖然有些動搖,但是並沒有生出加入戰爭議會的心思——畢竟,如果接受了萬尼烏斯的條件,那麼各個部族聯盟就要在很大程度受制于萬尼烏斯,這絕不是諸部族的首領長老們樂意看到的。

但是,等到听說萬尼烏斯以不足兩萬人的兵力擊潰了十幾萬哥拖內斯人並強迫哥拖內斯人加入了戰爭議會卻沒有代表的事情之後,所有的首領長老們都不得不重新審視起這件事來。

原本,萬尼烏斯擊敗了克拉蘇,也是以劣勢兵力取得完勝。但那次的勝利並沒能引起諸部族的首領長老們的重視——畢竟,他們擊敗的是矮小得多的羅馬人,並不見得能夠代表他們的真正實力——事實,一些年輕人認為,如果換做是他們指揮軍隊,只會贏得更漂亮。

可這一次萬尼烏斯所擊敗的,是哥拖內斯人——這一支的武力在諸部族之中,也是小有名氣的。

這就讓最挑剔的長老和首領也不得不承認,萬尼烏斯確實是遠勝常人的。

于是,到底要如何對待萬尼烏斯和他的戰爭議會,就成了一件必須慎重考慮的事情。

最初的時候,萬尼烏斯的戰爭議會不過是兩個大部族聯盟,一個已經被打殘的大部族聯盟和一個人丁稀少的小部族。

而現在,萬尼烏斯的戰爭議會里已經包涵了四個大的部族聯盟,兩個已經被打殘的大部族聯盟,和一個人丁稀少的小部族——某種意義講,萬尼烏斯的實力已經倍增了。

如果萬尼烏斯用不足兩萬人的軍力,能夠擊敗十幾萬的敵人,那麼當萬尼烏斯麾下的兵力達到甚至超過四萬人的時候,他能做到什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讓所有的首領和長老們都在不寒而栗的同時興奮莫名——有日耳曼爺們槍諸部族互不侵犯誓約在,他們並不必擔心萬尼烏斯的軍隊會來對付他們——但是如果他們也加入了萬尼烏斯的戰爭議會,他們將能從中分到多少的戰爭紅利?

而且,目前,除了塞姆諾內斯人、蘇約內斯人、芬尼人之外,被希臘人、羅馬人認為是「日耳曼人」的諸多大部族聯盟,幾乎已經全部是萬尼烏斯的附庸或者下屬了——如果他們的動作遲了,那麼他們離萬尼烏斯這樣一個大有前途的領袖只會越來越疏遠。

一個最明顯的證明就是,阿克里和他的同盟騎兵得到了萬尼烏斯的重用,而跟隨萬尼烏斯更早的鄧克德里人阿洛尤斯,卻幾乎一直被萬尼烏斯當作了傳令兵使用。

于是,在經過了慎重的考慮之後,盡管北方仍舊在和強大的塞姆諾內斯人作戰,而且戰況並不太好,鄧克德里人和烏西彼得斯人仍舊各派出了兩千戶加入萬尼烏斯的軍隊——除了能夠加強和萬尼烏斯的聯系之外,這一舉動勢必也能提升阿洛尤斯在萬尼烏斯麾下諸統帥之中的地位。

然而,在四千戰士護送著他們的家人以及前往萬尼烏斯大學學習的孩子前往日耳曼青年公社的時候,他們驚訝的發現,條頓人,辛布里人和阿姆布昂人居然也各自派出了一百戶,前去加入萬尼烏斯。

之後,巴達維人的代表、軍戶和孩童也通過水路到達了日耳曼青年公社,反倒成為所有人中最先到達的。

最後到達的是卡狄人。盡管眼下萬尼烏斯的名望和勢力都極大的增強,但卡狄人仍舊有所保留——他們只派出了一千名戴鐵戒指的武士,作為對萬尼烏斯的軍隊的增強,並沒有送出人質。

轉眼間,萬尼烏斯發現自己之前做的工作計劃還是太保守,日耳曼青年公社有必要再次擴大——眼下,他的人口已經增加到了兩萬五千戶,約七萬人口——這還沒算萬尼烏斯大學里的萬名孩童……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文閱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