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全面戰爭 克拉蘇 105 缽滿盆滿

作者 ︰ 杜克血蠍

在奧維尼亞及其它信使被派出之後沒多久,阿洛尤斯的隊伍就回來了。

這一次,阿洛尤斯的馬其頓之行異常的順利。

憑借一次堪稱精彩的突擊擊潰了六百高盧強盜後,接下來的旅途一路平安——有了厄爾維幾向導和護衛,阿洛尤斯的車隊順利的進入了馬其頓境內。

金錢開路,狄克推多迅速的打點關系,買通了總督府里的若干人等,之後為日耳曼人們贏得了一次覲見總督的機會。

強壯雄偉的日耳曼人引起了羅馬人的興趣,而奧丁大神的神威則叫羅馬人將信將疑——他們還從來沒听說過有神靈能夠擁有這樣令人興奮的能力——哪怕是日耳曼人們的尺寸確實很大,也不能讓羅馬人信服。

面對羅馬人的懷疑,沉默不語的默特薩克挺身而出。

憑借奧丁大神刺下的安全套,憑借騎兵友伴那能夠跟著戰馬飛馳並同時投入戰斗的驚人體力,日耳曼人在羅馬人驚訝和興奮的注視下完成了奇跡般的十連斬。

眾所周知,在男女之事上,通常女性的持久力要遠勝男性,而那些深諳此道的羅馬權貴的女奴們又比通常的女性更懂得如何侍奉男性——這就使得很多羅馬權貴面對婉轉承歡的女奴往往輕而易舉的一敗涂地,甚至不得不靠藥物來強化自己的權威。

然而,自幼便要跟著戰馬滿處跑的日耳曼人的體格豈是羅馬人能比較的?

而魚鰾做的安全套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日耳曼人持久戰的能力。最後,面無表情的低頌奧丁大神名諱的默特薩克放下最後一個癱倒在地的女奴,在眾目睽睽之下將飽含著男性淨化的神賜之物丟進火中燒掉,面不改色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開始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如同沒事人一般。

這樣奇跡般的表現和淡定的做派震動了整個馬其頓上層社會——無論是羅馬派遣在馬其頓的官員們,還是馬其頓原本的權貴們,幾乎在當天就全都知道了日耳曼人的神勇表現,也知道了奧丁大神和他那真正的神一樣的能力。

在傳言剛開始傳播開的時候,還有很多人不相信,抱著懷疑的態度偷偷去日耳曼人居住的驛館里偷窺,甚至故意派女奴去試探。

接下來女奴們反饋回來的信息很好的證明了日耳曼人的戰斗力,更充分的證明了奧丁大神的偉力。

于是,當阿洛尤斯他們第二次被召進馬其頓總督府的時候,之前那尊沉重的奧丁大神的神像已經被供了起來,周圍堆著一堆武器盔甲——那是奧丁大神最愛的祭禮。

毫無疑問的,在見識過了日耳曼人的厲害之後,奧丁大神的信仰已經輕而易舉的在馬其頓上層社會傳播開來。

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順理成章了——狄克推多成功的獲得了在馬其頓地區和日耳曼地區展開貿易的許可,而阿洛尤斯則將「一座巨大的奧丁神殿正在建設中,對神殿建設做出貢獻的人都有機會贏得奧丁神的恩寵」的消息散布了出去。

于是,等到狄克推多完成了自己在馬其頓的采購貿易之後,阿洛尤斯也順利的將自己的貨物——奧丁牌內褲和奧丁牌安全套——贈送了出去。

面對神靈的饋贈,一眾羅馬權貴和馬其頓權貴紛紛慷慨解囊,在保持著貴族風度的同時紛紛衡量著自己的財富,給出了自己能夠接受的「對奧丁神的祭禮」。

簡單的說,這就是一場比拍賣會還黑的拍賣會——雖然拍賣會里的拍品是價高者得,但是價低者卻是不必出錢的,可獻給神靈的祭禮,你好意思收回嗎?要知道,惹惱了奧丁大神,可是有可能導致早泄、不舉甚至尺碼變小的……

結果就是,日耳曼人只不過付出了一些亞麻布、棉布、絲綢和魚鰾,就輕而易舉的賺的缽滿盆滿。

進入馬其頓的時候阿洛尤斯的隊伍不過是兩百名日耳曼人和一名羅馬人,帶著一輛裝有神像的馬車。

而離開馬其頓的時候,兩百名日耳曼人和五十幾名羅馬人看押著一千二百多名被獻給奧丁大神的奴隸,還帶著滿載黃金、白銀、寶石、鐵錠、花崗岩、大理石、亞麻、棉布、絲綢、食鹽、葡萄酒等各種貨物的馬車整整六十三輛。

開始的時候,日耳曼人還有些緊張,擔心這些奴隸逃跑,甚至起來反抗——畢竟,除了明顯孱弱的希臘、馬其頓、小亞細亞奴隸之外,隊伍里還有些帶著明顯的桀驁的色雷斯奴隸和北非奴隸。

但是等到這支隊伍進入了厄爾維幾人的領地之後,這種擔憂就消失了——熱情的厄爾維幾人盛情款待了日耳曼人,派出四百人的隊伍沿途護送日耳曼人的隊伍,又派遣了二十幾名年輕的貴族男女跟著隊伍一齊行動,還額外交出了一百套鎖子甲。

唯一的阻礙就是萊茵河——厄爾維幾人正在建造橋,但是進度並不快。于是日耳曼人驅使奴隸們也加入勞作,卻意外的發現這些奴隸里有一些人精通建築,大大的加快了造橋的進度。

等著將橋梁建設完成並率領車隊跨過了萊茵河之後,阿洛尤斯就帶著浩浩蕩蕩的隊伍,回到了日耳曼青年公社。

在為勝利歸來的同胞們舉行了一次熱烈的宴會之後,萬尼烏斯開始頭疼起這些奴隸的處置問題來——天可憐見,他可從來沒有想過要弄一群奴隸回來——這群奴隸會不會帶壞自己身邊這些剛健樸實的日耳曼人先不說,光是怎麼安置他們就是大問題。

這是一千多名奴隸,而且是羅馬人送過來的——天知道這群人里有沒有羅馬人的間諜——要知道,自己的「盟友營」里可還有十幾名羅馬軍團士兵、希臘士兵,還有一百名馬其頓騎兵呢。要是這種事情被羅馬人知道了,那自己所謂的「希望能夠贏得羅馬人的友誼」的謊言可就立馬穿幫了啊。

另外,雖然是奴隸,但也畢竟是勞動力,既然送過來了也就成了青年公社的財富,如果讓他們跑了,可是一大筆損失呢——萬一他們再鬧個什麼大起義……

想一想就蛋疼啊!

最後,糾結了半天的萬尼烏斯決定給這些奴隸以希望——他們可以通過勞動贖買自己的人身自由而成為自由民,他們還可以通過勞動換取田產和牲畜——總而言之,所有人的勞動都有日耳曼人監督,並根據他們的表現評出工分,他們則需要用工分來支付他們的一切花銷。

而考慮到奴隸隊伍里的色雷斯人和北非人,萬尼烏斯又額外制訂了「奴隸兵」的制度——當他決定出戰的時候,奴隸們可以選擇加入奴兵隊,以奴隸兵的身份參戰獲取工分——當然,奴隸兵們的裝備,也要用工分來換取。

這一系列的制度宣布之後,頓時引起了一些奴隸的興趣——而另一些則無動于衷。

但萬尼烏斯並不在乎奴隸們的反應,又繼續宣布了「按照特長分配工作」的制度——這一制度的用意在于充分發揮每個奴隸的長處,更好的為青年公社服務。有特長的可以依據自己的特長被分派工作,啥特長也沒有的自然就只好干那些不需要特殊技能和知識的工作了,比如網絡游戲策劃。

首先是之前在造橋過程中表現突出的一些奴隸,全部被分入了建築隊,除了要和日耳曼人一起完成建築施工外,更多的也要對日耳曼人的建築方式進行一些建議和改良。

之後則是三十多名鐵匠被選了出來,丟進了工業區交給古德白大叔教。

木匠、皮匠、草藥醫生、金匠、按摩師、裁縫等一系列有專長的奴隸也被區別對待,分別派到了不同的崗位上。而三十幾名色雷斯人也被編入了奴兵隊——雖然在沒有戰爭時他們也要承擔勞役。

至于剩下的一群男男女女,就只好統一做苦力了——主要是建築和務農。

而為了容納這群奴隸,甚至考慮到以後青年公社可能會產生更多奴隸,萬尼烏斯索性專門在三神聖域和農田區之間單獨拓建了一個「奴隸區」供所有奴隸居住、生活。

剩下的,就是高盧貴族的男男女女——盡管萬尼烏斯說不要人質,但是一群高盧人慎重商量之後認為還是按規矩送上人質比較好,結果萬尼烏斯這邊就得多養活好幾十口子。

完全不想平白養活高盧人的萬尼烏斯考慮了一下,之後將所有高盧人質都招入了萬尼烏斯軍事學院,並且讓人質們派遣信使回家通知家長交學費。

而那一百套鎖子甲,雖然萬尼烏斯很想要先給自己的衛隊裝備,但卻完全穿不上——對于高盧人來說,能夠讓普通日耳曼人穿的鎖子甲已經是大號的了——而萬尼烏斯和他的狂戰士們顯而易見的比一般的日耳曼人更加魁梧。

于是萬尼烏斯大方的一揮手,將這些鎖子甲全部給了阿洛尤斯麾下的鄧克德里騎兵——就連凱撒都知道騎兵的重要性,萬尼烏斯這個後世來客又怎麼會不知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文閱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