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全面戰爭 克拉蘇 013老兵求死

作者 ︰ 杜克血蠍

013老兵求死

盡管被認為不如希洛克聰明,但梅洛瓦也並非沒有智慧的人。

在塞姆諾內斯人的分部里,老查理的長子完美的演繹了一名「被敵人的強大陣容所震懾,但仍舊保持了勇氣,不惜與敵人一戰,卻又多少有些沒底氣」的年輕勇士。

出于對梅洛瓦的勇氣的信任,塞姆諾內斯人相信了萬尼烏斯的力量和梅洛瓦對他的力量的推測。

在經過慎重的考慮之後,塞姆諾內斯人不止調動了本地的兩個分部,更把鄰近地區十幾個分部的力量全部調動了起來,向弗蘭克人派遣了一萬五千人的援軍——除了各分部的留守武力之外,這就已經將附近各分部的兵力抽調一空了。

但是使老查理感到多少有些無奈的是,塞姆諾內斯人派出的,並非是他所期待的最後的青壯,而是由五六十歲的老人和十五六歲的年輕人所組成的混合軍隊。

這並不是說塞姆諾內斯人對這邊的戰斗不重視——事實,派出這種陣容,除了存了練兵的心思之外,正說明了塞姆諾內斯人對這次戰斗的重視——年輕人姑且不論,那些老兵,實際比同等數量的青壯更加可怕。

一個合格的日耳曼男子,從他從父親那里接過盾、矛的那一刻,就成為了一名戰士。

之後,這名戰士會踏戰場,追逐榮譽。

固然很多人會在追求榮譽的路光榮的死去,但活下來的卻可以得到首領的賞賜和重用、族人的尊敬和畏服,從此過富足而榮耀的生活。

而為了保持這種生活甚至獲得更大的榮耀,日耳曼人會不停地尋找參加戰斗證明自己的機會。

慢慢的,當他們不再年輕時,當他們被不可抗拒的規則剝奪了強壯的身體和過人的精力之後,一些人會選擇放下武器,以智慧和經驗來為族人服務。

但更多人則將老死病榻視為一種恥辱和災難。

一個曾經無比強壯的勇士,居然要淪落到嘴歪眼斜、口角流涎、神志不清、屎尿齊流,靠著後輩們那帶著嫌惡和不耐的侍奉在臥榻苟延殘喘的地步

這樣的下場,毫無疑問是任何一個但凡有一點自尊的日耳曼戰士都絕對不能接受的。

所幸,他們還有一個好得多的選擇——作為一個戰士,在一場值得夸耀的戰斗中英勇的死去。

如果表現出眾,得到神靈的青睞,那麼他們就可以恢復到年輕力壯的時候,升入神殿,和他們的祖輩中那些令人敬畏的大英雄一齊比拼武藝、大吃大喝,直到世界的終末。

而就算他們不能得到那份令所有人羨慕的榮光,至少他們也逃月兌了可恥的老死病榻的結局,得到了一個足夠體面的死亡。

因此,如果說年輕的日耳曼人踏戰場是為了追求榮譽和富足的生活,那麼年老的日耳曼人踏戰場就是為了追求輝煌的死亡。

無論何時,一個一心求死的戰士,總要比希望活下去的戰士更可怕些——雖然在體力略有欠缺,但在戰斗經驗和戰斗意志,這些老兵卻毫無疑問的比青壯武士更勝一籌。

塞姆諾內斯人所派出的援軍里的老兵們,無一例外的都是那些一心追求最後輝煌的老人,其中隨便挑出一個,都是在戰場經歷了無數次生死搏殺後剩下來的優勝者。

只他們身的疤痕,就足夠他們坐在火堆旁給後輩講幾天幾夜——想到要面對這樣一群老兵,老查理也忍不住一陣陣的頭疼。

至于那些小青年……

雖然他們的體力還沒有發育完全,雖然他們的經驗幾乎為零,但他們有的是一腔血勇,無所畏懼。

更重要的是,在塞姆諾內斯人的安排下,他們是在跟隨著自己的祖輩並肩作戰。甚至對于一些特別年輕的人而言,他們就是在跟隨自己的英雄並肩作戰。這樣,他們的勇氣和狂熱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雖然由于體力和經驗的問題這樣一支軍隊注定了不能持久作戰,但真的踏戰場之後,能夠頂得住他們瘋狂沖擊的敵人也真不算多——甚至,老查理還起了「也許能夠戰勝萬尼烏斯的軍隊」的心思——畢竟,眼下加弗蘭克人的近萬戰士,這里已經有了兩萬多戰士,在總兵力比起萬尼烏斯的軍隊還要略勝一籌。

在和帶隊的幾名老兵詳細的聊過之後,雙方的軍隊正式統合到一起,由查理親自率領,向著萬尼烏斯的營壘開進。

雙方聯軍的合作,比預期的要順利得多。

塞姆諾內斯的老兵們所追求的,並非勝利,而是榮耀的死亡,以及確保年輕人的安全;弗蘭克人要的則是保留自己的實力,但如果有可能的話取得勝利也是非常誘人的事情。

于是,雙方幾乎是一拍即合——在面對萬尼烏斯的軍隊時,由塞姆諾內斯人的老兵們率先帶著青年們沖陣,之後無論是否能夠取得成果,弗蘭克人都應該適時接應,使青年們能夠順利的從戰場退下來——至于之後是要繼續和萬尼烏斯的軍隊死戰到底,還是暫且退兵保存實力,則要視戰況進程決定。

當然,塞姆諾內斯人並不會將青年們的安危完全寄托在弗蘭克人守信用盡管開戰時大部分塞姆諾內斯人都會前沖陣,但還是會留下百來人的騎兵隊伍——這支隊伍與其說是預備隊,不如說是督戰隊,專門負責監督弗蘭克人。

對于這種雖然使人不舒服,卻也理所當然的安排,老查理也不以為意,只是帶著軍隊前進到了距離萬尼烏斯的營壘不足一天路程的地方,找了一塊空地,將大軍安置下來,之後派遣梅洛瓦前去找萬尼烏斯挑戰——和萬尼烏斯那種卑劣的突襲完全不同,對于塞姆諾內斯人和弗蘭克人而言,這是一場非常正式的正規會戰。

見到了老查理的另一個兒子,得到了敵人的軍隊已經聚集並且前來挑戰的消息,萬尼烏斯非但不緊張,反而非常興奮。

慎重的考慮了一下之後,萬尼烏斯告訴梅洛瓦,他會給塞姆諾內斯人和弗蘭克人兩天的休整時間,後天再來決戰,而決戰的地點,則選在兩軍之間的一處開闊地這處開闊地是一塊坡地,而且是北方高南方低的地勢,算起來塞姆諾內斯人和弗蘭克人多少佔了些便宜。

得到這樣回復的梅洛瓦頓時對萬尼烏斯的印象大為改觀,于是帶著衛隊們回去匯報。

他所不知道的是,在他離開萬尼烏斯的營壘之後,由海爾曼親自率領的數十名戰士立即悄悄從營壘的護牆順著繩子滑下,之後接著灌木和林木的掩護遠遠的跟在了他們的後面。

等到梅洛瓦回到了營地之後,海爾曼和他的戰士們也已經爬到了營地外圍的樹木,開始耐心的觀察著他們的軍營。

和萬尼烏斯那種羅馬式的嚴整的營地完全不同,塞姆諾內斯人和弗蘭克人只是簡單的在營地外圍扎起鹿角作為防衛,而營地里則以家庭、村鎮、血統遠近,分別將帳篷聚集成一個又一個的小群落。

因此,在熟悉日耳曼人傳統的海爾曼和他的斥侯們的眼中,敵人的兵力情況就可以很容易的被統計出來了。

在大概確定了敵人的規模之後,海爾曼又額外待了一會,直到夜色降臨,敵人開始生火做飯之後才從樹下來,順著來時的路回到了營壘之中。

營壘里,萬尼烏斯和其它一干統帥正在耐心的等待海爾曼的歸來。

讓僕從們端熱騰騰的飯食之後,萬尼烏斯和統帥們便一邊開吃,一邊隨意的和海爾曼聊著敵人的狀況。

在得知敵人的數量之後,統帥們都顯得不以為然起來。

而听到敵人的軍隊主力竟然是老兵之後,統帥們更是露出了無奈的表情。

盡管在日耳曼人當中,追求榮耀的死亡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但是遇到這樣的對手卻絕對是所有日耳曼戰士都不喜歡的——這些經驗豐富而且悍不畏死的老戰士在還有體力的時候對于任何人而言都是危險的戰士,而就算擊殺了他們也談不榮耀。

不過,這一仗還是得打。不但要打,而且還要打得漂亮。

所有人都能遇見到,到時候那些老戰士們一定會死戰到最後一刻,而年輕人則會在適當的時候撤離戰場——而萬尼烏斯要做的,卻是把他們一網打盡。

因此,除了在正面以爺們槍部隊和投射手部隊對抗敵人,並在關鍵時刻放出重裝步兵反擊之外,在側翼留出機動部隊在戰局確定之後截殺撤退的敵人也是必須的行動——海爾曼、馬克曼尼、普羅塞提、加馬承擔了這個任務。

至于騎兵部隊,即阿克里和他的同盟騎兵,以及阿洛尤斯、默特薩克的步騎混合部隊,則被萬尼烏斯安置在步兵的兩翼——盡管仰攻山坡以及和那些一心求死的老兵對抗看起來和騎兵沒什麼關系,但萬尼烏斯還是決定在自己軍隊的兩翼給敵人挖一個大坑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詳細的講解了自己的作戰計劃,並和所有的統帥吃飽喝足之後,萬尼烏斯便出去在營壘里巡視了一通,回到自己的大帳,安然入睡。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文閱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