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全面戰爭 克拉蘇 038 維欽托利又敗了

作者 ︰ 杜克血蠍

萬尼烏斯完全不知道,自己釋放羅馬俘虜,帶回普布里烏斯人頭以打擊羅馬人士氣的計劃,被克拉蘇輕輕松松就破解掉了。

這個時候,他正在自己的營壘里,听著來自特里爾地區的信使的匯報——盡管已經揮軍進入馬克曼尼地區,萬尼烏斯仍舊嚴密的關注著西線和北線的戰況。

所謂北線,就是指卡狄人和塞姆諾內斯人的戰況。而所謂的西線,則是維欽托利和凱撒的戰況。

總的來說,北線乏善可陳——強大的塞姆諾內斯人仗著自己人多勢眾,糾集了周邊的諸多附屬部族,同時對南北兩個強大的鄰居發動了攻擊,而且在南北兩路都取得了優勢。

塞姆諾內斯人的北方,貧窮而艱苦的芬尼人主要的武器是弓箭、標槍和木棒,而甲冑則是直接剝下來的野獸皮,僅憑一股血勇硬扛塞姆諾內斯人的武士,已經連續被打敗了三次——如果不是更北方的蘇維內斯人看到芬尼人眼看就要被塞姆諾內斯人徹底征服而果斷的派出援軍登陸,可能眼下芬尼人已經成為了塞姆諾內斯人的僕從。

而面對驍勇善戰的卡狄人,塞姆諾內斯人依舊毫不含糊——盡管南線的五萬大軍里有三萬是來自僕從部族,塞姆諾內斯人一樣將五萬卡狄大軍牢牢的壓制在卡狄山口以南,使那些自負擁有最強步兵的卡狄人不得寸進。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據說因為塞姆諾內斯首領對南線均勢不滿,已經開始再次征集部屬——也許,再過幾個月,就會再有五萬大軍出現在南線——到時候,恐怕就是巴達維、鄧科德里、烏西彼得斯這些部族的聯軍一並壓上去支援卡狄人的時候了。

听到這些信息,萬尼烏斯和他的一干統帥都忍不住哀嘆起來——那些塞姆諾內斯人果然無愧日耳曼最大部族之名,明明已經出動了整整十萬大軍,居然還能再拉起五萬人——考慮到他們不可能不留人守衛,很可能塞姆諾內斯人的總兵力能夠達到二十萬,甚至更多……

這一回,連萬尼烏斯自己也開始懷疑起來——盡管眼下塞姆諾內斯人分兵出擊,給了自己投機的機會,但一旦塞姆諾內斯人集中全力,自己努力奮斗這些年來所取得的成績,恐怕還真是不堪一擊——就算是羅馬三巨頭里的兩個,也從來沒有集合起二十萬大軍;就算是維欽托利到了最危急的關頭,從全高盧前來救援他的戰士也不過只有二十五萬而已……

開始的時候,知道自己是美因茨地區一個部族首領的,還活著的唯一一個兒子之後,萬尼烏斯還覺得自己中了大獎,在第二次人生中終于成功的成為了高帥富。但是現在,萬尼烏斯突然發現,即便是在日耳曼野蠻人之中,自己仍舊不過是個矮窮丑……

平復了一下心情,萬尼烏斯才讓另一名信使開始匯報西線的情況——和北線相比,他更關系西線——北線不過關系到日耳曼諸部族之王的名號能落到誰的頭上,但西線卻直接關系到整個高盧地區的歸屬,進而也關系到全體日耳曼人的未來。

然而,不幸的是,如果說北線還只是「略處下風」的話,西線就是全線潰敗了。

在一開始,至少在上一個冬季,整個高盧都平安無事。

在阿萊西亞之後,憑著強大的軍力和良好的指揮能力,凱撒有驚無險的在軍糧耗盡之前將他的軍團完好無損的拉回行省內,在行省邊境建立了冬令營開始休整,並為所有的軍團補充兵員、武裝和糧秣——為了彌補日耳曼同盟騎兵叛變所帶來的損失,凱撒甚至從努米迪亞和伊比利亞各招募了三千騎兵。

而維欽托利這邊,則因為成功的驅逐了羅馬人而贏得了巨大的聲望,進而成為高盧諸部族之王。

幸運的是,維欽托利並沒有象一般的野蠻人首領那樣,被暫時的勝利和過分的榮耀所沖昏頭腦——他很清楚,羅馬人的「敗退」只是暫時的,他們隨時會卷土重來。

為此,一整個冬天,維欽托利都在重整自己的軍隊——在經歷了和羅馬人的戰斗之後,維欽托利做了足夠深刻的反省,並慎重的考慮了「一支什麼樣的軍隊才能戰勝羅馬人」這樣的問題——至少,看起來是如此。

為了對抗羅馬人,所有維欽托利麾下的步兵都配備了兩支標槍,並加固和加大了他們的盾牌——這樣他們就能夠獲得足夠堅固的防護,並可以在和羅馬人展開肉搏之前有手段殺傷他們的敵人——就像羅馬人最喜歡做的那樣。

另外,所有的武士都必須在一整個冬天的每一刻空閑時間里拍好隊列互相搏斗,或者找到空地捉對廝殺——這是為了磨練他們的技藝,使他們在和羅馬人的肉搏對抗中能夠更勝一籌。

除此之外,維欽托利也敏銳的意識到了騎兵的重要性——他對聚集在他麾下的十六萬步兵進行了大幅度的篩選,只留下了五萬人,而騎兵卻大幅度的增募,達到了一萬人之眾。

所有這些騎兵,都由他的兄弟,那個萬尼烏斯曾經見過的維爾卡西味朗納斯統帥——高盧人將他們分成一百隊,每一隊都任命了一個阿爾孚尼人作為隊長——所有的隊長都立下誓言,即不貪圖功勞輕率出擊,也不畏懼死亡逡巡不前,只憑維爾卡西味朗納斯的命令行動。

盡管萬尼烏斯也深刻的感覺到了維欽托利對高盧人軍隊改革的決心,但對于這種誓言,萬尼烏斯還是一點都不看好——上次發誓後沒多久,這群高盧騎兵就被日耳曼騎兵打得崩盤了……

無論萬尼烏斯怎麼想,總而言之,一整個冬天,凱撒和維欽托利都在磨刀霍霍。而到了開春之後,也就是萬尼烏斯率軍進入馬克曼尼地區的同時,凱撒也再次率軍進入大高盧地區,開始了他對高盧的征服大業。

這一次,維欽托利吸取了教訓,並沒有急于和凱撒交鋒,而是不緊不慢的率領著自己的軍隊,緊緊跟著凱撒的軍隊,卻又和對方保持著足夠的距離。

似乎是完全理解了萬尼烏斯曾經教給他們的辦法,高盧人死死的糾纏著羅馬大軍,和他們同時行軍,同時扎營,並不時的派出騎兵大隊襲擾羅馬人……

听到這里,一眾日耳曼統帥都紛紛露出不解的表情——按理說,維欽托利已經用一整個冬天強化了他的軍隊,眼下又並沒有和凱撒決戰,換做他們自問也不可能做得更好了——可信使所說的全面潰敗又是怎麼回事?

「維欽托利完了。」看到一群統帥的疑惑,萬尼烏斯笑著開了口,「上一年的戰爭里,很多高盧人都燒毀了他們的村鎮,借以對抗羅馬人,結果他們的糧食產量就大幅度下降了。而今年……如果他們還采取同樣的策略,這個冬天他們就可以集體等著餓死了。」

這話一出口,所有的統帥頓時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在此之前,萬尼烏斯也曾經不止一次對他們說過羅馬人的強大——即便是整合了整個日耳曼的力量,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運氣和援助,也無法獨自和羅馬對抗,就更別提相對軟弱的高盧了。

而眼下,半個高盧已經因為連年戰爭成為了廢墟,而供養全高盧最後一支抵抗大軍的軍隊的,則是剩下的半個高盧,乃至海峽對岸的不列顛——只要凱撒直接想著還沒被摧毀的地區進軍,維欽托利就不得不和凱撒死戰到底。

果然,凱撒也很清楚這一點,帶著他的龐大軍團毫不遲疑的開向了北方的比爾及地區——那里是最後可以供養高盧大軍的土地。

不得已的,維欽托利率領軍隊正面擋在了凱撒的面前,並展開了會戰。

戰爭一開始的時候,高盧人的進展很順利。

在維爾卡西味朗納斯和阿爾孚尼騎兵首領們的帶領下,高盧騎兵同時從兩翼出擊,不計傷亡的頂住了凱撒麾下那些努米迪亞和伊比利亞騎兵的攻擊,並最終成功的將他們擊潰、追出戰場。

與此同時,經過一整個冬天訓練的高盧精選武士們也帶著他們那沉重和堅固得多的裝備,頂著羅馬人的標槍箭矢沖到了足夠接近作戰的距離上,展開了戰斗——盡管羅馬人以盾牆嚴密的守護著他們的陣列,擁有一定人數優勢的高盧人還是迅速的向兩翼展開,從側翼包圍了羅馬人。

然後,維爾卡西味朗納斯率領著人數幾乎少掉一半的高盧騎兵殺了回來,並且直撲向羅馬人的背後——看起來,凱撒的敗亡已經不可避免。

但不幸的是,高盧騎兵們的對手,是凱撒最為信賴的第十軍團——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兵堅定而堅決的以層層盾牆硬頂住了高盧騎兵的標槍襲擊,以及騎馬突擊,之後就趁著騎兵們沒有完全拉開的時候,展開了反擊。

第十軍團的戰士在跟隨凱撒進軍高盧之前就已經是經歷了多年戰火洗禮的老兵,接下來又在高盧征戰多年,加上精良的裝備的輔助,輕而易舉的就將原本應該是略處下風的步騎一對一對抗,變成了一場一邊倒的屠殺——隨著一個又一個高盧騎兵毫無反抗的被從馬背上拖下來刺死,剛剛取得騎兵對抗勝利不久的高盧騎兵,再次潰散了……

隨即,更加悲催的事情發生了——曾經按照凱撒的命令全部騎馬,作為凱撒衛隊的「騎士」軍團的老兵們,不但在步戰中擁有令人畏懼的技巧,對于騎馬作戰,也有一定的心得——當高盧騎兵開始潰敗的時候,騎士軍團的老兵們毫不遲疑的翻身騎上繳獲的高盧戰馬,展開了追擊……

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化身為騎兵部隊的第十軍團在驅散了高盧騎兵之後,毫不客氣的做了和高盧騎兵完全相同的事情——對著高盧步兵的菊花發起了沖擊……

總而言之,到最後,活著逃離戰場,回到營壘的高盧戰士,只有不足一萬人而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文閱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