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全面戰爭 高盧戰爭 034 凱撒戰敗

作者 ︰ 杜克血蠍

到了第十八天的時候,所有的人就全部都回來了。

海爾曼帶領著從美因茨地區征集起來的六百多名戰士和他們的家眷五百多人,其中包括百來名夜襲團戰士,百來名標槍手和三百六十名日耳曼爺們槍。

阿洛尤斯帶回來的則是整整兩百名鄧科德里騎兵和兩百名鄧科德里騎兵友伴,以及他們的家眷四百三十七人,還有八十四條戰獒。

黎克伯吉斯在巴達維部族里的號召力似乎差了些,只帶回來五十名弓箭手、一百五十名標槍手和三十名精選斧兵——而和這些人同行的,也只有一百二十名女子。

不過巴達維的日耳曼人在腦子上則要比自己的同族好用一些——在巴達維征集志願者的同時,黎克伯吉斯派人去了條頓人、辛布里人和阿姆布昂人那邊一趟,將萬尼烏斯要出征的消息遞了過去。

盡管這三個部族人丁稀少,卻仍舊派出了一隊日耳曼精選斧頭兵八十人,以及一隊日耳曼爺們槍一百二十人,作為對萬尼烏斯的支持。

而雖然理論上萬尼烏斯的大軍早晚要經過特里爾地區,所以特里爾人完全可以呆在自己的部族里等著和萬尼烏斯匯合,但是出于對萬尼烏斯的名望聲威的考慮,奧維尼婭還是帶著在特里爾征集的志願者們回到了青年公社。

出于對奧維尼婭的仰慕,以及對萬尼烏斯的支持,特里爾人聚集起了八十名日耳曼精銳斧頭兵、二百四十名日耳曼斧頭兵和三百六十名日耳曼爺們槍——而作為這些戰士們的家眷,女兵的數量更是達到了五百二十人。

這樣一來,萬尼烏斯麾下除了日耳曼青年公社的兩千三百多人之外,更額外添加了近四千名來自諸部族的日耳曼戰士。

與此同時,兩千名高盧騎兵也在盧瑟的帶領下到達了日耳曼青年公社——這就使得萬尼烏斯最終的全部兵力達到了八千三百多人——雖然和目前戰斗中的兩支大軍相比仍顯弱小,卻也總算是能夠引起注意的勢力了。

于是,就在日耳曼青年公社,為了方便日後作戰時的管理,萬尼烏斯將整個隊伍重新編制。

海爾曼率領軍中全部的夜襲團戰士,以及所有特里爾來的標槍手,作為大軍先鋒在軍前承擔斥候任務。

歐希西迪斯率領全部的精銳斧兵,黎克伯吉斯率領全部的弓箭手和剩余的標槍手,和中軍一起行動。

阿洛尤斯、默特薩克率領全部的鄧科德里騎兵、友伴及戰獒,在大軍左翼游蕩。

奧維尼婭率領特里爾來的全部戰士,以及全體女戰士,作為後軍,同時護衛著全部的糧秣輜重。

普羅塞提率領著的狂熱者、奴隸兵、高盧武士,以及盧瑟和他所率領的來自厄爾維幾、塞廣尼、波依的兩千高盧騎兵,跟中軍一起行動。

而所謂的中軍,自然是聚集了全部日耳曼爺們槍和狂戰士的,由萬尼烏斯親自率領的大軍。

在將隊伍大體分派好之後,萬尼烏斯就立即率領他的軍隊,越過了萊茵河,進入了特里爾地區。

因為一早就知道這支軍隊將要通過,特里爾人早就準備了物資供給和向導,讓萬尼烏斯很方便的在向導的帶領下穿越了特里爾地區,到達了邊境。

這一帶,按照特里爾人的了解,是所謂林恭內斯人和塞廣尼人土地的交界處。

由于此刻阿爾孚尼人和凱撒之間所發生的戰爭,整個高盧地區都變得非常緊張——這時候如果日耳曼人貿然行動,很可能招致不必要的敵意——出于這種考慮,萬尼烏斯命令在邊境上搭建營壘駐扎,同時讓盧瑟派遣高盧騎兵進入林恭內斯人的土地打探戰況。

如果按照日耳曼人的傳統,他們是不會搭建營壘的。但是大軍中所有曾經在萬尼烏斯軍事學院里學習過的人都深知營壘的必要性——因此,所有日耳曼人立即行動起來,將樹木砍倒,樹根挖出來,平整和夯實一片土地,之後按照萬尼烏斯的要求建築起營壘來。

考慮到高盧戰爭結束後日耳曼人很可能遭到羅馬人的報復,而那個時候自己則可能正在被克拉蘇揍而不能為他們提供援助,萬尼烏斯一開始就決定未雨綢繆,為特里爾人提供足夠堅固和可靠的營壘防御體系。

為此,萬尼烏斯選擇了在森林邊緣修建一大六小七個營壘,而不是一個大營壘。

每一個小營壘都能夠容納一千名戰士在其中居住,而大營壘則能夠容納四千人居住。

這些營壘都擁有壕溝、拒馬、寨牆以及箭樓等一系列防衛設施,並設有糧倉和水井,使營壘的防守者即便被圍困也能夠支持一定時間。

除此之外,為了充分的發揮營壘集群的作用,六個小營壘在大營壘的外圍形成了一個半圓,對大營壘形成保護之勢,並且設有後門和側門,方便小營壘的守衛者在難以抵擋敵人的進攻時撤入大營壘中。

至于派兵切斷小營壘和大營壘之間的通路,那是不可能的——盡管小營壘之間的距離較遠,但每個小營壘和大營壘之間的距離不過一百步——如果有人試圖插入兩個營壘之間作戰,就勢必要同時遭到來自兩邊的夾攻。

在萬尼烏斯完成這一系列繁重的土木工程的時候,被派出去的第一波高盧騎兵回到了這邊,帶來了最新的戰況——眼下,阿爾孚尼的維欽托利正率軍在和凱撒對峙——而凱撒則正在圍攻別都里及斯人最大的城鎮阿凡歷古姆。

听到這個消息,萬尼烏斯稍微安心了一些——至少,直到目前位置,高盧戰爭都還是按照歷史的進程發展的。

而按照歷史進程,接下來,阿凡歷古姆會被凱撒奪取,但是維欽托利卻反倒由于一開始試圖燒毀阿凡歷古姆的決議而得到高盧人更加堅定的擁護。

按照萬尼烏斯的了解,到冬末的時候,愛杜伊人也會加入到叛亂里來。

雖然這場小規模的叛亂很快的被鎮壓了,但是接下來凱撒卻在圍攻及爾哥維亞的時候遭到了一次挫敗——按照高盧戰記里的記載,那一天里羅馬人就損失了七百名士兵。

緊接著,愛杜伊人也叛亂了——接下來就是全高盧的各部族聯合在一起,統一接受維欽托利的听到,紛紛派出軍隊,共同對凱撒作戰。

之後,就是凱撒的撤軍——以及戰五渣渣高盧騎兵的失利。

按照高盧戰記里的記載,當時維欽托利認為他們已經戰勝了凱撒,並且迫使凱撒撤軍,就仍需要攻擊凱撒並贏得一次大勝。

也就是在這一次戰役里,高盧人的騎兵們發誓什麼如果不兩次騎馬穿越敵人的行列,就不得回家以及接近自己的父母妻兒。

結果,很不幸的,在羅馬騎士和日耳曼騎兵的聯合打擊之下,高盧人引以為傲的騎兵被打得落花流水,而高盧人的步兵則撤進了阿萊西亞。

考慮到自己的作戰計劃,萬尼烏斯認為,自己需要先探明阿萊西亞的所在,並在凱撒開始撤軍的時候就趕過去——這樣他才能趕得及在凱撒徹底解決維欽托利之前,把那群笨蛋從歷史上注定的死亡與毀滅中拯救出來。

于是,萬尼烏斯再次派出了一百名高盧騎兵作為哨探,前去打探戰爭的情況,同時開始加固自己的營壘群,同時在大營壘的後方額外修建六個小營壘作為預備。

在這樣總計一個大營壘十二個小營壘修建完成之後,萬尼烏斯就開始帶著他的軍隊不懈的操練——除了他自己核心的兩千多人之外,來自其他部族聯盟的戰士們雖然也經過了訓練,但在團隊協作上卻差了不是一個檔次,考慮到即將到來的戰爭,不好好磨練磨練是不行的。

听到萬尼烏斯在修築營壘和練兵的消息,冬季里閑來無事的特里爾人便聚集了過來,看熱鬧的同時,也加入了萬尼烏斯操練的隊列——盡管除了日耳曼青年公社之外,特里爾人是最早從萬尼烏斯那里得到戰陣傳授的,但畢竟比不得萬尼烏斯親自指點來得「正宗」。

于是,萬尼烏斯索性在營壘群的後面又修築了一個練兵場,每周一至周五練兵,周六周日則和大家一起打萬尼烏斯戰球——而由于有著特里爾人的供給,萬尼烏斯到不擔心糧秣補給的問題,只安心的練兵,同時靜候斥候回報消息。

在充實的活動中,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

轉眼之間,已是冬末,而每天忙忙碌碌的萬尼烏斯似乎已經忘記了自己最初將軍隊拉出來的目的,只忙著練兵、打球。

這種安穩的日子,一直持續到開春的時候。

萬尼烏斯正在帶著一群日耳曼爺們槍走隊列的時候,一陣急促的蹄聲穿透了日耳曼人整齊的步伐聲,伴隨著高盧人興奮得難以自抑的高呼聲︰「大捷!大捷!維欽托利大敗羅馬人,凱撒已經倉皇敗逃!」

听到這句話,萬尼烏斯只覺得腦袋「嗡」的一聲,眼前一黑,險些沒昏倒在當場——這麼多天以來,他都在提心吊膽,就是擔心歷史發生改變,但歷史還是被改變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文閱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