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全面戰爭 克拉蘇 032哥托內斯逆天記

作者 ︰ 杜克血蠍

032哥托內斯逆天記

收回了負責吊住萬尼烏斯大隊人馬的騎兵之後,哥托內斯人的軍隊漸漸的出現在了萬尼烏斯的視線中。

因為多是騎兵,哥托內斯人的陣容看起來便格外的強大,離得遠遠的帶著一股子遮天蔽日連綿不絕的氣勢緩緩地向著萬尼烏斯這邊就壓了過來。

看到這幅場景,萬尼烏斯也不由得緊張起來。

之前在和羅馬人作戰的時候,盡管克拉蘇麾下也有萬的騎兵,但並不曾真正在戰場展開,也沒有拿來和萬尼烏斯玩命,萬尼烏斯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但是這一次,正面面對大量騎兵的緩慢逼近,萬尼烏斯自己也緊張了起來。

不要怕,這群蠻子騎兵即沒有高橋馬鞍也沒有金屬馬鐙,沒啥大不了的

這麼給自己打著氣,萬尼烏斯也立即下令將戴凱巴魯斯和他的蓋塔騎兵也收了回來,和阿克里的同盟騎兵聚集到一起——這樣,萬尼烏斯自己也有了四千騎兵,心里多少安定了些。

古時候對付騎兵的做法,說起來無非那麼幾種。

比如相近規模的騎兵對拼——毫無疑問,這既不符合萬尼烏斯的利益,也不符合萬尼烏斯的實際情況——萬尼烏斯手頭的騎兵不過四千,而對面的騎兵隊,少說也有一兩萬

再比如用壓倒性的密集投射兵種阻擋敵人靠近——歷史,羅馬人在對帕提亞的時候,有那麼幾次就是這麼做的——可惜的是萬尼烏斯手頭的弓箭手也不過就那麼幾千人,想要構成壓倒性的投射火力也不可能。

又或者以大量的炮灰步兵集結成密集陣列,拿小命死扛騎兵,阻擋了對方的騎兵沖擊之後再以精銳重裝部隊兩翼包夾白刃滅之——後世超著名的冰湖戰役里,面對條頓騎士團的豬突戰術,大俄毛的名將亞歷山大洛夫斯基就是這麼干的,並且成功的把條頓騎士團揍成了渣渣。

不過,被亞歷山大洛夫斯基同志安排來抵御條子騎士大豬突戰術的炮灰們下場可想而知——很不幸的是,萬尼烏斯一點也沒有把自家弟兄當炮灰的覺悟。

萬尼烏斯可參考的,還有黑斯廷斯戰役——據說在這場盎格魯薩克遜人被諾曼人徹底擊敗的著名大戰的初期,貿然突擊盎格魯薩克遜人陣列的諾曼騎兵幾乎全部被丹麥大斧砍成了渣渣,直到威廉同學一次又一次的用詐敗戰術將盎格魯薩克遜人勾引到平地宰殺干淨。

但問題是這里就是平地——即便自己派出重裝精銳斧兵,顯而易見的也會被輕而易舉的剁成渣渣。

想來想去,萬尼烏斯發覺,自己能做的,就只有依仗車陣,原地據守這一條路而已——原本他準備了很多對付哥托內斯人騎兵大隊的辦法,比如什麼絆馬索、陷馬坑、拒馬樁,以及諸如此類,但問題是哥托內斯人來得太快,他這些東西都還來不及安置……

不過,原地據守也有原地據守的方式——萬尼烏斯立即下令擴大車陣,同時讓外面的步兵全部撤到車陣里來——被哥托內斯人毀了大車,總比死人要強。

而同時,萬尼烏斯還下令戴凱巴魯斯服從阿克里的命令,同時讓阿克里「保存實力,伺機而動」——畢竟,萬尼烏斯自問對騎兵戰所知不多,而要讓他隨時對騎兵下命令又明顯不可能,所以還是把這種事情交給真正的專家來辦比較好。

而在萬尼烏斯的軍隊迅速的按照萬尼烏斯的命令擴大車陣,同時撤入車陣防護範圍,並將大車的鹿角搬下來以充實車陣的時候,哥托內斯人的騎兵也迅速的向兩翼散開,對萬尼烏斯的軍隊形成了包夾之勢。

與此同時,哥托內斯騎兵也分出了一支大隊,氣勢洶洶的向著阿克里的騎兵隊伍殺了過去——依照萬尼烏斯的目測,足有一萬多騎兵。

阿克里和他的同盟騎兵都是些標槍騎兵,而哥托內斯騎兵則都帶著馬弓和箭矢,在射程毫無疑問的佔有優勢。

雖然蓋塔騎兵也都帶著馬弓,雖然戴凱巴魯斯所帶的一千名蓋塔騎兵都是真正的精銳,但他們畢竟也只是精兵的程度,遠遠沒到能夠空手接箭矢,縱馬一滅十的程度,指望他們對抗萬名哥托內斯騎兵顯然也不現實。

于是,按照萬尼烏斯給的「保存實力,伺機而動」的指示,阿克里毫不猶豫的招呼起所有騎兵,毫不猶豫的轉身,跑了……

這種懦夫行為立即激起了哥托內斯騎兵們的極大輕蔑,和戰斗熱情——咆哮著,叫罵著,萬名哥托內斯騎兵策馬疾馳,一路追著阿克里的騎兵隊,仿佛不把他們追殺掉誓不罷休似的。

盡管轉眼間萬尼烏斯的步兵隊伍就失去了騎兵的支持,但是反過來看,圍攻他們的哥托內斯騎兵也少了萬人——這種事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萬尼烏斯一時半會還真心算不明白。

而此時,剩下的哥托內斯騎兵也對萬尼烏斯的車陣完成了合圍——顯而易見的,哥托內斯人是不打算讓萬尼烏斯跑了。

當哥托內斯人的號角再度響起的時候面八方的哥托內斯騎兵頓時齊齊吶喊,策馬向著萬尼烏斯的車陣沖了過來。

「準備戰斗,穩住」緊張的看著敵騎沖鋒,萬尼烏斯大吼著給自己的部下鼓勁的同時,還有閑心考慮別的問題——按理說,能夠對全體騎兵發號施令的,勢必是哥托內斯人里的權歸,而按照戴凱巴魯斯所說的那一大套,哥托內斯人的指揮者必然多少也有些排場,但眼下沖過來的全部是哥托內斯騎兵,貌似並沒有哥托內斯人的指揮者

也就是說,哥托內斯人的指揮者並沒有投入戰斗,而是安逸的在遠處,通過號角指揮著這場戰斗。

這麼想著,萬尼烏斯就忍不住在大車站了起來,想要看看哥托內斯人的指揮部到底在哪——為了鼓舞士氣、顯得厲害,以及諸如此類的原因,指揮官和他的衛隊自古以來都是有特別標志的,比如凱撒的大紅袍什麼的——自己站高點,說不定就能看著了。

然後,萬尼烏斯就看到了遮天蔽日的箭雨……

「尼瑪」大叫一聲,萬尼烏斯翻身從大車跳了下來,「下車,起擋板,結盾牆」

听到萬尼烏斯咆哮的同時,其它的日耳曼人也看到了哥托內斯人所射出的箭矢。

不對廢話,日耳曼戰士們頓時紛紛跳下大車,迅速的掀起了大車的擋板——萬尼烏斯所設計的大車,並不是日耳曼人傳統的篷車,而是帶著車輪的大木箱,而木箱面的那塊大木板,除了足夠結實之外,也是可以掀起來的。

掀起擋板,舉起盾牌結成盾槍之後,萬尼烏斯麾下的戰士們安靜的呆在遮蔽之下靜靜地等待著。

之後,戰士們便听到了「篤」「篤」的聲音,並感覺盾牌傳來了陣陣震動——哥托內斯人的箭雨,落了下來。

安逸的坐在大車下面,通過大車下面的空間朝外觀察著哥托內斯人的行動,萬尼烏斯心里一陣煩躁。

當初玩羅馬全面戰爭的時候,最討厭的就是全弓騎流的敵人了——在沒有足夠弓箭手的情況下,基本就是被風箏的命;而即便有了足夠的弓箭手,也是雙方對著玩命的下場,即便勝了也會死傷慘重。

而且,更氣人的是,哥托內斯人明明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他們擁有的騎兵應該是日耳曼系的,應該都是些沖鋒騎兵和肉搏騎兵,為毛出來的都是弓騎兵?那不是東歐大草原游牧民的特產麼?難道哥托內斯人也變成了大草原的游牧民?

這不符合歷史

更加可氣的是,通過車輪下面的空間,萬尼烏斯發現,當哥托內斯人發現他們的弓箭完全壓制了自己的敵人之後,竟然更進一步的縮小了包圍圈,而且也不再奔跑,而是將馬匹就停在那里,端正的坐在馬背開始向著車陣射箭

欺人太甚老子也是有弓箭手的而且還有弩炮呢

但是這麼在心底里吶喊也沒有用,盡管按照羅馬人的觀點來看哥托內斯人也是野蠻人,但是這群哥托內斯騎兵似乎已經無師自通的掌握了三段擊的技巧——按照萬尼烏斯的觀察,哥托內斯騎兵往往三五個人一組,大家輪流射箭,始終保持著連續不斷的箭矢壓制——盡管萬尼烏斯麾下有弓箭手,但在這種壓制下,估計一露頭就是個死的貨。

射讓你們射等你們射完了,就是老子射回去的時候了

這麼想著,萬尼烏斯心里多少也有些沒底——萬一哥托內斯人和帕提亞人采取了相同的戰術,用牛車運輸箭矢,腫麼破?

之後,萬尼烏斯的眼楮突然瞪大了——透過車輪,萬尼烏斯分明看到,一群舉著盾牌的步兵穿過哥托內斯騎兵的隊列,想著自己這邊快速的沖了過來。

而那群步兵的手里,分明舉著一個個燃燒著的大火把

以箭雨壓制敵人可能的反擊弓箭手,步兵突進以火把燒毀車陣,然後等自己這邊亂套之後再以騎兵掩殺哥托內斯人,你們這是要逆天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文閱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