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全面戰爭 這就是日耳曼 055 初步規劃

作者 ︰ 杜克血蠍

盡管自己本性上對于「統一日耳曼,揚名天下」之類的事情一點興趣也沒有,但是媳婦的要求總得照辦對不對?

啥?沒爺們氣息?你丫要是宅了二十幾年之後終于從天上掉下來一天仙妹子,你倒是爺們氣息個給我看看?

雖然萬尼烏斯知道爭霸會死人,雖然萬尼烏斯覺得眼下日耳曼青年公社這些听話又好用的勞力每死一個都是他巨大的損失,但是既然媳婦有需求,死就死吧……

在出發去統一整個日耳曼之前,萬尼烏斯先去了一趟老爹家——畢竟,他繼承自萬尼烏斯的記憶力,最遠的地方也就是美因茨地區北部的黑森林,對于統一日耳曼諸部完全沒幫助。

至于前世的記憶,萬尼烏斯這時候才知道「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道理——關于日耳曼人,他所知道的只有粗略的讀過一本高盧戰記,一本日耳曼尼亞志——前者只簡單的介紹了日耳曼人的存在和一些風俗習慣,後者則只是大略的說了哪些牛逼部族在哪里,有啥特色。指望憑這些知識去找到哪些傳說中的牛逼部族,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于是,他只能去問自家老爹。

然而使萬尼烏斯失望的是,這個年代的日耳曼人們對地理學什麼的也完全沒有概念。

按照老爹的說法,在美因茨地區北部,沿著萊茵河一路北上,能夠遇到巴達維人——這是些勇敢的武士和漁夫。

比巴達維人更遠一點的山林地方,則是卡狄人的領地。即便按照日耳曼人的標準,卡狄人也算得上是特別悍勇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和其它日耳曼部族比起來,卡狄人不但人多勢眾,而且極喜歡做大規模的戰爭。因為領地里有山脈,卡狄人的鐵器數量也遠超過其它日耳曼部族,因此他們的武士竟然除了攜帶兵器之外,竟還攜帶著鐵質的鍬搞,用以在戰爭時建築營壘。

而在卡狄人領地旁邊,靠近萊茵河的地方,則是鄧克德里人——這些人保留著古老的傳統,從孩童時期起就要騎馬游戲,而成年人更是以成為嫻熟的騎手為榮——事實上,在日耳曼諸部族之中,這一族的騎兵幾乎和卡狄人的步兵同樣有名。

卡狄人的北方則是辛布里人和條頓人——盡管入侵羅馬並被擊潰、消滅,但那並不是辛布里人的全部——而現在,辛布里人和條頓人都已經淪為了二流的部族,只是靠著昔日的威望和榮耀才免于受到臨近的強大鄰居的凌辱。

至于更北方,則是斯維比人的領地。這是一個超級大的部族聯盟,也是整個日耳曼地區最強大和最龐大的部族聯盟。這個部族聯盟中包括許多不同的部族,其中一些是萬尼烏斯前世听說過的,一些則是他從來沒听說過得。

據說最古老的則是塞姆諾內斯人——這個部族足足有一百個分部——憑借強大的力量,他們成為斯維比人的首領。

而人數相對稀少的部族則有朗巴底人、撒克遜人、盎格爾人、奴伊托內斯人等大大小小十幾個部族——由于被塞姆諾內斯人的光環遮蔽了,這些人也就沒什麼值得一提的了——盡管似乎撒克遜人都是杰出的獵手,但萬尼烏斯考慮到只要說服了塞姆諾內斯人就可以解決整個斯維比部族聯盟的問題,對這些部族的事情也就懶得詳細了解了。

而且,依據前世的知識,萬尼烏斯認為,所謂的朗巴底人,一定就是日後的倫巴第人,而撒克遜人和盎格爾人眼下還沒跨過英吉利海峽去欺負不列顛人——至于剩下的那些部族,萬尼烏斯就完全沒頭緒了。

而在更加東方的地方,則是馬科曼尼人的地盤——這也是一個強大的部族聯盟,勢力比起美因茨人來還要更強大一些,和美因茨人的關系也並不怎麼好。

之後是哥梯尼人——萬尼烏斯認為毫無疑問這就是著名的哥特騎兵的原產地,哥特人的前身——這些人同樣因為能夠開采鐵礦而擁有更加精良的裝備,但是人力上則遠遠不如卡狄人。

然後,更東方山外則是阿累夷人——這些武士慣常夜戰,使用黑色的盾牌,身體上也涂上各種色彩——就好像海爾曼和他的部下那樣。這也是一支蠻勇強大的部族。

而阿累夷人更東方則是哥托內斯人,這也是一支擁有強勢騎兵部隊的強大部族。听到這個部族名的時候萬尼烏斯頓時在風中凌亂了——尼瑪按照地域分布來看似乎這一支到更象是哥特人的前身?你們這群日耳曼人給自己的部族起名字的時候能把部族名字的發音差別弄得大一點嗎?稍微考慮考慮穿越者的感受好不好?

另外,哥托內斯人北部的海里還住著蘇約內斯人。這一支的部族首領同時兼職最高祭祀,並且是所有船只的掌管者,因而權利比一般的日耳曼部族首領都要大。

而最後值得一提的,就是巴斯塔涅人和芬尼人——這兩個部族一個在日耳曼的東方邊境,另外一個則在北方。

巴斯塔涅人當年因為不敵北方的日耳曼部族而向東遷移,後來則由于跟東方的色雷斯人、薩爾馬提亞人接觸過多,漸漸地有些不太象日耳曼人了——但是歸根結底他們仍舊能算是日耳曼人的一支。

至于芬尼人……

萬尼烏斯至今仍舊記得塔西陀的《日耳曼尼亞志》里對芬尼人的描述——盡管這種描述可能帶有「羅馬人的偏見」,卻足以給萬尼烏斯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芬尼人則極端野蠻、骯髒、貧窮︰他們既無兵器,也無住宅;他們以野草為食,以獸皮為衣,以土地為床榻。他們一切都仰給于弓箭,因為沒有鐵,他們在箭頭上裝上一塊尖骨。婦女和男子一道打獵,同樣分享獵物。他們只知道用樹枝編成一個罩子,用以保護嬰孩,使免于風雨和野獸的侵害。這種東西也就是青年人的住處,也就是老年人的休養所。然而,他們覺得與其去忍受耕種田地的辛苦和營造建築的艱難、與其把自己和旁人的命運懸置于希望和恐懼之間,那到不如他們這樣生活之即安且樂了。他們不憂人事,不畏神明,已經達到了一種人所不及的福境︰他們已經無所求于天地之間了。」

盡管對于這種「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的說法嗤之以鼻,對于住著大理石房子穿著棉布絲綢喝著葡萄酒吃著白面包甚至還用橄欖油和芥末治療陽痿的羅馬人居然盛贊一群光著滿街跑連住的地方都沒有的死原始人「達到了一種人所不及的福境」這種無恥的行為表示極大的憤慨,但萬尼烏斯仍舊對芬尼人——他推測這也許是芬蘭人的祖先——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這是一群唯一的生活內容就是射的人,這是一群生活貧窮一無所有的人——可以想象,收買他們所需要花費的價格勢必很、十分、及其的低。而由于這群人連房子都沒有,又常年狩獵,所以射技想必比一般的日耳曼人還要強一些——萬尼烏斯再次毫無根據的斷定,游戲里的日耳曼精選弓箭手原型就是他們。雖然萬尼烏斯並不知道這樣一群「**弓箭手」是怎麼會被映射成「披著鎖子甲的精銳弓箭手」的,但他就是這麼認定了。

于是,在對日耳曼諸部族的地理位置和各自的實力、地位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之後,萬尼烏斯就和自己的老爹商量起如何統一日耳曼諸部族的事情來。

就老爹自己的意思來看,也和老丈人一家子的觀點相同——憑借萬尼烏斯的身份地位名望,想要使一些大的部族統一和萬尼烏斯聯合,根本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相比之下,多帶些人手進入黑森林去找回失落的聖槍則要靠譜得多——無論任何人,只要能夠找回聖槍,那麼即便不是奧丁神承認的人,也勢必是有大功勞的人,就算不能統御諸部族也可以極大的提高自己的名望,對于日後統御諸部族大有幫助。

然而萬尼烏斯對于這個雙方老人都建議自己的策略卻想也不想的拒絕了——他打算采取自己所宣稱的羅馬人的策略,即先吸納那些弱小的部族加入自己的聯盟並以此為自己造勢,然後逐漸的去吸納那些強大的部族。

于是,萬尼烏斯就開始按照老爹給自己的情報排列優先級了。

首先那個坑爹的一部頂百部的塞姆諾內斯人可以等日後再說——不要說萬尼烏斯現在僅僅只是一個日耳曼青年公社的首領而已,就算將來萬尼烏斯成為了整個美因茨部族聯盟首領,人家都未必會鳥萬尼烏斯——足足一百個分部的龐然大物啊!把美因茨和特里爾捆一塊估計也就能勉強獲得引起人家注意的資格而已。

然後,神馬「遙遠的東方」的巴斯塔涅人、哥托內斯人,還有北方「居住在海里」的蘇約內斯人也可以暫時靠邊站。現在即沒有航班也沒有高鐵更沒有城際大巴,從中歐跑到東歐要跑很久,估計等萬尼烏斯跑過去說服了他們,凱撒也寫完《高盧戰記》了。

朗巴底人、撒克遜人、盎格爾人、奴伊托內斯人這些小部族到是可以拉攏的對象。問題在于有塞姆諾內斯人這個龐然大物在,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分量,這些小部族也不可能冒著得罪塞姆諾內斯人的危險投靠自己的。

馬科曼尼人到是可以考慮——如果有共同的敵人羅馬人,再加上美因茨已經和特里爾聯合起來,萬尼烏斯有一定的信心說服馬克曼尼人加入聯盟。但問題在于馬科曼尼人自身也擁有強大的實力——對于萬尼烏斯來說,如果自身的力量不夠強大那麼貿然拉攏強大的部族加入聯合對自己並不是什麼好事。

最後,萬尼烏斯決定自己首先要收入麾下的就是巴達維人、鄧克德里人、辛布里人和條頓人——其中巴達維人和鄧克德里人的勢力都不算強大,前者擁有一定程度的水軍後者則以騎兵聞名,對于萬尼烏斯豐富日耳曼青年公社的兵種和增強自己對萊茵河的掌控能力大有幫助;辛布里人和條頓人則是曾經闊過的部族,萬尼烏斯又有奧維尼婭的血脈作為拉攏的籌碼,不但可能具有比較高的忠誠度,更能夠大大的提高萬尼烏斯的名望。

而在此之後,等自己不但作為美因茨和特里爾部族聯盟的代表,更籠絡了巴達維人、鄧克德里人、辛布里人和條頓人之後,應該就有了將卡狄人拉攏進來的資本。之後再加上原本不太方便拉攏的馬科曼尼人,應該就足夠對抗凱撒,拯救高盧了。

「拯救高盧之後,所得的名望應該就足夠讓老婆感到滿意了吧,接下來就可以安心的在日耳曼青年公社里摟著老婆過小日子了吧。」萬尼烏斯這麼盤算著,心里卻一點信心也沒有……@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日耳曼全面戰爭最新章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文閱讀 | 日耳曼全面戰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