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一品 第五百零四回 範陽盧氏

作者 ︰ 墮落的狼崽

「大將軍,可以飛馬報與陛下知曉了。「粱建方在一邊笑呵呵的說道︰「恐怕陛下早就希望得到這份捷報了。」

「不錯,可以飛馬報與陛下了。我們和崔義玄前後夾擊,李元嘉是必死無疑。」徐世績也點了點頭,嘆息道︰「這天下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李元嘉是何須人也,當年他的老子李淵,他的三個兄長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都不是陛下的對手,更何況一個小小的李元嘉了,自不量力」連累宗族。這次大戰結束之後」恐怕整個李氏家族都會都得清洗,以前陛下還會憐惜與李氏有幾分煙火之情,如今恐怕由不得陛下了,那些御史言官們都是不會放過李氏的。哼哼,可惜了。」

「那是自然。」粱建方點了點頭」道︰「狸下是何等人物,自己不親自出兵,只要命人傳來消息,就已經讓叛軍自亂手腳了,哪里還有心思與朝廷的大軍相對抗的」如今關中是如此,那江南更是如此了。可笑那些叛軍還以為一時得勢」就會永遠得勢。真是可笑。若是可以的話」末將寧願親自提一旅之師平定江南。」

「呵呵,那自然是不用我等親自去了。呵呵,莫說是你,就是本將也想親自去江南啊!」徐世鏤雙目中閃爍著一絲莫名之色,說道︰「陛下將親自去江南,呵呵,叛匪恐怕這個時候也是自顧不暇了。」

「鞍下,親自下江南?」粱建方聞言雙眼一亮,但是很快又黯淡下來搖了搖頭說道︰「就江南碎群小丑,也需要陛下親自前往的。」

「呵呵,本將倒是以為陛下此舉是大有心意。」徐世績笑呵呵的說道︰「關中遠離江南,對江南的統治力度是不夠的看責這次江南叛亂,叛亂一起,雲彩隨從者甚多,陛下此去江南不但是要平定叛亂」更為重要的是安撫民心,鞏固朝廷對江南的統治。這才是正道。」粱建方聞言點了點頭,卻是不再說話。

「留下一部分打掃戰場,大軍緩緩前進」逼迫楊冑。」徐世績搖了搖頭」對身邊的梁建方等人說道︰「崔義玄手中的兵馬很少萬一楊冑此人奮起反抗,會對崔義玄產生很大的影響,弄不好防線被攻破」,多哼,那三萬大軍也是精銳的府兵乃是狴下的子民,要是死,也應該死在對吐蕃的戰場上,而不應該死在自己人手中。」

「呵呵,若末將是楊冑」這個時候就會拿著李元嘉的腦袋前來向將軍投降這樣或許還能保證一條性命。」這個時候尉遲寶慶笑呵呵的接過話來說來。粱建方聞言也點了點頭這個時候還冒死反抗,顯然是不明智的決定。

「那可不行,俺鐵牛還沒有殺夠呢!」程鐵牛這個時候操著一個鐵斧走了過來,只見周身鮮血淋灕斧刃上鮮血緩緩滴下,也不知道是他的鮮血或者是敵人的,不過想來後者的可能性比較大。

「哼哼,就算他投降,本也絕對不會饒了他的,楊冑父子是必死無疑。」徐世績冷笑道︰「不但是楊冑父子,包括叛軍之中,所有將校一級的人員都必須將他們殺了。其余的人貶為苦力」參與修建長安到吐蕃的馳道修建工作。」眾人聞言倒吸了一口冷氣,這樣一來」也不知道會死掉多少人。

「大將軍,這是不是太過殘忍了?這些人可都是被李元嘉所逼迫的。」尉遲寶慶皺了皺眉頭說道。

「凡是背叛陛下之人都得死,尤其是李元嘉等人,為了一己私利,居然勾結吐蕃人,更是犯了陛下的忌諱了。這種人就應該滅其九族,以警醒後來之人。」徐世績滿臉的殺氣,冷哼哼的說道︰「就算他投降了也是一樣。將他們的腦袋懸掛在長安城的城頭上,看看天下還有何人居然敢造反。試問這次若不是關中有兵」若非陛下乾綱獨斷,果斷的回軍,若非太子殿下英明,啟用了兩位將軍」你們想想,我們大唐是不是又回到前隋末年,烽煙四起,民不聊生,那吐蕃人就會再次成為第二個突厥人。而我征討高句麗的數十萬士兵也會成為那些高句麗們的京觀了。這種人若是不殺」如何對得起那些死去的將士們。」眾人聞言卻是默不作聲,卻是不再說話。

而徐世績也不再說話,指揮大軍緩緩而行,徑自沿著山道朝李元嘉追了過去,他們要在短時間內」將李元嘉叛亂所造成的損失縮小在最小的範圍內。這李元嘉也是愚蠢,若是早日攻下秦州、鳳州,豈會有這種事情出現,也許這個時候早就是在關中大地上馳騁了,也不會被逼到這山溝里來。不但沒有什麼縱深,更為重要的是,一只隊伍在起兵的初期」沒有一場或者幾場痛痛快快的勝利,根本就不能夠堅定將士們的信心,更不用提不斷的展壯大了。當年李淵就是因為大雨的原因」被困在霍邑,若非盧照辭,恐怕他真有可能退兵,那個時候若是要退兵也確實像李世民說的那樣,退必死,如今到了他兒子這里,也是如此,不進反退,不但自己失去了信心,更為重要的是,引起了自己麾下的將士們也沒有信心,這種情況,如何能作戰,如何能成為一代雄主,他的腦袋只能是作為他人軍功的憑證,是成為他人夸耀的資本,嘲笑的對象、

一路上,李元嘉如同喪家之犬一樣,楊妙俊臉之上一片惶恐之色,就是李淳風雙目之中也沒有一絲歡喜之色,再也沒有往日的睿智的眼神,空洞而無神,任由著戰馬馱著他的身軀飛快的奔跑著。他此刻心里已經是死了,十幾年的辛苦奮斗,此刻已經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因為他沒有現到自己的目標在哪里,已經徹底失去了希望。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明天他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機會培養下一任君王,繼續完成自己的大業。

「陛下,這就是範陽了。」護衛盧照辭的乃是從河東城調來的周青等人」這些人都是薛仁貴的結義兄弟隨之而來的還有祖明。

盧照辭率領的大軍已經接近範陽,倒是是御駕來此,盡管路找從輕騎到此」但是前後所耗的時間」也遠不是尉遲恭等人能夠比擬的。說是十二月五日在此祭拜先祖,那就是十二月五日到此。

等到盧照辭達到範陽的時候,已經是十二月三日了。後天就是盧照辭祭祀先祖的日子,不過他到底是皇帝,有些事情只要他親自到了地方就行了,其余的事情自然是有專人來負責。這是盧照辭自從來到這個世上一來第一次來到範陽,以前盧照辭可以作為範陽盧氏的分支,以前若是想要來祭祖的話」還的在一定的時候,由嫡系通知才會來此一年一次,或者數年一次,但是自從盧照辭快的崛起,到後來的封為大將軍,封王,霍邑的盧氏旁支一躍成為天下第一門閥從此盧氏嫡系更是不敢請霍邑盧氏前來祭祖了這樣就有奪了嫡系的嫌疑。但是如今卻不是不同盧氏已經掌管天下,盡管盧氏的其他人物都沒有被封王,但是盧氏乃是天下之主的事情卻是無人敢反對的,連帶著範陽祖墳也得到修葺。

誰也不會說什麼盧寬等人也是默許的。

這次盧照辭班師還朝,要來祭祀先祖不但是因為盧照辭自從登基之後」除掉在太廟中祭祀先祖之外,從來就沒有來到範陽祭祀,難免會讓民間有人詬病,這次前來,就是平息這種詬病的,但是更為重要的是,盧照辭此舉就是做個姿態」他要穩定天下的民心,看看,關中都在打仗了」可是天子仍然在範陽祭祖,這就是自信心的表現,果然這個消息傳揚出去,天下都震動了,百姓們安心了」那些叛軍們鬧心了。

「韁下,這範陽可是一個好地方啊!人杰地靈,虎踴龍盤,乃是帝王之地啊!」盧寬在一邊笑呵呵的說道,雖然他被貶回了範陽,但是仍然是範陽盧氏的族長,這次盧照辭駕臨範陽,他心中也是十分高興的,但是在盧照辭面前,卻是不敢以範陽主宗族長來看待。

「不錯,是個好地方。」,盧照辭點了點頭」道︰「朕這次來範陽,不但要祭祀先祖,更為重要的是要在範陽召見草原上的各部族長,盧宗主,朕可是要借的地方用一下啊!」

「陛下說的哪里話,臣也是盧氏的一份子,臣的一切還不是狸下所給的嗎?」盧寬趕緊說道。他身邊的盧氏宗族中人也紛紛點點頭。這些人有些人為主宗之人,但是有些人是旁支,有些人一輩子都不可能進入範陽,來祭祀先祖,但是這次不一樣,盧照辭這位貞觀天子要來祭祀先祖」無論是嫡系或者旁支都朝範陽涌了過來,拇盼著能見上天子一面,若是因此能尋個一官半職那是最好了。

「如此甚好。」張百忍點了點頭,道︰「盧氏族人真多啊!」他掃了掃四周,果見有不少的族人出現在馬車四周,臉上出現崇敬之色,望著自己,能在這個時候」出現在範陽的,幾乎都是盧氏族人。沒有想到的盧氏族人居然是如此之多。

「哈哈,狸下,我盧氏幾乎是千年世家」這些年來,也不知道有多少族人」有的族人就在範陽,有族人遠離宗族,或為江南,或為河北,或為並州,或為關中等等,五湖四海之內,我盧氏族人遍及天下。呵呵,世家大多如此。」盧寬笑呵呵的說道。

盧照辭神情一愣,點了點頭,說道︰,「如此倒是沒有想到,朕也是出自霍色盧氏。也是屬于盧氏的一支啊!」,「陛下的盧氏可是天下第一盧氏啊!」,那旁邊的祖明笑呵呵的說道︰「這傳承千年的盧氏自然是宗族人口眾多。只走出眾之人可是很少啊!唯有陛下而已。其余的盧氏中人,恐怕嘖嘖!」

「放肆,祖明。」盧照辭皺了皺眉頭,冷哼道︰「大唐能統治天下,光靠朕一個人是不夠的,這些宗族都是朕的族人,這些人也是朝延的中間力量啊!盧族長,你說的對嗎?」盧照辭臉上露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笑容來,望著盧寬。

盧寬面色微微一變,嘴巴張了張」卻是不知道如何回答。本來他是等著盧照辭祭祀先祖的機會」看看能不能重入朝堂,要知道,這個時候的範陽盧氏位置是太尷尬了。雖然這一筆寫不出一個盧字來,但是當年之事,讓盧寬記憶猶新,若非盧氏宗親求情,恐怕盧寬早就被殺了。可是也因為如此,盧寬等盧氏家人都重新返回範陽,過著非常尷尬的生活,說是宗族吧!可是卻又遠離朝堂」說是普通的世家吧!可是偏偏又與皇室有著太多的牽扯,這讓盧氏地位十分的尷尬。這也讓盧寬很是痛苦。可是若是沒有盧照辭的松口,他永遠也只能呆在範陽,不得出範陽半步。原以為自己的一生就只能呆在這里了」誰知道盧照辭居然要駕臨範陽,祭祀先祖,真是機會來臨,就要看自己能不能把握住了,正想著怎麼樣來開口,卻被祖明說了一句話堵在嘴邊」說不出來。只能是嘴角露出一絲苦笑來。

「盧族長」朕怎麼看這里面的一些族人穿著不一啊!有些人身著錦袍」可是有些人卻是身著布衣啊!」盧照辭忽然指著遠處的一些人皺著眉頭問道。只見遠處的那些人」身著布衣,臉上還有菜色,顯然是一些過的不如意之人。

「陛下」宗族甚大,我等也只能保證嫡系人員過上好日子」至于那些旁支,宗族也是有心而無力了。」盧寬臉上露出一絲苦笑來,說道︰「這些人有的人已經分離盧氏太遠」今日若不是狸下來此祭祀先祖,恐怕這些人也不會來此。」

「是啊,宗族太大了也不是一件好事情啊!」盧照辭點了點頭」說道︰「這些人離開宗族甚久,宗族也沒有那個義務來瞻養他們了,說是姓盧的,但是實際上,除掉一些血緣關系外,恐怕也只是掛著盧姓而已。就比如說朕,朕雖然也是姓盧,可是卻是霍邑盧姓,與範陽盧姓也是沒有多大關系的,幾十年後,或者上百年後,朕的霍邑盧氏也會和這些人一樣,消失在範陽盧氏宗族的族譜之上。至于霍邑盧氏在並州的死活,想來範陽盧氏也不會管的吧!」

盧照辭的話雖然很是誅心」偏偏盧寬不好回答。因為事實上就是如此。雖然都是盧氏族人,但是實際這些族人也是有三六九等之分的,就比如在眼前規模宏大的盧氏府邸之中,就是如同一個小型的城池一樣,外面陣陌縱橫,內有小型的城牆護衛,城牆之中居住著人家,城堡中間就是盧氏族長的住宅,還有議事大廳、宗族祖廟等等,而在他的周圍還有許多的房屋,這些房屋都是盧氏族人所居,越是靠近族長的地方,那就是地位越高,在盧氏之中,說話的分量也是越大,同樣,權利也是越大,家產也是越多的」而是靠近城堡外圍,甚至城堡之外的,也是有盧氏族人的,只是這些族人已經是旁支,甚至已經有幾十代的淵源了。

「陛下,家族中財產有限」只能根據個人對家族貢獻的大小,來分配財產、田地等等。」盧寬皺著眉頭,低聲說道︰「臣也想讓我們盧氏每個人都過上好日子,可是盧氏個人的實力太小了,清河、博陵的崔氏他們的實力都遠在盧氏之上,家中的良田有數十萬頃之多,自然能照顧好更多的人,可是範陽盧氏本宗實際上因為田地根本不足以支撐這麼多的族人,所以才被迫之下」將旁支分離出去。這也是無奈之舉啊!」盧寬連連搖頭說道。只听見他言辭懇切,言語之中悲傷無比,好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一樣。周圍的盧氏宗族人也都連連點頭。

盧照辭卻是笑呵呵的點了點頭,並沒有說出任何話來,但是雙目中寒光卻走出賣了此刻他的心思。盧寬說的話或許是實情,因為天下的世家都是這麼做的,這麼也是無奈之舉,隨著宗族人口的增加,而宗族的實力增加的並不多,這樣一來」難免有不公平的現象出現,宗族要是展的話,就必須將那些吃閑飯的人,血緣關系偏遠的人給分出去,一方面是給予家族擴張的機會」但是更多的」卻是在甩包袱,集中資源,培養主宗。但是有一點,盧寬絕對沒說出來,在主宗的門下,良田不計其數,相對于旁支來說,嫡系無論是宗族中良田多寡,他們仍然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以一宗族之力,養著嫡系的那些廢物們,無論他們會不會給宗族帶來什麼,但是只要是血緣關系近的,只要是嫡系的」他們都在宗族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吸著宗族的血,吃著宗族的肉」過著寄生蟲一樣的生活。!~!a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唐一品最新章節 | 大唐一品全文閱讀 | 大唐一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