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在異界 正文 第十集 第五百零一章

作者 ︰ 六道

第五百零一章

風國祖廟所在的斷龍山突然倒塌,這讓風國下一片恐慌,與此同時,風國謠言四起,有些人說斷龍山是被雷劈塌的,也有人說是被連日來的大雨澆塌的,反正不管是什麼原因倒塌,人們一致認為風國的國運似乎就要終結-

一波傳言還沒散去,另一波傳言又起,這個傳言就是關于唐寅做的那個夢。

把唐寅做的夢與斷龍山的突然倒塌聯系到一起,讓人自然而然的想到,風國的國脈正在改變,鹽城已非國脈所在,而國脈業已轉移到了南方。

百姓們相信風國的國脈正在南移,甚至就連朝中的大臣包括大宗伯張勛在內也是這樣認為的,原本根本不可能會被提到朝議的遷都一事這時候也變成必須的了。

而這一切,都是蔡圭為唐寅出的主意。如果說鹽城是風國的標志,那麼斷龍山無疑就是鹽城的標志,只要斷龍山被損毀,人們便會相信風國的國脈已不在鹽城。

可偌大的一座斷龍山,怎麼可能會莫名其妙的損毀呢?蔡圭想到了用火藥將整座山炸毀。風國沒有火藥,但是提亞有,唐寅指派蔡圭為密使,出使提亞,也正是向提亞索要火藥。

蔡圭從提亞回來,不僅帶回來火藥,還帶回一批懂得如果應用火藥的提亞人,正是在這些提亞人的指揮下,蔡圭派人在斷龍山秘密布置炸藥,趁著連日大雨的機會,將斷龍山一舉炸毀。

其實,山是自然倒塌還是被炸藥炸塌的,若放在現在,很容易判斷出來,但在當時,人們的觀念里根本沒有炸藥這個概念,連炸藥這個名字都沒有听說過,又怎麼可能會把斷龍山的倒塌和人為聯想到一起呢。

總之,斷龍山是塌了,風國國脈轉移的傳言也被唐寅秘密的散播出去,現在的風國已鬧得人心惶惶,不用任何人煽動,百姓們皆已開始認為現在風國應該立刻遷都,順應國運。

人們相信國脈在向南移,這為唐寅遷都鎮江一事創造了巨大的便利。

隨著傳言越來越盛,來自于民間遷都的聲音也越來越高,這日,唐寅終于在朝堂公開提出遷都一事,遷都的位置就定在鎮江。

這時候,對于遷都一事風國朝堂已不是一片反對聲,不過持有不同意見的人還是有的。張鑫看了看左右,跨步出列,對唐寅拱手說道︰「大王,我國剛剛吞並莫國,現在就把國都遷到莫地,是不是……太倉促了些,何況,鎮江原本是莫國都城,是不祥之地啊,還望大王三思。」

另有一些大臣支持張鑫的看法,紛紛進言道︰「張大人所言極是,遷都非同小可,關系的國運的昌盛與否,大王可務必要謹慎行事啊!」

他們話音剛落,國師梁飛雲挺身而出,說道︰「莫國亡于鎮江,可以說鎮江是莫國的死地,可對我國而言,鎮江恰恰是我國的福地,若說鎮江是不祥之地,豈不是在拿我國與已亡的莫國相提並論嗎?」

听聞這話,那些進言的大臣們紛紛嚇得一縮脖,默不作聲地退回到自己的位置,張鑫亦是臉色微變,斜眼瞄了梁飛雲一眼,心中暗恨,可臉依然掛著笑容,拱手說道︰「國師高見,下官受教了。」

「張大人客氣,我也是就事論事,若有失言之處,還請張大人莫要見怪。」

「嘿嘿!」張鑫低笑了一聲,說道︰「遷都一事,關系重大,此事,還是由我們風人來決定!」言下之意,梁飛雲是貞人,是外人,雖然現在貴為國師,但遷都這麼大的事,他還沒資格插嘴。

他這話是對梁飛雲說的,但卻把在場所有非風人出身的大臣都給囊括進來,也引起眾多非風人出身大臣的不滿。

唐寅暗嘆口氣,這個張鑫,實在是沒事找事,專會節外生枝,原本討論遷都的事,非要和風人不風人的扯關系。

他沉聲說道︰「在場的都是我風國大臣,都是我風國的棟梁之才,都有資格參與遷都一事的討論,本王議事,要和誰商議,不和誰商議,什麼時候輪到你張大人來做決定了?」

張鑫身子一震,急忙跪地,急聲說道︰「是微臣口誤,是微臣失言。」

唐寅擺擺手,示意他起來退回去,然後環視在場眾人,問道︰「大家說說,遷都鎮江,是好還是不好。」

「大王,鎮江距離鹽城何止千里,路途遙遠,一旦遷都,想把鹽城的物資安全運送到鎮江都很難啊!」

「百姓的遷移也是個問題!鹽城內外的百姓數以百萬,全部遷移到鎮江,要如何安置?」

「還有,大王,鎮江臨水,氣候溫熱潮濕,只怕……只怕我風人過去會很不適應啊!」

听聞眾人連珠炮般提出的疑慮,唐寅含笑一一作答。他說道︰「我國的百萬大軍都能抵達莫地,我大風的水軍艦隊都能通過陸地運送進入鎮江,運輸區區一些物資又有何難?另外,風人確實不太容易合適鎮江的氣候,所以,鹽城的百姓就不要遷移到鎮江了,還留在鹽城,我國只需把朝廷搬到鎮江就好。」

眾大臣面面相覷,听起來,大王似乎對遷都一事早有準備了。張哲開口問道︰「那皇廷呢?大王是否要把皇廷留在鹽城?」

「當然不行!皇廷要隨我國朝廷一同轉移到鎮江。」

像天子這麼重要的一塊砝碼,唐寅怎能放心將其留在鹽城呢?必須得安置在自己的身邊,讓自己能就近看管,這樣他才會安心。

「遷移皇廷之事,大王也應去征詢一下天子的意見。」張哲皺著眉頭說道。

唐寅仰面大笑,說道︰「我的意見,就是天子的意見,我的決定,也必然會是天子的決定,張大人是在莫地住得太久了,對皇廷的情況都不太了解了!」

此言一出,在場的大臣們都忍不住笑出聲來。說是天子,那只不過是大王手心里的傀儡罷了,大王說的話,天子又哪敢不听?

張哲看著周圍嬉笑的大臣們,心里忍不住暗暗嘆了口氣。

他是風人不假,但同樣的,他更是天子的子民,他是忠誠于風國、忠誠于唐寅,但他所效忠的最終對象還是天子,這就是張哲與其他風臣的不同之處。

當初唐寅接納天子,張哲是舉雙手贊成的,認為只有在風國的庇護之下,天子才是安全的,可是漸漸的,風國接納天子已經變了味道,不是出于保護天子,而是在挾持天子,讓自己永遠都站在正義的一方,現在,張哲的內心也是充滿了矛盾,隨著風國越來越壯大,對皇廷的態度也越來越惡劣,他漸漸感覺自己已不太可能在效忠風國的同時還能向皇廷效忠。

其實,在風國有著和張哲相同感受的大臣並不少,不是所有的風人都藐視天子,一心向著天子的仍大有人在,只是不敢輕易表態罷了。

張哲沒有再繼續說什麼,他耿直歸耿直,但並不是愚鈍的人,心里很清楚說什麼話只會引起大王反感但不會惹來殺身之禍,說什麼話會讓自己甚至全家老小立刻人頭落地。

見一向最堅持反對遷都的張哲和張鑫二人都不再說話,唐寅心中暗笑,他深吸口氣,振聲說道︰「若是諸位皆無異議,那麼遷都鎮江之事,就這麼定了。我知道,列位當中很多人都把家業置于鹽城,一旦遷都,損失不小,對于這一點,我會盡量彌補大家的。」

「微臣多謝大王!」眾人紛紛跪地叩首。

唐寅站起身形,說道︰「諸位回去之後,盡快著手準備,遷都鎮江一事,必須要及早開始。」

「是!大王!」

經過朝議,唐寅總算是如願以償,把遷都鎮江的事給定了下來,他在心里也長長吁了口氣。以後自己住在鎮江,再向南爭戰,就變得容易許多,也不用再千里迢迢的長途跋涉了。

在風國朝堂定下遷都一事後,唐寅立刻動身,去往皇宮,拜見天子殷諄。他不是去征詢殷諄的意見,而是去通知殷諄,讓他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以後不住鹽城,要改住鎮江。

突然听聞風國要遷都,殷諄感覺很是差異,他問唐寅道︰「愛卿,朕在鹽城住得很好啊,為何突然要遷都到鎮江呢?」

唐寅險些當場笑出聲來,風國遷不遷都和你在鹽城住得習不習慣毫無關系,殷諄還真把他自己當回事了。

心里這麼想的,唐寅嘴當然不會這麼說,強忍著笑意,說道︰「鎮江比鹽城的氣候更好,也更接近京,住在那里,肯定要比住在鹽城舒適得多,陛下就趕快做好準備!」

殷諄輕輕嘆了口氣,模模面前的桌案,感慨萬千地說道︰「鹽城雖說是嚴寒之地,但朕在此已住有數載,多少有些感情,現在要遷都,還真有些舍不得呢!」

其實,從內心來說,殷諄對遷都到鎮江還是很高興的,當初他從京逃亡的時候,本意就是逃到莫國,可惜當時莫國不接收他,最終只能無奈地來到風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唐寅在異界最新章節 | 唐寅在異界全文閱讀 | 唐寅在異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