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四人行 卷三 康熙三十八年 第八十七章 揭發

作者 ︰ 安錢錢

宮女招納屬內務府管轄,嬪妃召幸為敬事房記錄,敬事房亦隸屬于內務府。如今內務府總管是太子胤礽的女乃公凌普,老奴才佔著太子的勢力,最是刁橫跋扈,目中無人,八貝勒從未放在眼里。加之近年來八貝勒也跟著大阿哥直郡王胤褆同太子唱起對台戲來,凌普自然不予行方便,反倒處處刁難脅迫。私查敬事房檔案乃是大不敬、甚至是謀逆的大罪,既然如此,胤也只好作罷。不過這樣也正好透露出其中藏有貓膩,可放心的懇求皇帝明察。問題是,胤祥的那張字條又該如何解釋呢?

此前秦緋便被傳去問話,這件事十三阿哥為何別人不告訴,單單說給了她听。這問題夏添亦被問過。幸得事先商量過,兩人俱說是因為談得來的緣故,反正叔嫂二人的親昵宮里盡人皆知,想不到不避嫌關鍵時刻倒是成了救命稻草。秦緋因此只得了個知情不報的罪名,對她的調查卻並未就此結束,若是查出點什麼來,依舊逃不了被嚴懲的下場。如此糾結了幾日,事情依舊沒有半點進展。

陸維揚在「字條風波」中被匿去之事,他也覺得十分納悶。思來想去,可能的解釋只有一種,他卻沒有勇氣去求證。胤禛那邊,不必陸維揚開口懇求,便已經在打听奔走。

德妃和張雅氏當年都在孝懿皇**中伺候過,時間上雖是一前一後,但二人感情素來交厚。若真要追究起來,德妃也難免連帶上知情不報的嫌疑,而孝懿皇後更是月兌不了罪責。四貝勒與孝懿皇後舐犢情深,怎容得陰謀玷污養母清譽?不想德妃卻婉轉的透露出讓他不要插手的意思,憲琳亦在私下里勸過幾次,渾水灘不得。

胤禛見這情勢,打听時便愈發低調。他與胤查敬事房檔案,以證明張雅氏清白的思路不同,他著重了解的是條子是被何人、以何種方式獲取的,又是找了什麼光明正大的理由呈上去的。幾番打探下來,事情便明了了七八分。不過事涉太子,如何揭發還得從長計議。

胤禛、胤將調查所得告訴給了胤褆,胤褆快意得哈哈大笑道︰「就知道是永壽宮在背後作祟,接下來的事你們都不用管了,我自有道理。」

當晚,胤褆便揪著人證物證告到了康熙那里。原來永壽宮總管太監方友誠收買了伺候十三阿哥茶水的一個小蘇拉劉永,讓有什麼不尋常舉動便報去,報一條便有一條的好處費。這穿越來的阿哥奇怪的舉動多了去了,是以小永子跑得特別勤快。自從皇帝禁了八福金與十三阿哥之間的往來後,兩人便成天遣人傳遞東西,方總管一听,便猜到了二人是在傳信。奈何這傳東西的差事不歸小永子管,方太監便又收買了跑腿的幾個太監。這本是極為秘密的事,但太監們拿了大把的銀子,吃酒賭錢事難免透露出去。如此肥差惹得其他太監別提有多眼紅了,加上先前的瓜葛,胤禛差人一打听,便給捅了出來。

康熙知道後勃然大怒,質問作證的太監們道︰「既然你們一早便知道方友誠買通人監視十三阿哥,為何不早報?」

這些太監都是做雜活的,平時不得挨近主子,突然見到真龍,而且還是盛怒中的龍,嚇得只顧著篩糠,直悔自己為了直郡王的十兩銀子就來當這證人。胤褆見太監們不敢吱聲,便代為答道︰「他們先時坐不實……」

康熙厲聲打斷道︰「先時坐不實如今就能坐實了?焉知他們不是受人指使去誆你來朕這里誣告的?」

胤褆沒想過這一層,一時竟也懵了,半宿才想起道︰「汗阿瑪,方才呈上的那些條子,便是方太監找人竄寫的。」

康熙聞言面色稍有動容,但口氣依舊不松,只命人將方太監、被買通的小蘇拉連同這幾個告狀太監發往內務府審查。胤禛、胤知道後,暗自慶幸自己沒有出面揭發是何等的明智。事涉太子,即便證據確鑿,也未必穩操勝算,更何況這還是筆糊涂賬。他們更慶幸的是,胤褆為了爭功,這其中的貓膩是他發現的,讓皇父知道自己在暗中調查就大大的不妙了。

方太監和那幾個小蘇拉抵死不承認自己有過監視之舉,太子胤礽和誠親王胤祉都說自己不知情,三阿哥生母、永壽宮榮妃則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哭訴自己是被誣蔑的。清官難斷家務事,康熙面對這家中的一堆疑惑,又沒有確鑿的證據,個個都哭冤枉也沒有辦法,只命令臣下去查,可這種事乃是權益的搏斗,大家的行為準則是趨利避害,而不是是非曲直,哪里查得清楚?

太子既已加入了這場博弈,自然也要有所行動。他得到信說,不單十三阿哥、八福金,八公主也時常自個兒寫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次日趁宜妃不在集鳳軒的空當,內務府以打掃衛生為名目,派了十來個太監去翻查八公主的居所。八公主一個小丫頭,蠻橫慣了的內務府流氓們根本不放在眼里,嬤嬤忙打發人去找宜妃,可不等救兵回來,太監們便找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興高采烈的捧著至寶般就要撤退。正在這危機的當口,妃佟佳氏忽然駕臨,一改平時的疏淡,命令道︰「放下!」說著將被驚嚇過度的八公主護在臂下,輕撫安慰著。她位份雖不高,家室背景卻很好,所以領頭太監含了兩分客氣道︰「娘娘,我們這是奉命行事。」

「奉的誰的命?諭旨在哪里?拿來我悄悄。」

領頭太監支吾著答不上來,佟妃的嬤嬤已趁他發愣的當兒將他手中拿著的紙卷奪了過來,佟妃冷冷道︰「這些是我教公主念的詩文,若真是上頭的意思,你們便捧著諭旨來向我要。」

領頭太監心虛理虧,反駁不得,只能帶著手下人滿月復牢騷的回去告狀去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穿四人行最新章節 | 清穿四人行全文閱讀 | 清穿四人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