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夫妻 第二卷 兩情終相悅 第四十三章 珍娘的禮物

作者 ︰ 凌冰兒

又過了幾天,李慎終于將上猶縣賑災事宜全部處理完畢,打算趕緊回到贛州,去別的災情較重的縣。

莫主簿受到李慎的舉薦,內心非常感激,不顧自己還未痊愈,強拖著病體赴任,處理全縣事務。李慎有些不忍,勸他道︰「莫大人不用這樣著急,還是先養好身體要緊。目前上猶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安置災民,而這些事情,本官和彭大人也處理得差不多了,你不用太操心。」

莫主簿堅持要盡快上任︰「那怎麼行?偌大的一個縣,不能一天沒有人主事啊,我的病好的也快差不多了,再說最近事務不多,我不會很辛苦。」

李慎雖然和莫主簿接觸時間不長,也也能看出來,這是一個老實人,和自己的父親定國公差不多,一心只想著為朝廷效力,而且唯恐拿了俸祿做的事情太少對不起皇上,于是只得隨他去︰「那麼好吧,不過莫大人也要注意身體才是。」

莫主簿叫了青柳捧出一個包袱,拿過來遞給李慎︰「李大人,這是上次大人給的二百兩銀子。」

李慎驚訝于簡直稱得上是貧困的莫家竟然沒有用這些銀子︰「莫大人這是什麼意思?這是本官送給令嬡治病用的。」

莫主簿說︰「俗話說的好,無功不受祿,這些銀子,還是請大人拿回去吧。」

李慎說什麼也不肯接受那二百兩銀子︰「莫大人,不管怎麼說,令嬡都是因為本官才會受傷的,于公于私,本官都有責任將她的傷治好。可是你也知道,賑災事情要緊,本官不能總是逗留在上猶,所以這些銀子,就留著給令嬡治傷吧。」

莫主簿硬是將包袱塞到了李慎手中,懇切地說︰「李大人,下官雖然二十年來只做了一個九品主簿,可是,自上任的那天起,就告訴自己,即使不能名垂史冊,也絕不能讓百姓說一句不是。因此,這麼多年來,下官不敢有絲毫懈怠,沒有拿過一分不該拿的銀子。現在,我要是受了您這二百兩銀子,會覺得心里有愧的。」

李慎說︰「這不是給您的,是補償給令千金的。」

珍娘走過來說︰「李大人,珍娘的傷已經好了許多,這些銀子,真的不需要了。」

李慎有些尷尬,捧著銀子,接受也不是,拒絕也不是。

彭文澍責無旁貸地替上司分憂︰「李大人,雖說莫小姐因大人而受傷,可您也派了唐先生給她診治,那些藥材,也是您從京城帶來的,也算是盡力了。依下官看,這些銀子,您暫且收著吧,等我們從其地縣回來,如果莫小姐傷還沒好,再給她也不遲啊」

李慎只得順著這個台階下︰「那好吧,等本官回來,再來看望莫大人。」

那天初來贛州,因為珍娘的異常舉動,李慎已經認定,這個女子是一個水性楊花的,要不然,怎麼會半夜三更鑽到一個陌生男子的屋里?還月兌得只剩下了一件露肉的紗裙?可現在,他的這種看法稍稍有了改變,覺得珍娘那麼做,一方面是救父心切病急亂投醫,另一方面是受了彭文澍的誘惑,很可能,彭文澍跟她說過,要是她不能討得欽差大人歡心,那麼她父親就一輩子關在大牢里出不來了。因此,李慎對珍娘和她的父親生出了些許敬佩,畢竟,家里拮據成這樣,而又對二百兩銀子不動心的人,這個世上是不多見的。

看到上猶縣已經有代理知縣在坐鎮,李慎和彭文澍放心地離開,回到了贛州,稍稍準備之後,又馬不停蹄地去了別的地縣。

等到所有災情較嚴重的地縣都安排好了之後,李慎一行已是筋疲力盡。因為古代不像現代,首先交通就是個問題,他們只能騎馬,而因為洪水才退,很多道路已被沖毀,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們只能牽著馬步行。和當地的百姓們一樣,在泥濘中艱難前行,還要保證救災物資的完好無損和較快的速度。

因此,這一趟走下來,李慎只是覺得勞累,但同時欣慰不已,因為總算不辱使命。可彭文澍卻怨氣沖天,盡管面上滴水不露,可心里已經把李慎罵了一千八百遍。罵這個不通時務的欽差大人太死心眼了,就算您是定國公府的公子,家里不缺銀子使,可我這個窮得叮當響的五品知州還承望著這一點點剩余的銀子過得好一些呢。

這一路上,彭文澍也找了一些機會,巧妙地暗示李慎,贛州很缺銀子,比如說一些辦公設施需要添置,日常的迎來送往必不可少,前任知州大人的虧缺需要填補等等——當然,這些都是借口,彭文澍真正的意圖,是要和幾個同僚私分這些余款——這一切一切,都在明白無誤地告訴李慎,您就別死心眼兒啦,剩下的銀子,就留給我們贛州吧,也不能光分給百姓,我們當官的也是人,也得過活呀

可是李慎不知道真是死心眼還是一路上太累,竟然對彭文澍的暗示明示毫不理會。

就這樣,彭文澍再一次毫無收獲地回到了贛州。

這一次回來,李慎雖然身體疲憊不堪,可心里輕松了不少。地縣的災民都安置好了,而贛州這里,在他們處理地縣的同時,這些地方官也都按照他的指示,將災民們安頓妥當,剩下贛州附近的一些地方,災情遠沒有贛州嚴重,只要稍稍用心就行。

當晚睡了個踏實覺,李慎精力充沛地醒來,打算履行諾言,看望莫代理知縣。

一個隨從進來,遞過來一份朝廷的公函︰「大人,京城有信來。」

李慎打開一看,原來是莫主簿的委任狀和一道聖旨。皇上已經同意了李慎提議,正式任命莫主簿為上猶縣知縣,委任狀送達之日起正式上任。

李慎不敢耽擱,立刻叫了彭文澍去了縣衙,宣讀聖旨。

莫主簿捧著聖旨和委任狀熱淚長流,表示一定要為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傍晚時分,李慎剛剛吃過晚飯,打算出去走走,卻听隨從來報︰「莫小姐求見。」

李慎說︰「請她進來吧。」

珍娘領著八歲的弟弟進來了,姐弟倆一人手里捧著一個包袱,李慎不由得有些緊張,心想可別是送禮來了。他早就想好了,這次來贛州,一根針也不能拿,決不能給袁天建任何彈劾自己的機會和借口。

珍娘的弟弟長得虎頭虎腦,十分可愛。李慎不由得想起了遠在京城的承業,模了模這個小男孩的頭發︰「你叫什麼名字啊?」

小男孩兒說︰「回大人的話,我叫小虎。」

李慎看小虎一臉嚴肅,又配著滿臉童稚,不由得笑了︰「不用這麼嚴肅,你是小孩子,不要太拘謹了。」又叫隨從拿了一些瓜果點心來給他。

珍娘笑吟吟地說︰「李大人,這次行程還順利嗎?」。

李慎一面伸手示意請他們坐下,一面吩咐隨從倒茶來︰「還算好。」

珍娘說︰「這一次大人去賑災,珍娘十分擔心,因為有的地方地勢險惡,路途艱難。不過,大人總算平安歸來,珍娘也就放心了。」

李慎覺得這話怪怪的,心想你和我非親非故的,擔心我干什麼。于是只裝作不明白,笑道︰「對了莫小姐,你肩上的傷是否已經完全愈合了,若是還有什麼不舒服,本官叫唐先生來看看。」

珍娘感激而羞澀地說︰「多謝大人記掛,珍娘的傷已經沒有大礙了,雖然沒有完全愈合,可是不影響什麼。」

又將弟弟手里的那個包袱拿過來,一並遞到李慎面前︰「李大人,這是珍娘自己做的。」

李慎沒敢接包袱,而是看著珍娘說︰「你自己做的?是什麼?」

珍娘抿嘴一笑︰「大人不必緊張,也不過是些珍娘親手做的衣服鞋襪之類,要是大人不嫌粗陋,就拿去穿用吧。」

李慎說︰「這怎麼好意思?莫小姐還有傷在身,不應這麼勞累。再說,本官不缺這些,莫小姐還是拿回去給令尊大人用吧。」

珍娘似是受了委屈,一雙本來就水靈靈的眸子立刻蒙上了一層霧氣︰「大人這是嫌棄珍娘麼?大人請放心,這些都是用新布料做的。或者,大人就是嫌珍娘針線不行?」

一面說,珍娘一面打開了一個包袱,拿出一件長衫抖開來給李慎看︰「大人看看,滿意不?」

李慎只看了一眼,就不得不在心底佩服,這個珍娘還真是心靈手巧。一件淡青色的長衫,一看大小,就是比著自己的身材做的,針腳很細密,而且外面都沒有線頭透露出來,都藏在里面了。

李慎不由得想起了謝錦書。他常常開玩笑說,她笨得要命,拿個針,比人家拿個鎬頭都費事,這麼多年了,只給自己做過一個荷包、一雙襪子、一件中衣和一件長袍,針腳都還是歪歪扭扭的,被秋雲和羽兒笑了好一陣子——倒不是她們成心笑話主子,而是謝錦書那些針線活兒做得實在不敢恭維。可是李慎並不在意謝錦書針線活兒的粗陋,那些衣物荷包照樣穿戴,並不怕人笑話。

有一次,他穿著謝錦書做的長衫去給龐之言的父親過壽——本來想穿另一件,可怕謝錦書傷心,因為這件長衫剛剛做好——大家見了那件長衫,都問他是在哪里淘弄來的。李慎說是自己的夫人做的,大家不禁掩口而笑,議論紛紛,說這位二少夫人真可謂是大家閨秀里的異數了,而這位李大人更可笑,夫人這樣的手藝,也好意思拿出來夸耀。可李慎十分坦然,和平常一樣喝酒吃菜,給龐老爺說些吉利話祝壽。漸漸地,大家也覺得無趣,一些女客反而覺得李慎不嫌棄妻子針線不行,穿著手工這樣粗陋的長袍前來赴宴,是重視妻子、愛護妻子的表現,這說明,李慎是個難得的好夫君,至少,他懂得不讓妻子傷心,越想,竟越覺得有些感動了。

想著謝錦書,李慎的心神不禁蕩漾起來,臉色也柔和了許多,嘴角不知不覺露出一抹甜蜜的笑意。

珍娘不知道李慎為什麼突然雙眼發直,還笑了,還以為是被自己親手做的長衫感動,于是大膽地說︰「大人,這件衣服,你喜歡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朝小夫妻最新章節 | 明朝小夫妻全文閱讀 | 明朝小夫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