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夫妻 第一卷 穿越到明朝 第八十四章 教書先生

作者 ︰ 凌冰兒

過了中元節,中秋節也即將來臨,定國公府內洋溢著歡快的節日氣氛。

謝錦書正在看廚房送來的中秋家宴菜譜,卻見高姨娘帶著丫鬟綠屏進來。

謝錦書連忙起身讓座︰「原來是姨娘來啦,快請坐,秋雲,倒茶來。」心里覺得納悶,這高姨娘除了惹是生非,從不到自己這里串門,反倒和袁夢雨走得很近,今天這是怎麼了,竟然不像是來找事的樣子。

高姨娘今天態度很好,坐下來說︰「二少夫人,上一次,你給請的那位教書先生說他老家有事,就想辭了回家去,我想啊,這恆兒沒個人管束也不行,所以,我的意思呢,還是得再請個人來。」

謝錦書說︰「那我留心打听一下,看哪里有合適的人。」

高姨娘說︰「不用麻煩二少夫人,人我已經打听好了,只是需要二少夫人出面請他來就行。」

「是嗎?是哪位先生呢?」謝錦書不覺欣慰,認為高姨娘到底還是為了孩子好,現在也知道給李恆打听一個合適的教書先生了。

「哦,就是在城南關家教書的一位祝先生。我听說,這位祝先生學問好,教書也教得不錯,關家有幾個孩子也很頑皮,但在他手底下,也都被教得服服帖帖。我想啊,恆兒這孩子生性淘氣,已經氣走了好幾位先生,得找個厲害些的人來管著他,所以,我打听來打听去,這位祝先生最合適了。只是,他現在關家教書,不知道肯不肯來這里,所以,我想請二少夫人出面,去請他一下。」

謝錦書一听,當即推辭︰「這可不太好辦。既然這位祝先生已經在關家教書,那麼我們請了他來,給關家也不好交代。」

高姨娘央求道︰「二少夫人,這件事情就全拜托你了。恆兒這孩子你也知道,不是什麼人都服氣的,這次啊,我好不容易才打听到這位祝先生教書教得好,所以,這才來求二少夫人,要不然的話,我就不張這個口了。本來,我想自己去請的,可是,你也知道,我只是個妾,在外面說話沒什麼分量,人家也不一定會搭理我。你是定國公府的當家夫人,你去一說,保準那祝先生會答應的。」

怕謝錦書不答應,又說︰「我知道,以前我得罪過二少夫人,這次,二少夫人不肯給我幫忙,也在情理之中,我也怨不得別人。只是,這些天老爺和二少爺在衙門里忙得不可開交,夫人又病著,我思來想去,也只有二少夫人你出面去請這位祝先生最合適,我為了孩子的前程,也只好厚著臉皮來求你。你要是答應,我自會感激不盡,若是你不答應,我也不埋怨你,只當恆兒沒這個運氣。」

謝錦書被將了一軍,左右為難。半晌道︰「好吧,那我去試一試,但是,能不能請得來,我也不敢肯定。」

高姨娘喝了一口茶︰「如此,就麻煩二少夫人了。」

第二天,謝錦書派了一個機靈的小廝,到城南關家去打听那位據高姨娘說很會教書育人的祝先生的情況。

這關家也是京城的一個大戶,祖上做過翰林,但是後代們都不太喜歡讀書,于是改作生意,雖然資產不如趙百萬家那樣雄厚,但屬于那種不張揚不露富的殷實之家。他家里有幾個孩子,從五六歲到十三四歲不等,關老爺特意請了一位教書先生來,希望這幾個孩子能成龍成鳳,進入仕途,走上正道。

謝錦書覺得高姨娘給自己出了個難題,挖人牆角這種事情,其實是不應該做的,可是,為了讓李恆能修成正果,不得已,只能硬著頭皮來試試。實在不行,就出高價好了,反正為了李恆能成器,定國公是舍得花銀子的。

小廝回來說,那祝先生大名叫做祝天明,在城南一帶的確很有名氣,大家都說他不僅學問高深,而且剛正不阿,對待十分頑皮甚至頑劣的學生,毫不客氣,連關家有名的小霸王——關老爺的大孫子——都對他懼憚三分。

謝錦書又問︰「那祝先生是住在關家嗎?」。

「不是。祝先生還有一個老母親,雙眼失明,母子倆住在離關家不遠的一個會館里。關家老爺曾經邀請他們母子到他家里去住,說反正他們家空著很多院子沒人住,而且住在關家,他們也好替祝先生照顧他的瞎眼的老母親,可是祝先生拒絕了。」

「哦?為什麼這位祝先生不去關家住呢?」

「據說是這祝先生不願寄人籬下。」

「倒是個有氣節的人。」謝錦書不禁感嘆道,「看樣子,這一次高姨娘找對人了,這樣的人來教三公子,一定不會錯的。」

過了幾天,謝錦書準備上城南關家去挖牆角,那個小廝又來匯報,那位祝先生其實已經離開關家了。原因是,因為他教書嚴厲,與溺愛孩子的關家少夫人起了些沖突,又加上脾氣耿直,一氣之下,不想再為五斗米折腰,當即離開關家,正在收拾行李,準備和老母親一起回鄉下去。關老爺再三挽留,可是少夫人堅決不許這個「心腸狠毒的教書匠再荼毒我的兒子」,關老爺拗不過兒媳婦,只得給祝先生多算了三個月的束脩,好言相送。豈料祝先生人窮志不短,堅辭不受,只拿了自己應得的那份銀子,離開了關家。

謝錦書感覺自己運氣未免太好,才想著怎樣去挖牆腳,牆角自己卻先塌了,當即帶著李忠和秋雲出門,去請那位祝先生。

來到會館,發現這里冷冷清清,沒住幾個人。謝錦書一想也是,但凡有幾個銀子,誰願意住這麼簡陋的房子呢?看來,這祝先生母子過得很是清寒。

謝錦書、李忠和秋雲左右看了看,沒看著祝先生,又走到後面院子里一瞧,一個三十歲上下的男子正在捆扎一箱一箱的書。台階上,坐著一位雙目失明老婆婆。看樣子,這就是祝先生母子了。

謝錦書走過去問道︰「請問,是祝先生嗎?」。

正在捆扎書箱的男子抬起頭來,疑惑地打量著他們︰「我就是祝天明,請問三位,有什麼事嗎?」。

管家李忠連忙上前說明來意。

不料祝天明連連搖頭︰「可是我這就要回鄉下去了,何況富貴人家的孩子我也教不起,你們還是另請高明吧。」

謝錦書說︰「我們家里只有一個孩子需要祝先生來教,不會很費事的。」

祝天明冷笑道︰「但凡是請我只教一個孩子的,那這個孩子一定非常頑皮。我祝天明才疏學淺,教不了,請夫人不要再說了。」

謝錦書說︰「這個孩子,的確有些淘氣,但是,他的父親母親不會任由他胡來的,你盡管放心,這個孩子,不會太難對付的。」一面說一面在心里祈禱,但願李恆真如自己所說,不會太難對付。

祝天明看樣子真有些讀書人的倔脾氣,不再理睬他們,只管收拾行李。

謝錦書說︰「祝先生,我知道,你的老家離這里有二百多里路呢,路途遙遠,你們又無車馬,令堂行動又不方便,你這樣貿然上路,天氣又炎熱,會不會把老人家累壞呢?」

一旁的祝老夫人開口道︰「你們不用說了,我都勸了他好幾天了,可他就是不听,非要回鄉下去。我說,關家教不下去,可以換一家麼,可他說,富貴人家的孩子都被慣壞了,他教不了,還不如回鄉下去種地,省得為了幾兩銀子受氣。」

謝錦書說︰「你們老家還有什麼人嗎?」。

祝老夫人嘆氣道︰「哪有什麼人?只有幾畝薄田罷了。當初,就是因為在鄉下呆不下去了,我們才來城里找口飯吃的,可現在……」

「娘,你別說了。」祝天明很不高興地打斷母親,「兒子不會叫你餓死的。」

「可是天明啊,你這些年一直都在讀書、教書、考功名,早都忘了地是怎樣種的了,回到鄉下,你也不一定就比現在掙得多。」

「那也比看人眼色強得多。」祝天明狠狠地說了一句,拎起一個剛剛捆好的箱子,試了試捆扎得是否結實。

謝錦書說︰「這麼說來,祝先生到京城來,不只是為了教書糊口,還是為了應試?」

祝天明臉紅了,謝錦書猜想,一定是他應試多年都沒能中舉的緣故。

祝老夫人說︰「還應什麼試啊,考了三次了,榜上從來都沒他的名字。」

謝錦書明白了,這位祝先生,之所以攜老母來到京城,是盼望著有一天能金榜題名,可是天不遂人願,他考了三次都名落孫山,只得以教書糊口。但是,讀書人的清高使他不願意對那些富家公子哥兒低頭,所以,在關家教不下去了,只能回老家種地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朝小夫妻最新章節 | 明朝小夫妻全文閱讀 | 明朝小夫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