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829章 草解宜男

作者 ︰ 石晶藍

那個自稱天心的人卻說什麼‘何須梅’就是無梅,是我的名字;‘撥開日月’看見的是‘天’和‘星’,也就是天心。他這話,騙騙別人可以,騙我可不行。告訴你們,這對聯就是我老人家親自花錢請人作的。當時就只要求那個秀才嵌入‘靜棲觀’三字,根本就沒有什麼人名的。」

雷招弟道︰「不過,按照天心大叔的說法,似乎也有些道理呀。」

無玫道︰「是,這點我承認。當時我為了省錢,請的只是個落弟的秀才。這對聯的水平就不可能高了。你們看,上聯‘蔥翠’乃是兩種綠色,而下聯的‘湛’,只具有‘深’、‘清澈’的含義,不是顏色,根本就沒有對上。還有,‘撥開日月’四字不知是白天還是晚上,日月居然一塊上了。那人說自己叫‘天心’,是想用這幅對聯給自己編造一種來歷。人各有志,我們不用理他。」

雷再招夸張地驚道︰「天啊,師父的學問這麼高,怎麼不自己作幅對聯呢?」

「我有什麼學問,死丫頭。評說別人跟自己新創的難度是不一樣的。再說,我也懶得費那樣的功夫。」無玫道。

雷招弟忽然問道︰「哎,師父,皇帝住在哪兒?」

「怎麼,你們不是專程來看我的嗎,怎麼還要見那個昏君?」無玫取笑道︰「是不是想做貴妃?」

「我才不想呢」雷招弟跺了跺腳。幾人說笑著往村里走去。

一見面,溫玉華就叫皇帝動身。皇帝自幼無權,上青城山之後更是說什麼都不能做數,過慣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的日子,因此也沒多說,收拾收拾,就起駕了。

再次出來,經過村口,見到四五十名東倒西歪尚未恢復體力的啄木鳥。離眾人稍遠,是焦任慘不忍睹的碎尸。皇帝、隨行官員及大內侍衛們見了,無不驚心。

大內侍衛統領王宗浩雖然與尊重義結金蘭,與溫玉華畢竟不熟,故而也不敢出一口大氣。

溫玉華不知道雷招弟、雷再招對于雷又招、雷絕招的被禁是真的不急還是假的不急,總之覺得不能讓她們與皇帝及隨行的官員們說笑。因此,事先叫過二人,囑咐道︰「對于二位軍師之事,張永雖說峨嵋派的渡元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遠水不救近渴,我們還得自己想辦法。現在皇上一行就是我們的籌碼。閉合堂手里有軍師,我們手里有皇上。我們還消滅了啄木鳥,拆毀了杜鵑城,到時候再揚言毀滅成都,大概能夠迫使他們釋放軍師了。由于我們有可能對皇上翻臉,你二人切不可與皇上一行人說笑。最好,連話都不要跟他們說。」

于是,溫玉華帶著雷招弟、雷再招與眾人隔開一截距離,走在前面。

山路崎嶇,難進難出。水回曲折,流去流來。下山雖然不費什麼力氣,但考慮到皇帝及眾臣的體力,溫玉華也只能慢行。

當晚,回到「又一村」住下。

次日,雖然騎有馬匹,但眾人皆束馬慢行,一日功夫,只走到前山。

第三日,溫玉華沒有走通往杜鵑城的小路,而是選擇了前往灌縣的大道。由于大道平坦,行進較快,是日夜宿灌縣。

灌縣曾經全城疏散。戰爭過後,百姓陸續返回,但人口卻少了四成。此時,軍隊後軍的監軍年西津便在城中。但由于城中空閑的房間也不是很多,仍有部分後軍士兵在南北郊外扎帳宿營。

兵部侍郎武潛陽見到城內駐有軍隊,擔心皇帝安危,找到侍衛統領王宗浩商量。入夜,王宗浩即派遣丁見良、鄧游功、鄒傳富三名高手在城內和城牆上巡視了一番。回去後報告說不僅城內有兵,城外南郊北郊都有。武潛陽想,如果有變,當往東逃。一轉念,焉知東面有沒有埋伏。看來,必須在白天才能觀察出準確的情況。

然而,次日天不亮武潛陽就被喊了起來。洗漱、吃飯之後,隨即上路。溫玉華居然還準備了黃羅傘和一些簡單的行頭。想必她早就下了命令,預先就備下的。

由于連日來灌縣都有軍隊,不用鳴鑼開道,百姓也知道早早地躲避奔馬。故此,前面溫玉華等人經過之時,百姓波瀾不涼,十分平靜。然而,當百姓們見到後面的黃羅傘之後,立刻混亂起來。人們紛紛跪拜,口稱萬歲。

此時,溫玉華師姐妹在前,二十名騎兵緊跟。幾位尚書侍郎之後,才是聖駕。十大侍衛中僅存的六位前三後三,加上王宗浩則變作前三後四,維持著護衛的姿態。再後是侍服太監、普通侍衛及雜役。八十名騎兵走在最後。

出得南門,沿路均駐有軍隊。與城中不同,前面溫玉華三人經過之時,士兵們紛紛起立。有的鞠躬,有的抱拳作揖,有的就這樣站著。當黃羅傘到達之後,士兵們反而重新坐下或各自散開。在士兵的眼中,分明不知道黃羅傘的含義。

道旁出現一面將旗,說明這里有一位監軍。溫玉華、雷招弟、雷再招三人下了馬,往軍營走去。其余人等包括皇帝在內一律等候。

再次上路後不久,武潛陽突然發現道旁軍隊的士兵有很大的變化,一個個皮膚黝黑發亮,顯非四川之兵。又過了一陣,武潛陽听到士兵之間的只言片語,完全不懂,疑是蠻語。武潛陽心道︰這些士兵的來路很成問題。

一路無話,悶頭緩行。溫玉華每經過一面將旗都要停留一下,耽擱了不少時間。傍晚時,來到一處空曠的所在。

偏向道路一旁有一座稍大規模的軍營。溫玉華向軍營中人問道︰「杜鵑城就是這里嗎?」。

軍營之中一位身著將官服飾的人答道︰「回稟溫姑娘,就是這里。」

「杜鵑城里的百姓都散了吧?」

「百姓一個不落,全部散到成都去了。」

溫玉華道︰「好。你去準備一下,多搭幾座帳篷,今夜我們這隊人要住在營中。」

當初從成都上青城的時候,聖駕一行曾經途經杜鵑城。听溫玉華之言,看這片空曠之地,表明杜鵑城已然消失,百姓已經轉移成都。

趁著夕陽的余暉,武潛陽仔細望了望空地。怎麼看,也不像打過仗的樣子。武潛陽心道︰川軍到底在干些什麼?

又是一日行走。沿途依然駐滿了軍隊。越走道旁營帳的數目就越多。武潛陽粗約算了算,這麼多士兵,怕有二十來萬了吧。將軍隊沿著道路布置,是什麼意思呢?莫非僅僅是為了向皇上顯示人多?

中午,翻越金牛崗之後,眼前一馬平川,成都依稀在望。武潛陽只見目光所到之處,全是軍營。無數個攻城用的高塔星羅棋布,繞著成都直至天際。軍中旌旗不多,但由于軍隊龐大,總體數來,也不知有多少面旗子。

竟然是百萬大軍傾盡全國兵力,才能如此龐大。身為兵部侍郎的武潛陽又分明知道,眼前的確不是全國之兵。

武潛陽大驚︰四川的軍隊根本就不可能如此龐大,而且四川的軍隊又怎會進攻成都?

閉合堂使者一早就候在了轅門。

這一次的使者依然身著灰衣,卻不是前番身著灰衣之使者。多名隨從持聖駕儀仗緊隨其後。稍遠處則是與聖駕一同入川的四千禁軍。

禁軍管帶姚星村牽馬步行,也在後面。這一方面說明將軍不離士兵,另一方面亦表明閉合堂並不看重禁軍。

軍隊這邊,溫玉華先令尊重和粟玉都各率本部三千士兵抄向禁軍左右側翼,然後令萬臨山偕中軍俞常泰等將,率王濟恩麾下一千人馬迎上前去。

萬臨山並不與閉合堂常執會使者相互通名,縱馬上前就直接喝道︰「皇帝乃一國之君,焉有遣使者接回而自己安坐城中之理。聖駕儀仗和禁軍留下。你且轉回,速叫閉合堂常執會全體執事接駕。否則立馬斃命當場。」

使者雖心中不悅,但因勢單力弱,只得遵命而去。

使者走後,萬臨山先將聖駕儀仗帶到中軍,然後對禁軍進行分隊,交待俞常泰等將軍分別帶到相關的軍營。自己則將本隊士兵帶回寅支一保一甲的營地,最後才回到中軍。

一掀帳簾,萬臨山看見溫玉華和王濟恩正指點著一張大地圖在相互交談,而尊重、粟玉都二人則先行一步,已繳過令箭,正往外走。萬臨山攔住二人,道︰「尊賢弟、粟監軍,呆會兒我要向溫姑娘進言幾句,請二位留下。」

溫玉華听見此語,揚聲問道︰「萬臨山有什麼想法?」

「令箭繳回。」萬臨山先將令箭遞給溫玉華,然後退開兩步,才道︰「在下冒昧地認為,令日我們對閉合堂常執會使者的態度,有可能激怒閉合堂常執會,從而對兩位軍師不利。」

「還有什麼?」溫玉華問道。

萬臨山答︰「沒有了。」

溫玉華問尊重、粟玉都、王濟恩等人道︰「你們呢,你們以為如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