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634章 惹住朝雲

作者 ︰ 石晶藍

雷再招道︰「我想。軍隊目前因為兩個妹妹的事,就像是騎在虎背之上,左右為難。如果沒有這事就好了。因此,我建議軍隊撤開,遠離成都,那樣就輪到閉合堂那幫人不知道怎麼辦了。」

「招弟你呢,你能放心?」溫玉華問。

雷招弟應道︰「怎麼不放心。又招、絕招她們,可鬼得很哪。閉合堂那幫人沒有一上來就給她們兩刀,她們就始終死不了。大軍遠離此地,半年之後再回來,說不定她們已經做了閉合堂的首腦了。」

溫玉華道︰「再招之計,事關重大,暫時我還難定取舍。今日到來,只是看看你們。有句話,有些冒昧,不過我還是要問問你們。自又招、絕招失陷成都以來,你二人看上去怎麼不是很急呀?難道你們四人不是一母同胞?」

雷再招詫道︰「她二人比我們厲害,我們為她們著急干什麼?」

雷招弟答道︰「如果她們命喪當場,再急也沒用。現在她們當場未死,就必然不會死。又有什麼該我們急的?」

「既然你們真的不急,我也就放心了。」溫玉華道。

當天晚上。江湖營頂尖高手全體出動,由溫玉華、雷招弟、雷再招、尊重四人帶路,奔向成都,將雜政司張尚之、刑司莫正儀、醫館司荊薄野、教化司況榮河及工匠司姜百彎等官府各司要人先後擒獲。

「差農具司的魯仁壽。」溫玉華道︰「只有他不在府上。看來,很可能他就是主謀。」

次日,消息傳開不久,東面卯支七保三甲軍營回報,在東面百姓之中,就有一人自稱是魯仁壽。

溫玉華聞風而動,親自趕到東邊,立即予以擒獲。

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溫玉華這樣連抓一氣,就連應該找誰算賬都不知道了。于是,幾名監軍來到帥帳,要勸阻溫玉華。

「沒有了對頭不是很好麼?」溫玉華道︰「啄木鳥全體覆滅,他們陣腳大亂。我軍理當適時予以重擊,讓他們知道知道軟禁軍師的後果。」

監軍紀波明道︰「溫姑娘所言雖有道理,但正如溫姑娘此前說過的那樣,我軍不能終止行動,不能讓城內的陰謀者察覺我們因顧忌軍師而會接受他們的要挾;如今溫姑娘將城內的要人全部擒下,對方剩下的人如果因為膽小,就像昨日那樣,一直沒有動靜,難道我們能沖進城中挨家挨戶搜查軍師的下落?」

監軍葉新圩亦道︰「紀監軍所言極是。擒賊擒王固然是好,但是軍師在別人手中,則另當別論。」

監軍呂孝直跟著說道︰「卑職想來。他們很有可能只是指派了幾名下人照看軍師。下人不知輕重,不知道軍師的份量。倘遇緊急情況,很可能就會害了兩位軍師。」

「好了!不用說了。」溫玉華拍案而起,隨即按捺住心中怒火,道︰「我這是在向你們發火,但我恨的不是你們,而是城中耍弄陰謀之人。

「我沒有忘記,他們假借馬後袋之名囚禁兩位軍師;接著又指使我師父教的啄木鳥,擒住我軍前往尋找軍師下落的十名高手;他們抓去一名士兵,利用煙花女子,說是士兵**民女被當場擒獲;他們的重要爪牙焦任,在我與並列天下第一高手的席大猷單打獨斗的時候,背後突施冷箭。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錯,人我已經抓了。這樣做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我不及兩位軍師的謀略,也只能想到這些。而你們,身為下屬,應該想辦法怎樣補救,不應該在這危難的時候指責我的不是。我是誰,是你們的上司。是全軍的統率。兩位軍師不在的時候,我說了算。

「我這樣說,是為了全軍的士氣,為了將帥的團結。我們都不是軍師,我們需要群策群力。有好辦法,事先講出來。沒有好辦法,就閉上你們的嘴。馬後炮的話,誰都不許再講。記住了沒有?散帳!」

有好辦法,事先講出來。溫玉華說是這麼說,然而情急之下,立即遣散眾人,並沒有給眾人進言的機會。

溫玉華剛剛有些懊惱,就接到哨兵報告,說是閉合堂又選出了九名臨時的常執會執事前來交涉。溫玉華不禁松了一口長氣︰誰說抓完了,這不是又出來了麼?

溫玉華正想叫親兵同行,一轉念,覺得還是單獨到營外去談較好。于是,出帳轉到馬廄,單人獨騎往轅門馳去。

到了轅門,溫玉華喊道︰「跟我來。」九名臨時執事沒有騎馬,溫玉華只好走一程等一下。幾番反復,到遠離中軍之處,溫玉華才下了馬。

「我就是溫玉華。听哨兵說,你們是臨時執事?」

一名執事答道︰「鄙人陶三界。由于九名執事出城之後一直未返,故此選出我等九人充數。」

溫玉華道︰「是充數也好,是幕後指使也好,都沒有干系。我們的軍師在你們的手中,天朝的皇帝在我們手中。要想接回皇帝,必須先行釋放軍師。我的話說一不二。你們回去吧。」

陶三界道︰「看來溫姑娘是誤會了。二軍師功蓋日月,名震寰宇,我等布衣之輩怎敢與之留難。實因她們自己逗留城中,這才沒有出城,請溫姑娘詳察。」

溫玉華道︰「好啊。執事這麼說,臨時執事也這麼說。你們不改,我也不改。我還是那句老話,先放軍師,再接聖駕。」

「溫玉華,你也太放肆了!」一名臨時執事喝道︰「皇帝是何等身份,你竟敢挾持,莫非不怕大不敬之罪嗎?」。

聞听此語,溫玉華閃身一把抓住那名執事,又迅速回到原地,將那人擲于地上,一下子摔昏,罵道︰「皇帝怎麼了?軍師是可以把皇帝拉下馬的人。你們敢扣留軍師我就敢扣留皇帝!再說了,皇帝在青城山居住半年,難道不是你們閉合堂授意扣留的嗎?」。

陶三界忙道︰「溫玉華,你怎敢抓閉合堂的臨時執事,快快放手。」其余七人則紛紛罵道︰「溫玉華,你以為四川就你一人說了算麼?」「照你今日所為,前面的九名執事定是你抓起來了。」「依我看。昨晚張尚之他們的失蹤,你溫玉華也難月兌干系。」

溫玉華胸膛起伏,氣息難平,道︰「我說不過你們,懶得跟你們說。」一晃身形,將其余八名臨時執事全部點了穴道,然後上馬轉回中軍,叫士兵前去捆人。

臘月八日的月亮只有半邊,然而卻異常明亮。月亮的附近,不見星星,也看不見雲彩。好似白日里漫天的雲彩一下子全都躲藏了起來。就在這皎潔的月光之下,遠處忽然傳來一陣歌聲︰

溪雨急,浪花舞。爛銀盤,靜可數……

歌聲不大,顯然唱歌之人未習內功。然而因其歌聲悠揚,所有听到歌聲之人都停止了動作,減少了噪音,故此歌聲才能從遠處傳了過來。

歌聲傳到中軍帥帳,歌詞已不很清楚。就這樣,溫玉華亦覺得旋律婉轉感人,歌聲優雅動听。不由得听了進去,心情也隨著歌聲起伏、激揚和悲傷。

一曲唱罷。稍後,那人又唱起一首情歌︰

香囊暗解,羅帶輕分;退粉梅梢,試花桃樹……

雖然歌詞不清,又有些深奧難懂,然而溫玉華正當芳齡,情緒亦受到感染,听得十分專注。

良久,情歌唱完。溫玉華輕輕掀開被子,抓過一件披風披上,走出帳外。想要弄清,是誰有這麼動听的歌喉?

未等片刻,歌聲再次傳來,還是同一人所唱。但這一次,旋律卻十分古怪,歌詞亦相當含糊,不知道唱的究竟是什麼?

溫玉華仔細傾听,慢慢听出唱的是蠻詞俚語。一辨方向,歌聲卻來自成都。好哇,這是用歌聲瓦解軍心來了。

溫玉華重回帳中,點亮燭火,正式穿好衣服,準備親自到城中捉拿唱歌之人。然而,當溫玉華再次出帳的時候,卻無奈地發現,唱歌的人數急增。已遠不止一人。而且在軍隊外圍自遠道趕來的百姓當中,也有人開始唱歌。

這麼多人都在唱,就不能抓了。然而,又不能任由對方每晚都這樣瓦解軍心。看來,該是決斷的時候了。

天亮之後,閉合堂再次派出三名臨時執事來到軍營。三名臨時執事鑒于前例,未帶隨從,做好了被俘的準備。

溫玉華聞報之後,讓親兵相請萬臨山,然後轉至雷招弟帳中,帶著雷招弟、雷再招及十幾名親兵迎至轅門。

相互客套幾句,即將三名臨時執事迎至帥帳。剛一落座,萬臨山就到了。溫玉華道︰「萬將軍,過來見過閉合堂常執會執事。」萬臨山即過來行禮,三名執事還禮。溫玉華又道︰「執事既已到來,請萬將軍向皇上討個行期。」說著,擲出一枝令箭。

萬臨山接過令箭,躬身施禮︰「末將去也。」自然,萬臨山並不是前去請示皇帝,而是按照事先的約定,去請反對抓人的紀波明、葉新圩、呂孝直等監軍去了。

三名臨時執事不明就里,感到十分詫異。其中一名年紀稍長的臨時執事說道︰「想不到溫姑娘如此通情達理,善解人意。」

溫玉華道︰「是啊,人們一直都是這樣說我的。」

年長臨時執事又道︰「既然溫姑娘如此溫順可人,卻不知為何能對焦任下得去手?」

溫玉華不答,反而問道︰「不知這位執事尊姓大名?」

年長臨時執事道︰「老朽聞泗安。」

溫玉華又問︰「聞兄有三十歲了吧?」

「三十歲?」聞泗安道︰「老朽已經五十有一了。」

溫玉華驚道︰「什麼,五十一了。不可思驚,難以想象。我還以為是聞兄呢,卻原來是聞大叔了。聞大叔老當益壯,風采更勝少年,卻不知有什麼養生的秘訣?」

聞泗安道︰「嗯,這個,老朽也沒有什麼秘訣。老朽干的是體力活。這身子骨可沒歇著。說不定就是這個原因。」

「不可能。」溫玉華道︰「聞大叔一定是挾技自珍,不肯說。該不會是害怕別人也一樣年輕吧。」

「哪里哪里,」聞泗安興奮地道︰「我就喜歡吃點青菜什麼的……」

另一名執事插言道︰「聞兄不要越扯越遠了。」

溫玉華立即問道︰「不知這位大叔尊姓大名?」

這人答道︰「我叫閔福雷。」

「什麼?」溫玉華似乎沒有听清。

閔福雷重復道︰「閔福雷。」

溫玉華道︰「哦,這姓可真少見。不知是怎樣寫的?」

閔福雷道︰「外面一個門,里邊一個文字。」

「嗯,外邊一個門字,有家有戶;里邊一個文字,文采斐然。想必閔叔學有功名,已經安家立業了。」溫玉華道。

閔福雷道︰「溫姑娘說笑了。我這把年紀,我這身穿戴,自然是學有功名且已經安家立業。」

溫玉華道︰「並非只是說笑。閔叔名諱之中,福字比較常見,想必是多福多壽,福祿壽禧的意思。而這個雷字,不知怎的,我一見就非常喜歡。福雷福雷,是不是見過我們的軍師?」

「我倒是想見,可沒見著啊……」閔福雷說到這里,自覺失言,立即住口不語。

「請教最後這位仁兄的名諱。」溫玉華道。

最後這人的年紀只有二十五六歲,看其穿戴,約莫是個秀才。這人答道︰「學生覃松江。覃是上西下早的覃,松是松樹的松,江是江水的江。」

「松江,好名字。」溫玉華道︰「我曾經听人說過,奚國與契丹兩國交界的河流就叫做松花江。卻不知覃兄之名與松花江有沒有聯系。覃兄儀表堂堂,胸有韜略,若能投效我軍,積功而升,他日帶領大軍打到松花江去豈不快哉?」

覃松江正待答話,帳簾一掀,萬臨山走了進來︰「啟稟溫姑娘,皇上有旨︰今日龍體不安,不見客。」

溫玉華道︰「不見就不見,還謊稱什麼龍體不安的。今日不見,明日或許就見了,總不能一推就是一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