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612章 存養天真

作者 ︰ 石晶藍

「不錯。」匡立渚、喬中沙都表示認同。

那知。等玉門關守軍趕到武威之後,武威的官差竟然報告說匪軍剛剛離去,最多半個時辰。

「怎麼可能?」冉鄞江模了模腦袋︰「匪軍怎麼可能有這麼快?」

匡立渚問道︰「匪軍撤退的時候,是往哪個方向去的?」

武威官差答道︰「他們往金昌方向去了。」

「嘿,我們直插武威,他們也直插武威,湊一塊了。」喬中沙嘆道。

匡立渚道︰「哪有這麼巧?這說明匪軍之中有高人,事先把我們的行蹤都算準了。」

喬中沙問道︰「既然這樣,我們還追不追?」

「追,怎麼不追?難道還怕了不成。」匡立渚向武威官差吩咐道︰「叫人端水,喝水之後馬上趕路。」

其實雷又招對這邊並沒有進行什麼算計。雷又招認為,人心是善變的,建立在對方人心基礎上的算計自然也是不牢靠的。川軍在各個城市附近分別埋有伏兵,然後廣設偵騎,獲得西夏軍隊的消息之後,以旗號、煙火迅速傳遞。這樣就產生了「敵人想救哪里,我軍就先搶哪里」的效果。

武威至金昌只有一百五十里,但由于連日追趕,人疲馬乏,等玉門關守軍趕到金昌之時,匪軍又是剛剛離去。

冉鄞江道︰「天黑了。休息一下吧。」

匡立渚想道,也確實需要休息了。便道︰「匪軍先攻武威,再取金昌,必然是要走景陽,翻越祁連山。祁連山一帶,荒無人煙,我軍應立即補充糧草,明日一早,繼續追擊。」

冉鄞江道︰「可官庫糧草已經被匪軍搶了……」喬中沙道︰「冉將軍怎麼沒想到挨家挨戶地搜?」匡立渚道︰「唉,百姓要受苦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我們也是為了百姓。取之于百姓,還之于百姓就行了。」

「看見匪軍了。」循著匪軍留下的車轍蹄印,過景陽,上盤坡,匆匆追趕。剛追到松樹嶺,冉鄞江就一聲驚呼。

匡立渚、喬中沙聞聲觀瞧,也發現了匪軍。

由于山道狹窄,馬車已經無法通行,匪軍只好將糧草等物資改用馬匹馱運。卻又因為馬少糧多,需要轉運多次才能運走。並且,匪軍對于馬車也不願失去,幾十輛馬車正被陸續拆卸開來,準備運走。整個松樹嶺一片忙碌。

平地上騎兵沖鋒無往不勝,山嶺間就不行了。山道崎嶇,馬匹根本就快不起來,勢必被敵人的弓箭殺傷過半。況且,此時前方道路之上橫七豎八地堆滿了匪軍拆卸的馬車木料,也不適合騎兵沖鋒。想到這。匡立渚命令︰「下馬,借松樹的掩護,逼近敵人。」

士兵們紛紛下馬,跑步向前,然後往道路兩旁展開。看看差不多了,匡立渚親自擊響戰鼓,戰斗正式開始。

誰知匪軍竟然勇氣全無,發一聲喊,如潰堤的江水,全都跑了。西夏士兵對戰場一加清點,追回糧食約二百石,草料千余斤,繳獲騾馬十余匹,馬車八十多輛。自然,大部分馬車是拆開了的。

冉鄞江道︰「值錢的金銀細軟肯定被匪軍先帶走了。」

「匡將軍,匪軍大概是因為押運糧食,這才無心戀戰。現在正是我軍追擊的大好時候。」喬中沙道。

冉鄞江道︰「前方是湟源。過湟源之後,匪軍如果往東,必遭我軍駐成縣軍隊的夾擊。如果往西,在浩浩冰湖之上他們無處藏身,定然追上。」

匡立渚沉吟了一下︰「好。就先不管這些糧食了。山野之中,想必無人問津。趕上這些騾馬,我們繼續追擊。」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調養,四川有一萬八千多傷兵陸續歸隊,剩下一千多名重傷漢子繼續在成都養傷。

大理藉士兵南面截擊,劍南藉士兵東面阻擋,吐蕃藉士兵西面驅趕。正如雷絕招所料,很順利地,就將吐谷渾全國軍民趕上了劍閣。而在驅趕過程中,雙方士兵死傷總計不足百人,稱得上大獲成功。

因為要在冰湖決戰,大理、劍南藉士兵衣裳較為單薄,需向民間收購棉花布匹,讓百姓廣做軍衣,耗費時日,不能立即投入戰斗。只好由吐蕃藉士兵搶先追擊了。

有效的合圍,在于行程準確,而行程的快慢則取決于雷絕招所率四川藉士兵退卻的速度。但雷絕招所率四川藉士兵急退之時,卻並不等于說吐谷渾軍民就一定會傾力追趕。必須施予一定的壓力,必須確保才行。為此,吐蕃藉士兵在王濟恩的率領下,一旦發覺吐谷渾稍有停留,就立即給予不懈的打擊。

這種打擊,在劍閣以前是比較有效的。然而,當吐谷渾軍民上了劍閣之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劍閣之前的驅趕,主要是放箭。而吐谷渾軍隊亦放箭還擊,邊射邊退。上了劍閣之後,吐谷渾士兵守住險要的地形。還擊是比以前少了,但就是不退。

王濟恩認為,此次的驅趕與一般的進攻不同。一般的進攻,真的要拿出包抄迂回的辦法,以奪關斬將為首要任務。而驅趕就不同了。驅趕主要是不能讓對方在原地舒舒服服地停留,不間斷的滋擾最為重要。因此,在王濟恩授意之下,吐蕃三將帶領士兵,晝夜不停地輪番攻打。

如此這般,一連打了三日,吐谷渾士兵依然堅守劍閣不退。「零零星星的,射一些火箭上去,讓他們救火。」王濟恩又生一計︰「注意不要放多了,別真的燃起來了。」

火箭進攻之下,吐谷渾士兵果然大亂。既然這麼輕松就能起到擾敵之效,王濟恩就撤下許多士兵,輪流休息,培養精神。

然而,吐谷渾數十萬人馬亦非易與之輩。雖不說人才濟濟,卻也有幾位高人。當晚,吐谷渾武術教頭付芷江、薩靖西趁著夜色,從山路繞過戰場,襲擊了吐蕃藉士兵的營盤。

這二人。專挑大帳下手,出手狠辣,絕不留情。吐蕃藉士兵被殺四十余名,其中還有一名管帶。等到營地鼓噪起來之後,付芷江、薩靖西卻憑著高妙的輕功,先行退走了。

這下可難了。

要對付這種武功高強之人,就不能讓士兵睡覺。但這樣一來,擾敵就變成自己被擾了。

江湖上已有二十七個門派共五百多名高手襄助川軍,次主力軍這邊亦有十名。這些不算,還有尊重和萬臨山二人,也能退敵。但此時。吐蕃藉士兵軍隊之中,卻一位也沒有。

王濟恩想到︰別人掛一漏萬,小姑娘掛萬漏一。這一漏,卻是要命得緊哪。當然,如此局面,自己事先也未想到,不能全怪軍師。只不過,這也說明了雷絕招其實也高明不到哪里去。

只好硬撐了。加上大理、劍南藉士兵在內,二十五六萬人輪番上陣,硬撐也是撐得過去的。不睡就不睡吧。

王濟恩想到這里,吩咐親兵道︰「去,請三位將軍過來,灑家有要事相商。」

「是。」親兵往外便走,差點與進帳之人撞在一起。

來人一手掀簾,一手按住親兵的肩膀,輕聲道︰「站穩了。」同時身子一側,後面又跟進兩位。

王濟恩定楮一看,進來的卻是雷招弟和雷再招兩位姑娘。後面一位氣宇軒昂的老者,卻未見過。

「公公,這位是冰原派的水望潼水師父。」雷招弟介紹道︰「他也就是萬臨山的師父。」雷再招卻道︰「王公公沒有猜到我們要來吧。」

王濟恩一下子納悶了︰這怎麼就像及時雨一樣,正想它,它就來了?看來,對雷又招、雷絕招二人絕不能小覷。

通過這三人,王濟恩得知了雷又招定下的進湖時間。略加盤算,已迫在眉睫。但王濟恩還是按照一貫方式,慢吞吞地將軍情介紹了一番,最後才道︰「有請三位明晚先發制人,搶在吐谷渾刺客到來之前,先行襲擊他們的營地。」

雷再招問道︰「我們現在就去,可不可以?」

「現在,天已經亮了。」水望潼代為答道。

次日黃昏,雷招弟、雷再招、水望潼三人如期出發。上了劍閣之後才知,吐谷渾軍民早就撤了。

吐谷渾對于四川藉士兵的追擊,固然出于自身原有的意願,但對于吐蕃、大理、劍南軍隊的驅趕,亦十分的反感。

在吐谷渾看來,四川的肥肉部分已被吐蕃、大理、劍南這些列強所瓜分。就剩這麼幾萬士兵的骨頭部分,已沒有多大油水。只是迫于形勢,不得不追而已。

先頭部隊在望子關附近與川軍接了一仗,試探性的,雙方都沒有多大傷亡。這時,吐谷渾軍民在劍閣至沙州一帶,前後皆為易守難攻之地形,形勢十分有利。

吐谷渾國王當即下令,前後堅守。對于前面的川軍,讓西夏軍隊與川軍消耗,然後自己再去收拾殘局。對于後面緊跟的吐蕃、大理、劍南軍隊,則利用劍閣的險阻,予以阻擋。

誰知,川軍在接戰的次日,竟往望子關內急急退去了。

吐谷渾君臣商量之後認為,由于川軍在南方屢戰屢敗,由北往南的交戰中川軍士氣不足;又因為他們尚未在北方敗過,由南向北的攻擊,川軍仍有一些戰斗能力,所以才突破了望子關。另一方面,望子關之後,是西夏月復地,西夏軍隊堅守望子關,不放外敵入內,自然正確;但是,西夏全軍二三十萬人對川軍四萬,以眾擊寡的優勢在望子關那種狹窄地帶根本就顯露不出。故此,若西夏軍隊虛守望子關,有意放川軍進入,也是符合兵法的。

照此推論,川軍過了望子關之後,立即面臨著西夏軍隊的堵截。吐谷渾軍隊應該順勢掩近,待機消滅月兌離大軍的小股川軍,繳獲其輜重。同時,還可以掩護本國民眾,沿著軍隊的側翼,繞道岷縣,經臨洮、湟源,取道湟吉卡孟冰湖回到柴達木盆地。

于是,吐谷渾將所有軍隊調集在前方,傾力前追。

過望子關之後吐谷渾才發現,西夏軍隊只是在成縣、禮縣、武山一帶遙取守勢,川軍則早已北上。此時吐谷渾軍隊的位置十分尷尬,西北是川軍,東北是西夏軍,南面還有吐蕃、大理、劍南軍隊。為防變生不測,吐谷渾軍隊馬不停蹄,只好追出,隨後的百姓更如驚弓之鳥,不敢稍作停留。

還好,西夏軍隊沒有旁敲側擊。

過黃河之後,上了山路,離開了西夏的疆域。此後,越走便越接近自己的老巢,吐谷渾軍民慢慢放下了久懸的心。

八月一日,先頭部隊經過湟源之後不久,追上了在冰湖邊停留的川軍。登高遠眺,看見川軍為了防止冰面路滑,正在用布帶綁扎馬蹄。

在冰湖上行走,吐谷渾大部分人不覺困難。冰湖上交戰,川軍必敗。此時的川軍,已是囊中之物。

先頭部隊沒有行動,停了下來,等待後援。

下午,吐谷渾國王到達之時,川軍已開始向冰湖湖中進發。

走吧,走吧,去享用冰湖的寒風吧。吐谷渾國王決定不追,就地宿營。晚飯後,又到了一些重要的謀臣。謀臣們與吐谷渾國王商量之後,決定次日一早,軍隊直接往冰湖的西邊進發。兩日之後到達湖西,沿湖岸向南北迅速展開,反向包抄川軍。百姓跟隨軍隊前進,在湖心塔烏山住下,響應軍隊的行動。

成縣,位于天水與望子關兩地之間。它東拒天朝關內,南擋天朝四川,十分的便利。近年來由于回紇國勢弱,西夏取消了靖遠一帶的重兵布防,將軍隊的重心移到了成縣。

西夏國除了各地鄉勇捕快官差之外,常規軍隊有二十五萬余人。由于近年東面形勢吃緊,西夏國王下令,由蕩寇將軍匡立渚率兵五萬,駐守玉門關,防備龜茲和高昌兩國;其余二十多萬則全部駐守成縣,重點防備天朝四川的進攻。

是故,西夏成縣的軍隊不僅在人數上佔到多數,人才上亦為一時之首選。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