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581章 平生丹素

作者 ︰ 石晶藍

世間事,並不是別人做出了樣子。自己就能夠學來。吐蕃的軍政,實際上是軍佛政。若要照四川的樣子進行分離,誰來統領全局,誰來負責軀干?權力分散固然不願,人才不足事亦難成。此外,將在四川高產的糧食移栽吐蕃,盡數不佳。而四川良種之一的佔城稻,還只是出自越南的下等品種。看來,要真正領會興邦之道,實非一早一夕之功。

子虛十三年,谷卡巴完全喪失了向四川學習治國之道的信心。然而,當谷卡巴再次準備進兵的時候,卻發現西夏、大理、吐谷渾等國礪兵秣馬、枕戈達旦。垂涎三尺之意,均表露無遺。

此時,谷卡巴對于四川,要的已不是佔領,不是掠奪,而是政要人物。故此,谷卡巴拜釋迦桑布?達賴為先遣營元帥,拜洛追堅參、本欽、班智達等人為大將,點兵十萬。攜帶直接購買和經西夏轉手後購買的足夠大軍吃上三年的近百萬石糧食,秘密駐扎四姑娘山上。

谷卡巴交待,除了對吐蕃本國的防備之外,要盡量推遲介入諸國對四川的戰爭,避免消耗;但在四川大廈將傾之時,一定要率先沖進成都,活捉四川政要首腦。

四姑娘山高聳入雲,終年冰封雪蓋,雲遮霧繞。釋迦桑布的大軍在上面吃著四川出產的糧食,虎視著四川。

兩千余里川蕃道,偵騎隊返回時用了十八天。若由武林高手單人獨行,則只需十天。但大軍不同,大軍行進要用四十天。

按照谷卡巴的部署,通麥和四姑娘山每日互遣小兵聯絡。三月下旬,聯絡中斷。月底,四名小兵齊至通麥,帶回了四川雷又招大軍進軍吐蕃的消息。

在八美附近一個叫做協德的地方,一個小兵正好遇到雷又招大軍自刺巴龍轉出,當即便躲藏了起來。兩日後,大軍過完,小兵亦增至三人。然後,三人抄小道急速趕路,又追上了一人,故此四人齊至。

小兵趕路,雖比大軍快捷,但由于走的是翻山越嶺的小道,故此也快不了多少。也就是說。雷又招馬上就要兵臨通麥了。

與此對應,消息也傳到了四姑娘山上。由于八美距四姑娘山只有四百余里路程,故早在三月中旬,小兵就報至釋迦桑布軍前。

釋迦桑布立即召集洛追堅參、本欽、班智達三位大將緊急蹉商對策。

四姑娘山,位于小金與汶川交界之處,距灌縣二百余里路程。而灌縣離成都卻只有一百二十里地。所以,算起來,四姑娘山應屬于四川的近畿。

深入敵國月復地,周圍有許多敵國城邑的地區,在軍事上把它叫做重地。奮力疾戰才能夠生存,不奮力疾戰就會全軍覆沒的地區,叫做死地。像四姑娘山這樣的,離開本國,進入敵國近畿作戰的地區,兼有重地和死地的特點,軍事上就叫做絕地。

凡是在敵國境內作戰,普遍的現象是,進入敵境愈深,軍隊就愈是團結警惕;進入敵境愈淺,部隊就愈是松懈渙散。因為士兵的心理就是這樣︰被圍困就會堅決抵抗,迫不得已就會拼死奮戰。身處絕境就會听從指揮。

軍隊深入敵國,官兵就會高度警惕,行動一致。把軍隊投入無路可走的境地,他們只能死戰而絕不可能後退。只能死戰而最終有可能不會死,就能使士卒竭盡全力。因為,士卒陷入絕境,就會無所畏懼。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軍心反而會更加穩固。愈是深入敵境,愈是更加警惕,迫不得已就只能拼死戰斗。這樣一來,就能做到不需整治督促,士卒就知道加強戒備;不需號召強求,士卒就能完成任務;不需嚴加約束,士卒就能親密團結;不需三申五令,士卒就會遵守紀律。從作戰的命令發布之日起,士卒們白日涕沾襟,夜晚淚滿面,一旦投入絕地,置身于無路可走的絕境,反而人人都變得英勇無畏了。

指揮三軍,就像指揮一個人的手臂一樣。調動他們去作戰,不需要告訴他們全部的計劃;讓他們去爭取有利的形勢,而不需要對他們指出其中的危險。將他們置于絕境,然後讓他們自己去求生存。把軍隊陷身于危險之中,才能鼓舞士氣,精誠團結,上下一心,轉敗為勝。吐蕃贊普谷卡巴秘密安置十萬大軍于四姑娘山上,實是深得兵法的精要。

現在。釋迦桑布與洛追堅參、本欽、班智達三位大將就非常團結。在四姑娘山這個特定的地方,以往的些許摩擦,誰都不在意了。

釋迦桑布?達賴開門見山,首先說道︰「據探馬回報,四川大軍排成四列行進。小兵潛伏了兩日,大軍方才過完。照此推算,川軍兵力定然不下十萬之眾。據我們以往偵察得知,川軍總兵力本來就只有十萬。如今傾巢而出,突襲我國後方,事態非同小可,我軍斷不可坐視不理。不知三位將軍有何良策?」

「啟稟元帥,正所謂‘知己知彼,方才百戰不殆’。我們首先應該弄清楚川軍究竟想要干什麼。」洛追堅參首先道︰「依卑職看來,川軍定然已經探知我軍的所在,而且誤以為我軍就是吐蕃的主力,想避開我軍鋒芒,這才奇兵突襲,直插我國後方。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我國還有贊普的二十萬大軍在通麥恭候大駕。故川軍此舉,對我國根本無關痛癢。」

本欽接過話頭︰「我來說兩句。咳,嗯。川軍以四路進發,可見行軍之急速。川軍過完之後,探馬趕上四姑娘山。歷經四百余里。與此同時,川軍依然向通麥行進。我軍若是現在就兼程追擊,算起來,已經差了八百里了。按每日縮短五十里計算,需要半個月之後才能追上。而那時,川軍早就到了通麥。追擊,也就起不了什麼作用了。所以卑職認為,川軍這次繞道迂回的目的,肯定就是為了防止我軍的尾隨追擊。」

班智達道︰「卑職以為,四川此番全軍突襲我國後方,根本就是自投落網。我們應該利用四川後方空虛的大好時機。即刻拔營,兵分兩路。一路沿川蕃道追擊,至通麥城外,與贊普的二十萬大軍前後夾擊川軍;另一路則直取成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四川的根本之地一鍋端了。何去何從,還請元帥定奪。」

洛追堅參道︰「班智達所言,甚有道理,但似乎還有些缺陷。從四川這個方向攻到通麥城外,右邊峭壁之上是高聳入雲的雪山,左邊懸崖之下是怒濤翻滾的寒江,道路十分狹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四川的大軍根本就施展不開。川軍如果想要繞道,南有墨月兌,北有普拿,都是一等一的絕地,也休想繞得過去。而且贊普守軍有二十萬,川軍卻只有十萬,也是我眾敵寡。通麥城完全可以說是固若金湯,沒有絲毫危險。

「我軍若是兵分兩路,其中一路,奔行三千里,只是為了取得夾擊川軍的效果,能夠得到的好處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倘若再有其他意外,還有可能得不償失。所以,卑職認為,分兵兩路不如合兵一路,盡全力攻佔成都,方為上策。」

本欽道︰「洛追堅參此言甚是。臨行前,贊普交待我軍,要活捉四川政要首腦人物。如今四川軍隊傾巢而出,等于是給了我們一個大好的機會。我軍完全可以快速攻入成都,待捉住張永、張尚之等一干要人之後,立即回師吐蕃。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與大理、西夏、吐谷渾等國交戰,避免消耗;另一方面,仍可以夾擊偷襲通麥的川軍。」

班智達道︰「本欽這個方案完全可行。真是一人計短,兩人計長。元帥,你看,還有沒有什麼遺漏之處?」

釋迦桑布?達賴元帥略為沉吟,在腦中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後才道︰「好。班智達,你先帶一萬人馬下山,守住山口。本欽,你帶五萬士兵隨後攻取灌縣。洛追堅參,你跟隨本帥,率剩下的四萬人馬,押運糧草輜重,明日清晨出發。那時,如果本欽已經攻下灌縣,我們就直取杜鵑城。班智達待糧草輜重過完之後,至灌縣接替本欽進行防衛。本欽則趕到杜鵑城與我們會合,然後我們以杜鵑城為據點,兵發成都。」

是時子虛十四年三月十九。

三月二十八日,吐蕃駐扎在通麥的守軍同樣得知四川雷又招大軍進攻的消息。但由于通麥城位于吐蕃境內,將士們只知道建立功勛,感覺不到危險的逼近,是故紀律松弛,軍心渙散。軍前會議上,還發生了爭吵。

大將根敦搶先說道︰「我吐蕃大軍,能攻善守,掃蕩千里,威震四方。現在我們還沒有打四川,反倒是川軍來進攻我們,太不像話了!氣死我也,氣死我也!若不將他們打個落花流水,怎麼咽得下這口惡氣。贊普,只要你一聲令下,我立馬去取川軍元帥的首級來給你祭旗。」

八思巴?班禪干咳兩聲,道︰「將軍稍安忽躁,切莫激動。古人出兵,都要先在朝廷仔細商議,斟酌形勢,直到有勝利的把握之後,這才出兵攻擊。現在川軍忽然攻到通麥,而事先卻並沒有任何征兆,說明川軍統率之人也不簡單。若不多加盤算,僅逞匹夫之勇就急于出兵,到時候損兵折將,豈不反而挫傷了我軍的士氣。」

根敦怒道︰「班禪別駕休要長他人的志氣,滅了自家的威風。別駕怎麼見得我就一定會輸給川軍?論地形,我軍比川軍熟悉;論氣候,我軍比川軍適應;論單打獨斗,二十余年來,我從來都未逢敵手。兵書上說,凡是搶先佔據戰場的,便有了主動的優勢;凡是落後趕到戰場倉促應戰的,就處于被動疲勞的劣勢。現在川軍自千里之外趕來,還未到達,我軍就獲得了消息,正好可以趁機設下埋伏,等候川軍,難道還會反而誤中川軍的什麼奸計不成?」

八思巴卻不急躁,依然漫聲說道︰「通麥城外五十余里山路,兩邊是懸崖峭壁。峭壁這邊,山勢陡峭而整齊,一眼就可以望見千丈之高。山上冰雪覆蓋,草木不生,根本就藏不住人。懸崖這邊,就算是派兵下到江邊,到時候上不來,也是全然無用。將軍若要搶先佔據戰場,就只能在道路中央等候,就只能使川軍警覺,從而打草驚蛇。」

根敦依舊不服氣,說道︰「兵書上說,必定會與敵人交戰的時候,如果敵人剛剛來到,陣勢未定,隊伍不整,就應該搶先出兵快速攻擊敵軍。現在川軍自遠方而來,不知道這里的地形,也不知道這里駐扎有大軍,必然只是行軍時候的陣勢。我軍當然應該先發制人,給他們當頭一棒。難道別駕是要等川軍發現我軍,排好陣勢之後才出兵嗎?」。

八思巴停了一停,還朝根敦點了兩下頭,讓根敦不明白自己的意思,然後端起茶,喝了一口,才道︰「大軍交戰,涉及到千萬人的生死,我們應該小心謹慎,考慮周詳。萬不可草率行事。如今不可以攻擊川軍的原因有四個,我軍不適宜出兵的理由有三條。若這些都不知道,便是將士卒的性命視作兒戲了!」

根敦大怒,喝道︰「有四,有三,共有七了?就這麼一點小事,原因、理由就會有如此之多?」

八思巴不屑地道︰「將軍有勇無謀,當然不知。說與你听,可能你也听不懂。到底有沒有七個,且容我慢慢道來,憑贊普一言而決。」

「好,騾子還是馬,快拉出來騮騮。」根敦喊道。

八思巴似乎覺得自己剛才有失風度,起身向贊普谷卡巴行了一禮,轉過身來,回復到最先那種慢慢的腔調︰「首先,川軍大舉攻入我國,士氣正旺,此時交戰對川軍有利,這就是第一個不可攻擊的原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