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無用

作者 ︰ 石晶藍

「什麼,她還能微笑?」萬臨山嘆道︰「唉。愚兄如果是她,只怕早就哭得死去活來了。」

尊重頓時來了精神︰「這麼說,萬兄一定是听到了什麼?是不是溫姑娘無意之中透露了什麼消息?」

「不。」萬臨山搖搖頭,道︰「愚兄我適逢其事。事情的原委,愚兄本來就一清二楚。」

尊重忙道︰「是不是有什麼重大隱情,快給我說說。」

萬臨山只道︰「相信我,別再為難溫姑娘了。」

「難道以我們兄弟的情份,萬兄也不能說麼?」尊重道。

萬臨山躊躇了一下,道︰「不知軍師的去向,我軍士氣不振,武川一仗有可能戰敗。如果戰敗,我軍九十五萬將士最多只會有十萬人送命。如果知道了軍師的去向,我軍則全軍覆滅。就這麼簡單。」

「這是什麼道理?」尊重道︰「怎會有這樣的事?」

萬臨山拍拍尊重的肩膀,道︰「還是那句老話︰相信我。勸勸有交情的其他監軍,不要再為難溫姑娘了。」

「既然萬兄這麼說,」尊重道︰「我試試看吧。」

七月十日,溫玉華手持帥印再上點將台。

溫玉華解開外面的黃緞,將帥印托于左手,道︰「各位,根據和親隊伍的行程推算,今日若不點將。我軍就有可能貽誤戰機。各位也不用再問了。不該說的話,我是一定不會說的。仗,我卻是一定要打的。只要各位還願意听從我的號令,就必須委屈一下,打這場莫明其妙的戰爭。我現在就要正式點將了。哪一位不願意听從我指揮的,請先到台上來,接過我手中的帥印。」

眾人此時本來又準備了很多問題要逼問溫玉華,但若說接過帥印,倒是誰也不敢。台前頓時鴉鵲無聲。

溫玉華等了片刻,喝道︰「點將開始!」旁邊的士兵立即擂響戰鼓。萬臨山對尊重的一席勸解算是白費了。

硝石、煤炭和毒草三者,前兩者已然找到。四十萬顆霹靂彈也已制成。毒草找到一些,但數量遠遠達不到要求。經請示溫玉華之後,付晉寧改用鹽巴泡制,制成兩萬斤咸味瓜籽。

當日,全軍再一次調整隊形,並分發霹靂彈、弓箭等物資。次日正式出發。

按照溫玉華的部署,全軍分為七個編隊。以目的地武川為基點,分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及東、西等六隊各十五萬士兵,共計九十萬;剩下五萬兵馬則負責遠南阻截。

尊重、王濟恩帶領東北、西北隊自前河、興順西一帶出發,往東偏北方向行進,經烏克忽洞、二分子再轉向東南,在烏蘭圖格一帶分兵,尊重部隊屯兵于武川東北的小文公,王濟恩部隊則駐扎于武川西北的紅山子。

神機營因為有運送葵花子的特別任務,沒有列入編隊。神機營與粟世雄、呂孝直、紀波明所帶的東隊、東南隊、西南隊自東河、石拐礦、新民堡一帶同時出動,往正東進發。經過賽馬場之後,神機營轉道北上。將葵花籽送至武川。粟世雄、呂孝直部隊則繼續東行,至羅家營分兵。粟世雄部隊往武川正東的哈樂進發,呂孝直部隊則屯兵于武川東南的羅家營附近。後面的紀波明部隊到達武川西南的賽馬場之後便停止前進。

敖聞喜所率的西隊因為進兵距離較短,緩一日自昆獨侖召一帶北上,經固陽轉東,伏兵于西烏蘭不浪附近。

萬臨山則率領遠南阻截隊自楊家壕一帶南下,經東勝轉向東南,斜插清水河。這樣,無論和親隊伍從泉子坡或者自水泉北上,都能截住。

阻截這邊,由于和親隊伍有相應的儀仗,並有百余名陪嫁百姓相隨,能夠很容易地將和親隊伍與一般商旅區分開來,故此溫玉華未加叮囑。

包圍這邊,除了約定時候同時合圍之外,溫玉華特別囑咐,由于四十萬敵軍規模龐大,六支部隊勿須完全合圍。編隊與編隊之間,編隊內部各營之間,都可以適當保留空隙。只要空隙之間的距離小于兩箭範圍,弓箭能及。就行了。此外,由于並非殲敵之仗,溫玉華要求各隊的最前端排列成鋸齒形狀,一方面利于穿插跑動,相互呼應,另一方面便于敵軍前來交涉投降事宜。

刺殺又稱為暗殺,指在敵人不甚防備的情況下針對敵方首腦等關鍵人物的行動。此時大軍對陣,不宜采用。故神刺營高手被分派至各個編隊,主司聯絡和緊急傳信。同時分派的,還有陸通光、黨稷山、曹玉田等負責上陣殺敵的將軍。

大漠初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風語惡語花掩耳,煙雲長舌月攢眉。

經過大飯鋪之後,萬臨山下令換旗。將所有軍旗、將旗全部撤下,只保留變色布制作的無字隊旗和傳令旗。然後才進軍清水河。

清水河是一座小城。因其位置臨近邊關,飽經戰火蹂躪,相當破敗。萬臨山率兵進城之後,將城內原有的官差衙役全部抓住,關了起來,然後全城戒嚴,嚴禁百姓走動。隨後,命刁思順、韋富陽兩將率一萬兵馬駐扎在城外東北,命單柘林、路崇明兩將率一萬兵馬埋伏在城外西南;又命回紇陰山派苟西銘、關內崆峒派邢德化偵察南面的水泉,命高麗長白派牟句容和河南雲台派鐵通元偵察東南泉水坡。並約定,待和親隊伍一到,自己與芮撫遠、岳彰武等將率兵出城,迎面擋住;其余兩路則從側面包抄,務必將其團團圍住。

次日,七月十五日,就傳來了和親隊伍的消息。好險。要是再晚上兩日,就錯過了。

十六日,萬臨山端坐城樓。將近午時,才望見和親隊伍的影子。

和親隊伍離開京城之後,西至洛陽轉北,于祁縣折而西行,再經離石北上,走的乃是水泉這條路。

原定征集一百名各業百姓陪嫁,由于官府補貼豐厚,應征者超過千名。最後,官府從中選取了三百名。

遠遠望去,東突厥大將查迪口率隊先行。天朝鼓樂隊之後,便是公主的鸞駕。單于呼韓邪則走在鸞駕的旁邊。其後是天朝隨行的官員及其侍從,再後則是三百多名拖家帶口的百姓。東突厥將軍塔爾根率百名東突厥騎兵走在最末。

萬臨山待和親隊伍距離城池一里左右距離,才下令擂響戰鼓。城門打開,三萬士兵蜂擁而出。萬臨山、芮撫遠、岳彰武滯後而出,通過士兵們閃開的空隙,馳向隊伍的最前面。

東突厥大將查迪口立馬喝問︰「你們是哪一盟的隊伍?」

萬臨山不答,招了招手。傳令兵將令旗一舉,頓時殺聲震耳,埋伏在兩側的兩萬士兵在刁思順、韋富陽、單柘林、路崇明的率領之下沖將出來,一下子就將和親的隊伍圍了個水泄不通。

萬臨山一擺手,士兵們再次擂響戰鼓。然後按照事先的約定。鼓聲一停,全部禁聲。萬臨山右腳一敲馬月復,戰馬走出幾步,突出于隊伍。萬臨山向查邊口一指,喝道︰「爾等野獸,已被我大軍困住。可要作困獸之斗乎?」

查迪口大怒,咆哮道︰「無知匹夫,膽敢辱我!竟然不知我巴林左盟查迪口的名頭。」手持宣化斧,打馬奔將過來。

萬臨山也不多說,只催馬迎上前去。兩騎將近,查迪口不守自身。雙手持斧,以泰山壓頂之勢劈向萬臨山。萬臨山將鋼槍橫持在手,自下而上,喝一聲「開!」格向大斧。

地上交鋒所用大槍的槍身因為要講究彈性,講究招數變化,一般為木制。馬上交鋒則因為勢大力沉,只能用鋼制槍桿才能進行格當。

「當」的一聲,大斧被萬臨山格開。而萬臨山亦感虎口發麻,鋼槍險些月兌手。兩馬交錯而過,乃第一回合。

交手一招,萬臨山對查迪口心生佩服。心道,這東突厥稱雄北方多年,其將領果然有些本事。

打馬回旋,萬臨山重新沖向查迪口。這一次,萬臨山打定主意,要先發制人,攻防互換。當兩馬接近之時,萬臨山雙手執槍,「攔」、「拿」之後,右手猛推,一直推至左手。這時,萬臨山雙手都握在槍桿的末梢。整支槍桿的長度,再加上萬臨山身子的前傾,使得攻擊範圍頓時擴大了兩倍。

那知查迪口對萬臨山的大槍根本置之不顧,以攻對攻,向萬臨山劈來一斧。萬臨山若不變招,雖然大槍能夠搶先刺中查迪口,但自己也難逃一斧。

萬臨山勝券在握,不願與查迪口兩敗俱傷。當下急抽大槍,格擋大斧。

「當」的一下,再次格開了大斧。但由于萬臨山身形不正,難當大斧的巨力,身子從馬上栽了下去。

好個萬臨山,身在空中,腳一勾,勾住了馬鐙。兩馬交錯,萬臨山被戰馬拖開。然後萬臨山將大槍在地面一鑿。借力又上了戰馬。

萬臨山拉馬回轉,反手往背上一掏,箭囊里還有兩枝箭。萬臨山將箭夾于指間,張弓搭箭,再次沖向查迪口。

因弓箭能夠及遠,這一次查迪口就不能以攻對攻了。查迪口只好將大斧掛在鞍頭,抽出腰間佩劍,準備擋箭。

萬臨山瞧得分明,兩馬奔近,萬臨山適時嗖嗖射出兩箭。查迪口也非弱者,兩箭都一一擋開。然而,查迪口萬萬沒有想到,萬臨山在射出第二支箭之後,立即棄了弓箭,和身撲出,竟然在兩馬交錯之間換馬。

查迪口剛剛格開第二支箭,眼前一黑,佩劍被萬臨山夾手奪過。隨即,萬臨山扔去佩劍,雙手合圍,抱住查迪口,使勁一箍。喀喳喳一陣輕響,查迪口肋骨紛紛斷裂,鮮血和著早飯,噴了萬臨山一臉。

萬臨山馳回己方陣前,將查迪口仔細放于地上。抹了一下臉,吩咐親兵道︰「他的肋骨斷了。叫軍醫為他療傷。」

東突厥單于呼韓邪此番南下天朝,隨行只帶了查迪口和塔爾根兩將。其中,查迪口的武功遠勝于塔爾根。查迪口已然戰敗,塔爾根上去必然也是送死。于是,呼韓邪一催戰馬,走上前來。

「我,東突厥單于呼韓邪是也。請問你們是哪個國家的軍隊?」

萬臨山迎上前去,答道︰「我們的軍旗上寫得明明白白,單于明知故問了。」

呼韓邪早就看見對方軍旗無字,听聞此語,重新又看了一眼,道︰「既是如此,將軍的姓名我就不請教了。不過,將軍將我們團團圍住,意欲何為,還望告知。」

萬臨山心道,真實的原因可不能說。當下朗聲道︰「告訴你我的姓名,卻也無妨。我姓萬名臨山,萬臨山是也。」這樣說,是假定雷家四女就在和親隊伍之中,是為了讓她們听見。「今日將你們包圍,意欲何為,我們還未打定主意。單于若想突圍,是沒有用的。只要你不突圍,三五天之內,我軍暫時不會進攻。」

萬臨山說完即退,呼韓邪愣在當場。

隨後,萬臨山下令,各部略微退開,放松包圍圈,讓和親隊伍能夠扎帳宿營、埋鍋造飯。

武川是一座只有千余戶人家的小城。由于東突厥百姓大都過著游牧生活,居無定所,千余戶小城也能算作大城。

武川地處交通要道,居民相繼定居,人口逐年增加,城鎮自然形成,因而沒有城牆。

東突厥四十萬大軍便盤踞于此。

在別國看來,東突厥軍隊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實際上,它卻是一支聯軍。東突厥內部又分為巴林左盟、霍林格勒盟等七八個盟邦,平時各盟邦之間少有往來,其軍隊實際上屬于臨時糾集而成。

東突厥國土位于土壤貧瘠、植被稀疏的高原,民生極為低下,百姓收成極少。相應地,捐稅也極少。其數額,根本就不足以供養一支軍隊。其軍隊,實際上直接來源于百姓。

將百姓強行拉來打仗,服裝不一,軍容不整;而東突厥士兵本來就沒有統一的服裝,也就不會損傷軍容。同時東突厥民風強悍,生性魯莽,也不存在百姓心慈手軟殺心不強、貪生畏死不敢沖鋒的問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