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505章 臨風自知

作者 ︰ 石晶藍

在執事們站好之後。又來了十八名步兵。這十八名步兵,均以紅巾遮住面孔,只露出眼楮在外,好像劊子手一般。他們手捧鋼刀,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到眾執事的身後站定。當場就有一名執事、三名臨時執事腿腳酸軟,嚇得坐倒在地。

緊接著來了一名將官。將官走到眾執事面前,大聲喝道︰「擊鼓!」兵丁立即開始擊鼓。將官又喊︰「舉刀!」眾事執身後十八名步兵一齊將刀舉起。眾執事中又有五六人癱倒在地。混亂之際,旁邊兵丁喊道︰「軍師到──」將官趕緊喊道︰「停止。」

雷又招、雷絕招全副披掛,帶著十來個將軍,縱馬經過附近。先前那名將官緊跑十幾步,迎著馬頭,肅立抱拳道︰「卑職見過又軍師;見過絕軍師。」雷又招擺手應道︰「罷了,回去吧。」說完雙腿一敲馬鐙,與雷絕招及其余眾將縱馬馳過。

先前那名將官跑回,喊道︰「又軍師有令︰罷了,都回去。」隨即,把守場地的兵丁連同十八名刀手一窩蜂全走了。

眾執事東張西望,不明所以。看起來,似乎是那名將官會錯了雷又招話語之意。須得搶在對方醒過神來之前逃跑才是。于是,十八名執事、臨時執事相互攙扶。鼠竄而去。

溫玉華、雷招弟、雷再招剛剛送走張尚之、莫正儀、魯仁壽等官府各司要人,雷又招、雷絕招及俞常泰、凌向山等人就縱馬馳到。雷又招問道︰「這就去嗎?」。

溫玉華答道︰「稍等一下。」吩咐親兵道︰「去,讓他們備馬。」然後對雷又招道︰「我們先去更衣。」

俄傾,溫玉華、雷招弟、雷再招披掛上馬。雷又招喝道︰「走吧。」一行十幾騎絕塵而去。

皇帝所在之地距離中軍約有五里,不消片刻,眾人就趕到了。

把守軍營的士兵迎上前來,待眾人下了馬,將馬匹牽走。監軍粟世雄接到通報很快就跑了過來。行禮之後,溫玉華道︰「帶我們去見皇帝。」

眾將留在外面,僅溫玉華、雷家四女隨粟世雄進入皇帝的營帳。

溫玉華拱手道︰「軍師規定,川軍無跪拜之禮。請皇上不要介意。」

皇帝應道︰「無妨。」

雷絕招問道︰「皇上此行,大臣何人隨駕?」

「有太師、刑部羅大人、禮部尤侍郎和兵部武侍郎。」

雷絕招向粟世雄道︰「請羅太師和武侍郎過來。」

粟世雄應命而去,不一會兒,就領來了羅忠信和武潛陽。

又一番繁瑣的行禮之後,雷又招道︰「不知皇上幾歲?」

焉能問這樣的問題?羅忠信嘴一張,剛想喝止,隨即又想到身在軍營,身不由己,便住了口。

皇帝答道︰「寡人虛歲二十有一。」

雷又招道︰「听閉合堂的人說,太後已經開始選美了。皇上這一回去,便是大婚,然後是親政。恭喜了。」

「同喜。」皇帝淡淡應道。

雷又招道︰「皇上大婚,自然是普天同喜之事。不過,如果皇後出自于四川,出自于我們的家鄉秭歸,我們會更高興的。」

雷絕招道︰「我們的家鄉秭歸地處巴山龍眼,集日月之精華。賦天地之造化,山川綺麗,地藉英靈,民昌業盛,文稱偉煜。秭歸的美女,更是端莊淑惠,俊影難描。選秭歸美女為後,實乃上佳之策。」

二人這番話,听起來就像是在自薦一般。皇帝及旁人都不好應答,只能等待下文。誰知雷絕招話鋒一轉,卻沒了下文︰「三姐,今日見駕,他日向人說起,旁人不信怎麼辦?我看得向皇上要點物件,以作憑證才是。」

「不錯。」雷又招道︰「只是玉佩、折扇之類的物件也說不清楚。不如要龍袍,你看怎麼樣?」

「好,就是龍袍。」雷絕招思忖道︰「但是我們該回贈皇上一點什麼東西呢?」

雷又招道︰「這好辦,就送手印。」

「手印?手印怎麼送呀?」雷絕招佯裝不懂。

「看我的。」雷又招道︰「粟監軍,拿文房四寶。」

粟世雄領命而去,一會兒,拿來了紙筆墨硯。並立即開始磨墨。磨好了之後,雷又招左手將紙展開,右手在墨盤里拂了幾下,「啪」的一個手印,蓋在了紙上︰「打盆水來,我要洗手。」粟世雄再次跑了出去。

雷絕招過來,提筆先在雷又招手印之上寫了個「請」字,在後面遠處寫下「出兵」二字,然後再印上自己的手印。完整地看,就成了「請‘雷又招’、‘雷絕招’出兵……」

雷又招洗完手,走了過來,道︰「皇上需要之時,可遣武侍郎將此手印送至泰山。就這樣吧。我們到帳外去。粟監軍,你留下,等皇上月兌了龍袍,你拿出來給我。」

臘月十五日,皇帝離開軍營,進入成都。

「經過這次的事情,我們認為有必要培養一名全軍的參謀。今後我們再有什麼不測,就能應付了。」雷又招道。

溫玉華道︰「兩位該不會是萌生退意了吧?」

「沒有啊。溫姑娘素有退隱之意,這我們知道。我們現在還沒有。」雷又招轉念又道︰「哦,你是指讓皇上選秭歸美女當皇後的事吧。那只是隨便說說,絕不是我們的志向。我們只是為了送他兵符,打了個幌子。」

「就是蓋有手印的那張紙吧。那是什麼意思?」

雷又招道︰「數月之後中原必燃戰火。因為我軍勢大,初期朝庭必不會調動我軍。到後來支撐不下去的時候,病急亂投病,才有可能想到我軍。送他一張兵符,是給他提個醒。是否進兵,還得看那時候的情況。如果需要進兵。我軍就成了奉旨東征,師出有名了。」

雷絕招突然插言道︰「不過,在我看來,因為我軍的擴張,四川的強盛,太後必定不會讓秭歸美人當皇後的。而我們既已明確提出,太後也不能置之不理,最後只能是隨便封個名號,然後就身居冷宮。」

溫玉華問道︰「這是在說誰呀?」

雷又招道︰「沒有誰的,她只是瞎說。還是談談統帥的事吧。溫姑娘認為誰比較合適?」

溫玉華想了想,道︰「似乎敖聞喜、萬臨山二人稍可。」

「那就定萬臨山吧。假女婿一事,我們欠了他。」雷又招道︰「定他還有個好處︰全軍將士誤以為我們姐妹之一有可能要嫁給他,會想當然地把他與我們等同起來,從而遵從他的號令。」

溫玉華問道︰「怎麼,你們肯定都不會嫁給他嗎?」。

雷又招道︰「啊,不,不肯定。說不定四妹要嫁給他。」

「呸,你才要嫁呢!」雷絕招道。

一名士兵走了進來,行禮道︰「啟稟二位軍師,啟稟溫姑娘,外面有一位名叫天心的人求見。」

「帶他進來。」溫玉華吩咐完士兵,又解釋道︰「他現在只是草民,我可不能去迎接。」隨即。將張永對峨嵋派掌門渡元的評語對雷又招、雷絕招二人擇要說了。

天心進到帥帳,與溫玉華見禮。一轉頭,道︰「二位雷姑娘本來就年輕,今日相見,怎麼好似又年輕了幾歲?」

雷又招道︰「大叔前番所見,是我們的姐姐。」

「如果說來,二位便是軍師!」天心立即大禮參拜。雷又招、雷絕招二人端坐案後,各自「嗯」了一聲,表示還禮。

天心向溫玉華道︰「前日青城山上,老夫曾說要找溫姑娘商量要事。今日老夫至此,便為此事。」

溫玉華喚士兵為天心設下座位。然後問道︰「我師父答應做天師道的副教主了?」

「不敢謊言,確實答應了。」

溫玉華道︰「那不就行了。為何還要找我?」

「仙師張道凌說,必須先讓溫姑娘答應出任天師道的總護法,然後才能與老夫詳談。」

溫玉華又問︰「最終談妥之後,天師道的教主、副教主就是張道凌和我師父嗎?」。

「正是。」

「大叔您將是什麼職位?」

「老夫將出任教主的簿記。」

溫玉華道︰「好。等你們談妥之後,張道凌答應出任教主,我就答應出任總護法。現在,因為我手握兵權,故此還不能答應。」

「溫姑娘你這是……這不是互為前提嘛。」天心急道︰「溫姑娘當日在青城山上可是說過‘好商量’的。」

「當日我急呀,現在不急了。」溫玉華微笑道︰「好商量是不錯的,我們現在不正是在好好地商量嗎?」。

天心為之語塞。良久,「唉」嘆了口氣,道︰「說來說去,都是因為老夫曾經戰敗,你們有所不信。老夫不為名不為利,但求胸中的治國之策能夠應用。正好,兩位軍師在此,老夫懇請兩位軍師就治國之策考考老夫。老夫如果應答不上,寧願當場自刎。」

雷又招道︰「大叔言重了。我們不考你,不是因為大叔曾經敗給王濟恩。天生萬物,一物降一物。蟲能蛀木,木能傷虎,卻不能說蟲能勝虎。用兵方面,大叔輸給王濟恩,王濟恩輸給溫姑娘,溫姑娘自認不如我們,還不能說我們就定能勝過大叔。更何況治國方面,我們一竅不通,要考也無法出題。依我看,只有張道凌才能考你。」

「關鍵是,」天心道︰「仙師先要溫姑娘答應出任總護法之職才肯與老夫詳談,而溫姑娘卻要老夫先與張仙師談好之後才答應出任總護法。這是一個死結。」

「解開死結,才能證明大叔聰明。」雷絕招道︰「雖然說能者各有側重,但不夠聰明的人在自己側重的方面也不會有多高造詣的。大叔如果解不開這個死結,也就不用治國了。」

「好,老夫領教了。這個死結,容老夫慢慢細想。」天心繼而又道︰「今日老夫既然到此。欲以治國之術講述一二。不知三位姑娘有時間听否?」

雷又招答道︰「給你半個時辰。請講。」

天心沉吟了一下,道︰「有人抓來一只老虎,關在籠子里,送給了一個沒有老虎的國家,讓百姓觀賞。人們因為從來沒有見過老虎,紛紛趕來觀看。有人說,多漂亮呀。有人說,干嘛把它關在籠子里,多委屈它呀。于是就有人打開籠子,放出了老虎。

「張永對于四川的治理,就等于是打開了籠子。而老夫的治國之策,就相當于要把老虎趕上山去。

「有一首詩,名叫‘憫農’,三位可能都知道。詩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這首詩的原意,乃是替農夫叫屈,乃是向苛捐雜稅及其自然災害的控訴。從治國的意義上講,這首詩還有特別的深意。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並不是說,每種一粒粟都能收到萬顆子。實際上,農夫在播種的時候,也不可能一粒一粒地種。秋收萬顆子,並非指萬倍的收成,只是形容多。‘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指的是一年的收成足夠農夫全家之用,在上交各種捐稅之後,還略有剩余的一種自然的民生現象。

「在這種自然的狀態之下,農夫們年年有余,年復一年,積累在不斷地增加。而積累過多就會產生本質的變化。為了維持自然民生的平衡,于是,‘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天災人禍隨之應運而生。各種災禍,旨在殺雞取卵,旨在沖減積累,旨在將天下的百姓重新打到原始的狀態中去。于是又開始了下一個輪回。

「自古至今,天下的民生就這樣不斷地輪回。憫農詩,就表述這樣一個輪回的興衰。而張永的入川,則打破了這種輪回,放出了百姓的‘生產能力’那樣一只籠中之虎。

「一入川,張永便對都江堰進行整治,並且還一勞永逸地根除了泥沙淤積的現象。從此,河床不再抬高,洪水不再泛濫,極大地減輕了洪澇天災。其次,緊隨溫姑娘之後,姜百彎、魯仁壽等一大幫能工巧匠相繼投奔張永,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