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464章 銀蒜押簾

作者 ︰ 石晶藍

墳很簡單,但卻非常之大。地面的凍土堅硬異常。看來挖墳的人還很費了一番功夫。墓前豎有一石,上有刻有「巫苓燕之墓」五個小字。

巫苓燕怎麼在這兒?

據薩九牧報告,兩個月前遇見巫苓燕之時,還在四川的青城山。難道巫苓燕受命于四川?

吐蕃根本沒有必要跟蹤自己,巫苓燕也只能受命于四川。

巫苓燕既然受命于四川跟蹤自己,隨即卻又跌下山谷斃命,莫非是認出了自己,以死相報?

金旺福感覺心胸一陣刺痛,一扭頭,踏上歸程。

吐谷渾使者在吐蕃被四川跟蹤,說明了什麼?

首先說明四川已有高手潛伏吐蕃,然後說明四川不清楚自己的使命,故此才會跟蹤。

四川派遣高手到通麥臥底,必是對吐蕃有所打算。吐蕃贊普口稱不想舉兵,卻將通麥整整一座大城百姓驅散。看來,四川與吐蕃之戰已成定局。

因為這個消息,三月初,當金旺福回歸吐谷渾王國之後,立即受到褒獎,並被提升了兩級。金旺福躊躇滿志之間,腦中靈光閃現。就接連獻出了這三條針對灌縣的難民之策。

雷絕招既然要粘住吐谷渾,就不能讓吐谷渾因為失敗而退卻。對吐谷渾這種行動,就不能采取滴水不進的對策。相反,還要听之任之,讓吐谷渾按計劃,有步驟,慢慢地進行滲透;讓吐谷渾王國的重心越來越移近四川。

而在縣城內部,由于百姓早已疏散,調派指使,就非常之方便。針對吐谷渾難民一事,雷絕招采取了劃定區域的方式,對難民實行了封鎖隔離。只是長時、少量地對其投放食物。並施下嚴令,凡有膽敢突破封鎖的,一律格殺。

就這樣,灌縣外松內緊。自顧自地進行著軍隊的訓練。原十余萬吐蕃士兵逐漸適應了平地的氣候,原次主力軍的將士在四姑娘山上也能奔跑自如。兩支部隊,正在慢慢地融合為一支。

四月二十二日,萬臨山等十位江湖好手帶著六十多名主力軍掉隊的士兵,來到灌縣。雷絕招大喜,立即設宴款待。

「嗨,好久沒吃肉了。今日幸虧你們來了,我才可以借這個由頭,大吃一番。」雷絕招面對楊昌樂的敬酒,說道︰「酒就不喝了,還是吃肉要緊。」

「絕軍師嚴謹自律,楊某佩服。」

楊昌樂的師叔藍壽光說道︰「小姑娘作了軍師,還不能想吃就吃。今後倒不如到我們泰山派來吧。」

「我知道泰山派有錢。但我們雷家又何曾差了。」雷絕招嚼完口內之物,吞下,道︰「我家的錢,一不小心,就壓死取錢的人。」

藍壽光道︰「我好像听說四川官府發行了交子,用的是紙幣吧,怎麼會壓死人呢?」

「確實沒有壓死。原因是取錢的人很小心,可不是因為紙幣。」雷絕招道。

楊昌樂問道︰「師叔,什麼交子,是不是銀票?」

「不是。」藍壽光道︰「銀票是錢莊發的,範圍有限。交子是官府發的,範圍要廣得多。」

「啊,對了,萬相公,」雷絕招道︰「好像你說過,曾經給杜聞秀療過傷,是吧?」

萬臨山答道︰「是啊。」

「是這樣的,」雷絕招道︰「三姐和我原來設想,讓大理軍與皇帝所帶的兵力互相消耗。那知道皇帝這次帶的主要是劍南駐軍,嗯,就是荊州十里鋪我曾經借兵的那支軍隊。這支軍隊頭天亮出的帥旗還是個‘鄧’字。第二天一下子就變成‘雷’字了。這就不好意思讓他們消耗了。

「鄧元帥主動投向我軍,對我軍大大有利。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認可。讓皇上的所帶的入川軍隊在事實上歸至我川軍旗下。其次,我還得對他們有所授意,讓他們能夠很好的應付大理軍隊。因此,必須給他們送個信。萬相公既然有恩于杜聞秀,這送信的差事,就著落在你身上了。萬相公不推辭吧?」

萬臨山起身抱拳道︰「一切但憑軍師吩咐。」心中卻想,杜聞秀就算不殺自己,還不會將信給換了。

次日,萬臨山天不亮就出發,四個時辰之後,接近成都。用過干糧之後,馳近大理軍隊。

這日大理駐北門這邊的是活捉烏甘棠的將軍韋富陽。得到士兵報告之後,韋富陽披掛上馬,出了轅門。一問,萬臨山不是前來投靠的,便沒作理會。只遣人報告中軍。又等了半個時辰,杜聞秀才趕了過來。

「青城山上,在下曾為杜元帥療傷。故今日前來,想討個人情,要往城里送信一封。」

治軍需要有威信。萬臨山一見杜聞秀就將療傷之事抬出,便是想要擠兌對方。那知杜聞秀卻道︰「大丈夫公私分明,豈能為一己之私而害大公?」

萬臨山正不知該怎樣說才好,杜聞秀卻又問道︰「但不知信是何人欲寄往何處的?」

「此信乃四川軍師之一雷絕招姑娘寄與成都守軍的。」萬臨山心想,信肯定會被受到盤查,就照實說了。

「小姑娘?」杜聞秀問道︰「可是那日同游青城的可人兒?」

萬臨山答道︰「不是。當日杜兄所見乃吐谷渾的巫苓燕姑娘……」說到這里,萬臨山咽喉有些哽塞,不由得另生枝節,道︰「巫姑娘如今已經故去了。」

哪知萬臨山這一悲。杜聞秀竟然大受感染︰「既是公函,不知能否交我查閱,以定能不能發?」

萬臨山掏出公函,交給前來接收的士兵,再由士兵轉交杜聞秀。杜聞秀一看,是一張白紙畫了面旗子還蓋了個章。旗子是成都城樓上的帥旗模樣,上面是「雷」字。下面的章卻是個「絕」字。這是什麼意思呢?

自從城樓上掛出「雷」字帥旗開始,杜聞秀就始終納悶,這姓雷的元帥究竟是誰,卻一直不知。今日之信,才知道第一個姓雷的人物。于是,杜聞秀問道︰「這次天朝皇帝同來之人中,誰是這位雷絕招軍師的親戚?」

「親戚?」萬臨山不明白杜聞秀的意思︰「她在成都哪來什麼親戚?」

杜聞秀道︰「那天守軍元帥就自稱是什麼雷絕招的親戚。因為雷絕招名字有些奇特,我就記住了。難道那個元帥在說謊?」

「杜兄說得不錯。」萬臨山道︰「現在守城的元帥在下認識。他乃是劍南駐軍元帥鄧薛關。」

「哦──」原來是這樣。皇帝帶來的軍隊想要投靠雷絕招,這便是雷絕招表示同意的回信。如此看來,倒不如讓此信過去,讓守城士兵因沒有雷絕招的進一步指示而懈怠下來。

「請隨我來。」杜聞秀打馬便走,萬臨山緊隨其後,到城牆邊上一箭之地,杜聞秀拉住馬匹,摘下弓箭,待萬臨山跟上之後,遞給萬臨山︰「我只能讓你射上去。」

「多謝。」萬臨山接過信。疊好,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繩子綁在箭桿,打馬馳近城牆。

守城士兵紛紛喝道︰「那個人,再走,就要放箭了。」

萬臨山將丹田之氣一提,道︰「我乃主力軍又軍師麾下溫為寶部屬萬臨山,今奉次主力軍絕軍師號令,前來送信。接好了──」說完,挽了個滿弓,將箭射到城樓的立柱之上。

等萬臨山過來之後,杜聞秀問道︰「萬兄真的投靠了川軍?」

萬臨山道︰「是。」

「既如此。昔日青城山上療傷指路之恩就與今日送信相抵,如何?」杜聞秀道。

「好。」萬臨山道︰「下次見面,我希望杜兄能與在下單打獨斗一場。」

杜聞秀雖然沒有精研馬戰之術,卻也知道馬上馬下的很多區別。于是道︰「私下會面,大家依然是朋友。兩軍對陣,我當奉陪。」

卻說城內守軍得信之後,一層一層,很快傳給了鄧薛關。鄧薛關看了,喜道︰「小姑娘同意了。」當下傳閱許邵陽等四將。許邵陽道︰「當找個時機,給張大人看看。」鄧薛關道︰「善極。」

張永看信之後,卻道︰「雷、絕,怎麼不招啊?這面旗子畫得非常平整,也沒有動的樣子。」

「不動?」鄧薛關想了想,道︰「就這樣耗下去?」

張永道︰「對。我听說,她本來是要耗你的兵力;既然你臣服了,她就只好讓你耗時間。」

鄧薛關听到「她本來是要耗你的兵力」之句,大驚,道︰「原來城外的大理軍隊,竟是她有意……」後面「引來的」三個字實在不敢說出口。

「嗯,」張永道︰「這事,據說她是安排王濟恩做的。」

「轟」、「轟」……自四月五日以來,西面群山就不時傳來爆炸的沉悶之聲。這是四川軍隊派遣的武林高手,繞過通麥,正在炸山阻路。

雪山頂上,一般人根本就上不去,糧草輜重就更不用提了。故此,吐蕃空有二十萬大軍駐扎通麥,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川軍炸山,而無計可施。

「嗨,這可怎麼辦,這可怎麼辦?」根敦像一只剛關進籠中的野獸,走過來走過去,一刻也不能安靜。

八思巴.班禪笑道︰「將軍果然本色,又著急了。」

根敦道︰「沒想出辦法,當然著急了。別駕如此鎮靜,莫非是已經有了辦法?」

「這還有什麼好想的?」八思巴道︰「川軍切斷我軍與後方的道路,無非是要切斷我軍糧草的供應。兵法雲。如果敵人城池堅固,溝澗深邃,士兵多而糧草少,就應當切斷敵人外援,阻止其糧草的供給;這樣,時間一長,敵人就會不攻自破。這便是川軍所打的如意算盤。他們不知道我軍並不缺乏糧食,並不需要從內地補充糧草。故川軍此舉,簡直是勞而無功。」

「別駕真是高明,川軍一翹,別駕就知道他們拉的是什麼屎。」根敦道︰「但不知別駕把川軍過來交戰的時間算出來沒有?」

「此時不同往時,不可同日而語。」八思巴還是慢慢地說道︰「當初川軍若來,陣勢未定,隊伍不整,可以給他們一個下馬威。現在雙方駐地相距較遠,力量相差不大。川軍若派人前來挑戰,就很可能是誘敵之策而藏有伏兵。」

「當初別駕不是說,通麥城外五十余里山路兩邊都藏不住人嗎?」。

「確實藏不住。只是,藏不住的是我們的人。看川軍炸山阻路所派遣的那些人,登高山如履平地,想必具有傳說中所說的武功。這種人,藏得住。」

「這就是說,不僅我軍不能進攻,而且川軍來了也不能應戰。是不是?」

「應戰還是可以的。只是千萬不能追。」

四月十三,當成都被大理軍隊圍困之時,三千里之外的雷又招,讓親兵把工匠營首領付晉寧請進了帥府。

偏廳,雷又招讓付晉寧坐下答話。

「那三件事,不知進行得怎樣了?」雷又招問道。

付晉寧還是站起身來,躬身道︰「小人慚愧,至今全部沒有著落。請軍師責罰。」

「成敗乃兵家常事,何況此事乎?坐下吧。」雷又招道︰「把你們失敗的過程說說吧。」

「小人也正有向軍師匯報之意。」付晉寧道︰「又軍師雖門外之漢,然天賦過人,說不定旁觀者清,還能一針見血,發現癥節之所在。」坐了下來,道︰「嗯,小人就先說火山坑化冰的事吧。

「我們最初的設想,是在火山頂上,大圈的某一處架上煉爐,然後在煉爐的旁邊架上一個翻車。翻車將冰坑的水提上來,加到爐里;煉爐燒熱的水又重新注回冰坑。這樣,冰坑里的水就會愈來愈熱,冰,也就慢慢化了。」

雷又招道︰「听起來似乎不錯?」

「是的。我們工匠所想的,就算是不行的東西,看上去也通常是不錯的。」付晉寧嘆了口氣,道︰「後來,我們找了一處山谷,試驗了一番,才發覺錯了。」

「為什麼呢?」雷又招道。

「因為熱往上走。」付晉寧道︰「試驗中,上面的水盡管沸騰起來,一丈以下的冰卻始終不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