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343章 星拱嚴更

作者 ︰ 石晶藍

因為我軍長期陳師在外而吃緊。因車破馬死。以及盔甲、弓箭、戈矛、盾牌、牛馬、戰車等等耗損,致使國內物價飛漲;國內物價飛漲又致使百姓錢財枯竭;百姓錢財枯竭,就難以應付各種賦稅和勞役。兵力日益耗盡,財力日益耗盡,國內日益空虛。兵貴勝,不貴久。現在的確已到了應該退兵的時候了。對方求和之信,等于是給我軍一個退兵的理由。因此,我認為,我軍應珍惜這個機會,稍稍討價還價之後就立即撤軍。」

步賢寓問道︰「我想,除了補償糧草之外,川軍恐怕還另外有什麼表示吧?」

杜聞秀道︰「步將軍這是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我也就隨口這麼一問。」步賢寓話鋒一轉,繼而又道︰「不過,我還真的想知道它究竟是有還是沒有。」

「自然是沒有。」杜聞秀道。

步賢寓點頭道︰「好,好,好。自然是沒有。我們自然也是相信的。不過,那個什麼萬臨山下馬走到元帥的跟前的時候,卻不知他說了些什麼?」

杜聞秀答道︰「他那時候只是說,他們的軍師如今還未滿十七歲,只是個未出閣的小姑娘什麼的。」

「哦,」步賢寓點頭道︰「原來萬臨山在為元帥您做媒呀。這自然。我們自然也是相信的。」

杜聞秀頓時大怒,喝道︰「你放肆……」

「怎麼?我弄錯了麼?」步賢寓道︰「莫非萬臨山不是在為元帥您做媒?如果是那樣,只消元帥您說一聲,我們自然還是相信的。」

杜聞秀一時不知說什麼才好。旁邊韋富陽喝道︰「步將軍言語中休要再沖撞元帥。我們做下屬的,怎麼能隨便議論上司的家事?」

甫石良在一旁笑道︰「步兄真是魯莽得可以。對方軍師與咱們元帥素未蒙面,是美是丑,都不知道,元帥怎麼會答應?再怎麼說,也得相看相看啊。哈哈哈哈。」眾人隨之爆發出一陣笑聲。

「砰!」的一聲,眾人以為是杜聞秀憤而拍案,均止聲觀望,誰知卻不是。這時,負責進攻南門的將軍單柘林說道︰「城內好像有鼓聲。你們听到沒有?」

負責進攻南門的監軍庖西田說道︰「對方該不會利用我們不在那里而趁機殺出城來吧?」

甫石良笑道︰「城內是天朝皇帝的軍隊,根本就不知道川軍與我們議和之事,怎麼可能趁機出擊?」

韋富陽道︰「甫兄之言有理。這麼多天,他們都堅守不出,絕不可能剛好在這個時候出擊的。」

杜聞秀拍了兩下手掌,然後道︰「大家靜一靜,小心為上。還是听一听吧。」

眾人這才屏聲禁息,仔細傾听。朦朧間,卻是北面傳來了鼓聲。杜聞秀道︰「糟了。對方議和,恐怕只是為了消除我軍的戒心。甫石良、周澤國,你二人還是原班人馬,從原路進行包抄。步賢寓注意成都北門的動靜,防止敵人內外夾攻我軍。其余諸將,且隨本帥上陣觀察敵情。」

甫石良等三將領命而去。杜聞秀率領剩下五將來到陣前,待敵軍走近之後一望。卻原來只是一支千人鼓隊。

其實單柘林並沒有听錯,成都方向的確有鼓聲,只不過後來被自北而來的千人鼓隊掩蓋了而已。

自從大理軍隊圍城以來,川軍一直沒有截擊他們的糧草。這是因為如果斷了他們的糧草,就等于是逼他們向百姓掠奪,源自愛護百姓的一般原則。然而,此原則卻不能過分。在一般的行軍途中及戰斗結束之後,軍隊確實不能踐踏百姓的莊稼;而在戰斗之前的埋伏、轉移及戰斗之中的前進、後退之時,卻是不能考慮百姓的莊稼的。該沖鋒的時候,不管前面有莊稼還是房屋,甚至是突然出現一個小孩,軍隊也要照沖不誤,不能因小利而害了大局。四川刑司對強盜挾持人質的法令,即不接受任何要挾,在這一點上,意義是相同的。

次主力軍留下三萬守灌縣之後,其余十二萬軍隊南下。其中,主力作戰軍隊十一萬人分作五隊,雷絕招親率三萬,王濟恩及三位監軍各率兩萬。另外一萬人又分作三個三千人的沖鋒隊,由三位吐蕃將軍率領。

根據雷絕招的調遣。監軍紀波明和敖聞喜二人各率兩萬人馬分別埋伏在成都東北的龍潭寺和西北的蘇坡一帶,其任務是阻擋杜聞秀北面的主力軍。監軍敖聞喜和王濟恩各率兵兩萬繞道桂溪、保和兩地,進攻南門和東門外的大理軍隊。雷絕招自己親率三萬軍隊自成都西南花紅院方向殺入,居中策應。

兵法雲︰「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兵法又雲︰「若五倍于敵,則三術為正,二術為奇;三倍于敵,二術為正,一術為奇。所謂一以當其前,一以攻其後也。」現在川軍兩倍于敵人,城內城外又正好各有十余萬,似乎本身就已經符合兵法的‘倍則分之’、‘內外夾擊’的道理了,就不需要作進一步的部署了。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

以圍棋為例,在棋盤中央,要圍住對方一顆子,自己需要有四顆子。十則圍之就剩下了六顆。若要圍住對方相連的三顆子,自己則需要捌顆。按十則圍之的說法,就剩下了二十二顆。這種死板的戰法,必然使自己很多兵力閑置,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古時的戰爭,當兩軍相遇之時,其戰線首先是一條直線。然後由于各處力量對比的不平衡。勇猛一些的士兵沖進了敵陣,直線被逐漸拉彎。再後,勇猛的士兵沖進敵陣之後,三面受敵,處于不利地位,就慢慢往後退卻或者被敵人殺死,曲線又重新被拉直。整條戰線便一直重復著彎曲、拉直、再彎曲的過程。後面的士兵,被前面的士兵所阻擋,沖不上去,往往被閑置起來,要等到前面的人戰死之後,自己才能沖上去繼續尋死。

這種典性的戰爭屬于消耗性的戰爭。雙方的作戰能力雖然要起一點點作用,但它主要消耗的還是雙方的兵力。

後來,兵法家們認識到了這種戰爭的危害,就不停地思索,怎樣把敵軍放入自己的陣中,在局部造成以眾擊寡的優勢。慢慢地,應用一些固定的戰濠、工事組成的天門陣、八門金鎖陣等種種陣式就應運而生了。這些陣式,由于事先考慮不當,其本身大都留有或大或小的破綻。其實它們最大的破綻,還在于敵軍有可能根本就不來應戰。

兩軍相對,講究的是攻敵不得不防。你雖然排了個陣式,敵軍完全可能改道進攻你的國都或重要城邑。等你匆忙趕去救援之時,陣式就完全沒有用了。

蔽櫓,指具有大盾牌的四輪車。它用桃木制成,外蒙生牛皮以抵擋弓箭,其內部除了馬匹之外,還可以容納士兵十余人,通常用以掩護軍隊接近城牆。偏廂、鹿角都屬于戰車。它們的防衛能力雖不如蔽櫓,但它們所載的士兵能夠揮刀、射箭,其攻擊力卻又強了幾分。蔽櫓在前,偏廂、鹿角緊隨其後,這樣就形成了一支沖鋒的隊伍。此次解成都之危。雷絕招總共派出三個三千人的沖鋒隊,分別由三位吐蕃將軍率領。洛追堅參、本欽所率兩支沖鋒隊各自依附成都東北面的紀波明和西北的敖聞喜軍隊,準備對大理軍主力發起沖鋒。班智達所率的沖鋒隊則在王濟恩所率軍隊之前,首先對東門外的大理軍隊發起沖擊。大理將軍單柘林所听到的,實際就是班智達所率沖鋒隊的鼓聲。

在雷絕招看來,戰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沖擊、切割、包圍的過程。第一步,派出沖鋒隊向敵軍發起沖擊,在殺傷敵人的同時,主要的目的是沖亂敵軍的隊伍。第二步切割,利用敵軍隊伍混亂的時候,以主力作戰部隊將敵軍切割成兵力相差懸殊兩個以上的部分。第三步,以自己六七成兵力抵擋住敵方的九成兵力,以自己三四成兵力對敵軍剩下的一成兵力形成包圍之勢,盡快地消滅或俘虜這一成敵軍。沖擊、切割、包圍三個步驟每重復一次,勝利就近了一分。自從駐四姑娘山的吐蕃軍隊歸降之後,每日的訓練就是沖擊、切割和包圍,現在是實戰當中的首次運用。

為了觀察沖鋒隊沖擊敵軍的效果,分出的五個作戰部隊均攜帶一個攻城用的高塔。統帥站立高塔之上,居高臨下,雙方形勢一目了然。

由于沖擊、切割、包圍的要求對于軍隊的進、退、聚、散、停、轉等行動的指揮十分復雜,次主力軍改變了聞鼓而進、聞金則退的傳統方式,啟用了鎖吶,用曲調來指揮軍隊。

十五名江湖高手則用來緊急傳信。當出現某些復雜的局面,鎖吶曲調指揮不了的時候,這些江湖高手便派上了用場。十五人中,軍隊五人,沖鋒隊三人,五人作為機動,最後兩人,則是留給尊重和萬臨山的。

在班智達所率沖鋒隊沖擊東門外的大理軍隊之後,尊重、萬臨山二人緊隨沖鋒隊,掩近城門,傳達雷絕招的號令。城內鄧薛關打開城門,許邵陽、芮撫遠、魯旺水、岳彰武四將各率一萬多劍南軍隊殺出城來,接應川軍。然後,許邵陽、岳彰武兩支軍隊改由尊重指揮,芮撫遠、魯旺水所率兵馬則歸至萬臨山麾下。這兩支總共約五萬人的軍隊。主要的任務是包圍小隊大理士兵、押送俘虜入城。成都城內來自山南、江南的四萬多士兵則負責接收和看管俘虜。

大理軍隊共一十三萬,東南西北四門各有三萬余人,兵力大致相當。在杜聞秀從進攻東門、西門的軍隊中,各抽調一萬五千人馬,由甫石良和周澤國率領,分路包抄北面的千人鼓隊之後,就變成北面六萬,東西各一萬五,南面三萬了。猶其糟糕的是,東西南三面的大理軍隊都無領兵之人。

班智達所率沖鋒隊最先發難,沖擊東門。東門一萬五大理軍隊頓時大亂,幾趟沖鋒之後,大理士兵死傷逾千。正在吃緊之時,近五萬劍南軍隊又沖出城門,王濟恩率二萬川軍亦同時殺到,幾次沖鋒、切割、包圍之後,東門一萬五大理軍隊戰死兩千余人,剩下一萬三全部被俘。這時,還不到一袋煙的功夫。

緊接著,班智達的沖鋒隊在先,王濟恩二萬川軍居中,近五萬劍南軍隊在後,全部自東門而入,自成都城內,抄近道轉而南下,打開南門沖出。雷絕招親自率領的三萬川軍則在城外接應。一番砍瓜切菜,殺敵五千,俘獲一萬八。有大約七千名大理士兵逃離了戰場,雷絕招為了搶時間,未作理會。

南門之後,兵分兩路,分別從城內城外轉至西門。結果西門這邊,敵軍逃跑更多。總共算來,只殺死一百多人,俘虜四千多人,剩下一萬多名大理士兵全部逃走了。

盡管讓許多大理士兵逃跑了,但重要的是在北面的大理諸將尚未醒悟過來之前就解決了戰斗,所得大于所失。

雷絕招看看時機已到,拿出一顆用新藥制成的、需要引線的霹靂彈,綁在箭上,然後點燃引線,挽弓向天射出。

鑼鼓喧天,震耳欲聾。時而像高山滾石,時而如浪濤奔涌,時而似晴空驚雷。時而舒緩,時而急促,不停地變幻著節奏,不斷地改換著色彩。迷住了大理諸將,也沉醉了大理的士兵。

忽然,鼓聲嘎然而止。千人鼓隊領頭之人遙遙地向大理諸將行了個禮,然後率隊退去。

步賢寓本來負責觀察成都北門的動靜,但也被千人鼓隊吸引了過來。這時,見千人鼓隊退去,步賢寓嘆道︰「遇文王,奏禮樂。如此精彩的禮樂,還是頭一次看見。看來,川軍求和還真有些誠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