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310章 商業貿易

作者 ︰ 石晶藍

小批量的角鋼和鐵板。當然只能制作很小、很小的船了。田潤沒有理會,小船就小船吧。當然,在造船的過程中,鄭渾的船塢進行了一些改造。以往,無非就是木工和漆工作業,現在得加上鐵工作業了。

那一艘小船有多小?長兩丈寬四尺,就跟小漁船差不多。船造好了,下水一試,性能超好。在事實面前,鄭渾這才服了。如此,就需要造大海船了。田潤提出了大海船的一些指標,主要就是規定了船只的大小及數量。船只的大小,也就是劉備所見的巨船那樣。數量是十艘。

這是正式的生產。正式生產需要正式的材料。以科研的方式生產角鋼和鐵板是不能滿足需要的。這時,田潤又幫了一把,終于,第一家熱軋廠問世了。

熱軋廠的生產方式肯定是與現代有所差異的。那些,就不多說了。

回到經濟的角度,就會發現,熱軋廠很可能會墜落為一次性的短期行為。穿越者回到古代,多半都是搞的一次性短期行為。但田潤可不是。田潤搞出來的熱軋廠,是有著長期穩定的市場需求的。

角鋼與鐵板的市場需求在哪里?放在現代。就不需要問了。哪里都是,哪里都用得著。在三國時代,就不多了。尤其是,需要用鐵板的地方,以前從來就沒用過鐵板,都是用的木板。要讓人們放棄木板改用鐵板,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需要用角鋼的地方,以前多半是什麼都沒用。憑空多出一個角鋼,很難讓人相信你是不是想騙錢。

船塢造船,所需要的角鋼鐵板等材料是個天文數字。但所有的材料,並不是一次到位的。由于從無到有,第一批材料的數量又是最多的。田潤一點不急,先讓熱軋廠的產品供應船塢。待第一批材料到位之後,熱軋廠有了緩沖的余地了,田潤這才把角鋼和鐵板用在了另外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就是馬車。

……

這一下,就從重工業跑到交通運輸業和商業了。大千世界就是這樣復雜。為了掌握客觀世界的規律,我們進行了種種劃分。但是客觀世界卻並不以我們的劃分而截然分離。它們總是要顯示出一些混沌,來讓我們人類明白自己的無知。

早在選擇黑山這個根據地的時候,田潤就設想了過山大道。跟過山大道相關的,就是買賣東西。這里說的東西,指東面冀州和西面並州的特產。剛開始的時候,過山大道只能是自己使用的,買賣東西的商隊也是自己的人馬。也就是說,交通運輸和商業,實行了全面的壟斷經營。

這樣的壟斷,一直延續到190年5月。全面佔領冀州之後為止。全面佔領冀州之後,交通就放開了。誰都可以走。而道路的修建,也從黑山內部往外延伸了。到190年底,並州、包括河東在內的交通干線已經建設完成,冀州、幽州、青州尚在建設中。兗州,還沒有開始興建。

此時,田潤的運輸和商業還沒有分離。就一套人馬,既負責運輸,又負責買賣。這當是只是一種初始的狀態。接下來,田潤就準備把運輸和商業分離出來。運輸方面,繼續實行壟斷經營。但商業就不必了。

田潤這樣的考慮,主要還是從既有的形勢出發的。如果運輸和商業之中有一種取消壟斷會危及到領地的安全的話,那肯定是運輸而不太會是商業。至于運輸前的民間經營,還是等以後再說吧。

取消商業壟斷,有個前提,就是前面已經實行了商業壟斷。事實上,田潤的確有,但主觀上卻沒有。城池周圍的農民種植了蔬菜到城里去賣,田潤是不管的。也是就說,在當時條件下面的自然商業,田潤並沒有介入。田潤壟斷的。僅僅是與交通運輸有關的遠程商業貿易。

多年以後,田潤的遠程商業貿易越做越多,貿易越來越復雜。管理商業貿易的官吏經驗也沒有什麼經驗,時常會出現浪費運力的現象。191年1月,田潤決定,明碼標價,承接百姓運輸。承接範圍,針對自然人。每一個自然人,可以免費攜帶一定重量的貨物,還可以計費攜帶一定重量的貨物。貨物的安全由自然人自己負責。

也許會有從事保險行業的讀者會說,不如再開家保險公司,給那些貨物辦理保險吧。另外還有一些法律專業的讀者會說,自然人乘車,只要買了票,就等于是給運輸方訂立了契約;那自然人及其貨物的安全就應該由運輸方負責了。

意見是好的,只是一口吃不成胖子。那些問題,就留給子孫算了。

田潤並沒有公開說明,取消遠程商業貿易的壟斷。但承運自然人,並承運其貨物的舉措,事實上,就讓民間的自然人獲得了遠程商業貿易的機會。

為了減少麻煩,田潤沒有實行「托運」。

……

一般人都會知道,我國古代是重農輕商的。而商業的好處,現代人又都是知道的。因此,一大批穿越者一到古代,就開始大搞商業。但是,他們搞來搞去,搞了些什麼呢,無非就是停留在「商業」兩個文字的上面。商業。並不是文字。商業的基礎,都知道是低買高賣。僅僅靠著這麼一點點常識性的知識,就能把真正的商業搞出來?

田潤當然不是這樣的。田潤知道,搞商業,自己能需要做的,就兩個方面。給予百姓遠程販賣的條件,這一條已經有了。而另一條,則是引導產生各種各樣的需求,那是要慢慢去做的。

各種各樣的需要,是刺激出來的,而不是動員出來的。動員的話,百姓不一定會接受;就算是接受了,也只有那麼一次。只有刺激出來的需求,才能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山泉那樣源遠流長。那樣的山泉,不會是農夫牌的。

怎樣刺激商業需求呢?對商業的需求,實際上就是對各種商品的需求。百姓需要各種各樣的商品,只要你運去,就能賣個好價錢,那麼,你一定就會運去,你一定就被商業化了。

將一名古代人抓過來放在現代社會,很快,他就會有各種各樣的需求。這是本能的驅使同時也是社會的力量。田潤相反。是現代人穿越到古代。如果田潤將現代思想就這麼說出來,誰會相信?誰也不會相信。

設想一下,田潤獨自一個行于山野。遇到一戶人家,田潤上前叫門。「喂,大娘,能借您家電話使使嗎?」。大娘說︰「電話?姑娘說的是啥?我怎麼不明白?」田潤道︰「電話呀。有了電話,你在地球的這一頭,就可以跟地球的那一人的人通話了。」大娘更糊涂了︰「什麼地球?丫頭你糊涂了吧?」田潤趕緊改口,說︰「這麼說吧,大娘。有了電話,你就坐在家里。就能跟京城里面的人說話了。」大娘會怎麼反應呢?大娘面對這麼一個滿口胡言的丫頭片子,一定充滿了憐憫。于是,大娘不再與田潤爭辯,說︰「好,好。可是我家現在沒有那什麼電話。沒辦法借給你。」田潤又說︰「沒有電話沒關系,」說著,掏出一個手機出來,「耐擠壓YZR3600,世界知名品牌,使用更方便,溝通更輕松,每部僅售二十兩銀子。」

估計大娘一定會先穩住田潤,然後去通知人手,出來抓人;絕不可能產生商品需求。

……

刺激商品需求的正確方法,不知道有標準答案沒有。我們這兒,並不負責提供標準答案。只負責說出田潤的答案。田潤認為,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就能夠刺激商品需求。

看上去,有點像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問題一樣。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商品需要當然會增加;而商品需求增加了,也同時意味著百姓生活的提高。其實不然,田潤的這種認識,是包含了切入點在內的。

切入點在什麼地方呢?當然不能在循環圈以內。拿把刀切西瓜,也是從外往里切的嘛。田潤對于刺激商品需要的切入點,是服務業。田潤準備,具體地、力所能及地扶持一部分服務業,讓百姓的生活過得更好。然後以蝴蝶效應,去產生連鎖反應。

……

服務業就是服務性行業。在我國國民經濟核算的實際工作中,將服務業視同為第三產業,將服務業定義為除農業、工業、建築業之外的其它所有產業部門。

服務業是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繼商業之後產生的一個行業。商品的生產和交換,擴大了百姓與百姓之間的經濟交往。尤其是在田潤的運輸業承接自然人及其貨物的運輸,解除遠程商業貿易壟斷之後,百姓的流動就成倍地增加了。由此而產生了人的食宿、貨物的運輸和存放等直接需求。這樣的直接需求,首先就催生了一大批飲食、客棧等服務企業的誕生。

服務業一開始的時候,就是這樣,直接是為商品流通服務的。

隨著城市的繁榮。居民的日益增多,服務業必將逐漸轉向以為常住居民的生活服務為主。因為在這個年代,從事商業貿易的人口畢竟是微不足道的,常住居民才是更加龐大的市場。不可能出現擦皮鞋的行業,但理發是可以有的,裁縫鋪是可以有的,代客寫信也是可以有的,甚至算八字看相測字,都是可以有的。

社會化大生產創造的較高生產率和發達的社會分工,又必然會促使生產企業中的某些為生產服務的勞動從生產過程中逐漸分離出來。比如修理工,逐漸就演變為修理企業,加入服務業的行列,成為為生產服務的獨立行業。

服務業從最初的為流通服務,到為生活服務,進一步擴展到為生產服務,必然會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服務業的社會性質也必將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變化。

……

大力發展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首先,服務業的發展,服務產品的增多,必然會為社會增加物質財富,從而直接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其次,由于服務業有較高的勞動生產率,無論在宏觀上還是在微觀上,都實際地為社會節約了勞動時間。再次,服務業既能加強生產與消費的聯系,使產品順利地經過流通到達消費領域;又能幫助消費者更好地利用產品,指導和擴大消費,加速社會的再生產過程;還能傳遞信息,促進生產者和消費者相互了解;因此,服務業在國民經濟各個部門之間起連結作用和協調作用。最後,服務業經營範圍廣,業務門路多,能容納大量勞動力;發展服務業是解決和擴大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

服務業好,但服務業多,除開農業、工業、建築業,其它都是服務業。可想而知,服務業的門類有多少。在田潤所在的191年,能夠開展一些,但大部分的行業還不能開展。不能開展的行業,就只能留待以後了。

能夠開展的行業,主要有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衛生、文化、教育、體育和娛樂業。暫時不能開展的,主要有金融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

農業、工業、商業、服務業都說了,就建築行業沒說。其實前面說過,田潤一直都在扶持石灰礦業及其相關產業,只不過效果不太好。除了公共設施管理業範疇內的道路建設有聲有色之外,建築業的興起還未見端倪。不過,田潤相信,只要堅持扶持石灰,隨著城鄉經營的繁榮,建築業的興起和興旺總會來到的。自己就不要再去直接干涉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