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289章 海峽激戰

作者 ︰ 石晶藍

下關海溝,一片狼藉。海面上布滿了碎木斷塊。在這里,劉備沒有使用火攻。沒有使用火攻,是因為擔心燒著了自己。劉備此來,不是打了就跑,因而不能隨便放火。而歌田良軍隊這邊,由于對此戰根本就沒有防備,也沒有準備引火之物。

時間一長,還是有水軍戰船被歌田良戰船追上的情況發生。按速度,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這個狹窄的海溝,不可能全憑速度。五百步的寬度,也就是三、四百米的樣兒。水面上兩百多艘船。可想而知,障礙是很多的。那些被撞翻、撞破的戰船,也同樣成為障礙的組成部分之一。于是,在眾多的障礙阻擋的情況下,有幾艘水軍戰船就被歌田良的戰船追上了。

追上了之後會怎麼樣?當然是打。但是,怎樣打呢?

歌田良戰船上面的駕手,就不用考慮了。專業不對口不說,人數還少,就無視了。不能無視的,是戰船里面裝載的歌田良士兵。

這些歌田良士兵是什麼兵種?可惜。在這樣一個海外的不發達第N世界里,還沒有兵種這個說法。我們只能按照大漢這邊的兵種劃分,對他們進行一個大致上的形容。

總體來說,他們是步兵,也就是陸軍。但是,由于長期居住島國的關系,這些陸軍里面的大多數人又後游泳,有的還會捕魚。于是,該怎麼去形容呢?正好,劉備這邊的陸軍就是這樣。即,在兵種方面,歌田良士兵就相當于劉備的陸軍。

不過,歌田良士兵的訓練可沒有劉備的陸軍好。無論是單兵作戰不是協同作戰,差距都非常明顯。岸邊,劉備的兩百陸軍士兵殺了五百歌田良士兵就是一個證明。雖然那樣的證明有一定的攻防原因,但也有一定的證明力量吧。

這里,所說的攻防原因,指的是當時具體的戰況。劉備的兩百陸軍屬于守方。士兵的站位,是從容選擇的。從容選擇士兵所站的位置,就為士兵的協同作戰帶來了不少的便利。歌田良士兵雖然有五百人,但卻從遠處奔來,位置是不能選擇的。不可能五百人一齊到達戰場。跑在最前面的歌田良士兵,也不過幾十名。以兩百人對幾十名,就是一種眾寡倒置的開始。再加上劉備的士兵本來戰斗力就強,很快就將那幾十個人殺死。等到後續的歌田良士兵沖上來的時候,依然還是兩百對幾十。于是,歌田良的五百人就變成了七八個幾十。而那七八個幾十。就被劉備的兩百士兵在七八個戰事重演當中殺掉了。

假如攻防倒轉,讓劉備的兩百士兵攻,歌田良的五百士兵守,那麼,劉備的兩百士兵就算是最終能夠殺光歌田良的五百士兵,而自身,最多就只能剩下十幾個人。這就是攻防帶來的差異。如果有適合的地形,攻防帶來的差異將會更加明顯。

現在是兩船相遇的情況,不存在站位的問題。劉備這邊一條船上是按照標準裝載的三十名士兵。盡管還能多裝,但是並沒有。多裝,就等于是運輸。船上的士兵過于擁擠的話,將不利于作戰。

歌田良戰船比劉備的水軍戰船要小一些。船上關于士兵人數的裝載標準未知。但如果比照劉備水軍情況作參考的話,應該只裝二十名。但是,此時歌田良戰船上面的士兵卻遠遠不止二十名。

裝這麼多人,當然是為了運輸。原本歌田良戰船的任務,就是要把士兵運往對岸。航行距離很短,海面沒有巨*,這些都是可以多裝的有利條件。現在,就真正多裝了士兵。水面上共有八百士兵左右,被裝在了二十條船里。平均每船裝了五十人左右。另有將近兩百條船都是空船。但空船上面普遍沒有駕船之人。只有十余條船上有駕船人。

……

對于載人船來說,本來船就小。還裝了這麼多人,士兵們怎麼揮刀呢?當然是不能揮刀的了。而且,對于水面上的打斗,這些歌田良的陸軍士兵還沒有練習過。所謂的戰船,其實不過是個幌子。歌田良以及岡崎家族實際上都沒有真正的水軍。

不過,戰船上面的弩窗矛穴倒是給他們提了個醒。所謂弩窗矛穴,那就是一個個小孔。通過那些小孔,可以發射弩箭,也可以用長柔攢刺。揮刀固然不行,但攢刺還是可以的。歌田良士兵們不僅從弩窗矛穴攢刺,而且還直接在船舷上面進行攢刺。

這樣的攢刺有沒有威脅?當然有,而且威脅還不小。由于歌田良士兵眾多,五十人里面,刺過來的鐵矛多在十支以上。鐵柔,通常是比鋼刀要長一些的。在這個年代,雖然有武將所用的長柄刀,但由于觀念的原因,大家都認為長柄刀通身都是鐵,而通身都是鐵的話,一是重,二是貴,士兵就不能配備了。所以,劉備水軍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一寸長一寸強」。

劉備水軍的戰船要大一些,長一些。一部分水軍與歌田良士兵交戰,另一部分水軍就被閑置了。閑置,就是擱在一邊不用,通常指沒有主動權的物體。但士兵卻是有主動權的。這些被閑置的水軍,從位置上。被「擱在了一邊」。想與敵軍交戰,手長衣袖短,可望而不可及;戴著草帽親嘴,物理距離差一大截。怎麼辦呢?他們是活生生的人,因而他們也是有想法的人。至少有兩個選擇就擺在了他們的面前。

一個選擇,是從船上走過去。不過,這個選擇不怎麼好。它存在兩個不利的因素。一是敵軍正在攢刺。船上可不比岸上,岸上走幾步路,是不需要傾注什麼注意力的,而船上可不行。因而在敵軍的攢刺之中,移動位置是相當危險的。二是我軍士兵正在面對敵軍的攢刺。由于兵器轉短,主要就是閃躲和格擋。他人的經過,很可能會形成障礙,從而使閃躲格擋失效,引發兄弟士兵的傷亡。

還有一個選擇,就是跳海而戰。跳海之後,怎樣作戰,本來也有多種選擇。但是在這里,登船而戰的方式首先就被排除了。不能登船,那麼就只能在水下破壞敵軍船只了。

于是,很快地,追上來的幾艘歌田良戰船漏水了。

在雙方都落水的情況下,劉備水軍士兵因為訓練的關系。依然能夠保持一定的優勢。不過那個優勢可沒有在船上砍落水者那樣來得明顯。因而在破壞船只之後,水軍士兵就又游回自己的船上。

這就算是解決了燃眉之急了。不過,後面的歌田良戰船又開上來了。

……

後續的歌田良戰船上來了。但他們還需要做一件很不好做的事情,那就是把落水的歌田良士兵救回船上。事情本來並不難,難的是船上本來就擁擠。但水中是自己的兄弟,又不能見死不救。這樣一來,劉備水軍戰船就又能拉開一定的距離了。

落水的歌田良士兵被劉備水軍一刀一個,送往黃泉。這部分落水者,主要來自被大船撞翻了的船只。被撞翻的船只很多。過了一陣之後,二十艘運兵船被撞翻了十艘,十艘空船被撞翻了兩艘。

撞翻的運兵船多于空船。主要是因為空船機動性較好,便于避讓的緣故。剩下的八艘空船卻沒未能避過劉備的十艘水軍戰船。上面駕駛之人,被全部殺死。船底全部鑿漏。能夠開動的空船全部覆沒。

剩下的十艘運兵船,被劉備水軍鑿沉了四艘。另外六艘戰船在搶救了一些落水者之後,見勢不妙,開往下關的對岸。開往對岸而不開往下關這邊,是因為他們已經看見,後面的千余名兄弟已經被殺死。而殺死那千余名兄弟的敵軍,僅僅有兩百來人。並且那兩百來人看上去還沒有什麼傷亡。

在下關的對岸,原來就有大約兩百名歌田良士兵。這兩百名歌田良士兵上岸之後,停留原地,是為了等待後面的兄弟。等到全體過河之後,再向前進。當然,後面發生了狀況,並且被他們看見了。

在這兩百名歌田良士兵當中,有全駕船的船民。于是,他們就奔向了岸邊的空戰船。由于沒有將領的指揮,而只是一種自發性質的行動,因而士兵分布極不均衡。有的船上,就兩三個人,有的船上,擠了三四十人。就這樣,又有十條船駛上了海面。

這十條船駛出來的時候,與逃跑的六條運兵船避讓的一下,耽誤了些許時間。就那一點耽誤,劉備的四船大船就開過來了。稀里嘩啦就撞翻了六條船。大船一過,後面緊跟的十艘水軍戰船揮著利刃就來了。落水的幾十個歌田良士兵被殺死大半。幾艘人少的空船遭到過船砍殺。最後,有兩條船逃走。一艘上面裝了三十多人,另一船上面只有幾個人。

……

逃走的歌田良士兵駕船靠岸之後,慌忙登陸。然後,劉備的水軍就掌握了水域。不過,還不算徹底,兩岸都密密麻麻地停靠了不少的船只。加起來大約有一百八十艘的樣子。歌田良軍隊隨時來,隨時就可以上船。

下關對岸這邊,上岸的歌田良士兵一時之間,並沒有走遠。就在岸邊逗留。他們輸得不服,還想再戰。只是一時想不出什麼辦法。劉備見此情況。就命令將北岸的士兵運至南岸。當然,他們將會在遠一點的一方登陸。

北岸的陸軍上船了,船立即開往南岸。直到見到這種情況,那三百多名歌田良士兵這才往岡崎大陸的縱深處逃走。劉備見了,沒有改變命令,依然讓陸軍到南岸登陸。不過,那一百五十名陸軍的任務卻變了。他們這次上岸之後,就開始燒船了。

燒南岸的船是很容易的。此時的風是西北風。燒南岸船只的時候,海溝內的劉備水軍不需要回避。劉備水軍在這個時候基本進行休息狀態。需要做的事情,就只是觀察南北兩岸的情況。

由于引火物資不是很趁手,因而點燃停靠在南岸的歌田良戰船花費了不少時間。最後,終于全數點燃了。那一百五十名陸軍回到了船上,駛往北方。

接下來,就是點燃停靠在北岸的歌田良戰船了。這是比較危險的。船只燃燒起來之後,纜繩肯定會燒斷的。斷了纜繩的船只就會隨風飄泊。如果劉備水軍依然留在海溝的話,很可能會被燒到。因而劉備的水軍就開到海溝的西頭。岸上的陸軍由東向西依次點燃歌田良戰船,又花了不少時間。等到全部都點燃了,陸軍撤回船上,駛到海溝西頭,與大隊會合。這時,海溝兩岸都來了大量的歌田良軍隊。

接下來,有兩艘戰船運送二十二具自己人的尸首,三十一名陸軍重傷者,十二名水軍重傷者返回一支島。水軍這邊,也死了兩個人。就海葬了。

……

在騰騰烈焰的映照之下,下關海溝兩岸都來了大量的歌田良軍隊。不過,他們的來意是不同的。北岸這邊其實人還不算多,又是兩千人。這兩千人的任務,跟前面被遭受重創的那兩千一樣,就是越過海溝,到十方去,與岡崎家族的軍隊戰斗。然後,當他們接近海岸時,就望見了陣陣濃煙。在猜疑和疑慮的情緒伴隨下,他們最後看到了謎底,戰船都被燒了。他們過不了河了,不能參加十方的戰斗了。

南岸這邊來的人就多了,足足有五千人。這五千人,是整齊的。他們整裝待發、待發往十方之際,那三百多名潰軍來了。接到報信之後,他們沒走十方,而是回到了海岸。但是,他們不能走近。煙與火在西北風的吹送之下,撲面而來。個別歌田良士們就掉下了眼淚。嗯,是被煙燻得掉下了眼淚。

歌田良家族此次南征投入的兵力是兩萬人。但是,由于十方北面的地方有限,他們就將軍隊駐扎于南北兩岸。如果硬是要擠在南岸那個三角形的無名區域的話,倒也是擠得下的。但是,那麼一塊地方,在扎出供兩萬人休息的帳篷,在扎出存放兩萬人需要的物資之後,就真的是沒有什麼空地方了。敵軍如果出來劫營怎麼辦呢?

因而,他們在南北兩岸各有一個營地。兩岸駐扎的指標都是一萬。這樣一來,要使兩萬士兵都能投入戰斗的話,就只能使用輪換的方式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