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

作者 ︰ 石晶藍

這要是在公孫度那兒。問題就危險了。此時,劉備打遼東,還僅僅是戰爭的初期,通常這樣的回答都是收編。如果劉備不問,接下來下面的人多半也會安排收編的。但劉備這麼一問,就有點復雜了。這樣的問題,意味著除了收編這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釋放。

廢話,誰不知道釋放的可能性的存在啊?但是,那種可能性本來是很小的。一問,就被放大了。在這個時候,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如果收編,那些人將歸入誰的隊伍。

那些人不多,總共還不到兩百人。先看看,如果劉備不問,事物將會怎樣發展。很明顯,是收編,而且是收編到閻柔的人馬當中。閻柔原有五百零幾人,死了十幾個。再加上這一百多人,人數將會變成六百五十人。如果這些人編隊公孫續或者嚴綱的大軍,那是極不起眼的。但編入閻柔的人馬,就等于擴軍三成。

歷史上,一直都有功高震主的說法。當然,此時就算是閻柔擴軍三成,也還離那個「功高」差得很遠。但是,閻柔應該表現出擴軍的意願嗎?是表現得漠然,還是急切一點的好呢?

問題的嚴重性基本上說清了,接下來就是主公的問題了。如果在公孫度那兒,閻柔就應該表現得漠然一些的好,甚至直接選擇釋放,放棄擴充人馬的打算。這是因為,公孫度雖然名字里面有個度字,但其實並不是什麼大度的人。

但劉備就不同了。劉備很大度。劉備的大度,讓閻柔自己也感到難以企及。對于劉備這種大度的人,如果閻柔表現得漠然,就不好了。那就相當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這月復」了。因而,閻柔得顯得急切一些,顯得也非常大度一些才好。自己大度,才能讓大度的人喜歡。

……

新昌縣城跟平岡不一樣,地盤足夠大,房屋足夠多。劉備的五萬大軍駐扎在里面,非常的容易。新昌縣城的位置有點特殊。前面說過,公孫度的地盤,總共有四郡。如果以現代地圖的眼光來眼,那就是一個「L」形。而新昌縣城。則正處于那個轉角的地方。也就是說,新昌之後,東、北兩個方向,都是公孫度的地盤。到底是先打東,還是先打北,抑或是兩路齊攻,必須得拿出一個主意才行。

于是,在佔領新昌縣城諸般雜事告一段落之後,劉備召集眾將,專門商議此事。

劉備沒有沿續前日酒席宴上的話題,而是從最初的根源開始說︰「諸位,如今我軍已然出關。消滅公孫度,便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擺在我軍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北面的遼東和遼東屬國郡,一是東面的玄菟和樂浪郡。若只擊一處,我軍很可能會遭遇兩面夾擊。故我意兩面進兵。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田楷道︰「玄德此方甚是。公孫度在東、北兩面,擊北則東應,擊東則北應。要避開兩面夾擊,只能兩面擊之。不過,我軍是平均使力。還是有所側重呢?」田楷問的,實際上就是集中優勢兵力的問題。劉備現有五萬人,如果平均分配,兩路人馬各有兩萬五千人。但如果有所側重,在一萬人馬攻一方,另一路就會得到四萬人馬。當然,一萬人馬的那個方向是不會有什麼戰果的。但能夠阻敵,保證另一路的四萬人馬迅速取得勝利,那也是非常可行的。因而,通常地說,側重比平均使力要好。這個道理,與具體軍事的關系不大。因而田楷知道。

劉備答道︰「自然是有所側重的好啊。」實際上,在出長城關之前,劉備跟田楷就說過這個話題。因而很容易取得一致。

公孫續問道︰「那我軍將以何方為重、何方為輕呢?還有,續請求領重兵。」當時在決定追擊袁紹的時候,公孫續主要想的是立功。因為只有建立功勛,眾將才有可能服自己。而現在,公孫續的思想已經發生了變化。雖然說的話才是想立功,但公孫續對于眾將服不服自己的問題已經不再關心了。公孫續發現,無論自己怎麼建立功勛,都趕不上劉備。日子越長,眾將就越是佩服劉備。而且,就連自己也有些佩服劉備了。因而,公孫續對于主位,逐漸失去了念頭。

……

劉備道︰「我軍戰將較少,實際上,就續兒跟嚴將軍二人矣。既側重而攻,當兩位齊上。而另一邊的阻敵,則由田別駕他們領兵好了。」劉備與公孫瓚結交在先。相互間以兄弟相稱。故此,雖然劉備也僅有三十四歲,並沒有比公孫續大多少,但一直以續兒相稱。

嚴綱問道︰「那我軍主攻哪個方向呢?」劉備道︰「公孫度在襄平。我意主攻北面。但不知眾位以為如何呢?」眾人一時無話,並沒有什麼建議。

劉備環視了一下眾人,道︰「備從軍多年,慣經陣仗。然備天資有限,行軍布陣,也只能到這個程度了。閻兄弟不要見笑啊。哈哈哈哈。其實呢,前面說的這些,也僅僅是拋磚引玉。到底如何進兵,還得憑兄弟一言而決。」

閻柔前面見劉備與眾將你一言我一語的說得熱鬧,似乎對自己的存在已經忽略不計了,正自感到納悶呢。劉備突然話鋒一轉,倒把閻柔弄了個紅臉。閻柔立即謙虛幾句︰「哥哥言重了。兄弟對于此戰,倒是曾經有過一番思索。縱使兄弟的方案更加可取,也主要是因為兄弟熟悉情況。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而才有此效。既然哥哥已經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那兄弟也就不掖著藏著了。這就給大家說吧。」

此時,劉備這邊的稱呼很不規範。這是客觀造成的。既定的、公認的主公,是公孫瓚。但是他卻死了。因事急,需要向袁紹復仇,劉備暫代其位。這一代。就代到了現在。那個「代理」二字一直都未能取消。故此,閻柔稱劉備為哥哥、田楷稱劉備為玄德。都不稱主公。這也是劉備私下里特別交待了的。

……

閻柔道︰「我先說一下公孫度的情況。公孫度這邊,連四郡三十八個縣,雖然少于北平的四十二縣,但是,幅員卻更加遼闊。城與城之間、縣與縣之間的距離也要遠得多。新昌的情況,大家已經知道了。一百衙役、兩百巡城士兵,武裝力量共三百人。實際上,公孫度的三十八個縣都是這樣的力量配備。再加上平岡五百,三座郡城各七百,襄平一千。共一萬五千人。也就是說,公孫度有一萬五千名士兵,是不能夠參戰的。

「那麼,公孫度究竟有多少士兵呢?打玄菟之前,公孫度有兵五萬。打玄菟之後,有兵七萬。不過,那也是半年前的事情了。經過這半年,據我所知,公孫度又少量地招募了一些士兵。現在,除了前面說過的不能參戰的一萬五千士兵之外,公孫度的總兵力為八萬。

「公孫度的部下,主要有兩個兒子和柳毅、陽儀、李敏三員武將。但是,公孫度這個人猜忌心很重,他不放心由別人獨自領兵。因此那三員武將只能跟著那兩個兒子。最後的情況是,公孫度帶兵四萬,住在襄平;長子公孫康帶兵兩萬,住在昌遼;次子公孫恭帶剩下的兩萬士兵住在朝鮮。其中,公孫康、公孫恭兩人均住于城外軍營之內。只有公孫度本人,住在襄平城內。襄平城外軍營之中,並無能夠調動部隊的武將。

「于是,相對于我軍來說,北面,公孫度所在的方向,有敵軍六萬;東面,有敵軍兩萬。以上就是公孫度方面的基本軍情。不知道諸位還有沒有什麼不清楚的?」

……

劉備道︰「很清楚,沒有比這兒更清楚的了。」田楷道︰「不錯。幸虧有了閻司馬,我們才能知道得這麼清楚。」嚴綱則道︰「那我軍又應該怎麼打呢?」

閻柔道︰「適才哥哥說自己天姿有限,那是哥哥的自謙之語。其實,真正天姿有限的,正是兄弟。兄弟其實也沒什麼良策,並且,兄弟還沒有學過多少兵書。兄弟的辦法是什麼呢?就是說出來,讓大家想辦法。然後,你一言、我一語,兄弟就會從中受到啟發。因而,這才成就了兄弟的計謀。兄弟的計謀,就是這麼來的。並非兄弟有本事。而是兄弟善納眾人之長爾。」

田楷則道︰「不對吧。適才閻司馬不是說過,已經有過思考了麼?不妨說出來,然後我們再參詳參詳吧。」閻柔道︰「不可。兄弟的確已經有了一個主意。不過呢,兄弟的主意是很霸道的。如果提前說出來,兄弟恐怕會束縛了諸位的思路。」

「既然如此,那就我先來吧,」劉備道,「根據適才賢弟提供的敵軍情況,備以為,如果我軍按照原來的計劃行事,則北路我軍四萬對敵軍六萬,東路我軍一萬對敵軍兩萬。兩個方向士兵均少于敵軍,兩個方向均無勝算。故此,備以為,我軍當把攻擊的重點調換一下。以四萬主力強攻東路的兩萬敵軍。而剩下的一萬士兵則用來防御北面的六萬敵軍。不知這樣可否?」

公孫續道︰「叔叔言之有理。續也以為,必須得調換一下主攻的方向。」嚴綱則道︰「但是,不知道諸位注意到沒有,調換方向之後,在東面,我軍四萬對敵軍兩萬。戰勝之後,由于雙方均有傷亡,在吸納俘虜之後,總人數不會超過五萬。而我軍負責阻擊北面的一萬士兵,那個時候已經傷痕累累,不堪重負了。估計能剩下三千人,就不錯了。然後,我軍合兵一處,士兵人數仍然不比敵軍多,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啊。」

田楷立即表示了同意,道︰「嚴將軍好像腦袋開竅了,提出的問題正好切中要害。若是這樣的問題能夠解決掉,勝利可期也。」

……

劉備想了想,道︰「嚴將軍提出來的問題,似乎很難解決。」公孫續道︰「續兒也想不到什麼好辦法。」劉備逐一向眾人望去。前面沒有發過言的單經、鄒丹、關靖也連忙說道,自己也同樣想不出解決的辦法。

問題就又回到了閻柔這兒。閻柔見眾人有一會兒功夫沒有說話了,便道︰「好。看來,我的想法是對的。你們別用這種眼光看著我,適才嚴將軍所提出的問題,我也同樣沒辦法解決的。這樣的問題,我自己也曾經想過。真的是沒法解決的。」

劉備道︰「難道,我軍真的沒有辦法了麼?」

閻柔道︰「辦法當然有。嚴將軍提出的問題,的確不能解決。但是,那個問題的前提,就是我軍實施了兵分兩路、重點攻擊的整體戰略。可以說,這樣的整體戰略一旦實施,就必然會產生那樣的問題。如果,我軍改變一下,不實施分兵的整體戰略,那樣的問題就不復存在了吧?」

田楷道︰「是啊。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一開始我軍就改變打法,那後來的結果當然就不同了。」公孫續則問︰「閻司馬說的是,我軍不分兵,五萬士兵一齊攻打東面嗎?」。劉備也道︰「一齊攻打東面,這個,消息肯定會走露的,北面的敵軍一定會來的。而就算我軍集中全力,也一定不會很快打下東面的。到時候,敵軍前後夾擊我軍……這個,就難辦了。」

好像在說蔡琰用兵的時候曾經說過,這個時代的戰斗,對于來自一個方向的攻擊是比較容易防守的。而對于來自兩個方向的攻擊,就有些狼狽了。益州的合州城,以黃忠、呂布之勇,加上徐庶之智,長期攻打不下,也就是這樣的原因。因而,對于遭受敵軍兩面夾擊,通常都是很忌諱的。

因此閻柔道︰「當然,哥哥之言極是。集中兵力,只攻一面,肯定會遭受敵軍夾擊的。那樣我軍就會失敗得更快。因此,我軍絕不能采納這樣的整體戰略。」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