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221章 快速戰斗

作者 ︰ 石晶藍

孫策听到叫喊,氣都不打一處來。自己這邊。埋伏得好好的。既然是埋伏,當然是不欲使人知道了。這幾十個人這麼一叫,還不露餡?

孫策沒有出去。于是,那幾十個人就這麼邊走邊走地走了過去。誰知,走過五里淺谷之後,那幾十個人又走了回來,還是邊走邊叫。看這架式,孫策如果不出去,這幾十個人鐵定了會一直這麼叫下去。孫策無奈,只得從暗處走了出來。由于心中有氣,便喝道︰「叫什麼,一點規矩沒有!」

那幾十個人當即住聲。其中兩人奔到孫策馬前,單膝點地拜倒。一人說︰「孫將軍,大事不好!」孫策一看,說話的人是蔣欽。旁邊的是周泰。孫策問︰「有什麼不好?是不是建業守軍沒有出城來追?」建業軍隊到底會不會出城來追,周瑜吃不準,孫策自己也同樣吃不準。因為最擔心這個,所以孫策就問了出來。

「不是,他們來了。但是人不多,只有兩千多人……」說到這里,周泰捅了蔣欽一下。蔣欽就沒有繼續說下去了。

真實的軍情,有兩點。一是敵軍不多,只有兩千人。二是我軍不利,基本上全軍覆沒。但是這兩點軍情卻是自相矛盾的。敵軍多,因而交戰後我軍不利,那才是正常的。周泰見孫策態度不善,便立即捅了蔣欽一下,制止了蔣欽。

蔣欽被捅一下,也明白了。僅僅就叫孫策出來匯報一下情況,還沒開始說呢,孫策就冒那麼大的火。要是自己把五千孫兵交戰不利的消息說出來,那還不知道會冒多大的火呢。在這個時候,身居高位者對于麾下之人是有生殺大權的。一怒之下,殺了自己都有可能。因而蔣欽就不說了。

于是,因為自己的態度,孫策只听到了一半的軍情。只來了兩千人,孫策當然不滿意。那是因為,就算是全殲了兩千建業守軍,那建業城依然還是拿不下來。不過,話又說回來,來了兩千人,總比一個沒有的好。一個都沒有出來的話,不僅僅是白忙一場,更是顯得自己的計策被建業守軍識破了。因而,這兩千人一出來,就沒有那樣的擔憂了。兩千人,雖然是小菜。但總比什麼菜都沒有的好。既然敵軍只有兩千,孫策就打定主意,想要全殲來敵了。

孫策對淺谷兩旁埋伏的士兵大聲命令道︰「眾軍听好,建業只來了兩千人。故此,呆會大家給我往死里整,為我軍死去的將干報仇。一律不接受投降。」「明白了。」「遵命。」「孫將軍盡管放心。」「听見了。」各種不同的回答頓時響起,很不整齊。孫策放低了聲音,對蔣欽、周泰道︰「你二人,找個地方,把這幾十個弟兄藏好。」蔣周二人同時抱拳,應聲。

孫策騎著馬又走向了暗處。蔣欽、周泰到哪兒去呢?這兩人對望了一眼,招呼了那幾十個人,走向了淺谷的盡頭。

……

蔣欽、周泰其實並不知道建業城那兩千士兵會不會到淺谷這邊來。這二人乃悍匪出身,見機得早,兩軍剛一交鋒,兩人便察覺敗局已定,打了個招呼,在沒有得到周瑜命令的情況下。就提前跑了。

正因為是提前逃跑,有違軍紀,所以二人才使勁叫孫策。二人打的主意是,假如事後追究起來。就可以把自己的逃跑,說成是為了趕著前去給孫策報信。

兩人原有三百名匪徒,亂軍之中,只帶出幾十個人。當他們離開的時候,那時孫軍五千士兵才死亡三千。因而他們雖然知道接下來孫軍必敗,但到底敗得怎麼樣,也不知詳情。

這會兒兩人往淺谷盡頭走,打的主意就是遠離戰場。兩人一直在長江上劫掠過往行商,飽一頓饑一頓。原來的劉繇一直對他們一直是剿滅的態度,因而劉繇是不能投靠的。孫策出來了,二人便尋思著也許可以咸魚翻身,由土匪變成官軍了。于是便來投靠孫策。

在蔣欽、周泰投靠孫策的時候,孫策挾死一將、喝死一將的事情已經發生了。但是知情者卻不多。袁術軍隊這邊,是不可能大肆宣揚的。雷薄及其士兵,談及此事,只會說袁術大軍殲滅了張邈,而絕不會為一個剛來投效的人樹碑立傳。孫策之邊,就黃蓋、韓當知道,朱治和呂範不知道。在離開袁術之後,東行至汝陰一帶,招募游兵散勇未成,那個時候,黃蓋、韓當才說起當日的戰況,朱治、呂範才知道了。因而,朱治、呂範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條件對孫策的勇猛進行宣傳。隨即,孫策就遇見了周瑜。遇見周瑜之後,那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個人勇猛便在周瑜招募三千士兵的成績面前黯然失色了。誰也沒有心思再去宣傳什麼事跡了。因而,蔣欽和周泰根本就不知道。

蔣欽和周泰投靠孫策,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孫策是一股新興的力量。只因為不能制造劉繇,所以才投靠的孫策。並不因為孫策有德有才有勇。而實際上,在他們投靠了孫策之後,也並沒有發現孫策有什麼德有什麼才有什麼勇。當日一戰,取勝的直接原因是蔣欽和周泰,這也罷了。隨後第二仗,蔣欽、周泰帶周瑜到壽春去游說陳武。周瑜成功了。蔣欽、周泰對周瑜就有了幾分欽佩。自壽春南下,在是否應該南下的問題上,蔣欽、周泰是不太明白的。南下之後,在曲阿,陳武上陣與張英單挑。對陳武,蔣欽和周泰是知道的。以往,陳武是官,蔣欽、周泰是匪,沒少交戰。不過,蔣欽、周泰倒是不恨陳武。因為陳武乃是職責所在嘛。隨後,曲阿一戰,周瑜讓蔣欽、周泰上陣,戰斗因此而勝。與孫策全然無關。

總而言之,蔣欽、周泰對周瑜印象不錯,但對孫策,除了知道孫策愛發怒之外,就沒有什麼認識了。在這種情況下。眼見建業兩千士兵是那樣的生猛,蔣欽、周泰就萌生了退意。倒並不是說,二人立即就會轉投建業。只是說,他們不想為了孫策,把自己的命搭上。

……

太史慈、于禁率隊過來了,而且是打著火把過來的。用成語來形容,就是明火執杖。當然,這里的杖,不是木杖,而是兵器,也就是鋼刀。打火把。是為了使得戰場亮堂一點。越是亮堂,就越能看清哪些是敵人哪些是自己人,因而就越是能夠盡快地取得勝利。

孫策的士兵在暗處。甲丙兩隊士兵因為打著火把,就在明處。假設孫兵有足夠的弓箭,那是極為不利的。但孫兵偏偏就沒多少弓箭。最早,陳武自壽春投降的時候,有一批弓箭。但那批弓箭卻在攻建業城的時候,與城牆上面的守軍對射中用光了。

包抄的八千人到位了沒有?應該說,基本到位了。那八千人,要多走一些路程,因而需要多花一點時間。但甲丙兩隊在與五千孫軍對峙的過程中,已經用去了不少的時間。再經過廝殺,又用去一些時間。因而,包括的八千人都應該到達了該到的位置。

只不過,那該到的位置卻並不是合適攻擊的位置。那是因為,前面孫策的人馬是在埋伏之中的。埋伏之中的孫兵,應該是沒有什麼動靜的。在那種安靜的環境里,包抄的八千人就不能走得太近。太近了,就會被孫兵發現。因而,那個該到的位置,距離合適的攻擊位置,還有一定的距離。

如今,甲丙兩隊打著火把過來了。雖然說,他們並沒有喧嘩,但他們卻一點都沒有掩蓋自己的動靜。埋伏中的孫策士兵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就集中在甲丙兩隊的身上。

……

預料之中,應該是孫策的人馬逃跑,建業的士兵追趕。待孫策這邊逃跑的人堪堪出了淺谷,追趕的建業士兵大部分進入淺谷的時候,發動伏擊。現在的情況卻發生了變化,在這些建業士兵的前面,並沒有逃跑的孫策士兵。孫策的那些士兵到哪兒去了?

因為這麼一個疑慮,孫策的埋伏暫時沒有發動。甲丙兩隊士兵共一千九百人全部進了淺谷。這個時候,他們不需要再與敵軍對峙。太史慈走在隊伍的最前頭,那是為了準備對付孫策的。于禁走在隊伍的中間,這是為了指揮隊伍的。于禁一聲令下︰「停止前進。扔火把!」

甲丙兩隊士兵立即將火把扔了出去。但是去扔得不甚整齊。有的扔向左面。有的扔向右面。有的發力扔向遠處,有的就輕輕一丟,扔在近處。淺谷兩旁樹林並不密集。扔火把也不足以點燃兩側的樹木。只不過,這一扔之後,到處都亮掌了。孫策的士兵,本來就只是隱身于黑暗之中,而並沒有什麼掩體或者樹木遮擋。火把一扔,孫策的士兵就暴露無遺了。

愣了,不僅僅是孫軍士兵,就連孫策本人也沒有反應過來。當然,孫策並沒有愣多久。也就是三秒鐘左右吧,孫策就大喝一聲︰「孫策在此!」打馬往中間道路上走。孫軍士兵听到孫策這麼一喊,也紛紛由原來的蹲著、趴著,變為站立,繼而準備沖向中間的甲丙兩隊。

噗噗噗噗,一輪箭雨,且只有一輪箭雨。如果甲丙兩隊不到,八千包抄的士兵將肩負直接戰斗的任務。如今,甲丙兩隊到了。包抄士兵的任務就是一輪箭雨,再加上圍困,不準敵軍逃跑。

蔣欽、周泰帶著幾十個人,剛好在淺谷的盡頭。他們並沒有走遠。他們想的是,等到看見孫策不行了,然後再遠走高飛。因而他們的位置,就還在八千士兵的包圍之內。倘若他們當時就逃向遠處,八千士兵包抄的士兵為了整體不暴露目標,將不會分兵追趕。

蔣欽、周泰的這幾十個人也同樣沐浴了這一陣箭雨。由于事發倉促,完全沒有料到後面會來這麼一下,因而人人中箭。當場死了一半,另一半受傷。傷勢有輕有重。蔣欽、周泰也中了箭,沒有危及到生命,但卻失去了廝殺的能力。

……

遇見敵方將領,甲丙兩隊士兵會以三人以上的人數同時攻擊,基本上可保不會失敗。丙隊曾經有三名士兵大戰過典韋。當然,那個時候,典韋已經先與太史慈戰過一場了,打了點折扣。盡管如此,三名士兵戰典韋,而且還佔上風,也是很不容易的了。孫策的個人武力比典韋如何?那是絕對比不上的。更何況孫策左臂有傷,傷口都還沒有愈合。

太史慈在隊伍的最前面,于禁在中間,而孫策出現的位置,卻正好在這兩者之間。太史慈、于禁兩人都遠了。既然遠了,兩人干脆就沒有過來。而是直接殺向最近的孫軍士兵。

遍地火把,照得戰場亮如白晝。甲丙兩隊士兵在明,但孫策士兵也沒有在暗了。在田軍士兵扔出火把之後,孫軍士兵同樣在明亮之中。而孫策又發動了埋伏,孫軍士兵站起來了。站起來了,站起來了。別人站起來,表示不屈服。孫軍士兵站起來,表示箭靶豎好了。

真正處于暗處的,是包抄的八行士兵。不光是他們所在的地方黑暗,而且還因為孫軍士兵壓根就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一輪箭雨,八千支箭矢,兩千孫軍士兵平均每人享受四支。因而,一開始,兩千孫軍士兵就倒下一半多。一上來,就只剩下幾百人。而幾百個人,對于一千九百人的甲丙兩隊士兵來說,那還不是小菜一碟?

孫策的英雄氣概沒有得到良好的表現。一聲「孫策在此」喝完,戰馬就倒地了。孫策一落地,手上的長槍就被兩名甲隊士兵拖住了。孫策左手拔劍,另一名甲隊士兵上前就是一刀,左手小臂又被開了花了。緊接著還沖過來兩名富余的甲隊士兵。五人一看,自己人數夠多,就有了活捉的想法。刀還鞘,連鞘打向孫策。一直打得孫策不掙扎了,這才把他拖到了道路當中。

戰斗結束得很快。又要打掃戰場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