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219章 計長計短

作者 ︰ 石晶藍

「蘭」字繁體的確筆劃不少。十九畫。像田蘭這種文盲,自然是認不得的。但是,其它字可以不認識,自己的名字,卻一定要認識。因而,田蘭就找到郭圖,讓郭圖教自己寫「蘭」字。

士兵的報告,郭圖听清了。田蘭因為用心寫字,沒有听清。郭圖擺手,讓士兵下去了。然後道︰「敵軍主將孫策中冷箭身亡,這施發冷箭的人是誰?立了這麼大的功,怎麼也不報告一聲?或許,已經報告田帥您了?」

田蘭把手下這個字寫完了,才問︰「嗯,你剛才問我什麼?」郭圖道︰「適才探馬來報,說是敵軍主將孫策中冷箭身亡,敵軍正在舉哀,並收拾東西……」田蘭打斷道︰「怎麼會呢?來人——」進來一個親兵,「叫太史子義來一趟。」親兵去了。

郭圖問︰「那一箭,是子義射的麼?」田蘭點了點頭。郭圖續道,「剛才我就是問你是否知道是誰射的。」田蘭道︰「哦。不過。子義只射中了左臂。不是子義箭法不行,而是因為我們都不知道那人就是孫策。我故意為難子義,讓他射傷而不射死的。」郭圖道︰「原來是這麼回事。這事就有佔麻煩了。」

太史慈來了︰「田帥,叫我什麼事兒?」田蘭道︰「想向你確認一下,上午那一箭,是否確定只射中了手臂。」太史慈道︰「末將瞧得清清楚楚的,確實只射中了手臂。而且,箭矢一定把骨頭射穿了,否則箭尾是不會留在臂上的。」

田蘭道︰「可剛才士兵來報,說是敵軍主將孫策中冷箭身亡,正在舉哀。」太史慈道︰「那肯定是詐死。他們想讓我軍失去警惕,好來乘夜攻城。」

「有道理,」田蘭道,「公則以為呢?」

郭圖道︰「適才士兵的報告,你可能沒有听清。敵軍目前,不僅舉哀,而且還在收拾東西。看跡象,應該是準備拔營開路,轉到曲阿去。」

田蘭問︰「那就是說,他們不會剩夜攻城嗎?」。

「應該不會,」郭圖道,「經過檢巡各處戰場,我發現,東城門外的尸首,也就是目前敵軍陣亡的將士,他們極其缺少盾牌。目前他們只有七千士兵,我軍以一千弓箭手。再加一千輔助做事的俘虜兵就能夠守住城池。故爾,我想他們是準備讓我軍去追。」

「讓我軍去追?」田蘭問,「公則是說,敵軍會在追擊的路上設下埋伏吧?」郭圖道︰「確定無疑。」

田蘭道︰「那我們怎麼辦呢?我們就不追了嗎?」。郭圖道︰「追亦可,不追亦可。」

「可不能對我弄什麼玄虛,」田蘭做了個鬼臉︰「小心我鞭子抽你。」

「別,我知道你說打就打,饒了圖吧。我這兒立刻便說,」郭圖道︰「我問了一下投降的士兵,知道了一些情況。孫策這支軍隊,成軍不久,士兵大部分都是降卒,缺乏戰力。其將領,有黃蓋、韓當兩員老將。據說是跟孫策他爹孫堅的。有個周瑜,據說是孫軍的把兄弟。還有兩員點將,蔣欽和周泰,是長江水面上的悍匪。這兩人是新近投靠的,忠誠度還不高。最後還有一個陳武,這人本是壽春的武將,是沖著周瑜的面子投降的。這樣的敵軍,無論動還是不動。無論居于山野還是把守城池,我軍均能夠輕易破之。故此我說,追亦可,不追亦可。到底追,還是不追,或者說,我軍到底怎麼打,得取決于田帥準備把敵軍怎麼樣。也就是說,是全殲,還是部分招降。」

田蘭問︰「我全招降行不行啊?」郭圖道︰「不行。孫策這個人,據說,已投過袁術。也就是說,他在落難之時,也能暫忍一時之辱。我軍若將其逼上絕路,全招降也許是能夠實現的。但是,稍有風吹草動,孫策就會另立山頭,轉而他去。他已經這麼干了一次了,所以一定會干第二次。這樣的人,絕不能招降。」

「那就只能殺羅?」田蘭道,「早知道上午那一箭就射死了他了。」

郭圖道︰「非也,非也。沒有射死,也是好事。孫策其人,自恃其勇,剛愎自用,專橫跋扈,不善納言。他活著,他的部下或許恨他;他死了,他的部下就會轉恨我軍。故此。宜先俘獲其部下,最後再取孫策。」

「他的部下很厲害麼?」田蘭問。

「這個還不甚清楚。」郭圖道︰「應該是有好有差吧。」

田蘭想了想,道︰「那我就全力搏殺,對孫策本人網開一面好了。」

……

田蘭的輜重留在建業。城內戒嚴。每道城門讓一千士兵建業降兵巡守。剩下一萬六降兵都在軍營。田蘭共留下三千士兵,其中兩千士兵看守軍營,一千士兵巡城。如此的配備,也就是能夠保證對建業城控制的最低配備了。再低,就危險了。但是,這種低配備卻不怕外敵。當外敵來侵之時,反而會降低建業降兵嘩變的可能,反而會讓降兵們迸發出戰斗的力量。

建業城東,孫策營地往東,約兩里,南邊就有一個小湖泊,道路改往東北。約十里,迎面一道山脈攔住,道路又轉向正東。再過一里,便是一個淺谷。淺谷的北面是北崮山,南面是小紅山,谷長約五里。過了這個淺谷,再往東就沒有什麼適合設伏之處了。

于是,孫策的埋伏就設在這里。孫策士兵共有七千。如果抽出去用于埋伏的士兵多了,剩下的士兵就少。剩下的士兵如果太不像七千人。就非常容易被追擊的建業守軍識破,不來追趕了。因而,孫策就抽了兩千精銳設伏。剩下五千士兵慢慢撤離。那兩千士兵說是精銳,其實就是最初周瑜招募那兵。因為時間最久,所以最靠得住。

孫策那邊先一步出發了。剩下的五千士兵大張旗鼓,慢慢騰騰地拔營。時不時地爆發出一片哭聲,就相當于打廣告︰我在這里。

然後,建業城听到了他們的廣告,打開了東南北門,士兵自三道城門涌出。

……

東門出來的,有六千士兵。六千士兵又分為兩起。甲丙兩隊往正東偏北的方向,直插十里沿湖斜路。另外四千士兵,則直接往孫策營地的老位置前進。

根據移動靶原理,實際上當田軍到達的時候,孫策的五千士兵也正好到達十里沿湖斜路。因而甲丙兩隊將與五千孫軍交戰。而另外四千士兵到達孫軍原來營地的時候,那里應該已經沒有人了。于是,他們將繼續前進,自湖泊的南面繞過去,到達小紅山的南面。然後翻過小紅山,對于可能存在的孫軍伏兵,實施打擊。

北門出來的四千士兵,出城之後,沿長江江岸往東北而行,至幕府山的北面。幕府山山脈,最高的勞山山峰,高度也只有六十丈,是一座非常小的山脈。他們將翻越幕府山,到達北崮山。從北崮山可能有的伏兵的身後,實施打擊。

南門出來的四千士兵,出城之後拐向東面。他們並沒有交戰的任務,而是直插曲阿。

太史慈、于禁,分別率領甲隊和丙隊。其余各隊,都由千夫長指揮。

……

孫策的計策拿出來之後,除了周瑜,其余將領都覺得挺妙。很多天都沒有打仗了,人人都憋了一股勁。建業城太卑鄙了,就這麼躲在城里,靠弓箭射人,都不敢出來單打獨斗。怎麼罵都不出城。好了,這下好了。有孫策的計謀,建業城的薛禮總該出來了吧。因而,將領們普遍都對晚上的戰斗充滿了期望。

周瑜事後也想了想孫策的這個計謀。周瑜吃不準建業的薛禮到底會不會出城追趕。不過,周瑜也認為,薛禮不出城則罷,孫策這邊無非就是白忙活一場;薛禮一旦出城,多半是跑不掉的了。

周瑜、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六將都在軍中。伏兵僅孫策一人帶隊。軍中弄了個空棺,代替孫策的位置。晚飯吃過。天色暗了下來,夜幕降臨了。孫軍全體出動,向東撤退。

走在最前面的,是儀仗隊。當然,這是士兵們臨時客串的儀仗隊。主將死了,總是有些排場的。走幾步,哭一聲;行幾程,灑紙錢,都有講究。

約兩里,到了湖邊。拐向東北,繼續前進。邊走邊為莫須有的亡靈超度。

這一段斜道共有十里。之後,向東一里便進入埋伏的所在。最理想的情況,就是在這段斜道將要走完的時候,被建業薛禮軍追到。然後裝作逃跑,建業薛禮軍追擊之中必不防備。然後由孫策掌握時機,在合適的時候突然殺出。大隊再返身沖殺。那樣一來,必獲全勝。

很順利,就在十里斜道走到八里的時候,周瑜听到了建業城方向傳來的腳步聲。此時,周瑜等將按照舉哀的排場規矩,走在隊伍的前端。又因為此行並非舉哀,而是作戰。隊伍過長,將不利于指揮。于是,就弄了個十人一排。隊伍不長,只綿延一里。只到腳步聲之後,周瑜下令,讓將領們回到自己所帶的士兵那兒去。暫緩前進。交戰之後,略略相持,然後再敗退。

……

將領們各自回到自己所帶的士兵那兒去。這樣的命令絕對沒錯,絕對正確,但效果卻不大好。蔣欽、周泰,兩員大將,共帶了三百人前來投靠孫策。雖然被孫策封為軍前校尉,卻並沒有另外拔給士兵。因而周瑜的命令,二人听在耳里,感覺周瑜是在提醒自己,記住自己的身份,你們就是三百,不,一百五十人將。

陳武又有不同。跟隨陳武投降過來的有一萬士兵。當然,那一萬士兵有八千人已經長眠于建業城東了。但是,除了自己的兩千士兵之外,另外兩千從張英那兒俘虜的士兵也是壽春士兵。因而,也可以說,陳武的名下還有四千士兵。陳武不喜歡听到周瑜這樣的命令。陳武的兵多,兵多就意味著有可能造反。好在孫策不在,陳武就悶聲不響地過去了。

黃蓋、韓當沒有士兵。硬要說有,就只能是呂範那一百人。因而周瑜的命令對這兩人無效。盡管無效,但這兩人卻感覺,周瑜是在提醒二人,自己沒有兵。而周瑜卻有三千士兵。其中一千,就在眼前。

就這麼一支軍隊,這麼一支職責不清、職能不明的軍隊,將帥之間、將領之間、將士之間又怎能不鬧矛盾?原本戰斗力就不強,還偏偏自己損耗掉一部分。這不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嗎?

是周瑜不會分派將領的職責?當然不是。全軍就听一個人的,那就是孫策。因而周瑜不能插手。插手就會令孫策不快。周瑜可不願意因為這些小事,而斷送了曾經有過的純潔友誼。

……

來了。是甲隊和丙隊。太史慈和于禁馳到距敵一百步距離,拉住了馬韁。後續士兵跟上,不斷往兩邊跑開。

孫軍這邊,周泰正欲上前,被陳武搶先一步。陳武打馬出列,面對于禁,喝道︰「來將通名受死!」于禁沒有理會。

于禁並不是害怕單挑之人。盡管在三國系列游戲中,于禁的個人武功被定得很低。但那卻不是事實。想想看,于禁的個人武力通常為七十幾,而對面的陳武呢,則在八十多一點。難道說于禁這樣的五子良將還打不過一個陳武?

這個問題不需要回答,也用不著回答了。名將,之所以為名將,擁有個人武力是必然的。但更為重要的是,名將能夠冷靜地觀察戰情,名將能夠將戰斗向對于自己軍隊有利的方向進行引導。

此時,兩軍總共才相距一百步。這麼近,是因為于禁、太史慈都從郭圖那兒知道了,孫軍缺乏弓箭。

既然孫軍缺乏,我軍富余,當然就要以我之長,制敵之短了。因而,上來的第一下,就是弓箭。

在這種情況下,還單挑干什麼?反倒把自己士兵的弓箭給擋住了。因此于禁沒有理會。對面陳武再罵︰「既然追來,又不敢交戰,堂堂建業守軍,難道就是一幫孬種?」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