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

作者 ︰ 石晶藍

交錯沖過之後,田豫反手往自己背上一探。卻模了個空。

原來,田豫因為給士兵交待的時間過長,而沒有留足準備穿戴的時間。到了出兵的時候,又因為想著只是做戲而不是真的交戰,還把過來檢查裝備的親兵攔開了。因而這時,田豫身上就忘了背負弓箭。

與關羽交手兩招,從第一招,田豫就對關羽有了清楚的認識。關羽力大招沉,能夠耐久。而田豫自己力氣明顯不足。所恃的,就只剩下了招精。但這「招精」二字也要看是對的誰了。對關羽,田豫就不敢說自己招精,而只能說招數上,能夠拼一下。二十回合之後,田豫必敗,因而,田豫就需要盡最大可能縮短二人長兵器接戰的時間。

田豫成功了。在第二個回合,成功地打掉了關羽的青龍偃月刀。自己失了長槍,右手虎口受傷,那是應該付出的代價。這樣的結果,讓田豫非常滿意。終止了長兵器接戰,接下來就是二人的弓箭表演了。對此。田豫有十足的把握。不僅能夠以弓箭勝過關羽,而且還能夠在不重傷關羽的情況下取勝。

糟糕的是,居然自己沒帶弓箭!怎麼辦?田豫當機立斷,一圈馬,就往自己的兵陣跑了回去。

列陣而戰的兩軍,距離是多遠?這個沒有準確的規定。但通常在五百步左右。每步0.625米,也就是三百米左右。為什麼要這麼遠呢?

五百步的距離,分成三個部分。中間兩百步,兩邊各有一百五十部。中間兩百步的距離,就是用于武將喝罵、打斗的地帶。兩邊各一百五十步,即為弓箭兵的射程範圍。倘若距離過近,兩軍相距只有兩步百,對方的武將只要出陣五十步,這邊萬箭齊發,就能瞬間斃敵。

而今,田豫就在中間兩百步的位置。田豫需要的並不是完全跑回本陣,而是跑回到自己士兵的附近。關羽接近幽州弓箭兵的射程範圍,就不能追趕了。

田豫沒有攜帶弓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田豫認為此行不是交戰。而關羽這邊就不同了,關羽是明明白白地知道,此行就是要取田豫的性命。因而關羽帶了弓箭。

關羽在演義里面經常遭受箭傷,著名的刮骨療傷故事就發生在關羽的身上。公認黃忠為箭法第一,也是因為黃忠在與關羽交戰之時,射掉了關羽的盔纓。但這並不是說,關羽的箭法很差;更不是說,關羽就不會射箭。

……

田豫那邊沒有模到弓箭,圈馬即逃。關羽這邊模到了弓箭。圈馬過來即追。沒追幾步, ,弓弦一響,關羽就一箭射了出去。

所謂連珠箭法,乃武俠小說中常見。到了這里,就不能說人人都會連珠箭法了。因而在三國小說中,能夠配得上連珠箭法的武將,一般就只有黃忠、呂布和太史慈三人。關羽,則只能說他不會。

還有同時射出幾支箭的描寫,也跟連珠箭法一樣。洪七公看見歐陽克驅趕的蛇群之後,苦思冥想,想出一招滿天花雨。以飛針作暗器,手一揮,同時能夠射擊多個目標。後來還把這一招傳給了黃蓉。

現在是戰爭場面而不是武俠的場面。假如對方人多,就跟蛇群一樣,自己這邊只能實打實地另想辦法,而不能說黃藥師的簫聲一出,對方幾萬大軍就全體倒地了。在武將單挑的情況下,對方只有一人,如果一箭能夠殺敵,又何需同時發出數箭?

在我們的故事中。關羽不會同時發出數箭,也不會連珠箭法,不僅關羽,就連黃忠也不會。需要同時發出數箭的場面,就由數名士兵去射。需要連發的時候,暫時只能讓士兵輪流發箭。後面黃月英將會造出連弩。連弩倒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但我們將給予必要的限制,把連弩的體積弄大,使得連弩只能用于守城,而不能單兵攜帶。以免造成熱兵器對冷兵器那樣的懸殊。

雖然沒有連珠箭法,但假如武將的力量大、動作熟,那麼,他發箭的頻率就會快一些。這才是合情合理。前面曾經說過,田蘭及其親兵使用神臂弓,以拉弓三次射一次的方式射擊,其頻率還沒有太史慈以拉弓五次射一次快。也就是這個道理。

就射箭來說,關羽當然不及太史慈。但關羽畢竟是歷史上著名的武將,動作肯定也是非常熟練的。關羽的力量就不用說了。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怎麼也要比重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可信一些。

因而關羽圈馬即追,沒追幾步,就把箭射了出去。這麼早射箭,自然是因為關羽的箭矢不止一支。盡早開射,可以多射幾箭。從眼前的位置來來,到幽州兵的弓箭射程範圍還有一段距離。關羽有把握這一段距離之**出三箭。

……

並不是田豫逃進一百五十步範圍內就能夠確保安全。比如,田豫逃到五十步的距離,而關羽追到一百五十步距離的邊緣,那時,關羽還是能夠放箭的。當然,五十步之後,就可以說安全了。這是因為。田豫這邊的幽州士兵一定會上前為田豫支上盾牌。就算關羽站在一百五十步的邊緣射箭,也無妨了。

實際的情況是,田豫一圈馬,自己很快就進入了一百五十步的範圍。但這邊關羽還早。這時,關羽的第一箭射了出來。田豫听見弓弦作響,一低頭,躲了一下。嗖的一下,箭矢高高地飛過,沒有射中。就算是田豫沒有低頭,同樣也不能射中。

田豫再跑,關羽再追。第二支箭又射了出來。這邊弓弦一響,那邊田豫就側了一體。噗,射中了。射中了田豫的左膀。

喝酒劃拳的規矩很多,難以說得清楚。有很多人不會劃拳。于是,就猜有無。找一枚硬幣或者與硬幣相似的東西,藏于手心。握住,讓別人猜,答案是有。在身後假裝握了硬幣,握了個空拳讓別人猜,答案是無。

對于猜硬幣來說,第一次能不能猜中,是隨機的。這就跟田豫躲避第一箭一樣。田豫選擇的是低頭。第二次就不同了。從第二次開始,就涉及到智力了。關羽的第二箭射的就是田豫的後心。假如田豫依然選擇低頭。那就會正好被射中。因此,田豫變了,變成了向右側身。結果,田豫躲過了要害部位,左膀中箭。

關羽的第三箭與第二箭的間隔時間要比第二箭與第一箭的間隔時間要長。前兩前的間隔時間,就是關羽能夠做到的最短時間。想要多射幾箭,間隔時間就一定要短。而第三箭不同了。關羽即將追到對方弓箭手的一百五十步射程之內了。有相對充裕的時間讓關羽射出一箭,但是卻沒有更多的時間讓關羽射出兩箭。

因而,這一箭就寶貴了,這一箭就需要珍惜了。關羽就多瞄了一會兒,多想了一會兒。其實瞄準還是次要的。關羽與田豫兩騎的距離不遠。也就幾十步左右,在這個距離內,關羽還是能夠射它個捌久不離十的。第一箭射飛,主要是因為太倉促,第三箭一定不會了。

更為重要的是瞄什麼地方,即往哪兒射的問題。箭矢在空中,是要飛翔一段時間的。雖然非常短暫,但卻遠遠沒有聲音的速度快。田豫听到弓弦聲響,一定會躲避。因此,關羽需要判斷的是,這一箭射出之後,田豫將會怎樣躲避。如果判斷準了,直接往田豫躲避之後的方位射出,就能有效殺敵。如果判斷錯誤了,基本上就可以說關羽已經失去了殺死田豫的機會了。

第三箭射出,田豫斷然不會不躲。關羽的第一箭可以算是射頭,第二箭就是射的背心。按照這個趨勢,第三箭就將會射擊坐骨以上、背心以下的命門附近。不躲,是危險的。就算是躲,一般的躲避也是躲不開的。

關羽當然不會射擊田豫坐骨以下的地方。這是因為關羽在田豫的後方。自後方望過去,高高的馬臀和鞍韉的翹頭正好擋住了田豫坐骨以下的地方。因而最低就只能射擊命門。命門在身體的位置,可以這樣想。人體脊椎十四節,命門就在正中。有句話說的是「上七下七,一點命斃」,指的就是命門。

想要躲開對命門的射擊,低頭側身都不行,只能滑鞍而下。整個人都滑到鞍韉的側面。為什麼不是滑到正下方,像蕭峰那樣躲在馬月復之下?這是因為時間來不及,田豫只能在听見弓弦的響聲之後才能開始動作。如果動作早了,就被關羽看見了。而滑鞍這樣的動作,只要一開始,中間就是停不下來的。

此時關羽需要判斷的是,田豫將會往哪個方向滑鞍。田豫的左膀已然中了一箭,左手不得力。而滑鞍這樣的動作是需要手上助力的。田豫左手不得力,就說明田豫往左面滑鞍比較容易和迅速,往右面滑鞍相對困難和緩慢。

事實上,田豫就是選擇的往右面滑鞍。選擇的是困難的一面。但是,田豫的選擇正好又被關羽料中了。關羽的第三箭,就直接射向了田豫馬鞍的右面。箭矢飛到,田豫正好滑到,噗的一下,射中了田豫的臀部。

臀部比左膀的肉多,看上去比左膀更不是要害部位。實際上去不是那麼回事。田豫往右面滑鞍的時候,全身的重量都落在左腿和左手之上。左手又有箭傷,一使勁,就加劇了疼痛。一痛,就更沒有力氣。田豫全憑一口氣,咬牙堅持,方能完成向右滑鞍的動作。此時的田豫,就是「如履薄冰」中的「薄冰」,稍有沖擊,便會土崩瓦解。端的是命懸一線。

而這樣的沖擊恰好就來了,臀部中箭了。直接地看,這不是致使傷。但臀部中箭的沖擊,卻讓田豫的左手再也無法堅持。這個沖擊,不是指沖擊波,而指的是疼痛的沖擊。

最後,田豫跌倒塵埃。而田豫的士兵還遠在一百多步之外。

……

田豫落馬,則意味著短時間內,再也不能拉近田豫與幽州兵的距離。關羽這邊,正處在幽州兵的射程之外。因而關羽就可以射出無數箭了。

其實也不是。幽州士兵正在往陣中跑過來。關羽這一刻在弓箭手的射程之外,下一刻就會在射程之內。留給關羽的時間,與剛才的第三箭極為相似。也就是說,關羽有充分的時間射出第四箭。但卻很難說有沒有時間射出第五箭。

關羽的選擇是拉韁住馬。田豫已經跌倒于地,目標基本固定。這樣的目標,比起在戰馬之上的目標要好射多了。但關羽卻沒有托大。戰略上關羽經常會犯輕敵的錯誤,戰術上關羽卻一直都很小心。

拉韁住馬,關羽就停了下來。雖然關羽仍然騎在馬上,但就跟站在地面差不多了。關羽把自己以固定住了。以固定的位置發箭,射擊固定的目標,而且又是關羽這樣的名將,如果還不能一箭斃敵,寫書的人就該拿塊磚頭拍死自己算了。

……

在這個時刻,往往會有一種描寫。也就是關羽一箭射出,箭矢在空中如何如何地飛判,像流星、像閃電、像變色龍的毒舌、像AK47的子彈等等。但是,可是,但可是,可但是,從另一個方向也射來一箭。就相當于愛國者導彈攔截了飛毛腿導彈一樣,兩箭在空中一撞,同時跌落。于是,鏡頭轉了過去,發箭救人者乃是……是誰好呢?

戰區導彈防御系統!這是我喜歡的粗口。戰區導彈防御系統,英語是theatre_missile_defense_system,簡稱TMD。這三個字母代表什麼粗口,就不需要再解釋了。

三國里面的神箭手已經出場了。排在第一位的黃忠、排在第二位的呂布都被蔡琰籠絡走了。由此可見美女加才女的威力。排在第三位的太史慈被田蘭哄到了旗下,可知文盲也有走運的時候。田潤這邊呢?對了,還有排在第四的趙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