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182章 襲擊輜重

作者 ︰ 石晶藍

此時,田潤北征軍重傷患者又已經死了三千人。輕傷士兵已基本痊愈。七千重傷者病情好轉。正在右北平治療。

田潤北征,帶去七萬步兵,一萬騎兵;共死亡步兵三萬二千人,騎兵九千人。現余戰力步兵三萬一千人,騎兵一千人。山海關留下五千人,防備有可能的敵人︰北方游牧部落及公孫度、劉備。駐守右北平及維持所屬十八縣治安,用去六千人。余步兵兩萬。由趙雲帶兵一萬,屯兵河間;由張飛帶兵一萬,負責將不需要的輜重運回平定,同時也在平定補充必要的物資。騎兵一千,跟著田潤和王越。田潤將關羽調回平定,暫時沒有安排他做事。

從黑山下來之後,田潤就回平定了。田潤繞了一圈,還在黑山上面住了一日,但由于騎兵腳程輕快,回到平定的時候,張飛還沒有到達。

當日,對于洛陽的九千駐軍,田潤沒動。後來,時間長了,負責軍需的劉曄就調了六千士兵回平定。關羽先回平定。劉曄不知道關羽與田蘭的糾紛之事。就讓關羽統帶那六千士兵。這會兒田潤回來了,也沒好變動。這六千士兵閑著也是閑著,那是肯定要投入到幽州戰場上去的。也就是說,幽州之戰,也少不了關羽的一份了。

……

益州張脩,本來就是州別駕,屬于州牧劉焉的智囊,高級官吏。而張魯則什麼都不是,純粹是依靠母親上位的。張魯的母親,具有中年的智慧和少年的姿容,還有什麼比這更美好的呢?

男人愛美,這是不錯的。是男人都喜歡美女。什麼樣的女人才美呢?除了個體上的長相差異,就是年齡了。因為年輕,所以才貌美。然而年輕,必然閱歷淺薄,必然不知天高地厚和人情世故。因而經常會听到這樣的故事︰說美女來了,男人首先命令美女,千萬不要說話。這是因為,不說話呢,她還是美女;一說話,通常就會變成豆腐渣。假如有那麼一個女人,她具有中年的智慧,同時又兼具少女的姿容,那該有多麼美好啊!

本書主角田潤就是,張魯的母親也是。不過田潤只是小說中虛構的人物,張魯的母親則是歷史上實實在在的人物。

別說劉焉了。是男人,恐怕都不能抵擋得住這種女人的誘惑。說不定有一半的女人也抵擋不住。

張魯的母親畢竟是母親。是母親就不會僅僅想著自己。就算她沒有在心中把張魯放在第一次。至少也會把張魯放在僅次于自己的第二位。知子莫若父。指的是長時間的關心,加上父親的智慧,兩個條件具備的情況下,能夠實現幾乎完全的了解。張魯父親早亡,就剩下母親。母親對張魯長時間的關心,這是必然存在的。而張魯的母親,的確屬于具有父親一般智慧的女人,因而張魯的母親了解張魯。

張魯有些什麼長處,有些什麼弱點,張魯的母親一清二楚。什麼樣的環境對張魯最適合?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回答它需要一定的前瞻性。一般意義上的父親智慧就不夠用了。

在這里,張魯的母親體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她早就看中了漢中那一塊地方。漢中,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那就是兒子張魯的福地。張魯的母親明確地知道,要拿下這塊福地,需要三個條件︰一是劉焉對漢中發兵;二是讓一個文弱的文官統帥;三是讓兒子張魯監軍。

經年累月的耳鬢廝磨,讓張魯的母親達成了願望。劉焉起兵五萬,開往漢中。掛帥的是益州別駕張脩,文官,體弱,打不過張魯。而張魯也順利地當上了監軍。

因為出兵,劉焉封張脩為別部司馬。封張魯為督義司馬。一下子,就把張魯提到與張脩同一級別的高度。

……

張魯會不會打仗?當然不會。張魯不是行武出身,也沒有專門學過。所繼承的家傳武藝,就是五斗米道教。憑著五斗米道教的教義,治理一方,也能夠馬馬虎虎。但那教義拿來打仗,就牛頭不對馬嘴了。

因而,打漢中,張魯不會。張魯會的,僅僅是殺張脩。漢中,還得靠張脩去打。必須在張脩打下漢中之後,張魯才能殺張脩。殺了張脩之後,就萬事大吉了。

于是,出征之後,張魯一路之上對張脩都是唯唯諾諾。自己沒有打仗的本事,就別去瞎搗亂了。還是讓張脩這個為人作嫁的冤鬼乖乖地替自己賣命吧。

在張脩看來,卻又不同。張脩與劉璋一樣,對于劉焉受到張魯母親的迷惑是持反對意見的。出兵漢中,張脩就是不同意的。張脩認為,漢中本來就是益州所屬,根本就無人作亂。雖然說近年來漢中的賦稅有問題,那是因為漢中的糧食欠收及路途運輸的問題。派兵進駐漢中,完全不能改善這兩個問題,並且還會因為士兵的消耗,進一步將微弱的賦稅沖減為零。

出兵之事,本來應該是武將掛帥的。但出兵漢中不同。漢中本來就屬于益州。不屬于征討,而屬于派兵進駐。既然是派兵進駐,那麼,誰都可以掛帥了。因而張脩未能推月兌。

張脩既然在心里蔑視張魯的母親。在行為上就必然同樣蔑視張魯。劉焉把張魯提到與自己同一級別,每有大事就得與張魯商議。還好,張脩感覺張魯還算有自知之明,還算知趣。張魯一直都沒有反對過自己;哪怕在自己故意做出錯誤決定的時候,張魯依然完全同意。

幾天之後,張脩對張魯就怨氣全無了。張脩是什麼人?事實上是什麼人先別說。反正張脩自己認為自己是大人物。既然自己是大人物,那就不要跟張魯這樣的小人物斗氣了。

……

一路過來,途經中江、三台至鹽亭,前方傳來蔡琰佔據了漢中的消息。這下就需要打仗了。于是,張脩找張魯商議,是直接開往建興,還是南下仁和攻擊西充的蔡琰。張魯沒有表明意見。張脩就自說自話。說是如果直接開往建興的話,就等于切斷了蔡琰北上之路。那麼蔡琰必將南下江州。而江州,卻是益州的重要稅賦產地,與漢中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宜放開建興,南下仁和攻擊西充,將蔡琰逼向漢中。

張魯本來就只有同意的份。再加上張脩又說出那麼一番大道理出來,張魯就更得同意了。于是,二人揮兵南下。到達仁和之後,由于士兵太多,耽擱了一日。再趕往西充之時,蔡琰已經北上了。

西充的百姓並沒有聞刀兵而望風逃。因而張脩找到了向導。問了地形之後。得知有建興和流馬兩條道路可以選擇。張脩又找張魯商議,結果又是按照張脩的意見,決定兩路進兵。其中,張魯帶兩萬人走流馬,張脩帶三萬人和輜重走建興。

……

車麟麟,馬嘯嘯,士兵通過,無話可說。

輜重過來了,到了三官山兩峰的山腳了。然後,蔡琰埋伏在山上的伏兵就開始放射了。由東南往西北方向看過去,首先是道路及道路上的輜重車輛。然後是斜坡,再然後是西河,西河過後是山腳。自山腳到伏兵所在的山頂,水平方向也還是有一截距離的。把所有的距離加總,山頂上的伏兵如果扔石頭,是砸不到輜重車的。澆火油,就更不用提了。

于是就只剩下唯一的武器︰弓箭。對于弓箭來說,那個加總的距離又少了一點。山上的伏兵不僅能射到道路上的輜重車,還能多余地覆蓋出好幾十步的距離。

弓箭當然是用來殺人的。但是,當道路上的人比較稀疏的時候,殺人的效果就差了。此時,輜重車隊的人就不多。因而弓箭所殺之人也就不多。

箭矢之上,當然綁了布條,浸了油,點燃了,然後再射出。這樣會影響射擊的準確度。不過無妨,多射幾箭,就找補回來了。

因而,實際的戰況,就是埋伏在三官兩峰上的蔡軍,以火箭射擊張脩的輜重車隊。

巨木是不容易點燃的。正如蔡琰猜想的那樣,只要是容易被點燃的輜重,都蒙上了生牛皮。所差的,就是沒有抹那層泥巴。沒有抹泥,是因為張脩最初認為是進駐漢中而不是征討漢中;等到後來知道是征討漢中了,卻又把這事兒給忘了。

不過,盡管沒有抹那層泥,要點燃生牛皮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火箭箭雨之下,一刻鐘左右,僅僅有十幾輛輜重車被點燃了。十幾輛輜重車,對于幾千輛的車隊來說,完全可以說是滄海一粟。

……

張脩早就預料到有可能存在伏兵。張脩仔細看過,山谷不算窄,伏兵所佔地利尚不如城池。因此張脩就只是叫士兵小心伏兵,而並沒有進行更多的布置。

但是,輜重車輛本來就是敵軍的重點攻擊目標。張脩按常例,還是給予了特別的關注。每一千輛大車。就間隔了一支精兵千人隊。這時,蔡琰的伏兵一放箭,車隊的人稀疏,死傷不大。但精兵的隊列卻比較密集,有兩個千人隊死傷甚重。

統帶精兵的兩名千夫長一怒之下,立即命令士兵分別進攻兩座山峰,正好一家一座。當士兵們跨過西河,進入山樹密林之後,山頂的弓箭就不能射殺那些精兵了。

山頂的蔡軍士兵依然不急。一箭一箭,繼續射向輜重車輛。又有兩個精兵千人隊趕了過來,繼續加入了進攻山峰的戰斗之中。

攀登山峰是很需要時間的,而山峰上的蔡軍士兵人數又是不少的。陸續有輜重車輛被點燃。當最前面的精兵穿過了山腳山腰的樹林的時候,道路上燃燒的輜重車輛已經增加到三十多輛。自前後兩個方向趕到的後續張脩士兵,不斷地往兩座山峰涌去。爭取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消滅峰頂的蔡軍。

山頂的蔡軍開始滾石頭下來了。該死!這樣的地形滾石頭真他祖母的太要命了。過了山腰接近山頂的兩千精兵被砸得頭破血流,慌忙後退。

張脩自己也趕過來了。張脩立即命令士兵,不要怕死,頂著盾牌也要上去。身邊的士兵們上去了。結果,前後五里,就只剩下了趕車的少量輜重兵。當然還有張脩,和張脩的十幾個親兵。

……

道路的西北方向是三官山的兩峰,道路的東南方向是什麼?東南方向也是山。不過,僅僅是一般的小山。通常是不會藏有伏兵的。

可惜,現在並不是通常的時候。忽然一聲炮響,小山後面就出現了幾千伏兵。這幾千伏兵可不是放弓箭的了。他們直接就沖上了道路,大刀直接砍向那少量的輜重兵、張脩和張脩的親兵。

張脩的親兵見勢不妙,在這邊的伏兵還沒有跑攏之前,就拉著張脩,奔下斜坡,趟過西河,奔往兩峰山腳下的樹林。伏兵並不知道那十幾個人里面就有張脩,因而也沒有追趕。伏兵做的就兩件事,殺死輜重兵,點燃輜重車。

殺輜重兵,太容易了。輜重兵本來就不是純粹的士兵。好多輜重兵連刀都沒有。點燃輜重車,對于放火箭來說,當然是困難的。而對于走到輜重車面前的伏兵來說,那就容易了。只需要將生牛皮揭開,就好點了。更何況,這些伏兵還帶了火油。

很快,三千多輛輜重車就被點燃了。還有兩千輛,距離遠了。伏兵沒有貪功,就撤退了。

三千多輛輜重車即將燒成灰燼的時候,前後兩個方向又有士兵趕來了。此時,東南方向的伏兵已經早就撤離,追之不及了。

安全了。張脩跟親兵又從樹林里走了出來,重新上到道路。望著前後無邊的「火車」,張脩恨得咬牙切齒。自己是沖了敵軍的調虎離山之計了。

好,好,你不是跑了麼?你這兩座山峰上的人可還在呢。張脩當即決定,調集重兵,不惜傷亡,定要拿下這兩座山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