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176章 合州戰役

作者 ︰ 石晶藍

趙雲不由得一股涼氣從心底直冒上來。當即不敢作聲。打手勢與親兵退後。會合騎兵後,下令︰「慢慢後退,不許發出一點聲息。」眾騎兵連忙遵命後退。約行一里,趙雲又命令轉向北面。

慢慢地,地面出現了一些軟泥陷坑,路不太好走了。但趙雲卻未敢讓騎兵停下。經過白天的對等而敗,趙雲立功的願望已經不那麼強烈了。這時候,趙雲想的就是盡快把人帶回去。

走了約一個時辰,趙雲這才叫騎兵停下休息。仔細傾听,依然沒有河水流動的聲音。望夜空,已有薄雲,星星大多被遮住了。趙雲暗想,這一趟雖然走的時間較長,但由于速度慢,估計並沒有走出多遠。

由于游牧部落的大軍就在不遠之處,因而趙雲不敢過久地讓騎兵們歇息。歇了一陣,又吃了點干糧,再又重新上路。不久,泥濘的一段路過了。然後听到了河水流動的聲音。循聲前尋,再走了約半個時辰,終于找到了老哈河。

這下就行了。沿著老哈河邊。往上游而行,就一定能找到田潤的大營。

……

騎兵逶迤南行,道路愈來愈險。右面是老哈河,左面是亂石山。雲層慢慢地增厚,遮住了本來就暗淡的星光。為了避免游牧部落的大軍發現,也不敢點燃火把。眾騎兵無奈,只得下馬輕步而行。走了十多里,道路愈發難走,幸而天色漸明,逐漸能看清腳下。騎兵們經過一日一夜的戰斗奔馳,個個疲憊不堪,臉無人色。

忽然前面發出喊聲,報稱有游騎來攻。趙雲率親兵上前迎敵。只見數百名游騎自一道稍緩的山坡上俯沖而下。將到臨近,突然下馬,每人拔出一柄匕首,插入馬臀。馬匹負痛,向趙雲等人狂沖過來。道路本就狹窄,趙雲的騎兵登時擠成一團。人馬紛紛墜河。短時間就損拆了百多名騎兵。

游騎自捷徑向山上攀登,又推下無數巨石,登時把道路封住。趙雲急令騎兵後退,卻听後隊喊聲大作,原來後路也被截斷了。

既然已無退路,就只得向前硬沖。于是,趙雲親冒矢石,沖在最前面。只見左邊亂石山頂新月大 迎風飄揚,大 下站著十多人在指揮督戰。趙雲下令︰「向前猛沖,不顧死傷。」率領強騎兵開了上去。一半人持盾擋箭。一半人抬起路上的大石、馬匹、尸首、傷兵、盡數投入河中,掃清了道路,一鼓作氣,猛沖上去。

前面突然涌出數十名游騎擋住去路。道路狹窄,趙雲這邊的騎兵雖然人數更多,卻難以一擁而上。後面部隊卻繼續往前沖擠,一時間路口擠滿了人馬。忽然,擋路的游騎突然散開,身後露出數十門床弩出來。趙雲的騎兵們頓時嚇得魂飛天外,發一聲喊,轉身便逃。   床弩響處,巨大的箭矢直往騎兵飛來。總算那些床弩只能放得一次,再放需要間隔較長時間。因而大隊騎兵才能夠得以退開。這數十門床弩射死了二百多名騎兵。山上的游騎再次推下大石,又把趙雲等人的去路截斷了。

趙雲又急又怒,渾身的武藝硬是用不上。忽听當的一聲,原來是一顆飛石擊中了頭盔。由于新式頭盔性能優越,趙雲沒有受傷。抬頭望時,卻見山坡上石塊紛紛而下。出現了大面積的泥石流。趙雲當即大叫道︰「不好,快向後退!」趙雲掉轉馬頭,向後疾奔。轉眼就被自己的騎兵堵住去路。這時山上亂石已從天而降,猶如天崩地裂一般。轟轟之聲,震耳欲聾。趙雲自己,被擠入了老哈河中。

……

蔡琰這邊的軍隊就純粹是古代的軍隊。雖然自下而上,有什長、百人長、千夫長,但這些基層統帶卻沒有多大的權力。所有的權力都集中在最上面的將軍這兒。將軍如果戰死,則群龍無首,無人發號施令。因而井欄一倒,短時間內,黃忠的士兵都處于一種茫然的狀態之中。

合州大守王建眼見機不可失,立即率隊沖向一字城牆,很快就把城牆上的蔡軍士兵殺死。然後居高臨下,攻擊雲梯。雲梯上面的士兵本來就處于合州城牆的弓箭射程之內,此時已經沒有幾個人了。于是,一字城牆和合州城牆的交叉箭雨又轉而射向了地面的士兵。

沒有鳴金,士兵們自動收兵了。當然,也可以說是敗了。好在合州城內的守城士兵不多,沒有出城追殺。否則,付出的傷亡還會更大。

七日這次攻城,士兵死傷超過兩千人。其中死亡六百多人,重傷六百多人。

……

黃忠和呂布呢?據說,只要是重要人物,或者只要心腸夠好,就算是從萬丈懸崖跳下,也不會死。蔡琰這邊的武將就這麼兩個人,不可能就這麼死掉。就算死,也不可能全死。而如果不全死的話,死掉的當然應該是呂布。因為歷史上呂布的壽命就沒有黃忠的長。

不死的話,得給出不死的原因。這樣的原因,通常就相當于懸崖上橫伸而出的松枝。屬于讀者事先不知道的。在不是最主要的角色的情況下,極有可能,作者本來是想把那個人寫死的,後來卻又改變了主意。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如果真是最主要的角色,那麼就必然不會死。如果必然不會死,那不死的原因應該是早就存在的。既然是早就存在的,就應該早就讓讀者知道。而不應該像懸崖上的橫伸而出的松枝一樣,事後才說。

很顯然,黃忠和呂布不是最主要的角色,他們是完全可以死掉的。蔡琰的確沒有什麼武將。但想想蔡琰如今正處于什麼樣的狀況?蔡琰正在面對益州張脩、張魯五萬士兵的進攻,不照樣是沒有武將嘛。沒有武將,蔡琰照樣打仗。因而,這不是他們不死的理由。

……

實話說了吧,他們不能死,是因為合州戰役。歷史上,在三國這個時期,還沒有設立合州郡。自然也沒有什麼合州戰役。合州戰役是宋末時期的,可惜並不為國人所關注。

1242年,蒙古窩闊台大汗去世,其子貴由才繼位為大汗。兩年後,貴由才去世。王位空置三年後。由成吉思汗最有才能的孫子蒙哥繼位。爾後的國策是,完成對中國南部的征服和攻佔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蒙哥把這兩項非常艱巨的任務交給他的兩個弟弟忽必烈和旭烈兀;前者被派往我國,後者派往中東。

旭烈兀渡過奧克蘇斯河,橫掃波斯、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1258年,阿拔斯首都巴格達淪陷,據說除少數技藝高超的工匠外,該城的80萬居民被屠殺殆盡。公元1259年,就在世界歷史即將被改寫的關鍵時刻,讓後來歐洲和非洲的史學家無法理解的是,蒙古軍隊主力在沒有遇到任何障礙的情況下突然撤軍。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就是因為合州戰役。歷史上的名稱叫做釣魚城戰役,能夠百度。

合川釣魚城。一座孤城獨守了36年。蒙哥大汗就死在這里。為了爭奪酋位,各路蒙古軍這才匆忙回師。隨後,蒙古貴族集團內部爆發了持續三年的火並。此後,蒙古再也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擴張。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釣魚城拯救了歐州。

同期的襄陽抗蒙戰役,歷時6年。襄陽被拿下了。因為查良鏞,很多人關注了襄陽戰役。合川釣魚城戰役呢,卻一直被國人所忽略。

因此,黃忠、呂布不能就這麼死了。他們要活過來,繼續攻打合州,讓釣魚城戰役以合州戰役的形式重現一次。

……

黃忠、呂布沒有死的直接原因早就交待過了。死,是因為高度。他們從十丈的高度跌下,相當于十層樓的高度,而他們再怎麼武功絕頂,也不是奧特曼吧,所以他們應該死。不死,是因為他們並沒有跌出井欄的雕斗。這個雕斗,不是只有女兒牆那種簡易雕斗,而是按照黃月英的意思修改過的,全面封閉的雕斗。合州這邊是交叉火力,二人上到雕斗之後,就把門關上了。就只有幾道豎向的窄縫,留來射箭。

一顆三十米高的大樹被伐木工人鋸斷,倒下來,依然還是一顆大樹。一根三十米高的煙囪,被定向爆破,倒下來,就成了一堆爛磚。這是因為煙囪是由一小塊一小塊的磚頭修成的,里面的受力,抗壓還行,抗折就差多了,抗拉更是不行。所以,地震時磚房倒塌,里面的人多半是活不成的。

木頭就不一樣了。大樹倒下,躺在地面。它的枝丫呢?它依然有一些枝丫懸在半空,向各個方向伸出。井欄是全木構成的。支撐部分被燒斷,就相當于伐木工人鋸斷了大樹。站著的井欄就像一顆大樹。倒下的井欄雖然被變形扭曲,但它絕對不像磚房那樣解體,它依然倔強地努力保持原來的形狀。

井欄的位置與一字城牆相距一百五十步。剛好是弓箭射程的極限。上面的雕斗高出城牆一丈,黃忠和呂布又用的是強弓,因此距離就夠了。城牆上的普通士兵,無論怎麼射箭,實際上都是射不到雕斗的。通過攢射,他們能夠射到井欄架。並且,他們射中井欄架的位置,集中在井欄六丈左右的高度。

于是,火,就在六丈左右的高度燃燒。由于雕斗封閉,上面的黃忠、呂布二人沒有被煙燻昏。木頭燒斷,並不是說所有的木頭同時燒斷,而是燒斷了一些,剩下沒有斷的木頭無法支撐重心已經偏移了的雕斗,然後折斷了。

火是無情物,燒斷的木頭兩端,自此不再聯系。折斷就不同了,刀切蓮藕絲不斷,手折筷子不斷筋。上面的雕斗,自十丈的高度,以六丈的某一個點為圓心,劃了一道半圓形的弧線,運行到了離地兩丈的高度。由于慣性,雕斗不可能停住,又繼續運行,並不斷升高。形成一種類似于秋千的振蕩運動。隨後,振幅減小。再後,圓心連接處最後斷裂,雕斗自兩丈高度落下。

從兩丈高度落下,黃忠、呂布當然就不會死了。十丈的高度變成了兩丈,其關鍵的部分︰木質,封閉,前面的確是交待過的;還記得吧?

……

雖然沒死,但黃忠、呂布早已經被摔得七葷八素。士兵們把二人搶了回去。到晚上,二人慢慢恢復過來。兩人的傷勢,說輕不輕、說重不重,總之,還能勉強行走。

這時,徐庶道︰「吾看合州城實非易與,攻之恐傷亡甚重。然今日我兵敗之際,合州城亦沒有乘勝追擊。其兵微將寡,卻又一目了然。不若我軍放棄合州,退守德陽。何日再下合州,且听蔡帥定奪。」

呂布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今日兵敗,實只差一線。只消我軍重整旗鼓,不日便可拿下合州。又何需退守?」黃忠亦道︰「我軍雖敗,然兵力仍十倍于敵。小小挫傷,並不大礙,勿需驚動蔡帥。」

徐庶道︰「既然兩位都認為該攻,庶亦沒有意見。不過,兩位傷勢頗重。我軍是否應該退到石子山,以利二位傷養啊?」

黃忠道︰「不錯,我二人都傷了。可元直你沒傷啊。不用退了。喏,兵符且交與元直。往後幾日,便由元直指揮吧。」呂布跟著道︰「想必我等傷好之後,合州城已經被元直拿下了。祝元直旗開得勝。」

徐庶在二人一唱一和之間接過了兵符。回帳沉思。當夜無話。八日,安撫傷兵,整頓物資。九日,留一千人守寨。徐庶帶著其余一萬二千余人再戰合州。

……

徐庶讓士兵整隊列陣,擺出跟七日差不多的陣勢。所不同的,就是沒有井欄了。士兵們豎起了雲梯,列好了陣形。盾牌手排在最前,然後就是扛雲梯的士兵。緊接著又是盾牌手。其後是弓箭兵。密密麻麻,把空地站了個滿滿當當。

另一邊,徐庶則暗暗派遣了一支三千人的小隊,從河邊繞向合州城的西門。這是早在路上還沒有抵達合州城下的時候就派出了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