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170章 良禽擇木

作者 ︰ 石晶藍

呂布是大將,而且似乎天生就是做大將的材料。自出生至今,干的都是稍微大一點的事情。什麼叫稍微大一點的事情?就是說,呂布干過很多事,但幾乎每一件事情,他都只干了最重要的部分、大的部分,而並沒有自始至終地完整地干過什麼事情。當呂布周圍的人比較多、而且也比較能干的時候,那些個雞毛蒜皮的小事自然有人去收拾得妥妥當當。而當呂布周圍的人比較少而且又沒有什麼能力的時候,事情就慘了一點。現在就是這樣。

自莋秦出來的時候,最後哄搶一把,目標不是錢財。百姓家里沒有什麼錢財。僅有的少量錢財都放在隱秘之處,哄搶是搶不到的。而時間又不允許逼搶。因而主要搶的東西就是吃食。吃食又主要是糧食,也就是生食。這會兒,天已經黑了,呂布這邊差了兩樣東西。一是做食的鍋,二是住宿的東西。

做食的鍋還是有的,只不過只有兩口。鍋太少,每次能煮的東西不多。呂布自己及嚴氏、貂蟬倒是吃過了,大部分兄弟卻都還餓著肚子。住宿用的帳篷、被褥那是本來就沒有的。百姓家里也不可能有帳篷。當然,百姓家里有皮匹。可以用布匹做帳篷。但呂布也沒有想到。夜宿山野,更深露重。好在呂布及眾人身體強壯,又是六月熱天。也抵受得住。但嚴氏和貂蟬就有些受不了了。

曾經有個時候,從潼關出來的那一段時間,呂布就這麼流浪過。但呂布就這麼個人,上次記不住的東西,下一次照樣記不住。

兄弟們的傷都是自己裹的,甚為淒慘。箭傷不比刀傷。箭射進去只有一個小孔,拔出來的時候因為有倒刺,小孔就會變成一個大洞。因此,通常不直接拔箭,而用小刀挖。小刀這麼一下一下的挖,是很難忍耐的。為了防止被挖的人掙扎,兄弟們就將其綁在樹上。于是,慘叫聲就連續不斷了。

赤兔馬中箭的位置在後臀。赤兔馬是呂布的寶貝,呂布手下的兵丁都不敢接近。如今赤兔馬受了箭傷,兄弟們更是退避三舍。生怕被叫去拔箭。這些兄弟們自己相互之間拔箭也算不了什麼,給赤兔馬拔箭就危險了。拔箭肯定會痛的,赤兔馬肯定會叫的;而赤兔馬叫了之後,估計拔箭的那個人就會被呂布殺死。

長夜漫漫。有了蚊蟲的叮咬和不斷的慘叫之後,長夜愈加漫漫。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了,嚴氏、貂蟬二人都著涼了。

……

還得找路啊。呂布喝道︰「都他**給我找路去!」這就是呂布命令的特色。這樣說,還不是指命令中帶著漫罵,而是指呂布把人全部都派出去了,一個人也沒有留下;再有就是沒有劃定方向,就這麼亂找。

呂布的脾氣是不好的。脾氣不好的、武功又這麼強的呂布下了命令,士兵們沒有敢不听的。于是,一窩蜂,就散了。這一散開。幾乎所有的人都開始活動心思了。

對于這些底層士兵來說,沒有將領監督的情況下,自己有三個選擇。一是繼續執行任務,跟隨現在的將領;二是借著執行任務之機溜之大吉;三是反投敵軍。所以,人一散開,就容易出事情。將領脾氣愈是暴躁,日子愈是艱難,就愈是容易出事情。

將近一百人投了敵軍,也就是蔡琰的軍隊。剩下三十幾個人當中,又分為兩撥。一撥人翻山越嶺就逃走了。另一撥人找不到能過戰馬的道路,但是又不敢回到呂布那兒去報告。就這麼在山上呆著。第一個回去報告的人肯定會被呂布殺掉。先前,人多的時候,幾十上百人一起報告,呂布不會殺人。現在就這麼十幾個人,就難說了。

于是,對于呂布來說,就相當于所有的士兵都跑了。

吃的東西,是搶了的,但呂布本人卻沒有搶。搶劫的時候,都是士兵動手哄搶,而呂布則躍馬挺戟。負責殺人。呂布都沒搶,嚴氏和貂蟬就更不用說了。

當初自藍田逃往漢中的時候,就沒有帶馬車。就算是帶了,也是開不過來的,漢中這一帶,除了南鄭和安陽,其余的地方都不怎麼平坦。因而馬車也十分稀少。沒有馬車,士兵們搶來的東西就用背兜背著。這會兒,士兵全跑了,也就等于東西也全跑了。

呂布望了望四周群山。這樣的山,呂布能過,但赤兔馬不能過,嚴氏、貂蟬也不能過。

……

有士兵來報,呂布來了。蔡琰立即吩咐親兵叫黃忠準備。報信的士兵又說,看樣子呂布是來投降的。蔡琰就問,是怎麼個看樣子。報信的士兵說,呂布就帶了兩個婦人,一匹馬。蔡琰一听,果然像,于是便帶了黃月英和其余親兵到了柵欄邊上。

此時呂布已經走到五十步左右。蔡琰喝道︰「溫侯停步!」呂布一听,居然對面敵軍知道自己的身份。心想,這就好辦了。自己的身份,對于這種小地方的人來說,可以說光耀日月。相信自己投降之後,對方斷不會無禮。蔡琰又道︰「溫侯請受我一箭。」說罷就舉起了神臂弓。

呂布站住了,朗聲道︰「布今日是來投誠的。這箭就不用射了吧。」蔡琰道︰「是真的溫侯,就擋得了此箭。」呂布一听,原來是要驗證一下自己的身份。于是便道︰「那好,射吧。」心中卻渾沒當回事。一個女人。能有多大力氣,能開得了多強的弓?

「箭來也。」箭射了出去。弓弦響了,呂布這才凝神觀看來箭。哪知,這次竟然是聲到箭到。呂布嚇壞了,好在手里本來就握著方天畫戟,情急之中移過戟桿,當當兩響,箭矢被戟桿擋了一下,方向略偏;再被呂布的護手鐵套擋了一下,方向再偏;最後飛出,將距離呂布四十余步之外的一顆大樹的樹干洞穿,最後不知去向。

呂布也算是射箭的行家了,卻還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強勁的箭矢。一陣酸麻自手上傳來。眼楮一掃,看見護手鐵套已被箭矢射破了一條口子。這要是自己的反應稍微慢一點,估計就完了。

蔡琰見到呂布格擋神臂弓箭矢的情況,相信在距離足夠近的情況下,親兵的神臂弓能夠對呂布構成威脅。于是喝道︰「溫侯近前說話。」呂布如夢初醒,蔫不拉嘰地走到柵欄前面。

蔡琰問︰「溫侯是來投誠的嗎?」。呂布說︰「是。還沒請教……」說到這里,抬頭望見蔡琰,見其美艷不可方物,便怔住了。

蔡琰見呂布神色不正,心中掠過一絲惱怒,便道︰「我因何要接受溫侯的投誠。請溫侯給我一個理由。」

呂布聞言,瞧瞧周圍十幾位女親兵人人張弓搭箭指著自己,分明不接受投誠,就等于就地射殺。當下腦筋急轉,說道︰「英雄奉蒼天順民意,為百姓除暴,為天下除奸,自然願意招募天下英才共襄共舉。今布窮極來投,英雄倘若加害,是以阻賢之名也。如此,則有識之士有可能疑步不前。另擇他主。英雄又將與誰一起打天下呢?夫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安危之機,不可不察也。」

蔡琰道︰「有戰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我現在殺了你,然後昭告天下說,是戰陣之中殺了你。你估計天下英雄會听誰的呢?」呂布心里一寒,忙道︰「布頗有武力,能為英雄殺敵斬將,開疆闢土。」

蔡琰道︰「此話不錯。溫侯殺敵斬將是不錯的。開疆闢土嘛,瞧瞧你如今落泊成什麼樣子就知道了。閑話少敘,要我接納,我將奪你之馬、佔你之妾,然後命你為中軍散將。你可願意?」

呂布正是因為愛馬、愛惜嬌妻美妾,這才來投降的。先前決定投降的時候,還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但現在不是了,現在隨時都有可能丟命。于是道︰「英雄乃女兒身,佔我美妾似乎無用。」旁邊黃月英也多了句嘴︰「是啊,美妾拿來干什麼呢?」

蔡琰先對黃月英道︰「拿來給你做正妻怎麼樣?」又對呂布道,「再有遲疑,我殺了你,連你正妻一塊霸了。」呂布忙道︰「布願意。」心里卻恨恨想,這麼惡毒,難道你就不怕我抽空把你給殺了?

蔡琰道︰「既如此。你記住,赤兔馬以後便是這位英兒的了。平時還是由你騎著。」其實對于奪馬佔妾,因為對方是女人,呂布是不大在乎佔妾的,在乎的便是奪馬。這時,听說赤兔馬奪了與沒奪一個樣,當即大喜過望,一下跪倒,道︰「布謝過主公。」

蔡琰道︰「好了,你的一切,由親兵隊長鄧玲安排。」隨即對鄧玲說,「叫郎中給赤兔馬醫治一下。」呂布起身道︰「不知主公的名諱可否見告?」黃月英插言道︰「招的那個雞便是。」呂布一听,道︰「啊,原來是蔡帥啊!幾個月前,布就曾經投奔過蔡帥。只因潼關不放布進入。這才流落到此。」

那邊蔡琰則拉過了貂蟬,說︰「以後你就跟著我了。」貂蟬道︰「妾身向主人見禮。」蔡琰道︰「你在他那兒是妾,在我這兒就不是了。鄧玲,這位……你叫什麼?」「貂蟬。」「哦,貂蟬。鄧玲,以後貂蟬就跟著你了。」

……

高順這邊是正面推進,穩打穩扎的策略。先是渡過汾河,迅速佔領了河西全郡。全軍逼近黃河東岸。然後在約定的日子,全軍同時渡過黃河。很快就佔了上郡。繼而又調整了一下方向,依長城而守,引匈奴來攻。匈奴攻了幾個月,損失了約十萬人之後,就泄氣了。再後高順再全軍出動,全線逼近,最後在四十里梁暴發了一場大會戰。

這是一場戰略性決戰。雙方幾十萬大軍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死,斗得不死不休。匈奴人已經被逼得無路可去,只得拼死一戰。而河套地區還不僅僅是匈奴人,還有其他各族百姓。有一些民族已經被征服,還有一些民族在負隅頑抗。其中還另外有一股漢人也混雜在里面。

這日,張郃正引軍前進,經過一道山坡,忽然喊聲大舉,一彪人馬攔住了去路。一將躍馬而出,手持大斧,喝道︰「賊軍休要猖狂,某在此已等候多時了。」張郃見敵將似有單打獨斗之意,更不答話,縱馬便上。槍斧相交,乒乒乓乓,二人大戰五十余合,不分勝敗。當日天色已晚,雙方各自收兵。

次日,滿寵到了,問前軍因何未行,方知此事。滿寵趕到前陣,適逢張郃披掛上陣,便一同來到陣前。是日,張郃與對方武將從早戰到晚,依然不分勝負。收兵之後,張郃道︰「明日定殺此人。」滿寵道︰「此人姓徐名晃字公明,乃河東楊縣人。曾與寵有一百之緣。待我扮作小卒,偷入其營,以言說之,管教他傾心來降。」

當夜,滿寵化妝為一名小兵,掩近敵軍,瞅了個空,混入軍營。然後偷偷找到徐晃帳前。掀簾偷看,見徐晃正秉燭而坐。便大掀門簾,走了進去。作揖道︰「故人別來無恙乎?」徐晃驚起,仔細辨認了一下,問道︰「你莫非是山陽滿伯寧呼?因何今夜至此?」

滿寵道︰「某現為三州總督田澤坤麾下西征軍師。今日于陣前瞧見故人,欲進一言。故而冒死而來。」徐晃請滿寵坐下,問︰「公欲進何言哪?」滿寵道︰「公之勇武,世所罕有。本應開疆闢土,建功沙場,卻因何盤桓于河套彈丸之地?田總督當世英雄,禮賢下士,天下所知。凡有識之士無不蜂擁投效。公何不棄暗投明,至總督麾下,共建大業?」

徐晃沉吟良久,嘆道︰「澤坤大名,晃亦久知。奈何相距遙遠,投效無門。今晃跟隨楊奉。楊奉此人,因非成事之人,然其對我不薄,我不忍相棄。」

滿寵道︰「不舍舊主,乃義也。然天下之義,有大義與小義之分。田總督順天而行,黎民百姓民心所向,無不歡呼雀躍。故投田總督,乃大義所向;不忍相棄楊奉,僅小義所指。古有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遇明主而交臂失之,豈非可嘆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