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166章 拿下上庸

作者 ︰ 石晶藍

黃忠走在隊伍的前面。听向導說已經到了上庸,便命令隊伍停止前進,來到了前端。遙望前面山谷,的確有座城池。城池依山傍水,規模不大。「這座城就是上庸?」黃忠問道。向導回答是。黃忠便叫了個人,到後面給蔡琰傳信。

蔡琰听說上庸到了,帶著黃月英也到了隊伍的前端。一看,徐庶已經先到了。蔡琰問︰「那遠方山谷里的城池真的就是上庸嗎?」。向導答道︰「真是。小的來過多次。錯不了。」蔡琰道︰「那咋我們沒有經過一座縣城就直接到了上庸了呢?」向導解釋說︰「諾,順著那條河過來,就會經過兩座縣城。我們是抄的小路,因而就沒有經過那些縣城了。」

蔡琰道︰「我以前听說過上庸城。我以為是座很大的城池。再怎麼猜想,也應該是一塊平地,至少是一塊山間盆地。卻不料上庸城這麼小,而且就夾在群山之中。」

徐庶道︰「我們就這麼過去恐怕是不行的。相對于這麼一座小城來說,我們的人馬多了一點,不像是正常的客商,反倒是攻城的強匪。」黃月英道︰「其實我們就是攻城的強匪啊。難道說這座城池我們不攻麼?」

蔡琰問︰「元直何計可取此城?」

徐庶道︰「只能用里應外合之計。」黃月英奇道︰「難道城里還有我們的人?」徐庶道︰「城里現在沒有。我們派人進去,不就有了。」蔡琰問︰「元直你看派多少人合適?」徐庶道︰「這麼一座小城,恐怕不能超過十人。」蔡琰道︰「那就派十人好了。」叫過一個親兵,「你通知一下,讓百人長都到前面來。」

……

過了一會兒。百人長們都來了,共有十一人。

蔡琰道︰「你們是漢升選出來的百人長,想必武藝高于普通的士兵。但是,光有武藝是不行的,還得有忠心。」百人長們齊道︰「屬下誓死效忠蔡大家。」蔡琰又道︰「我相信你們。但是,光我相信還不夠,你們應該用事實來證明,你們的確是忠心耿耿的。看見沒有,遠方有座城池。那就是上庸城。現在,我派你們混入城中。大隊人馬則于天黑之後趕到。你們要做的事,就是殺死守城的士兵,打開城門。明白沒有?」百人長們齊道︰「明白了。」

蔡琰道︰「入夜之後,大隊人馬才會行動。因此,你們需要多等一段時間才能動手。得手之後,在城樓之上用火把畫三個圈。我們看到信號之後,立即進城。」又問其中一人,「你叫什麼名字?」那人道︰「小的叫朱盤。」蔡琰道︰「好,此次行動,就由你朱盤領頭。要小心行事。」

隨即,十一個百人長月兌去了盔甲,換成普通百姓服飾,又帶了些銀兩銅錢,就上路了。大隊人馬則往後退了一截,就地休息。

……

慢慢地,天色晚了。這個時候,不能生火做飯,要提防做飯的煙火被上庸城內發現。大伙兒就這麼餓著。

照理說打仗之前是一定要吃飽的。但此時因為地形特殊,不知不覺間就接近了城池。如果往後退,因為山路崎嶇,是比較困難的,還不如餓著。

人不吃飯就沒有力氣,那指的是長期。長期沒有吃飽飯,自然沒有力氣。而對于蔡琰這支每天都能吃飽的人馬來說,偶爾一頓不吃,力氣還是有的。

天暗了,視線開始模糊了起來,大隊人馬就出動了。一刻鐘之後,上了河邊的大道。這個地方,因為河道彎曲,上庸城看不見,因此就在這兒休整了一下。

夜幕完全徹底地降臨了下來。在繁華的都市,還只是夜生活的開始。而對于上庸這座深山中的小城來說,則應該進入夢鄉了。蔡琰的大隊人馬借著夜幕的掩護,慢慢地走,悄悄地行,約半個時辰,到了上庸城下。

又等了一會兒。終于,听到城內出現了一點動靜。動靜不大,也許是因為守城的士兵不多的緣故。少停,城樓上就有人用火把畫圈了。

見到信號,黃忠當即帶人沖向了城門。沖到城門,正好城門也打開了。黃忠問︰「朱盤何在?」

朱盤忙奔了過來︰「將軍,小的在這里。」黃忠再問︰「衙門和軍營的地方模清楚了沒有?」朱盤答道︰「模清楚了。」黃忠又問︰「軍營里多少人?」朱盤道︰「大約兩千。」黃忠道︰「好,你帶一百個人去衙門。其余人等隨我去軍營。」

其實黃忠不是這麼說的。那一千一百俘虜兵編成十一個百人隊之後,按子丑寅卯編了號的。實際上黃忠是明明白白地說了,讓朱盤帶領其中一個編號的士兵前往衙門。那樣,士兵才能知道應該跟黃忠還是跟朱盤。但是,因為軍營里的編號不很統一,有時候連朱雀、白虎都有,所以講故事的時候才會說「你帶一百個人去衙門」。

……

上庸城內實際上有士兵三千人。人數多于黃忠所帶的人馬。但是,由于事發突然,還沒有整好隊,黃忠就到了。黃忠一到,就連接斬殺了十幾個人,然後一聲大喝︰「想活命的就回房間里去,等待繳械。想死的就把脖子伸長了,讓你爺爺來砍。」

黃忠過人的勇武,當場就把上庸士兵鎮住了。其後黃忠的人馬也陸續沖進了軍營。黑夜里,混亂中,上庸士兵並不知道黃忠的人少。于是,在黃忠的驅趕之人,就又回到了房屋里。

回房之後就好說了,挨個繳械,武器被搜出來堆放在訓練場上。然後安排士兵把守每個房間,軍營就算是安定下來了。

衙門這邊雖然衙役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但衙役是要下班回家的,值守的衙役並沒有幾個人。真正人數較多的,就是些做事的下人。因而朱盤一過來,很快就控制了局勢。總共只殺了兩個人。

上庸城這就算是拿下了。接到士兵的通知這後,蔡琰等人先沒去衙門,而是先去了軍營。

……

不用想都能知道,前面的黃忠肯定是以霹靂手段控制的軍營。因而蔡琰就轉而進行撫慰。蔡琰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進,態度和藹極了。問上庸士兵的糧餉幾何。上庸士兵回答,就是吃飽飯,沒有餉銀。蔡琰當即表現得非常詫異,沒有餉銀那怎麼行!太沒有天理了。人又不是畜牲,光吃飽飯還怎麼養家糊口啊,還怎麼娶媳婦啊。放心,以後跟著我,我一定會發餉銀的。

一大幫土老帽士兵,本來看見蔡琰這樣的麗色都已經熱血沸騰,再經蔡琰這麼一哄,就把黃忠的威脅忘記了。軍心就算是穩定下來了。

徐庶則走的是衙門。徐庶讓士兵們把衙門里面的人都集中在幾個空房間里,然後對整個衙門進行了搜查。搜到的東西一一登記在冊。再然後,就找出了上庸衙門以往的賬冊進行比對。由于以往的賬冊十分混亂,短時間內沒有能夠理清。這時,蔡琰從軍營過來了。

「在忙什麼?」蔡琰問。徐庶道︰「哦,原來是昭姬啊。我還忘了問了。這上庸,是準備治理,還是怎麼著?」蔡琰道︰「我準備治理。」徐庶笑道︰「我想也是。因而這會兒正在清理既往的賬冊。」

蔡琰道︰「看你滿頭大汗的,似乎不擅長這個吧?」徐庶道︰「一理通百理通。庶雖不專擅此道,然亦可允數矣。」

蔡琰道︰「親兵,把那個伊籍給我叫來。」徐庶听了一愣,道︰「我怎麼把他給忘了?」

……

自離開襄陽之後,伊籍的繩索就解開了。解開繩索,實際上是為了更好地翻山越嶺,為了能讓伊籍更好地趕路。解開是解開了,不過還是有人看著。跑是跑不掉的。伊籍非常長于爭辯,但看押伊籍的人偏偏就是個沒文化的。有道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伊籍試過幾次,感覺看押自己的人還真是不可理喻。最後,就認命了。

伊籍來了。伊籍知道,叫他來必然有事。那是用不著自己開口詢問的。于是,進門之後,昂首挺胸,一副視死如歸的模樣。

「伯機,過來,」蔡琰叫了。伊籍想要表現一點骨氣,就不過去,但又覺得跟一名女子較勁很是沒趣,因此略微猶豫了一下,走上前去。

蔡琰問︰「上庸是縣還是郡?」徐庶道︰「是郡。」蔡琰道︰「那麼這個郡守就由伯機擔任了。伯機,這是一個新攤子,也是一個亂攤子。你先想一下,提個方案出來。要盡可能地,讓百姓比以前生活得更好。」然後對徐庶說︰「好了,元直就不用弄了。我們到外面去,讓伯機好好想一想。」「哦,那就走吧。」徐庶站了起來,跟著蔡琰往外走。

「且慢!」在蔡琰就要跨出房門的那一刻,伊籍叫住了蔡琰。「什麼事?」蔡琰問道。

伊籍道︰「蔡大家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何不直截了當地說個明白?」蔡琰道︰「我的意思,剛剛已經說過了。我想,我還不至于辭不達意吧。」

伊籍道︰「那蔡瑁抓我,就是讓我到這兒來做郡守?這也太滑稽了吧?」蔡琰道︰「伯機別這麼聯系。德珪抓你,是為了讓你離開襄陽。他的目的已經實現了。這兒缺少稱職的郡守,有此才干的非伯機莫屬。因而我讓你做郡守。如今上庸城剛剛易手,殛需穩定。伯機先別想自個了,還是先想想上庸吧。」說罷,蔡琰就拉了親兵,走了出去。

……

蔡琰出來之後,也沒有睡覺。而是提審了一下原來衙門里的人。原郡守孟當,交談了一下,感覺其心並不算惡毒。只不過是個庸才。接下來,蔡琰又查看了一下府庫。錢財糧食都比較少。天將亮時,伊籍來喚了。

伊籍這邊,門口就有一名蔡琰的親兵。這是臨時給伊籍傳信用的。伊籍要找蔡琰,親兵就跑過來給蔡琰說了。蔡琰就跟徐庶又回到了那間書房。

伊籍見蔡琰來了,道︰「籍思慮良久,萬事均有其法,然第一件安民告示甚難。名不正,則言不順。我軍因何取上庸,得有個交待才是。」

「哦,你問這事兒啊。事情是這樣的,」蔡琰道,「我有一個家奴,拐帶了我的私產跑了。因而我就帶了人馬一路追蹤。結果,家奴跑到上庸這兒來了。我呢,當然就追進了上庸。誰知,上庸原郡守孟當貪圖我家奴所攜帶的一部書卷,隱匿了我的家奴,拒不交出。雙方就發生了一些推攘。這就是昨夜上庸居民听見動靜的原因了。最後,原郡守孟當在推攘之中,一時不慎,失足掉落井中。打撈之後,經醫治無效,于今日辰時死亡。城不可一日無主。因此,我,三州總督麾下南征元帥特令伯機接任郡守。就這麼回事兒。」

伊籍听了,道︰「那什麼南征元帥是怎麼回事?」蔡琰道︰「就是我啊。我有帥印的。公文由你寫,要用印你就說一聲。」伊籍道︰「要這麼說,安民告示上,的確需要用一下帥印。」蔡琰道︰「沒有問題。呆會我就叫人送過來。」

伊籍道︰「既如此,屬下這邊暫且無事了。」蔡琰道︰「無事了麼?你一個人怎麼行。你得想想,要多少下人,多少文書,多少衙役。至于吃住的問題,倒是可以緩上一步。」伊籍道︰「籍受教了。」

天亮了,安民告示也貼出去了。昨夜的動靜讓城內的居民受驚了。一看告示,原來是這麼一回事。人人就釋然了。至于誰當郡守,則幾乎無人關心。反正日子照樣過,稅賦照樣納唄。

原郡守孟當,按照安民告示所寫的內容,被淹死了。然後又按照郡守的規格,予以厚葬。原有其它軍政各職的人,基本上沒有怎麼變動,準備過一段時間看了表現之後再進行調整。伊藉和黃忠在這一點上表現了驚人的一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