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116章 智取潼關

作者 ︰ 石晶藍

三人跳下馬來,著地拜倒。口稱願降。趙雲道︰「若是真的願降,待我軍安營之後,過來繳械。然後予以接收。」

這個時候,軍隊的配置中,已經有專門從事整編安撫的人員了。田潤自己的軍隊是經過裁軍的軍隊,士兵的素質要求是比較高的。因此,並不是其它軍隊的士隊投降之後,就能夠成為田潤的士兵。這必然會涉及到一個篩選的過程。沒有選上的士兵,還要給其活路,至少得讓他們有一個相對安穩的生活。那樣才不至于阻擋今後敵軍投誠的道路。

給沒有選上士兵以活路,通常是與百姓的安置同時進行的。百姓安置,有就地安置和擇地安置。就洛陽地區白波軍所挾百姓來說,就地安置是非常合適的。然而,由于潼關和弘農兩處威脅尚在,就地安置的百姓又有可能會受到董卓軍隊的擾襲。

蔡琰在洛陽城外安營扎寨之後,白波軍依言過來繳械。所繳兵器,五花八門,就跟當初的黃巾軍一樣。僅有少量的鐵兵器。大部分都是些木棍、竹刀之類的東西。先由軍隊的將校過來將白波軍進行編隊,挑選了三千名相對精壯的漢子另編一隊,擬充實自己的軍隊。然後由隨軍安撫官吏進行造冊,造冊之後又得到幾百名有所特長之人。其中特長適用于軍隊的。再編一隊,驗證特長之後,加上三千精壯,平均分配到各營。這下,蔡琰的隊伍又接近兩萬了。

其余六千白波軍士兵擬轉為百姓。但因為條件還不成熟,每人每天半斤糧暫且養著。白波軍裹挾的三十萬百姓,暫時沒有理會。

……

歷史上的潼關與小說中的潼關不完全是一回事。歷史上,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為預防關西兵亂,這才設立潼關,並同時廢棄函谷關。據《通□》載︰「自澠池西入關有兩路,南路由回阪,自漢以前皆由之。曹公惡路險,更開北路為大路。」建安時改山路于河濱。當路設關,始有潼關。

本書中,潼關、涵谷關兩關並作一關,就是潼關,而且自古就有。這是因為,潼關距離弘農足夠遠,有利于解釋張濟屯兵弘農、擁兵自立的動機,和張濟沒有援助潼關的現象。

潼關以水得名。《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潼浪洶洶,故取潼關關名。潼關縣是長安的東大門,是連接西北、華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這里南有秦嶺屏障,北有黃河天塹,東有年頭原踞高臨下,中有禁溝、原望溝、滿洛川等橫斷東西的天然防線,勢成「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逾」。有詩曰︰秦山洪水一關橫,雄視中天障帝京。但得一夫當關隘,丸泥莫漫覷嚴城。

如今把守潼關的將領不是當初的李傕,而是董卓的另一名將領李蒙。

這個時候的潼關並沒有關閉。時常有百姓、商旅通過潼關。蔡琰當初與王越所帶從人離開長安之後,就是走的潼關。白波軍及其裹挾的三十萬百姓,當初也是從潼關過來的。當時,由于河東已經落入田潤的手里,白波軍分別于壺口、河津兩處西渡黃河,自合陽、露井南下,在渭南附近渡過渭河,走的就是華陰這條道。

那麼,潼關究竟是防什麼呢?就防大軍。這就跟以前黑山的壺關一樣。如果大軍前來,肯定是要關閉關閘的。沒有大軍的時候,則是暢通無阻,放任行人通過。這個時候守關的概念就是,戰時防大軍,平時收關稅。當初關東諸侯如果在重兵聚集之初,就派遣一支軍隊化裝為百姓,是完全能夠進入虎牢、汜水兩關,然後在需要的時候抄其後路的。

……

現在,蔡琰就命令了三千士兵化裝為百姓。陸續通過潼關。

蔡琰揮師西進,到達郟縣之後,實際派遣了六千士兵化裝為百姓。只不過通過潼關的只有三千。另外三千,則不通過潼關。過關與不過關的六千士兵均在潼關附近山谷潛伏起來,其主要的任務就是形成包抄之勢,務必不讓潼關之兵有一人漏網。

五天之後,伏兵到位。然後蔡琰率一萬兵,潛行到潼關附近。留在郟縣的近四千人,用于防備弘農的張濟。到達距離潼關三里遠的北洞之後,趙雲及大軍停止。蔡琰、王越帶兩百多人繼續前進。

這個時候,蔡琰的鐵床就被抬了出來,而且是整體搬運。

攻關與攻城不同。城門打開了就打開了,只要有攻方士兵在,守方士兵是很難再次關上城門的。關閘則不是。關閘,都稱千斤閘,實際上十萬斤都不止。關閘由關牆上面的輪盤驅動幾十根繩索共同牽引。只要放開機括,關閘就會義無反顧地落下。因此,守關最重要的地方並不是下面的關閘部分,而是關牆頂上的機括部分。當敵軍攻來,就算是沖進了關閘,只要能適時將關閘落下,就能阻後續敵軍于關外。而對少量進關之敵軍,則以局部優勢兵力,圍而殲之即可。

攻關與攻城也同樣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攻城的時候,由于城門防御能力不高,攻城部隊理所當然地以城門作為一個重點突破的地方。沖城木、攻城車就是轟擊城門用的。攻關時,針對關閘就沒有好辦法了,只能一味地架雲梯爬關牆。又因為關牆遠高于城牆,而增加了難度。

派士兵偽裝成百姓事先混入敵後以作內應。是一種極為常見的進攻辦法。這個辦法在攻城的時候被常常采用。但攻關的時候卻用得極少。這是主要是因為,關口通常建設在狹窄之地。就比如現在,蔡琰已經派遣了三千名士兵混進潼關。但是這三千名士兵只能遠遠地在潼關的後方等著消滅逃跑的潰軍,而並不能夾攻潼關。如果命令他們夾攻潼關,因為就一條狹隘的山谷,遠在一里之外,他們就會被潼關的守軍所發現。就算是最後沖上來了,狹窄的地形,也必然讓他們施展不開。

……

嘿喲、嘿喲,抬著鐵床的大漢們吆喝著號子以協調彼此的步伐。一千六百斤重的鐵床,由十六名大漢抬著,每個人承受大約一百斤的重量。王越騎著馬,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八名女親兵抬著蔡琰的轎子,緊隨其後。另十名女親兵騎著馬,在一旁護衛。再後就是抬床的十六個人。兩百名士兵走在最後。

今兒個從早晨起來到現在,還沒有人經過潼關。換句話說,就是潼關的收稅生意還沒有開張。守關的士兵們無精打采,東倒西歪。希望有人過來,希望過來的是有錢的人家,更希望過來的人不僅是有錢人家而且還帶有大量的貨物。

抬床的號子聲,被守關士兵們听到了。由于抬著床,行進緩慢,守關士兵們等著急了。還專門派了個人,騎著馬,迎上前去望了一下。回來一說,大生意來了,約有兩百號人的隊伍,抬著東西過來了。守關士兵的十夫長當即報告了守將李蒙。李蒙一听,也來了精神,帶著四個親兵,就到了關前。

接近關口了,王越加了一鞭,提前進入潼關。下馬之後。一眼望去,僅從穿著上,就能夠將李蒙及其四名親兵從普通士兵中區別開來。王越當即走向李蒙,抱拳道︰「這位將軍請了!」

李蒙也拱了拱手,道︰「不客氣。你這是哪里的人氏,欲往何處而去啊?」

王越道︰「乃蔡中郎之千金昭姬小姐,自陳留省親而歸,欲回長安。」李蒙一听,頓時心里涼了半截。若真是蔡昭姬,這稅是不敢收的了。因此便道︰「別不是他人妄打昭姬旗號的吧?昭姬小姐,本將軍可是見過的。」王越道︰「既然見過,那就再好不過了。呆會讓照姬小姐見一見將軍就是了。」

……

蔡邕,本是董卓為了吸收人才、標榜德政的幌子。當初,就在田潤拜訪之後不久,議郎蔡邕因直言上書,被靈帝放逐到了並州的朔方郡。一年後,靈帝架不住眾多的求情者,又赦其返回故鄉陳留。而陳留當地有個官吏名叫王智,原來與蔡邕有私怨,便上書太守張邈,彈劾蔡邕有誹謗朝廷的言論。張邈迫于蔡邕的名聲,沒有動手。但蔡邕卻擔心受到迫害,又舉家逃往吳地隱居。

董卓對蔡邕的盛名和才氣早有所聞。進京後,為了吸收人才,標榜德政,便特別征召蔡邕進京。蔡邕不想再涉官場,婉言拒絕。董卓的使者便威脅蔡邕,如不听命,將誅殺蔡氏全族。蔡邕無奈,只好回到洛陽。

蔡邕這人,也就是個純粹的書呆子。只知道做學問,一點都不關心政治。比起同樣是海內名儒的盧植來說,听話多了。因此,蔡邕入京之後,董卓大喜,當場就任命他為祭酒,後來又不斷升遷他的官職。史書載。蔡邕三天之內,歷遍「三台」,官至宮廷隨從官。

蔡邕被王越綁走的事情,董卓是不知道內情的。董卓只知道田潤的使者王越帶走蔡琰,準備成親的事情。因此,董卓推斷,蔡邕不是被綁走,而是自願跟王越走的。沒有向董卓打招呼,估計也是盛情難卻,害怕董卓挽留。

董卓對田潤的印象也不錯。關東諸侯伐董卓,在田潤手底下吃了大虧。自此,再無人敢舊事重演,再提聯合伐董之事。這非常符合董卓的利益。而田潤又率先向董卓劫持的長安天子表示效忠,討要官職,更是讓董卓覺得很對自己脾氣。因而董卓對于蔡邕私投田潤之事就沒有追究。不僅如此,每每提到蔡邕之時,董卓的語氣依然帶著敬意。

這些具體的經過,李蒙是不知道的。李蒙就知道蔡邕、蔡琰是惹不起的。

……

蔡琰的轎子抬到了王越的身邊,落了下來,但蔡琰卻沒有下轎。王越沒有說話,李蒙也沒敢催促。直到砰的一下沉悶的聲音響過,一名女親兵才上前掀開了轎簾。那一聲沉悶的響聲,是鐵床著地的聲音。鐵床著地的位置,正好在關閘之下。早在虎牢關,就曾經試過,將鐵床置于關閘之下能夠頂住關閘。這時,鐵床到位之後,後面的人即發出了信號。趙雲帶領的一萬名士兵即快速沖了上來。

蔡琰下轎。蔡琰可是聞名天下的美人加才女。潼關守關士兵百十雙眼楮都看了過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蔡琰的身上。而這時,王越卻拔出了寶劍,架在了李蒙的脖子之上。

王越本來就武功卓絕,再加上李蒙及其士兵都沒有留神,于是輕易得手。真有點大炮打蚊子的感覺。直到蔡琰跨出轎欄,李蒙想起應該上前給蔡琰見禮,這才發現架在脖子上的寶劍。問道︰「這是要做什麼?」王越道︰「站好別動。不得對昭姬小姐無禮!」

李蒙道︰「誰敢對昭姬小姐無禮呀?得罪了昭姬小姐,就是得罪了國相大人。誰敢不要命了?」王越道︰「多說無益。你給我老實站著就行。」

李蒙旁邊有一親兵,也不管王越人質在手,揮刀就劈向王越後背。刀還沒舉起來,腦袋就掉在了地上。眾守關士兵自李蒙說話之後,都將眼神轉向了這邊。都感覺王越沒有出手。奇怪那名親兵的腦袋怎麼就跟身子分了家。仔細一瞧,王越的寶劍之上卻已經有了血跡。哇,這是什麼功夫?

跟在鐵床後面的兩百士兵率先沖了過來,拔出兵刃便往守關士兵殺去。在場的守關士兵為王越所震撼,大部分跪地求降。很快,關門附近就肅清了。

還剩下兩個地方。一是關牆之上,二是關內房屋。其中,房屋那兒的士兵較多。听到關前的殺聲,士兵們涌出了房屋,在狹窄的谷道遇上了蔡琰的兩百士兵。關牆上面的士兵,听到下面的動靜,立即放下了機括,並胡亂往下面放箭。因為關閘被鐵床頂著,放下機括失效。但自上而下的弓箭,卻讓剛剛趕到的趙雲所部有所損傷。

「這位將軍,」蔡琰道,「瞧,你的關閘已經落不下來了。你的馬步軍總共不過五千。我的大軍已到,始終你是要失敗的。不如你叫你的人住手,還能得到從輕發落。如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