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114章 出兵冀州

作者 ︰ 石晶藍

郭嘉制的酒終于成功了。但是卻稍稍晚了一步,未能趕上田蘭的婚禮。

其實田潤並不會釀酒。對于釀酒技術,完全可以說是一竅不通。田潤教給郭嘉的,就是蒸餾之法。蒸餾濃縮了,酒的度數就高了。

在後世,到處都有蒸餾機出售。大型的小型的都有,還有家庭作坊式的。可惜田潤也沒有關心過。因此,田潤給郭嘉說的蒸餾的方法,就與這些實際的蒸餾機有著極大的出入。田潤純粹就是從蒸餾兩個字的字面上瞎琢磨,借鑒了老式電冰箱散熱的原理,想出來的辦法。

這個辦法必須要有管道。就因為管道制造不易,這才拖至現在。管道分為硬管與軟管兩個部分。軟管用于鍋蓋與硬管、硬管與硬管之間的連接,由多次浸油又曬干的絲綢制成。硬管分為導引和冷卻兩個部分。導引,是為了導引蒸汽的方向,冷卻則是為了使管內的蒸汽凝結。冷卻這個部分,是整個蒸餾方法的中心部分。在這一部分,管道就像老式電冰箱後面的管道那樣盤旋。並有流水,不斷地沖刷和冷卻管道的外壁。蒸汽由上面進入,下面排出。重新凝結的液體自最下方排除。

這樣的方法,只能以酒制酒,只能提高酒的濃度而不能改善酒的口味。但盡管如此。在這個時代,也絕對稱得上仙釀二字了。在全部東西都制作完畢的那天,不僅張飛趕到了現場,守著想喝第一鍋酒,就算是不喝酒的高順也去了。幸好,第一鍋酒制出的烈酒不多。在眾人的分攤之下,都沒有喝醉。

田蘭是奉了命令去的。而且,田蘭不僅僅是試釀的時候要去,整個過程都要去。無論田蘭喝不喝,田蘭都必須了解蒸餾的整個過程。因為烈酒的出售權,就是田潤給田蘭的嫁妝。今後田蘭得自己蒸餾,然後賣酒掙錢。

……

所有的備戰工作,除神臂弓之外,均已到位。因為裁軍,軍隊的士兵進行了重新組合。又因為將帥變動,得有個磨合的過程。于是,這一段時間,各軍都在操練。

蔡琰的軍隊是要南下的,因而其士兵的聚集地就在河東。蔡琰自己擔心蔡邕反對,早早地就到了河東。軍中將領,就陳康級別最高。蔡琰不通軍事,吩咐全權由陳康打理。但蔡琰也並沒有睡大覺,而是振奮了精神,整天都在操場旁觀士兵的訓練。這麼一位絕世美人在旁邊看著,什麼也不說,士兵們無形之中就滋生了一種表現的慾望。十分力,往往能使出十二分來。訓練效果奇好。

王越把趙雲帶回來了。王越到狼牙山撲了個空。不僅趙雲不在。就連童淵、張繡、張任都不在。王越本想就此返回,結果在常山一打听,趙雲居然還是常山的名人了,已經被常山國推舉為孝廉。這樣,王越就找到了趙雲的家。家中有趙雲的兄嫂。王越說明來意,邀其兄嫂到毛城居住。兄嫂不識王越,未置可否,僅以趙雲的去向告之王越。王越即趕往磐河。剛到安邦,便撞見回轉的趙雲。二人同歸常山,然後收拾收拾,舉家搬遷,進了毛城東關。由于是舉家搬遷,就耽誤了行程。所以,這時候才到。

趙雲將來是要與蔡琰結婚的,因此就屬于田潤的近親。其他近親,關羽、張飛、田蘭、張遼都過來與趙雲相見。蔡邕身份擺在那里,見趙雲不合適。田潤善解人意,便請蔡邕到辛毗處,讓辛毗帶蔡邕觀賞軍隊的操練。自己這邊,則安排趙雲訓練士兵。遠遠地,讓蔡邕看了一下。

田潤沒有安排趙雲與其他將領比武。這是因為。田潤對趙雲的武功有自己的看法。田潤並不認為趙雲的武功比關羽、張飛強,但趙雲的殺將能力特別強,乃是無可爭辯的事實。因此,田潤感覺趙雲的槍法殺性太重。殺將,趙雲或許可勝關張;但比武,也許就勝不了。若勝不了,豈不是就出丑了。

下來後田潤專程到蔡邕那兒去了一趟。蔡邕知道田潤想知道自己對趙雲的看法,故道︰「吾觀其人,一身正氣,容貌軒昂,武功卓絕。然其人品性,則需日久方知。最要緊的是,子龍與琰兒,一剛一柔。能否合拍,僅當事者自知。老夫不反對,就看琰兒自己了。」

田潤道︰「子龍兄忠以衛上,禮以厚下;有勇有謀,遵奉法度。人品乃萬中之選。伯父您就放心好了。我對琰妹如何,您還不知道嗎?」。蔡邕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為何澤坤一見之下,就斷定曉雲之品性?」

田潤怔了一下,辯道︰「那又為何潤一見之下,能認定琰妹呢?蔡大家文章著世,然則敢稱當世第一否?就算敢稱當世第一,比前人如何,比後人又如何?不能比了吧。而琰妹則不同。中華文明史,上下五千年,排名最先,總共四大才女。其首位是誰。不就是琰妹嘛。」

蔡邕奇道︰「未知另三位才女乃屬何人?」

田潤道︰「四大才女,其實是三加一。前三位,乃琰妹、李清照和卓文君。第四位有爭議,分別是上官婉兒和班昭。」

「班昭吾知,」蔡邕道,「人稱曹大家。家學淵源,尤擅文采。承其兄班固遺志,完成《漢書》第七表‘百官公卿表’與第六志‘天文志’。東觀續史,賦頌並嫻。另外還著有《女誡》。如此才女,排第四竟有爭議,那李清照、卓文君和上官婉兒豈非更勝一籌。卻為何不見經載?」

「這個……」田潤發覺自己漏餡了,忙道,「潤愚頓,潤也不知。」蔡邕道︰「那麼,澤坤是從那兒看來或听來的呢?老夫相信,澤坤定不會信口雌黃。」

田潤猛吸一口長氣,道︰「伯父,看我倆都說哪兒去了。不是在說子龍嘛。相信我,我知子龍,猶如我知琰妹。琰妹的命,原本是讓聞者傷心、听者掉淚的傷心命。今後不會了。我相信琰妹一生都會快快樂樂的。我就說這些。伯父也不要追問了。」

……

趙雲的到來,帶來了袁紹與劉備相拒磐河的消息。以郭嘉之能,豈願坐失良機。當即會同關羽、張遼商議。隨即。麾下兩千士兵解甲。從指定的五條路徑,分別混進鄴城。

此時的鄴城,就跟毛城的縣城類似。就衙役百人,巡城兵丁兩百人。城中主事者,乃辛評和審配。大將顏良、文丑均在城中,但卻養傷在床。

不日,田蘭登上點將台,號令三軍,齊赴冀州州治所在地鄴城。兩萬大軍一到,鄴城盡入囊中。辛評、審配、顏良、文丑均成俘虜。

由于鄴城與毛城的距離遠于鄴城與磐河的距離,四名俘虜沒有押回毛城。而是就地看守。田蘭這個名譽元帥什麼都不懂,就領了看守俘虜的任務。郭嘉留下三千士兵給田蘭。吩咐其中兩千士兵用于守城。然後率剩下的一萬七千士兵趕赴磐河。

到了一個名叫信安的小地方。當時天色已晚,郭嘉吩咐安營扎寨。隨即將關羽、張遼找來,會商軍情。

郭嘉道︰「東線這邊,原本由雲長掛帥。只因田蘭介入,這才權移軍師。今田蘭不在,可仍由雲長做主。」關羽道︰「不可。將軍讓奉孝做主,奉孝就不可推卸。」張遼道︰「二位也別推了。都怪籃子……別提這個了。如今就我等三人,盡可精城團結,各抒己見,共同決議大軍行止。」

「文遠所言甚是,」郭嘉道,「那我就僭越了。我想,在決定我軍行止之前,我們先把自己當作袁紹,看看袁紹軍會怎麼行動。」關羽道︰「不錯,知己知彼,方百戰百勝也。」

……

張遼道︰「若我是袁紹,听聞鄴城失守,必定回援。這是因為,據袁紹所知,毛城有兵不多。而鄴城被俘者中,又有顏良、文丑在內。」關羽也表示同意。關羽說道︰「袁紹按兵不動是不可能的。多半會主動與劉備請和,然後回師。回師的目標,原本有兩處。一是鄴城,一是毛城。但因為袁紹對毛城所知不多,不知道攻毛城是否能引出鄴城的守軍;而且鄴城又正好卡在前往毛城的路上,故此袁紹只能是回軍鄴城。」

郭嘉道︰「你們看,那袁紹向劉備請和,劉備能答應嗎?」。關羽道︰「這可說不準了。照理說,兩方交戰曠日持久,應該均有退意。但愈是要退,便愈是示敵以不退。表面上看,劉備為平分冀州而來,假設袁紹委曲求全,答應割讓城池,劉備便能罷兵。但經過雙方交戰。劉備肯定清楚地知道了,只要袁紹兵力尚在,割讓的城池,隨時都有可能再次奪回。故劉備將看重滅減袁紹之兵力,而輕視割讓之城池。」

張遼道︰「袁紹若是求和,似乎也只能是允諾割讓城池了。就算袁紹真像我們將軍那樣願意裁軍,劉備也必不肯信。因此袁紹最多就是再補充劉備一點糧草。」

郭嘉道︰「兩位之議,與事實已經極為接近。但劉備率兵南下,不僅是為了平分冀州。劉備若戰勝了袁紹,當可佔領冀州全境。若不勝,劉備將會送掉公孫伯珪最後兩個親屬的性命。回師之後,劉備就可以佔領右北平。據子龍所言,公孫伯珪的從弟公孫範業已犧牲,但公孫伯珪之子公孫續還在。就這麼退兵的話,右北平必將奉公孫續為主,劉備將一無所獲。故此,劉備一定會讓公孫續率輕騎追襲袁紹。」

「啊,」關羽詫道,「那劉備竟然這麼陰險啊!」郭嘉道︰「逐鹿中原,問鼎天下,也無所謂陰險與光明。劉備的這番用意,已經瞞過了北平軍。關鍵在于,能不能瞞過袁紹。」

張遼想了想,說︰「我想,若我是袁紹,就算不知道劉備會派公孫續輕騎追襲,也一定會重兵防御。退兵之時,軍心不穩,最忌敵軍乘勢追擊。袁紹庸才,然手下沮授、許攸等人俱為見識不凡之輩。撤退的安排,當無破綻。」

郭嘉道︰「無破綻嗎?袁紹重軍在後,防止劉備追襲,又怎麼防止我軍呢?」關羽一听,恍然大悟,贊道︰「原來琢磨袁紹的安排,于我軍這等有利啊。」郭嘉道︰「知敵者,有的放矢,方無所不中者也。」

張遼道︰「袁紹重兵防範于後,自己定然是優先撤離。我軍設伏,正好以我之強,擊敵以弱。說不定就能一舉而擒殺袁紹。」

「我們不要說不定,」郭嘉道,「我們要的是一定。兵家之道,未慮勝,先防敗。若能一舉擒殺袁紹,則彼軍就此土崩瓦解。但可能性不大。袁紹輕兵先撤,忽遇我軍埋伏,袁紹又會怎麼做?據嘉所思,袁紹必會令人拼命抵抗,而自己則率小隊人馬,自小道逃往渤海。袁紹乃渤海郡守。盡管其竭澤而漁,令渤海郡元氣大傷。然而,渤海郡自袁紹之後,沒有其他官吏,更沒有其他官吏控制下的武裝。對于袁紹來說,那兒就是自己的老家。至少,是安全的。故此,袁紹率小隊逃往渤海,當無疑異。」

關羽道︰「那我軍再分一哨人馬,于前往渤海必經之路上設伏。這下總成了吧?」郭嘉道︰「成了。若是不成,豈非蒼天不願亡袁紹?」

……

田潤希望兩萬騎兵都裝備上神臂弓,于是北、西兩路軍遲遲沒有出發。按照加快了之後的制造進度,還要等上兩個月。田潤、高順等人就訓練兵馬,安心地等待。

王越因為蔡邕一事,有些怕田潤。便向田潤進言,想跟趙雲到南軍,兩個月之後再返回。田潤同意了。于是王越、趙去就到了聞喜軍營。次日,蔡琰就派王越過江,偵察洛陽這邊的情況。蔡琰囑咐,最好不要殺人。王越走了三日,然後返回,說是曹陽、澠池、洛陽、永寧均有大量人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