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109章 政事紀要

作者 ︰ 石晶藍

田潤很快又再次拜了一次人。

拜的是蔡邕。田潤雖然僅僅與蔡琰義結金蘭而並沒有認蔡邕為義父。但無論怎麼說,蔡邕都是田潤的長輩。當然,如果僅僅是晚輩與長輩的關系,田潤還不至于下拜。田潤的下拜,是因為請罪。王越得罪蔡邕了。

《禮記.儒行》中說︰「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蔡邕者,當世大儒也。至少有兩個原因讓蔡邕離不開長安。一是天子在長安。天子郁悶,時常需要蔡邕開解。蔡邕忠君,便認為天子離不開自己。二是修書。蔡邕正在編纂漢史。做學問的人,鑽進去了,便會痴迷。經書史冊等參考資料京城才有,地方則寥寥無幾。田潤自己也預見到蔡邕不願離開長安,也沒想過要強迫蔡邕離開。至于董卓死後對蔡邕的安排,那是為了挽救蔡邕的性命,不得不如此。

沒想到王越自作主張,遣走從人,謊稱留下陪伴蔡邕。計算行期,估計從人一行已出了潼關,便突然用強,把蔡邕綁出了長安。隨後,在聞喜附近追上了從人一行。就在田潤率親兵到縣城迎接張郃的當口。回到了平定。

……

望著眼前匍匐于地的田潤,蔡邕揮了一下手,道︰「事已至此,猶如木已成舟。更何況罪不在你。起來,見琰兒去吧。」

田潤起來了,心里有些黯然。無論蔡邕是真開通還是假開通,這道坎還必須得過。問蔡琰被安置在何處,結果居然在自己的親兵營中。那怎麼行!得換個好點的地方。

田潤辭別了蔡邕、辛毗等人,留下了張郃,自率親兵回營。一路都在想,什麼地方安置蔡琰合適。最好是給她與蔡邕兩個人專門找個地方。想來想去都沒有這樣的好地方。平定這兒,還沒有貴賓樓之類的建築。看來,得新建了。

到了女兵營,見到了蔡琰。「哈羅,琰妹,我可想死你了!」田潤說完,便往蔡琰抱去。蔡琰則退後一步再一側身,讓開了,道︰「琰兒見過姐姐。」田潤沒有抱著,就開始打量起蔡琰來了。女乃女乃的還真是個美人。田潤笑道︰「大姑娘了,知道害羞了。」

田潤問門外的丫環是不是蔡琰帶來的,蔡琰回答是。田潤接著指定了十二名女兵跟隨蔡琰。

……

回到自己的院子,進到房中,才看到王越。王越估計自己這次要被田潤責備,自己正倒床裝睡。「起來,起來,別裝死豬。」田潤道︰「你還得做事,把趙雲給我帶來。新娘來了,新郎總不露面是不成的了。怎麼著也得讓老丈人相看相看哪。」

「好,那我現在就走如何?」王越問道。既然闖了禍,當然三十六計走為上。田潤答應了。

王越走了。田潤在房中悶坐了一會兒,覺得甚是無聊,就睡了。

次日,沒什麼事。當田潤提出為蔡邕、蔡琰修建院落的時候,辛毗說不用修,有一座現成院落。辛毗說的院落,是當初用來軟禁並州高級俘虜的地方。田潤壓根就沒想起過這個地方。

張遼來了。是來參加次日的議事的。這讓田潤感覺十分不對勁。想了半天,才發現是因為張遼的婚事安排。本來可以就在平定把婚事辦了,結果卻定在了雁門。

日落之前,辛毗安排的士兵把院落打掃了出來,又添置了家具物品。隨即,蔡邕、蔡琰搬了進去。十二名女兵也跟著搬進了院落。

……

這天,是個好天氣。清晨,就是陽光明媚,萬里無雲。馬鈞帶人過來,在田潤這邊的壩子里現場組裝了大型圓桌。隨後,田潤的女兵們把場地打掃得干干淨淨。並擺好了凳子。燒了茶水。辰時。議事的人到齊了。田潤招呼眾人入座。

「來,大家隨便坐,」田潤道,「這里沒有上座和下座之分。」滿寵道︰「你坐哪兒,哪兒就成了上座。」田潤道︰「或許是吧。但是我旁邊呢,離我近了,我又沒看到。我看得最多的人,正好是離我最遠的人。因此,總不能說,我的對面是下座了吧?」滿寵道︰「那倒是。」

田潤道︰「來,辛毗,你抱著那麼多東西,你先坐。蔡大家,你恐怕還沒坐過凳子吧,試一下吧,很方便的。都看我干嘛,要我先坐啊?辛毗,我命令你第一個坐。好,那我第二個坐了。」

田潤入座之後,很快眾人就入座了。

這次議事,與會者文職官員有辛毗、鄒靖、滿寵、毛玠、劉曄、郭嘉、鐘會、梁習、杜畿、胡質、蔡邕和蔡琰,武職官員有關羽、張飛、高順、李建、張郃、張遼和張揚,加上田潤自己,共二十人。

……

田潤說︰「今天,做了這麼個圓形的桌子,就是為了取消上座和下座之分。希望大家盡量拋卻身份地位,以平等的姿態說話。這個凳子,方便久坐。老實說,盤坐我只能坐一會兒。站著議事的話最多半個時辰。有了這個凳子。只要中途活動活動,坐幾天都沒問題。這個凳子,馬鈞那邊雖然還會做,但短時間內恐怕抽不出空來。所以,呆會兒我們議事完成之後,各位所坐的凳子就自己帶回去使用。

「今天的會議,文職官吏較多,佔到了十二人。並不是我重文輕武啊。排除臨時觀摩的蔡大家和琰妹,文職官吏十人。其中的辛、滿、毛、劉、郭五人,雖是文職,卻負責武事。真正的文職官吏,實際上只有鄒、鐘、梁、杜、胡五人。好了,閑話就不扯了。我們開始議事。

「今日所議之事,不針對具體的小事。乃是對領地發展的大方向作一個規劃。總體來說,分為政軍兩個方面。下面,我們請辛毗辛佐治先生匯報一下領地的政事。有請。」

……

辛毗干咳了兩聲,道︰「領地自澤坤得毛城縣令以來,經營黑山數年,得民三百萬;佔並州三郡,得民百余萬;佔河東,有民近五十萬;新近又得青州移民四十余萬,總計民眾五百余萬。

「在這五百余萬民眾之中,由于青州移民尚未充分發揮生產能力。致使產糧人口僅為四百萬。領地去年糧食總產量為三十三萬萬斤,按產糧的四百萬民眾平均,人均年產糧八百斤,人均年耗糧三百斤,人均稅賦三百斤,人均余糧二百斤。年總稅糧十二萬萬斤。

「十二萬萬斤稅糧是什麼意思?我們可以這樣想。士兵耗糧,比百姓多一點,人均年耗糧四百斤。五十萬士兵,年耗糧兩萬萬斤。十二萬萬斤糧食,可以養兵三百萬。

「我們現有的庫存糧食總計四十萬萬斤。按五百萬人口,人均耗糧三百斤。年總耗糧十五萬萬斤計算,這就是說,完全不生產,五百萬民眾能吃將近三年的時間。

「巨額的糧食儲備,是領地的主要政績。但領地在行政方面存在著多般不足。最主要的問題,是缺乏高級官吏。以至于各縣政出多門,在水利等多方面存在著重復建設的情況。這個問題,將隨著鐘、梁、杜、胡四位大才的加盟而消失。好了,政事就說完了。」

……

眾人一陣唏噓。田潤道︰「關于政事,大家有什麼要說的,請大聲說出來。不要怕。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哪知,田潤這麼一說,現場反而變得鴉鵲無聲。

冷場了,就不好了。于是田潤問蔡邕道︰「蔡大家見多識廣,還望不吝賜教啊。」蔡邕道︰「官、吏,皆事君者也。然官,以だ覆眾,有治眾之意。吏,丈內之口,只管自身。老夫雖事君,然則與事官之吏無異。故老夫專精于學,不通于政。不過,听佐治之言,民有三年之糧,仿佛太平盛事一般。老夫以為,其中或有虛假。盼澤坤詳察。」

「哦,四十萬萬斤存糧確鑿無疑。在座的……」田潤掃視了一下眾人,「就張郃張乂、蔡大家跟琰妹沒看過。就最近這幾天,我親自帶三位去看。好了,大家還有沒有要說的?」等了一會兒,見確實沒人說話,便道︰「既然沒有,那就讓我來說。

「五百萬人口四百萬產糧,實際上是四百六十萬人口四百萬產糧。這個產糧人口的比例。我認為高了。我倒不嫌糧食多。但是,我們的百姓在吃飽之後,為什麼不能吃得好一點呢?因此,我們的農作物應該盡量多樣化。官府在這方面應該拿出一些辦法,鼓勵百姓,種植水果、蔬菜等經濟作物。我們的商業現在屬于軍制,接下來如果找到精于商業之人,可以單列出來。讓集市上的價格,去吸引百姓調整種植的方向。

「接下來有幾項任命。在任命之前,還得給大家說個事兒。王越昨天回來了,然後又出去辦事了。這次,王越上京,除了敦請蔡大家父女之外,有一個使命就是向天子上表。我軍曾經在虎牢關、汜水關阻截關東諸侯,此事董賊已知。在董賊眾叛親離的時候,我方搶先上表,向長安的天子表示效忠,董賊欣喜若狂。對于我軍所請之封任,幾乎全部批準。聖旨已下,我方得到了並州、冀州、青州三州自州牧至縣令所有官職的任命,得到了司隸河東、幽州北平兩郡自太守自縣令所有官職的任命。

「聖旨我就不念了。上面官員的名字,是我們的人。我們只是佔個位子。真實的情況跟聖旨是有一定差距的。下面,我任命,鄒靖鄒立安任河東郡太守,胡質胡文德任並州刺吏,黑山山中諸城設黑山郡,郡治在長治,由梁習梁子虞擔任太守。辛毗繼續總管軍需。大家有沒有意見?」

……

毛玠問道︰「聖旨的任命,跟真實不一致,當指佔位之人。玠想知道澤坤你的官職在聖旨上是怎麼說的。」田潤答道︰「哦,就封了個車騎將軍,太尉,總督並州、冀州、青州三州。」

劉曄問道︰「澤坤剛才說,幾乎全部批準。曄想知道沒有批準的是什麼。」田潤回答︰「是幽州牧。這事兒,蔡大家知道原委。」蔡邕道︰「現任幽州牧劉虞劉伯安,襄賁勵德,維城燕北;仁能洽下,忠以衛國。聲名太盛。董賊不敢撤銷其職。故此未準。」

鄒靖問︰「適才的任命都是針對文職的。而且地方也分配完了。世季和伯侯呢?難道讓他倆做並州屬郡的郡守?」田潤道︰「他倆一東一西。鐘會鐘世季打理西面,杜畿杜伯侯治理東方。只不過那地方現在還不是我們的領地。」

接下來又沒人說話了。田潤稍微等了一下,又道︰「鑒于好幾位官吏到我領地不久的情況,我再補充幾句。

「我們的官吏,需要做到的,不是與民無擾。不擾民,這是最基本的。但是我們還得為百姓多做點事。因此,我們的官府,對百姓的衣食住行都要負責。要大興水利,多多修建塘、堰、庫蓄水,把旱地變成高產田,讓民眾告別‘等雨栽秧,望天保苗’的窘況。

「要培育種子,闢地試種,擇優推廣。把一年一熟,變成一年兩熟或三熟。同時,還要向百姓學習。學習種田能手的好辦法,再去教會其他的百姓。要根據農時,適時地指導百姓勤耕間種,有效殺蟲。在一些高山密林及土壤貧瘠地區,可以推廣種植了當歸、貝母等藥材,盡可能地改善百姓的生活。

「不要一當官什麼都不做。等百姓來告狀就審審案子,甚至屈打成招。關于審案的事情,要盡快地分離出來,另找一套人馬。讓我們的官吏從案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更多地關注民生。百姓富了,我們就富了。

「好了,大家還有什麼要說的?蔡大家呢?」田潤說著,順便望了蔡邕一眼。卻見蔡邕腦門青筋暴跳,神色異常激動,不由得大吃一驚。眾人都注意地望著田潤,見田潤表情,又轉而看向蔡邕。

不僅田潤問到了,而且眾人的目光都射過來了,蔡邕該說話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