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75章 矯詔檄文

作者 ︰ 石晶藍

野心勃勃的董卓接到何進所發的聖旨後,大喜,立即召集人馬,連日引軍進京。並按何進的意思,先派使者上書少帝,要求「逐君側之惡」、「收讓軍,以清奸穢」。可是,董卓卻萬萬沒有想到,他還沒來得及趕到洛陽,何進就已經被張讓等人殺死了。

這時,虎賁中郎將袁術也趁機領兵進入洛陽,听到何進被殺的消息後,便放火燒毀了南宮,並追殺張讓等人。張讓和中常侍段 等人劫持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半夜出逃,至黃河渡口小平津。

行進中的董卓遠遠望見京城一片火海,知道情況有變。遣人打听,知少帝在北芒。董卓急忙率兵前往。少帝被蜂擁而至的大軍嚇得驚慌失措,淚流滿面。董卓威風凜凜,大搖大擺地走上前去參見少帝,並且向他詢問事變經過。少帝結結巴巴,語無倫次。站立一旁的陳留王劉協主動上前向董卓講述了整個事變的經過,條理清楚。當時,劉協只有九歲,比少帝小整整五歲。董卓認為劉協要比劉辯強得多,而且又因他是董太後親自撫養的;于是,便有了罷黜劉辯、擁立劉協的最初念頭。董卓把少帝奉迎至皇宮後,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干政。

……

初到洛陽時,董卓部屬的兵力不超過三千人。為了給洛陽造成一種強烈的軍事威懾,他每隔四五天就命令所部晚上悄悄溜出洛陽,第二天早上,再浩浩蕩蕩開進洛陽。戰鼓震天,旌旗招展,儼然千軍萬馬源源不斷。包括朝廷官員在內的所有洛陽人們,都被董卓如此強大的實力所嚇倒,不敢有絲毫不滿的行為。

大將軍何進被張讓伏殺後,部曲吳匡懷疑何苗與張讓勾結,聯合董卓的弟弟董敏,共同攻殺何苗。何苗死後,董卓坐收漁翁之利,不費一兵一卒收編了何進、何苗的部隊。

此時,並州刺史丁原,率大隊人馬,自平陸過黃河,在陝縣登岸,經澠池進入洛陽。當听到董卓欲廢少帝之時,丁原拍案而起,直斥其非,憤而離席。次日,丁原引軍城外搦戰,大勝之。後董卓遣虎賁中郎將李肅為說客,呂布殺義父丁原,割首獻卓,率部投降,改拜董卓為父。

經此一事,董卓對陝縣黃河渡口深為忌憚。那里離洛陽太近。說不定哪天就會冒出一支人馬。故專門遺人,調民工兩萬,干了一個月,毀去了陝縣渡口。自此,洛陽到潼關沿途,均不能渡河。

……

自此,董卓便有恃無恐,為所欲為。首先他迫使朝廷免除司空劉弘的職務,自己取而代之。接著,董卓廢掉少帝,將他貶為弘農王;另立陳留王劉協,即為漢獻帝。時任尚書的盧植曾當面提出反對意見。董卓立即命令士兵將他推出斬首。幸虧侍中蔡邕極力勸阻,盧植才免于一死。

廢立皇帝之後,董卓又對何太後看不順眼,認為她妨礙自己在朝廷的自由行動。于是,董卓又大會群臣,數落太後所謂的罪行,說她曾經逼迫婆母永樂皇太後,致其憂慮而死。這種不講節孝的做法,應當受到嚴處。之後,董卓便責令何太後遷居永安宮。不久,董卓又借故殺死少帝劉辯,並毒死了何太後。

通過對中央政權最高階層的更換和打壓,整個東漢朝廷幾乎完全受制于董卓。皇帝的廢立、朝臣的任免、重大政策的制定,都由董卓說了算。

改立獻帝之後,董卓將自己升遷為太尉,成為三公之一,掌管全國軍事和前將軍事務。後來又自封郡侯,拜國相,躍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權。董卓雖然名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相,但實際上卻遠遠超越皇帝,享有「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等特權。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自己加官進爵後,董卓還利用自己手中的特權,大肆加封董氏家族成員。他首先封自己的母親為池陽君,越禮配備家令和家臣,地位與皇家公主相當。同時,董卓又拜弟弟董曼為左將軍,封雩侯,另外還封自己年幼的孫女為謂陽君。更有甚者,「卓侍妾懷抱中子,皆封侯,弄以金紫」。此時,野心極度膨脹的董卓,已經目空一切。

……

初到洛陽時,董卓手下雖然也集結了一批心月復親信,但是,要在龐大的中央官僚體系中縱橫捭闔,單靠這些人是遠遠不夠的。況且當時朝中許多有一定勢力和影響的官僚,根本就不服董卓。對此,董卓在玩弄權術的過程中,暗中培養爪牙,廣泛收羅親信,用拉攏、誘惑、排擠等手段打擊和陷害一切于己不利的勢力和集團。封郡侯後,董卓極力拉攏司徒黃琬,司空楊彪。三人在朝中拉幫結派,沆瀣一氣,抬舉和扶植已被貶斥的陳蕃、竇武等人。董卓不光全部恢復陳蕃等人以前的爵位,還擢升他們的子孫,以使他們世世代代為己所用。

董卓利用手中特權,重新提升和任用大批黨人,如吏部尚書周鉍、侍中伍瓊、尚書鄭公業、長史何 、司空伍處士等。不僅如此,只要是與以上人員有關的黨錮之徒,董卓都把他們拔為列卿,一時之間,「幽滯之士,多所顯拔」。當朝大文學家蔡邕也曾被董卓拉攏和征召。蔡邕不想再涉足政治,婉言拒絕。董卓便威脅蔡邕︰「如不听命,我將誅殺你們全族。」蔡邕恐懼,只好回到洛陽。董卓大喜,任命他為祭酒,十分敬重蔡邕,三天之內,歷遍「三台」,官至宮廷隨從官。

董卓除了在中央各部布置親己勢力外,還通過任命太守、刺史等手段安插地方爪牙。這樣,董卓通過層層安置耳目,基本上已經控制了中央和地方的主要政治力量,只要是不滿他的官員稍有動作,他便毫不留情地予以徹底鏟除,殺雞駭猴,威懾朝野。

衛尉張溫曾擔任太尉,素來對董卓飛揚跋扈、野蠻殘忍的行為極為不滿。董卓也視張溫為眼中釘,為了除掉這一心頭大患,董卓便在朝中散布謠言,誣蔑張溫與袁術長期勾結,對抗朝廷。不久,便以「莫須有」的罪名,笞殺張溫。在董卓的婬威逼迫和陰謀陷害下,他的競爭對手和朝中許多忠義之臣,不是被逼迫出逃,就是被鏟除消滅。

貪欲驅使下的董卓,野心幾度膨脹。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他恣意玩弄權術,濫殺無辜,引起廣大官員和百姓的強烈憤慨和反對。

……

董卓率軍初進洛陽時,見城中富足貴族府第連綿,家家殷實,金帛財產無數,便放縱手下士兵,實行所謂「收牢」運動。這些士兵到處殺人放火,*婦女,劫掠物資,把整個洛陽城鬧得雞犬不寧,怨聲載道。

控制中央政權後,董卓殘忍不仁的劣性更加膨脹。經常派遣手下士兵四處劫掠,殘暴百姓。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董卓部屬的羌兵在陽城搶劫正在鄉社集會的老百姓。士兵們殺死全部男子,凶殘地割下他們的頭顱,血淋淋地並排掛在車轅上,令人觸目驚心。此外,他們還趁機擄走大批婦女和大量財物。回到洛陽後,他的手下將領把頭顱集中起來加以焚燒,而把婦女和財物賞賜給士兵,卻對人宣稱是戰勝敵人所得。

一次,朝中許多官員被董卓邀請去赴宴。官員們都莫名其妙,不知董卓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藥。宴會上,董卓興致高昂,招呼大家不要顧忌,暢懷痛飲。酒過三巡,董卓突然起身,神秘地對在場的人說︰「為了給大家助酒興,我將為各位獻上一個精彩的節目,請欣賞!」說完,擊掌示意,狂笑不已。頓時,整個宴席變成了肅殺的刑場。董卓把誘降俘虜的幾百名北方反叛者押到會場正中央,先命令士兵剪掉他們的舌頭,然後有的人被斬斷手腳,有的人被挖掉眼楮。其手段之殘忍,令所有在場官員不忍目睹,許多賓客手中的筷子都被嚇得抖落在地。董卓卻若無其事,仍然狂飲自如,臉上還流露出洋洋得意的神色。另有一次,董卓把俘虜來的數百名黃巾殘部先用布條纏綁全身,頭朝下倒立,然後澆上油膏,點火活活將他們燒死,可謂殘忍至極。

……

這一日,王允設宴後堂,與一班舊臣哭訴。坐中一人撫掌大笑曰︰「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否?」允怒。操曰︰「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實欲乘間圖之耳。今卓頗信操,操因得時近卓。聞司徒有七寶刀一口,願借與操入相府刺殺之,雖死不恨!」允依計而行。

怎知天不遂人願。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鏡中,照見曹操在背後拔刀,急回身問道︰「孟德何為?」時呂布剛好牽馬至閣外。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寶刀一口,獻上恩相。」董卓笑納了七星寶刀,然後引操出閣看馬。操謝曰︰「願借試一騎。」卓就教與鞍轡。操牽馬出相府,加鞭望東南而去。

曹操逃至陳留,得商人衛弘相助,于是先發矯詔,馳報各道,然後招集義兵,豎起招兵白旗一面,上書「忠義」二字。不數日間,應募之士,如雨駢集。

時袁紹得操矯詔,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萬,離渤海來與曹操會盟。操作檄文以達諸郡。檄文曰︰「操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