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二卷 第72章 忙于內政

作者 ︰ 石晶藍

張純的人頭,對于田潤來說,一旦上交,既有立功的可能,又有越界動兵的嫌疑,是不能使用的。但如果就這麼扔了,就有可能使降將誤以為受到冷遇。因此,田潤還是讓王越收下了。

田潤問過五名將領的姓名。然後叫他們立即趕赴毛城,沿途盡可能多吸引一些難民同往。到毛城之後,自然有人接應。五人領命而去。

五人去後,田潤道︰「我們到那邊山腳下去,給他們讓開去路。」到了山腳,田潤又道︰「哎,你看這人頭怎麼處理?」王越道︰「主意只得你自己拿。這個我可不懂。」田潤道︰「那就送到高陽吧。」當日夜宿山林,次日返回高陽。接近城門,城牆上有人喊話。田潤讓王越答話,說是撿到一個人頭。然後把張純的人頭扔在地上,就離開了。

離開高陽,二人又趕往漁陽。此時張舉已在幽州,但漁陽卻人去城未空,還有少數跟隨二張造反的匪徒和一城百姓。二人在飯館說話,散布張純已經被殺的消息。讓城中百姓知道二張很快就會被鎮壓,官兵即將血洗漁陽的事實。接著,散布毛城可以吃飽飯的言論,鼓動百姓逃往毛城。停留了三天,二人踏上歸途。

田潤和王越輕裝行進,盡管耽擱了數日,後來在真定附近,還追上了那一萬降兵。此時的一萬降兵,挾裹了七八萬難民,因此行進十分緩慢。田潤再向那五名將領道了聲辛苦,然後快馬加鞭,先一步趕到毛城。讓關張高李四將領兵帶糧,前往接應。讓鄒靖陳康做好轉運難民的準備。

……

幽州牧劉虞敗退至高陽之時,曾經傳書冀州刺史韓馥援助。韓馥就派遣了潘鳳守衛高陽。韓馥嚴令,高陽屬于冀州,叫潘鳳只守高陽,切不可攻入幽州。

得到張純的人頭之後,明顯的反攻機會來了。劉虞讓潘鳳反攻幽州,但潘鳳以韓馥命令予以拒絕。因此耽擱了數日。數日後,劉虞自行帶兵,心中七上八下地開赴幽州。哪知,盤踞幽州的張舉見張純已死,居然懸梁自盡了。最後勝利的得來,未費吹灰之力。

劉虞當即安撫幽州百姓,並派遣使者攜重金到高陽,對潘鳳及冀州韓馥表示感謝。隨後,劉虞親赴漁陽,卻並未屠城,而是安撫。

劉備當日逃到徐無山時,正遇公孫瓚率白馬義從經過。公孫瓚听說張純在追擊劉備,當即引兵前往。奔出五十里,未見敵蹤,返回。劉備見白馬義從威勢驚人,便想說動公孫瓚幫忙征討二張。公孫瓚不願意。事情就拖了下來。一來二去,就傳來了二張覆滅的消息。劉虞平寇有功,加封為太尉。僅劉備沒有得到平原縣令的職位。從此,劉備便跟在了公孫瓚的身邊。

……

二張之亂,讓田潤的毛城獲得人口十八萬人。由于是戰爭帶來的人口,這十八萬人中,家庭的比重相較以往為低,僅佔到十萬余人。最後,田潤除縣城外,山里有居民近三萬戶十四萬人,軍屯八萬余人。

早在春末的時候,辛毗說的是軍屯安置處基本滿員,居民安置處還能容納十萬人。現在是深秋。半年過去了。除了修建道路和關口,還進一步改善了田地,興修了水利。居民安置處不僅完全吸納了新增的十萬居民,還吸納了軍屯兩萬人。原來的軍屯安置處增至一萬人。最後剩下了五萬沒有家庭的人。

最早,田潤就征收過青州二十余縣的糧食。那些糧食雖然一度被皇甫嵩調走,但後來卻又返還了。隨後,田潤又得到廣宗黃巾軍從各地收刮來的糧食。因而糧食大大的有。185年的春季,春播適時進行,一點沒有耽誤。山里的風,多半屬于定時定量的季風,比較容易掌握。山里的水,經過廣泛興建塘堰溝渠之後,由望天下雨,變成了人工控制。因而得到了意料中的豐收。此時,田潤的存糧,足以讓三百萬人吃上一年。

若是要白白地養活那多出來的五萬人,糧食自然是夠的。但若是不給這五萬人找到事情做,那是絕對不行的。這時,距離189年還早。戰亂還未開始。五萬人都當士兵,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此,田潤將士兵進行精編,最後控制為正規軍五千、後備軍五千。其余四萬人進行全面建設。

……

在黑山東部沙河一帶發現了巨大的石灰石礦,北段也發現了稍微小一點的石灰石礦。石灰石的開采,雖然不能用來生產水泥,但卻能做成生石灰和熟石灰,利于關口、城牆、房屋等各類建築。

在平山、沙河、內丘等地發現了鐵礦。雖然鐵礦的貯藏量並不是很大,但品位還算可以。自己煉鐵,總比花錢到處買,把政治經濟軍事命脈交到人家手里要好上許多。

在峰峰和六河溝等發現了大型煤礦,這是田潤早就知道的。太行山山脈,山西煤礦是出了名的。煤礦的開采,不僅能解決生活能源的問題,而且由于煤炭燃燒的溫度較高,能夠煉出的鐵就會更好。鐵好,兵器就能更加鋒利。

在這個時候,沒有多少生產工具。礦物的開采,就跟前世的鄉鎮小礦差不了多少。但田潤好歹知道一些基本常識,提出了安全第一的口號。

煤炭一經生產出來,就立即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生活上,毛城家家戶戶都不燒柴了,全部改燒煤炭。煤炭是戰略物資。煤炭的購買,實行六七十年代使用過的制度,憑票供應。不售與毛城之外的人。

有了煤炭之後,煉鐵,就不再用小作坊的玩意了。煉鐵廠就出來了。興建的高爐高達數丈。但鼓鳳還需要人力,需要十個人同時拉動風箱。一般出產些鐵農具,如鐵耙、彎鋤、鐵鏵等等。每年能得鐵七百多萬斤。

石灰石礦就慘了點。原有的房屋,除非有所毀損,是不宜推dao重來的。因而,最初石灰石礦僅僅用在了兩個關口和新屋的修建上面。從前只有兩座燒制城牆磚的磚窯,後來另建了八座磚窯燒制普通磚。很快,石灰石就供大于求了。礦上出現了窩工現象。最後,田潤一聲令下,山里的道路,重整路基之後,全部抹上半尺石灰。石灰石礦這才恢復了生機。

田潤此令,其實並不僅僅因為石灰石礦。最主要的,還是要安排勞力。人,有事情做,才不會亂想。人不亂想,才能夠得到安定。原本有四萬人需要安排,秋後農閑,又產生了三萬多空閑勞力。共需安排七萬多人。各種礦物的開采,磚窯、煉鐵廠、鐵器作坊、關口建設及運輸也就僅僅安排了兩萬余人。只有道路修建,才能夠吸納大量的勞力。

……

山里諸多雜事,遠勝縣城。好在辛毗有大才,安排得井井有條。軍隊方面,顧嫂抽到了田潤的身邊,由陳康率領當時的五百士兵留守縣城。原來容納三千人的軍營,經過擴建,容納了五千常規士兵。仍由高順擔任縣尉,總領軍事,並親率士兵兩千。關羽、張飛協助高順,並各自親率士兵一千五。黃川、郭路、張吉、朱義、羅望、蔣成、蘇恆、程春、潘榮、衛永等中級將領十人,每人帶兵五百。每一名中級將領的下面,又有五名百人長。百人長的下百,是十人長。

從二張那里投降過來的領頭之人吳唐,和李建,兩個人被田潤指派率領五千後備軍。後備軍也像正規軍那樣選定了十人長和百人長,但卻沒有選拔中級將領。田潤的想法是,一旦開戰,後備軍直接並入常規軍就是了。

後備軍不像正規軍那樣駐守一個地方,勤加訓練。而是有些像民兵那樣,一會兒做的是百姓的事,一會兒做的又是士兵的事。總之,這是一支臨時性、機動性的部隊。其人員倒是選拔過的,比普通百姓身體素質好,但又遠遠不是特種部隊那樣的精英。就算與常規的五千士兵要相比,也要差上少許。田潤為這五千後備士兵配備的裝備是大刀、鋤頭、扁擔和籮筐。

田潤又把田蘭弄到自己身邊來了。帶著王越,顧嫂和李建、吳唐的五千後備軍,自山里慢慢尋路南下。一周之後,接近了壺關過山道路。

……

黑山,即太行山。整條山脈有粗有細,在毛城興建的過山道路和壺關過山道路這兩個地方,山脈較細,但也並不是一堵牆那樣。其寬度的直線距離仍然有七八十里。再加上道路的彎曲,實際距離近兩百里。

毛城的關口是興建在兩頭的。壺關不是。壺關是興建在並州一側的。壺關,屬于並州的上黨郡。原屬並冀兩州唯一通道。在軍事和經濟上意義極為重要。但由于重農輕商的思想,其經濟上重要性被朝廷忽略。長期的和平,軍事上的重要性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至此時,壺關仍然是一個縣級行政單位,歸上黨郡節度。

黃巾造反的時候,由于壺關地形險惡,而未被波及。因而在上黨郡的郡守看來,壺關,就是一個收稅的好地方而已。

田潤、王越、李建、吳唐率五千後備士兵,到達壺關過山道路之後,先是偽造了一個滑坡,將其過山道路阻塞了。過山的商旅因為道路不通,返回壺關。壺關就派了一隊士兵出來查看。這一隊士兵共二十多人,毫無懸念地被田潤的後備軍全部殲滅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