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國 第一卷 第33章 矢石如雨

作者 ︰ 石晶藍

夜晚的逆襲,極大地鼓舞了田潤士兵的士氣。但這樣的勝利,依然不能保證這些士兵能夠活著迎來皇甫嵩的官軍。此時,距離皇甫嵩所說「三日後」的時間過了一天半。如果皇甫嵩的意思是說第三日,則需要守城一日。如果皇甫嵩的意思是說三日之後的第四日,就需要守城兩天。而根據皇甫嵩對田潤的態度推測,應該屬于後者。

城外六萬黃巾軍,沒有攜帶糧食。不攻城,連飯都沒得吃。就憑這一點,他們就沒有了退路。形勢將黃巾軍逼到了破釜沉舟的地步。他們不得不背水一戰,傾盡全力。

守城這邊,總共兩千人。雖然說黃巾軍肯定會以進攻城門為主,但也不能說其余城牆黃巾軍就一定不會進攻。而兩千人,就算是想把城牆站滿,都是不夠的。

田潤看著士兵們高昂的士氣,沒有進行多余的戰前動員。只是讓東南北三處,各抽一百人,作為預備隊,到城中待命。隨即,就帶著襲擊歸來的七百五十多士兵上了西面城牆。

「黃巾軍要造雲梯,暫時還不會進攻。大家就地休息,養足了精神。」田潤道。

……

黃巾軍的確要造雲梯。造雲梯,樹木小了還不行。而廣宗城外,因為經歷過多次戰爭的洗禮,已經沒有什麼大樹了。要找大樹,就得到遠處去找。這必然會耗費不少時間。

巳時許,田潤望見黃巾軍終于運來了大樹。于是就叫人傳信,讓城中的預備隊做飯。當黃巾軍的第一架雲梯造好的時候,田潤這邊飯也煮好了。這一次,飯依然煮得很多。士兵們吃了,關押的俘虜也吃了。鍋碗瓢盆都清理了。黃巾軍還沒有開始進攻。

……

黃巾軍這邊,人數是守城士兵的三十倍,有著絕對的優勢。因此,張角等人根本就沒有動腦筋設想什麼進攻的方式。在他們看來,田潤是狡猾的;對付狡猾的敵人,就應該以強大的力量,以力破之,讓實力說話。

黃巾軍沒有掩飾他們的攻擊目標。一架一架造好的雲梯,都被抬到陣前。他們就是要以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強攻西門。

一陣吶喊之後,黃巾軍動了。最前面的黃巾士兵們,抬著雲梯,潮水般地涌向西面城牆。後面的黃巾士兵如影隨行,準備攀登。黃巾軍的陣形並不嚴整。但數萬人雜亂的腳步聲匯集到一起,同樣有著動人心魄的力量。

即使是參與了不久前剛剛結束的逆襲的守城士兵,也沒有經歷過如此規模的正面攻擊場面。一些人臉色嚇成刷白,另外一些人激動得臉色通紅。緊張、恐懼的情緒非常迅速地籠罩了每一個士兵。

「打破廣宗,雞犬不留!」「打破廣宗,雞犬不留!」「打破廣宗,雞犬不留!」黃巾陣營突然傳出整齊的喊聲。如天崩地裂,驚雷轟頂。听到這樣的口號,田潤的嘴角露出了笑容。豬!對不起,我不該拿豬來形容這些愚蠢的黃巾軍。這樣喊,不是要逼著守城的士兵全力以赴,拼命死守嗎?

果然,喊聲過後,守城的士兵們明白自己已經沒有了退路。城破則死,唯有拼死一戰!城頭上的守軍,逐漸從驚駭中恢復過來。一個個握緊了手中的武器。生死關頭,人人都變得堅定不移了。

「弟兄們,」田潤喊道,「我就在這段城牆上。我們生死與共,打退敵人!生死與共,打退敵人!」西城守城士兵齊聲應道︰「生死與共,打退敵人!」

在這個年代,從來就沒有哪一位將領把士兵看作是與自己平等的人。因此,這一聲「生死與共」,讓田潤挺拔的身姿、如花的笑容,永遠地銘刻在了這些普通士兵的心上。

……

黃巾士兵越沖越近。三百步,兩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步……城頭上死一般地沉寂,沒有一絲聲響。狂奔的黃巾軍中的個別人甚至生出一點錯覺,這怎麼像是座空城?

田潤沒有下令放箭。有一些士兵不安了起來,偷偷轉過頭望了望。當他們看到田潤依然沉靜如水時,稍稍放下心來。

八十步,六十步,五十步!田潤一聲令下︰「射!」

西城這一段,守城的士兵共有一千二百多人,卻只有兩百弓。其他千余人,就只能扔磚石。因此,田潤的這聲「射」,既是命令射箭,也是命令拋磚。

因為前面的逆襲,這一次射箭的,是陳康名下的、從來就沒有射過箭的士兵。這些士兵,听田潤一聲令下,射出了第一輪箭矢。接著再用顫抖的手笨拙地挽弓搭箭。但隨著第二箭,第三箭的先後射出,士兵們的動作逐漸協調起來。這些士兵很快就從菜鳥變成了成熟的軍人。

黃巾軍龐大的人流、密集地陣形,使得城上的士兵們根本不需要瞄準。只需要向著城下射箭拋石,就沒有落空的可能。城下,黃巾士兵不斷的慘叫聲,使得守城士兵的信心逐漸攀升,磚石箭雨更是傾瀉而下。城下百余步的區域內,上千中箭的黃巾軍倒臥在地,上千被磚石砸傷的黃巾軍血流滿面。殷紅的鮮血逐漸匯聚成潺潺的小溪,浸泡著黃巾士兵的雙腳。那些中箭未死的黃巾軍慘叫著,被磚石砸傷的黃巾士兵在地上翻滾著。戰斗才剛剛開始,沒有人去關心他們的痛苦。

扛著雲梯的黃巾士兵事先被頭領下了死命令,只能向前狂奔,否則自己的親人就要被殺害。不斷有人在矢石中倒下,不斷又接替的士兵替倒下的兄弟接過扛梯的重任。每一個雲梯後面,都跟著數量不等的準備攀上城牆肉搏的黃巾戰士。他們的親人,受到了同樣的威脅。

……

以往,張角的黃巾軍還從來沒有強攻城池的經驗。剛起義的時候,黃巾大旗一揮,所向披靡,城池紛紛投降。接下來,就是守城。就在廣宗這個地方,黃巾與官軍已經僵持了數月。

守城與攻城是截然不同的。守城居高臨下,佔據城牆之利。因此,這一次黃巾軍易地而處,由守城變為攻城,面對城牆上雨點般密集的矢石,說不膽怯,那是自欺欺人。

但張角的黃巾軍畢竟是老牌勁旅。與官軍的長期交戰,讓他們也學會了官軍的一些手段。以親人的安危威脅士兵向前,這本是黃巾慣用的伎倆,這個還不算。他們在官軍那兒學習的,主要還是執法隊。

隨著攻城部隊的出擊,執法隊也逐漸向前。冰冷的大刀就在攻城部隊的身後,後退者死!想不死,就得往前沖。

很快,黃巾士兵抵達了城牆。一架架雲梯被豎了起來。黃巾軍中擔任首發任務的勇士魚貫而上。有些人甚至將樸刀餃在口中,以便用更快的速度攀登雲梯。

守城士兵不得不分出一些人手準備肉搏戰了。扔磚石的密度就小了。與此同時,黃巾軍的弓箭手們紛紛抵達了攻擊位置。迎著傾泄而下的箭雨,與城頭的守軍展開了對射。拼命地壓制著守軍的火力,為攀登雲梯的勇士們作掩護。

守城士兵可以依靠城垛,躲避城下射來的箭支。但人數上的差距,卻使得這樣的優勢被極度削弱。尤其是一些黃巾士兵用盾牌為弓手們提供臨時保護之後,原本可以安穩放箭的守城士兵也逐漸出現了傷亡。形勢慢慢惡化了起來。

面對一架架雲梯,守城士兵們竭力將其毀掉。使用的武器便是撐竿的撓勾。超過五米長度地撐竿頂部有個分叉。守城士兵用撐竿頂住雲梯,用力向城牆外側推去。城牆下的黃巾軍則極力阻止。雲梯上面的人除了加快登梯的速度之外,其余人大多拼命地護住雲梯,包括將身體搭在梯子靠牆的一面,用自身重量加大守軍破壞的難度。撓勾則不同。撓勾是在長竿的頂部綁上鉤子,以鉤子掛住雲梯的頂端,然後往側面拉倒。撓勾對雲梯的破壞性勝過撐竿。但在拉倒雲梯的同時,撓勾往往不能月兌離,也跟著墜下城牆。所以,很快撓勾就用完了,只剩下了撐竿。

根據杠桿原理,城牆上的守軍對雲梯的作用效果,遠遠勝過了城下進攻的黃巾士兵。當雲梯與大地親密接觸之時,部分雲梯被摔壞,靠近雲梯頂部的士兵不死也被摔成重傷。但是。黃巾軍的雲梯的實在是太多了。而且,沒有摔壞的雲梯又很快重新豎立起來。因此,逐漸有黃巾士兵攀了上來。

最初上來的黃巾士兵往往還沒有來得及跳上城牆,便慘叫著跌了下去。這是因為,每一個雲梯旁邊的城垛後面,都有幾名守城士兵拿著長短武器嚴陣以待。只要攻城的敵人進入他們的攻擊範圍,刺殺、劈砍就會同時發出。身在半空中的黃巾士兵,極難躲閃。

但是,這一次,黃巾軍的人數足夠多。足夠多到以黃巾士兵的生命,換取守城士兵的手軟。當每個雲梯上面的死亡人數都達到好幾百人的時候,終于有一名黃巾士兵成功地跨過了城牆牆垛,跳進了西城城牆。雖然這名黃巾軍很快就死于亂刃之下,但大勢已成,緊接著越來越多的黃巾士兵攀上了城牆。

短兵相接的肉搏戰開始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主三國最新章節 | 女主三國全文閱讀 | 女主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