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夷珠 第二卷 驟雨風流 第八十一節 撂擔子

作者 ︰ 垂枝銀杏

送走音兒,霏珠在屋里轉來轉去,一刻也不肯停,手中香囊的穗子被十指絞得亂成一團。她想過進府後該如何與老通王相處,想過要怎樣為他們後宅構建一個新的僕役體系,想過怎麼應對長安名醫。唯獨沒想過會出現這樣的事。一入了長安,府門都沒進,對方卻已被軟囚起來。就像是盛夏里忽然來了片烏雲, 里啪啦砸下一陣子冰雹,忽又飄起雪花,把寒冬提前擺在了面前,令她毫無準備,凍了個瓷牙咧嘴。

如履薄冰,卻又不得不踏上這塊 嚓作響的薄脆湖面,只因湖中央囚著她在意的人,還有上百位在這個時代毫無人權可言的無辜生命們。

「上官姐姐在就好了。唉,我真沒用。」霏珠轉來轉去,想不到什麼好主意,隨行的都是些姑娘家,到底是見識少,都不知該怎麼辦。難免有些灰心,小拳頭捶在桌子上,把茶水震溢了出來。

鄭七夜深時才回來,看到客房亮著燈,輕輕敲了兩下門,霏珠果然還沒睡。金英忙開門請他進來。鄭七滿面愁雲,告訴霏珠他從元左拾遺大人那里打听來的消息。

月余前,有叛軍流寇往北來。皇上因通王先前任過多地節度使,更領過河朔的宣武軍,雖然早已隱退,但兵馬素來識舊,想來還能能執掌得動中原地區第一大藩鎮。故下旨贊了通王李諶一番,命他重新披掛,去剿滅自封為西川節度使的叛臣劉闢余部。

通王托疾不出多年矣,哪里肯再沾兵權自找麻煩。此次依舊托疾不出。皇上便封了通王次子李涼為神策京西行營兵馬先鋒,定要逼老通王出馬,顯一顯舊日實力,好判斷他到底有多少舊部還在听話,將來也方便一一替換。

李涼一介弱書生,當個先鋒殺敵陷陣,簡直跟自殺沒區別。通王無奈,只得五百里加急把信遞到李滄手中,將李滄急召回京,父子商量一夜,上奏以長兄代弱弟。

好歹李滄還能扛盾揮劍比劃兩下……總比穿上全套沉甸甸的盔甲連胳膊都抬不起來的李涼去白送死要安全些。

皇上自小也是跟他們兄弟一處玩耍過的,李滄李涼二兄弟都知根底。反正是要敲通王這邊的大警鐘,皇上絲毫不介意通王要保哪個兒子、折哪個兒子。他只關心西川之亂能給他帶來多少最大化的政治利益,故而痛快準了,撥給李滄三千人馬,當殿立了軍令狀,即刻拔營搖旗而去。

三千精兵,雖然少,對付些敗部流寇還是有四五分勝算的。李滄謹記著老父教導,一點藩鎮關系都不肯動用,哪怕敗了,人安全回來就行。一出城門,就偃旗息鼓,收了旗號,不讓報出姓名,悶頭行軍,生怕被大叔大伯們知道後暗暗遣兵馬來助陣。

及至匪地,由兩位經驗豐富的老軍曹輔佐著布下陣,一舉襲破對方大營,也虧得他們一路悄無聲息,對方戒備不嚴。自此佔了先機,連攻三天,第五日便有捷報傳入長安。

本應該論功行賞的時候,有隨軍督察密報李滄圍剿不力,放走了要犯副將之子。正所謂欲尋其罪,何愁無錯?怪也怪通王一家老實,是個好捏的軟柿子。皇上又忌諱老通王踫過兵權,派人圍了通王府待罪,把李滄從前線召回。結果李滄一上殿,兩方對質,他愣說叛軍沒投降的全都死于亂箭,無一生還。

皇上一不痛快就封了街,讓李滄一家子閉門思過。倒是沒定罪,大約還有觀察觀察外加警示其它幾房不甚老實的親戚們那點意思。

新帝不是一味恭謙良善之人,自登基前大有動作,皇太子只做了四個月便登上寶座。到鎮壓多處叛亂,手段愈發趨向于鐵腕。百官們雖有與通王親厚的,想到太上皇退位後,正月里很快就薨了,緊接著舒王忽然病死,又觀新帝削藩的決意日盛,這會兒誰也不敢多說什麼。思過就思過唄,比入大牢或莫名其妙消失掉好多了。因此無人有膽即時就議此事。

「元大人還說什麼了?皇上又不給送吃的喝的,難道要讓他們一大家子人思過好幾年,坐在園子里等著天上掉餡餅來填肚子?都是些不中用的酒肉朋友!」霏珠抱怨了一會兒,又問鄭七可知道朝廷里最有權勢的官是誰。她已經有一筆數目可觀的銀子了,想當年看《紅樓夢》時,里頭賄賂內相也才花了一千多兩而已。這會兒霏珠手中握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珍珠,三四千兩倒還拿得出手。

鄭侍衛對官場兩眼一模黑,表示天亮了再去元大人家問問。

「唉,大公子那個笨蛋,蠢人。我這個幾品官叫什麼名字都分不清楚的小女子,尚且知道地上天下,皇帝最大。你說他怎麼就笨到去得罪了皇上呢。換了我,當場就認錯,痛哭流涕悔改。管它跑走的是男是女,求個‘戴罪立功’不就結了嘛!慢慢查上三年五年,誰還記得這點子小事。」霏珠一拍腦門,當即要寫信給李滄分說分說這個「人在屋檐下,該低頭時需低頭」的道理。

鄭七在一旁看著霏珠忙活,猶豫片刻,抱拳說︰「石姑娘,屬下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吧,鄭大哥不要見外。想到什麼好主意了嗎?我打算先勸勸大公子,再賄賂賄賂要員在皇上跟前美言幾句。」霏珠提著筆,思索怎麼寫才省地方好攜帶。

「屬下以為,大公子有他自己的立場,也有他的驕傲。石姑娘千萬別寫這封信,免得逆了大公子的心意,好心辦壞事。」鄭七低著頭,反對霏珠這麼做。威武不能屈……平白無故去承認一個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的錯誤,稍微有些傲骨的人都不會輕易低頭,更何況他們是天子近親,從小就是大唐最尊貴的一群人。

霏珠放下筆,神經緊張了一天,擔憂了一天,寢食難安了一天,聞得此言,不免躁起來,忍著火氣問他︰「好心辦壞事?那你說該怎麼辦,放任通王府跟皇上玩非暴力不合作?你們是有美譽了,傳出去一個個全是大丈夫好男兒真君子,可其他人呢?府里老老小小有家有口的,你考慮他們過嗎?哦對,還有我,即將成為新鮮粉女敕的小寡婦。我心里好受嗎?!說甚威武不能屈,哪有那麼嚴重……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說完,賭氣將裝金銀的匣子打開,分出一多半,交給鄭七︰「我不管了,撂擔子不干決不會‘好心辦了壞事’對吧?你去跑吧。總共就這麼多錢,救不出人來你負全部責任。回頭花光了銀子沒效果,你便沒資格拿大公子的氣節來壓我,我自叫青娘替李滄寫思過檢討書,滿大街發去,直到天子看到為止。」

鄭七不知所措,抱著錢匣站在那里,勸石姑娘別生氣。

霏珠把胸中郁結全都沖著鄭七發泄︰「姑娘我沒心情陪你們理論骨氣長面子短,說刻薄了那就是自私,只管自己,不考慮別人。不論怎樣,音兒是我派進去送米面的,不是你們通王府的陪葬,我要負責我的丫環到底,鄭侍衛听明白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滄海夷珠最新章節 | 滄海夷珠全文閱讀 | 滄海夷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