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妤記 一樹梨花 昆曲小述

作者 ︰ 一半是天使

昆曲(原應為「昆」),是我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原名「昆山腔」或簡稱「昆腔」,清朝以來被稱為「昆曲」,現又被稱為「昆劇」。昆曲的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吶、三弦、琵琶等(打擊樂俱備)。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

該劇種于2001年5月1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口述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稱號。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昆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昆曲形成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宋、元以來,中國戲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樣。元末,顧堅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帶的南曲原有腔調加以整理和改進,稱之為「昆山腔」,為昆曲之雛形。明朝嘉靖年間,杰出的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對昆山腔的聲律和唱法進行了改革創新,吸取了海鹽腔、弋陽腔等南曲的長處,發揮昆山腔自身流麗悠遠的特點,又吸收了北曲結構嚴謹的特點,運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簫、笙、琵琶的伴奏樂器,造就了一種細膩優雅,集南北曲優點于一體的「水磨調」,通稱昆曲。之後,昆山人梁辰魚,繼承魏良輔的成就,對昆腔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革。隆慶末年,他編寫了第一部昆腔傳奇《浣紗記》。這部傳奇的上演,擴大了昆腔的影響,文人學士,爭用昆腔創作傳奇,習昆腔者日益增多。于是,昆腔遂與余姚腔、海鹽腔、弋陽腔並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到萬歷末年,由于昆班的廣泛演出活動,昆曲經揚州傳入北京、湖南,躍居各腔之首,成為傳奇劇本的標準唱腔︰「四方歌曲必宗吳門」。明末清初,昆曲又流傳到四川、貴州和廣東等地,發展成為全國性劇種。昆曲的演唱本來是以蘇州的吳語語音為載體的,但在傳入各地之後,便與各地的方言和民間音樂相結合,衍變出眾多的流派,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昆曲腔系,成為了具有全民族代表性的戲曲。至清朝乾隆年間,昆曲的發展進入了全盛時期,從此昆曲開始獨霸梨園,綿延至今六、七百年,成為現今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傳統的戲曲形態。

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現,終于使昆腔在無大鑼大鼓烘托的氣氛下能夠清麗悠遠,旋律更加優美。同時,魏良輔對伴奏樂器也進行了改革。原來南曲伴奏以簫、管為主要樂器,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將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樂器集合于一堂,用來伴奏昆腔的演唱,獲得成功。

昆山腔開始其流布區域,開始只限于蘇州一帶,到了萬歷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展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並逐漸流布到福建、江西、廣東、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萬歷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昆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據學者研究稱,「昆曲所代表的美學趣味雖然明顯是南方的,尤其是江南地區的,但是其文化身份卻並不屬于一時一地,它凝聚了中國廣大地區文人的美學追求以及藝術創造。正是由于它是文人雅趣的典範,才具有極強的覆蓋能力,有得到廣泛傳播的可能,並且在傳播過程中,基本保持著它在美學上的內在的一致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青妤記最新章節 | 青妤記全文閱讀 | 青妤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