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投機者 第八章 詭道 第八節 光復武漢(七)

作者 ︰ 有時糊涂

「我們很清楚史迪威將軍很想反攻緬甸,收復仰光,」蔣介石走到客廳中間,像是在表演說一樣︰「可是按照我們的戰略,主戰場應該是在國內,東南亞戰場應該是次要戰場,主要兵力應該集中在主戰場,這是起碼的常識。

可史迪威將軍卻置之不顧,一定要反攻仰光,好吧,我同意反攻仰光,為此擴充了遠征軍,並新調去兩個軍,將遠征軍擴編為四十萬人,據我所知,緬甸的日軍僅僅八萬余人,其中主力七萬人面對我軍。

緬印邊境僅僅萬余人,相反英軍呢,有五個師,十四萬之眾,可卻龜縮防守,沒有絲毫進取心。可史迪威將軍卻視而不見,只知道頻頻指責我軍,將原本應該用于我軍的物資轉給了英軍。威爾基先生,你恐怕不知道吧,我給史迪威調去的二十萬兵力,到現在為止,大部分部隊還沒有炮兵,也沒有坦克,有些連隊甚至還沒有機槍。如果史迪威誠心反攻仰光,那他就應該誠心裝備部隊,訓練部隊,而不是只在那抱怨。」

面對蔣介石的指責,威爾基無言以對,只好拿眼色盯布雷恩,布雷恩心里苦笑,在這件事上,他認為史迪威操之過急。鄂北戰役開始後,勝利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史迪威的心里也就越來越急。為了逼迫蔣介石同意盡快在緬甸展開反攻,他不惜動用手中權力,以削減美援物資和武裝十八集團軍相威脅,這無疑激化了與蔣介石的矛盾。

「委員長,史迪威將軍正全力以赴訓練遠征軍。」布雷恩的回答有些軟弱無力。

「希望如此。」宋美齡含笑沖他點點頭,不過話里的含義卻遠沒有這麼輕松。

正當威爾基準備告辭的時候,林蔚又掀起了波瀾︰「威爾基先生,鑒于史迪威將軍這樣急于反攻緬甸,我們希望他能專注于東南亞軍事,請羅斯福總統再派一個美國將軍來擔任中國戰區的參謀長。」

空氣頓時有一絲火藥味,威爾基完全沒有想到,中國方面雖然說得委婉,但含義很明確,我們希望史迪威離開。他們如此快的便提出更換人選,這也讓他意識到史迪威和蔣介石的關系已經完全破裂了。

對于史迪威,蔣介石已經忍無可忍,在前世,看在美援物資的基礎上,他忍下來了,可現在,他不想忍了,當史迪威提出武裝十八集團軍和新四軍時,當他把原本屬于中國的物資轉交給英國人時,蔣介石便決定趕走他,正好鄂北戰役勝利,為他提供了一枚重要砝碼。

「我會把委員長的意思向總統報告。」威爾基不痛不癢的答道,然後他不想就這樣屈服,于是又開口道︰「總統很關心貴國國內的情況,總統很想知道,貴國國內的政治狀況,特別是與gnetbsp;蔣介石淡淡一笑,返回自己的座位,坐在一遍很長時間沒開口的陳布雷說︰「非常感謝羅斯福總統的關心,我們國內的情況很好,各地均在實行社會改革,湖南廣東陝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蘇,都在大張旗鼓的推進社會改革,委員長除了領導戰爭外,還在領導一場社會。」

「對于貴國的社會改革,高斯大使已經向總統匯報了,他認為能和羅斯福新政相提並論。」

實際上陳布雷的話有些夸大,湖北湖南江蘇河南在進行社會改革不假,陝西只是剛剛開始,廣東福建還在籌備階段。

羅斯福新政,蔣介石知道一點,美國人的評價好像褒貶不一,不過看威爾基現在的樣子,這是個很高的評價,可熟悉的美國的宋美齡來說,這可是至高無上的評價。

「不過,總統听說,中國組建了一些新政黨,這些政黨正式提出組建聯合政府,我想請問下委員長,您是什麼觀點?」威爾基說。

目前國內政治形勢可不像戰場上那樣好,而是暗潮洶涌。經過數年醞釀,青年黨、國社黨、救國會、職教社、鄉村建設派,共同組建了中國民主政團。春節之後,第三黨宣布正式成立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以李濟深為會長,鄧演達為干事長,章伯鈞為組織部長。

隨著各民主黨派的成立,gcd順勢引導,聯合這些黨派在參政會中提出建立民主聯合政府議案,這個議案被蔣介石毫不猶豫否決了。

「所謂聯合政府不過是嘩眾取寵罷了,」陳布雷神態穩定︰「國民政府現在實際上已經是聯合政府了,政府中有各黨派人士,包括人員,比如周en來和葉j英,此外象張瀾、羅隆基這些對政府有不同意見的,都在政府任職,所以我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會提這樣的議案,這完全是忽視政府在這方面的努力。」

威爾基略微皺眉,在美國人看來,民主政治才是最好的政治制度,組建聯合政府可以籠聚人心,對戰爭有利,于是他放緩口氣說︰「可總統希望,在戰爭期間,貴國國內政治保持穩定。」

這是個警告,委婉的警告,蔣介石臉色陰沉,民主黨派成立後,要求改組政府的呼聲高漲起來,周en來在兩黨談判中也提出政治改革要求,此外在冀察戰區,河北和察哈爾,兩黨沖突又開始上升,高樹勛的新八軍在冀南站不住角,退過黃河,進入豫西北,與當地的冀魯豫部隊有小規模沖突,為了配合與gcd的談判,蔣介石命令胡宗南在陝甘寧邊區集中了十多萬軍隊,威脅延安。很顯然,威爾基指的是這個。

蔣介石心里很是憋屈,不滿和恥辱,在他看來這是中國內政,用不著美國人來指手畫腳。宋美齡注意到他的情緒波動,生怕他做出不理智的回應,便搶在他前面答道︰「目前國內政治形勢雖有波瀾,但總體來看還是很好的,軍事上,鄂北戰役勝利在望,我五戰區、三戰區、九戰區紛紛出擊,圍攻武漢、南昌;政治上,各黨派正在國民政府領導下,實行抗戰建國,雖然最近出現一些小波瀾,但總體形勢是好的。」

宋美齡的插話讓客廳內的氣氛緩和下來,不過蔣介石依然感到氣憤,待威爾基走後,他的怒火才爆出來。

「娘希匹!欺人太甚!」蔣介石雙手叉腰,臉色漲得通紅,站在客廳中央大罵不止。

宋美齡微微搖頭︰「大令,不用這樣生氣,美國人總是喜歡這樣指手畫腳,他們不了解中國,更不了解gcd,所以被他們蒙騙了。」

「委員長,夫人說得對,威爾基不是提出要去西安嗎,我們趁這段時間,加強攻勢,光復武漢,然後邀請威爾基到武漢,讓美國人也明白點。」林蔚建議道。

「嗯,」蔣介石從鼻孔里重重噴出一股濁氣︰「蔚文說得不錯,立刻電告莊文革,加強攻勢,盡快殲滅神田,然後移兵東進,從北面進攻漢陽漢口;電令陳誠,加大攻擊力度,盡快攻取武昌。」

林蔚稍稍一愣,蔣介石這實際上是為九戰區和五戰區劃了一條分界線,武漢三鎮,兩個歸五戰區,一個歸九戰區,這還不算什麼,五戰區殲滅十一軍主力,損失必定不小,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依舊要把武漢三鎮中的兩個交給他來進攻,這讓陳誠怎麼想?

「委員長,五戰區正在圍殲神田,王敬久正率領九戰區江北部隊,進攻黃陵磯,兵鋒直指漢陽,是不是將奪取漢陽的任務交給王敬久?」林蔚的口氣非常委婉,私下里卻悄悄遞了個眼色給宋美齡。

可宋美齡卻假裝沒看見,在宋美齡看來,漢陽漢口給誰都行,況且,軍事問題她從不插手,蔣介石也從不希望她插手這方面。

蔣介石略微遲疑下,最終還是點點頭︰「不管怎樣,反正告訴他們,在威爾基從西安回來以前,必須拿下武漢,我要陪威爾基去武漢看看。」

就在蔣介石在黃山官邸大雷霆時,觀音橋的一個小院里,梅悠蘭端著一盤茶水穿過小門,來到後院,在幾株桃樹下,周en來與梅老爺子正談笑風生,飄落的花瓣鋪灑在他們腳下。

梅悠蘭將茶盤放在桌上,然後將茶水遞給周en來︰「周先生,請喝茶。」

然後給梅老爺子面前也放了一杯,自己走到老爺子身邊,將披在他身上的毛毯掖了掖,嘴里有些不滿的責備道︰「您看看,讓在屋里吧,非說氣悶,硬要到院子里來,來了又不老實,本來病就沒好,這要再感冒了,我看您最好還是回醫院去。」

「呵呵,沒那麼嬌貴,我這把老骨頭沒嬌貴,小鬼子不趕出去,我就死不了。」說話中,梅老爺子頜下的三縷白須,一翹一翹的,煞是好看。

「哦,好茶呀。」周en來眉毛一揚贊嘆道。

「那當然了,這可是去年明前的竹葉青,爺爺可愛喝了,」梅悠蘭嘴角稍微撇了下︰「就那麼幾兩,大哥來我都沒舍得泡。」

「哦,這可少見,那我是托老爺子的福了。」周en來呵呵笑道

a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國投機者最新章節 | 民國投機者全文閱讀 | 民國投機者全集閱讀